孔子和鲁迅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伟人。他们生活的年代遥遥相距两千四百多年,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有着很大差异。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是 ...[全文]
时间:2017-08-05
一、问题的提出二、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纵观童先生的各种文论教材和相关论文,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全文]
时间:2017-08-05
美学什么是美学
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 ...[全文]
时间:2017-08-05
摘 要:我国石化行业的安全环保管理亟待提升,而安全环保文化意识的培育应首当其冲。本文以美国杜邦公司为对象,研究了其安全环保文化的安 ...[全文]
时间:2017-08-05
技术进步并不必然带来文化进步。相对于科技发展所能提供的成长空间,文化填充滞后,对机会的利用有一个反应与消化过程。特别值得警惕的是, ...[全文]
时间:2017-08-05
美学从诞生到今天,伴随着人类思想的不断提升和人类审美实践的日益丰富多彩,经历了多次转型,也产生了以不同研究对象命名的审美观念和美学 ...[全文]
时间:2017-08-05
在互联网触角延伸、无远弗届的今天,对数字化技术进行价值阐释,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媒介认知,也不限于技术功能的效益省察,还需要有人文价 ...[全文]
时间:2017-08-05
一、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就目前检索到的资料看,中国大陆知识界对于大众文化的集中批判,大约开始于90年代初期,(2)而西方大众文化 ...[全文]
时间:2017-08-05
内容提要 让生活成为艺术,把人的生命活动当作审美活动,以美学取代伦理学,以美育取代宗教,这一思想取向与社会实践在东西方都有源远流长的传 ...[全文]
时间:2017-08-05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自20 世纪60 年代问世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纭处颇不少。就批评的意见来说,大约涉及三个方面:其一, ...[全文]
时间:2017-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