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 转变宜采取的战略和对策
(一)中国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宜采取的战略
1.实施制度创新战略,健全推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保障。继续协调推进行政管理、财税、金融、土地和投资等关键领域的改革,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经济效率。科学界定政府经济职能,减少政府对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的行政干预,加强公共服务职能。把倾斜发展指定部门的产业政策,转变为综合性、普适性和功能引导性的能源、环保、技术和竞争政策。
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应当是: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时,目前城乡互动不畅、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的格局,转变为城乡关系比较和谐、发展比较协调的格局;区域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发展差距过大、公共服务水平悬殊的格局,转变为特色优势明显、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公共服务比较均等的格局;产业结构由低水平重复严重、服务业落后、高端产业竞争力较差的格局,转变为技术含量较高、服务业比较发达、整体竞争力较强的格局;经济增长方式由低效粗放、资源环境代价过高的格局,转变为高效集约、要素组合优势充分发挥、可持续的格局,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2.实施强农惠农战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保障能力,形成农业布局区域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安全化、功能多样化的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提升工业化发展层次,把城市化的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推动力。(3)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投资,改善农村基本条件,提升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良性发展机制,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推进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模式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强化市场机制在资源空间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国家区域政策整合能力,科学制定功能区规划,合理发挥政府在生产力空间布局中的引导作用。
4.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总体战略,抓好重点领域。按照“节约优先、立足国内、保障供给、结构多元、市场推动和环境友好”的方针,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为主要切人点,加强技术性、结构性和制度性措施的综合配套,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实施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节能项目,完善激励性政策。在继续抓好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减排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政府机构和居民生活领域的节能降耗。
5.实施内外需均衡的发展战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和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高达接近50%的国民储蓄率和10万亿人民币的存差,表明国内资本从绝对短缺转变为开始相对过剩。经济发展战略要实现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到内外需均衡型经济的转变,更加重视有效运用内资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要在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中,以全球的视野,不断发展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形成有序开放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推动民间创业和自主创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逐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6.实施健康文明的可持续消费战略,加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加快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升级,有效发挥居民消费对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源头性引导和拉动作用。完善消费政策,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抑制不合理消费,积极倡导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宜采取的对策
1.在经济工作中,把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因经济短期波动而动摇。“九五”计划以来的情况表明,在经济增长周期处于上行阶段、煤电油运紧张和环境污染严重时,往往比较重视转变粗放的增长方式。相反,在经济增长周期的下行阶段,往往更加关注拉动经济走出低谷而忽视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这又会给经济上升期的粗放式增长埋下隐患。
为了使转变增长方式取得实效,无论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还是下行阶段,都要始终重视增长方式转变这项长期任务。要把资源消耗、污染排放、质量改进、生产安全、技术进步等指标列入宏观经济运行监控体系。同时,要完善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把政府监管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确保宏观调控目标与增长方式转变的长期目标相一致。
2.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体系改革,健全有利于资源和要素高效利用的长效激励机制。包括:(1)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性、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代价的资源价格体系。(2)健全垄断行业定价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在电力、石油、天然气、水等重要领域或部分环节引入竞争。对于价格不能放开的产品,要加强政府的成本监管,并根据国际价格的变化适时调整其价格。实行按用户类型或时间段划分的阶梯式水价、电价和天然气价格,引导全流程的节约行为。(3)改革资源管理体制,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确保国家对矿藏、水流、森林等自然资源的所有者权益充分实现。推广按可采储量征收资源开采费的办法,抑制浪费性开采行为。(4)运用财税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3.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合理界定经济性规制职能,强化社会性规制职能。包括:(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严格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完善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制度和问责制度。(2)完善社会性规制,加快制定和严格实施技术、质量、能耗、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强化投资项目的前置审批和动态监管。(3)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职能,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4)理顺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完善政绩考核办法,根据不同功能区和问题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4.加强激励性、限制性和惩罚性制度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包括:(1)鼓励开发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回收再利用技术和环保技术,加快能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促进产业结构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2)推广排污权许可和交易制度,在控制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市场激励机制。(3)实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加强环保政策和财税政策的配合,把企业排污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对于采用减排、降耗和回收技术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提高节能、环保设备的折旧率。发挥政府采购在节能降耗方面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创造条件,逐步把征税重点转向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相应减少流转税负担。择机尽快开征燃油税。(4)完善出口政策,继续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大规模出口。(5)对灾难性污染和安全事故,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和监管部门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5.运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加快改造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依法加速淘汰物耗高、污染大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坚决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积极发展开放式创新,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提高成套和集成能力,实现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应用工业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培育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推进生物质产业健康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6.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进步。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服务、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扩大企业、公共事业机构和政府的服务外包业务,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促进服务项目、产品、方式的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鼓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发挥其在产业技术进步方面的带动作用。以现代服务业为龙头,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在服务业国际重组中占据比较有利的地位。
7.充分利用外部市场和资源,前瞻性地把握比较优势转移趋势。抓住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和研发活动全球化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继续发挥低成本优势,注重培育新的比较优势。鼓励出口加工业延长国内供应链,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率。创新外资利用模式,改善投资环境,实行国民待遇,鼓励外资投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效率和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部门和现代服务业部门。以互利共赢为原则,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的自由化进程,扩大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不断扩大中国产业升级、增长质量提高的市场空间。
8.着眼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全局,有序有效发展境外投资。进一步放宽境外投资限制,完善服务和监管体系,鼓励企业利用国内生产能力和资金比较充裕的有利条件,以及境外的资源、研发、服务、人力资本、产业集群和配
套优势,扩大境外产业投资和金融投资,带动国内产业重组和结构升级。发展产品生产、设计和服务外包,努力开拓境外服务业市场。通过发展境外投资,不断增强市场开拓、资源供给和产业配套能力。
9.构筑共性技术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企业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结合,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支持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提高联合创新能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发展风险投资,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鼓励中小型企业进行创业和技术创新,增强专业化配套能力。鼓励各种形式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各种类型的研发机构,引导外资企业在促进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上发挥积极作用。
10.全面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形成合理的区际产业分工体系。鼓励西部地区重点发展消耗少、污染轻、环境友好的特色产业。继续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和战略性结构重组,把东北地区培育成装备制造业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鼓励中部地区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以及优势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东部地区依托资本、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把东部地区培育成最主要的产品、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在未来的发展中,引导各地按国家提出的主体功能区要求,合理进行生产力空间布局。要在优化开发区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在重点开发区促进产业聚集,使之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严格规范相关开发活动,确保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11.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带动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许多地区不适于人类生存。因此,中国应当避免单纯扩张规模的粗放型城市化道路,树立城市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创建布局紧凑、产业聚集、功能优化、资源节约、开放和谐的城市发展新模式。要促进城市群、城市带的发展,提高大中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对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集聚、辐射和示范效应。要完善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规模结构,以尽可能少的耕地占用,承接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同时,要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注重节水、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发展节能型建筑。
12.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和消费政策,促进消费增长和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促进消费增长,关键在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因此,要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收入和支出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心,引导城乡居民扩大当期消费。同时,要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鼓励理性和可持续消费,抬高不合理消费的成本,抑制过度占用和消费重要资源、尤其是过度占用和消费土地、水等不可贸易资源的行为,促进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