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产学研结合,注重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关键词:高职 专业建设 产学研结合 实训基地建设一、对专业建设的认识
专业建设的目的在于不断健全和完善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人才所需的必要条件。专业建设和专业设置是不同的。专业建设是在已经设置的专业基础上,为使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或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而进行建设,它侧重于专业发展的线和面,是动态的。这种差别取决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而这一客观现实又要求某一专业人才的素质应当与这种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同步甚至超前。专业建设过程就是把握社会发展变化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脉搏,为提高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所应具备的素质,不断完善或创造条件的过程。
1、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能由普通高等教育的师资简单地转换,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原来中专学校师资自然地就能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为此,应当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教学规律与要求,重新审视和整合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这也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居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课程体系是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全面体现,课程设置、课时及授课学期安排等方面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课程体系也是专业设置时必须首先确定的内容,离开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一个专业就无法确立。
教材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培养的物质载体,缺乏这一载体,必将影响到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传授效果。由于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专业的不断细化,加之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必然要求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也应当具有其特殊性。如何使教材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与培养目标,仍然是目前乃至以后很长时间内应当关注的问题。
3、办学条件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
高职院校应具备符合职业教育需要的物质设施等条件。专业建设中,对于关系到组织专业技能教学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应当不断地加以完善,从而增强高等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强化与重视实践教学活动,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分水岭。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仅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制约着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进而影响到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此,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职业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
5、职业能力测评体系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立以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专业人才是否具备某一岗位所要求的行为能力或胜任能力,这既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衡量和检验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专业建设各要素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二、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
1、实现专业师资建设的多层次性
一般而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每一个专业都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就目前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划分来说,至少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模块。不同的课程模块,对师资的要求不同,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措施,因而决定师资队伍建设应当依据相关教学规律。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至少应当有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基础课教师队伍。这方面师资较为充足,一般不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难点。二是专业基础课教师队伍。因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不同,需要重点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教师的培养。三是专业课师资队伍。这往往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职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不论是教学目的与方法,还是教学观念与思路,都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职业教育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要使已经形成固定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普通高校教师或中专教师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转型,不仅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需要重新学习、重新探索。为此,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就成为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心。
2、实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途径的多样化
目前师范院校所培养的师资尚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加之高职教育中专业课程教学的特殊性,要求专业建设过程中,采取多样性、多渠道的方式培养或培训符合职业教育要求和需要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采取引进和培训方式,建立一支适应高职专业课程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通过挖掘现有师资队伍潜力,筛选并培养专业课程教学所需要的师资队伍,逐步实现现有师资转型。同时,根据高职教育与行业依托的特定关系,在行业、企业等部门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者通过有关途径充实专任师资队伍,从而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增强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建立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助于在师资培养、考核、聘用等方面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而激发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二)产学研一体化
1、树立产学研结合理念,指导专业建设工作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联系密切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加强专业建设的宗旨是提高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也必须通过社会加以检验。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用人单位的紧密结合,征询用人单位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并指导专业建设工作,促进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
(三)课程建设特色化
专业课程建设特色化要求根据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突出个性。当然,专业课程的特色又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其特色表现在职业教育的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3个方面。职业教育的这种特性既是通过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体现出来的,也是通过专业建设的各要素来实现的。因此,在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挖掘其特色。
1、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点
能力本位观念既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专业建设的目标。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只有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与目标,才能使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使专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使专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2、以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整合和完善课程结构为主线,形成专业课程特色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目前,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模仿甚至照搬高等专科教育的课程体系,或者是高等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压缩,在一定程度上尚未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因此,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更新课程内容、整合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结构,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高职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技能性与职业性。
(四) 注重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也是专业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中,应当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教学需要,注重其先进性和实用性。一方面,针对不同专业对实训基地的特殊要求,学校自身应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不断添置和更新实验、实训设备和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依托行业的优势,在校外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并不断地扩充与完善,有选择地建立实验、实训精品基地。
总之,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专业建设,以适应不同阶段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蒋作斌.对职业教育特色问题的认识.职教论坛,2003,(1)
[2]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职教论坛,2004,(1)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Z].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