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郑功成教授曾言: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1]。而两者结合的最佳点就是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态势,随之而来的便是对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专门人才日益迫切的需求,我国必须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来抓,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一、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驱动力
(一)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加入WTO后,在我国,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资源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趋突出,这凸显出中国的职业教育显的发展滞后性,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性,这在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的生产服务第一线表现得尤为明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目前的职业教育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社会歧视,生源短缺、质量差
随着国家政策导向的改变和“唯文凭论”、“唯学历论”在社会上的兴起,高等院校普遍扩招,私立高校越办越多,再加上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着鄙视职业教育的错误观念,把职业教育当作“二等教育”等因素,导致职业技术学校生源萎缩,难以招收足量、高质的生源。从而给学校的毕业生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给用人单位造成对职教生的不信任。这种恶性循环使得职业教育几乎成了教育界的“鸡肋”。
2、政府扶持不够,教育设备陈旧,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尚未被明确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来进行总体统筹,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相对比例极少,使得职业技术学校缺乏必要的教育经费来源,在基础设施的投入捉襟见肘,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的困境。职教教师待遇低、部分有能力的教师跳槽外流、缺乏必要的教师再培训机制、缺少“双师型”教师也是师资力量薄弱的一个环节[2]。
3、办学理念不明确,专业无特色,专业性不强
许多职业技术学校为了自身生存,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设置一些不切实际的专业来吸引学生,使得职业技术学校变成既不像职业学校又不像普通高校的不伦不类学校。这种盲目跟风偏离了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宗旨,不仅使得新设置的专业专业性不强,同时也使得原有的特色专业地位削弱。
4、各地职业学校纷繁芜杂,无全国权威性统一认证
目前,尽管中国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不高,但是种类、院所繁多,全国各地都以简易的方
式成立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学校。并且中国职业教育中的职前学历教育由教育部负责,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颁发和职后教育是由劳动社会保障部负责。其他各部委办亦从各条块实施了专门化培训,并发放了各自行业的岗位培训证书。如此,“证出多门”,导致了现有的各类职业培训证书缺乏权威性[3]。因此与就业挂钩的各类证书资格需要人事部门再次确认。
总之,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数量不足,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质量不优,不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不成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在外争内需的紧迫情况下,改革、重新发展中国的职业教育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1、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最有力的杠杆。如果把职业院校毕业生作为一种产品,可以利用波士顿矩阵法①来分析职业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发展战略。如图1。
就目前来说,职业院校毕业的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十分短缺,即市场占有率低;但是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须有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从业劳动者,因而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这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是“?产品”(也可以说成是“幼童产品”),发展的前景是成为“明星产品”和“现金牛产品”,将产生巨大的经济产值和社会效益。
2、职业教育可以提升广大劳动者的价值,是构建人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有力措施;是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最有效的途径[4]。
二、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美国是世界经济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它职业教育体系相对也较为先进。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适应19世纪中叶以后产业革命的需要,由政府立法支持建立起来的职业教育体制。
(一)美国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美国职业教育由中等、高中后和高等职业教育构成[5]。其实施机构主要为综合高中、地区性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技术学校、社区学院和企业办培训中心或学校(如摩托罗拉大学)等。其中,以社区学院为主进行的高中后和高等职业教育是美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美国实施12年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基本由公立中学实施(包括普通中学和综合中学)。总体上说,60%以上的中学毕业生还将进入高中后教育机构,继续接受教育。这样,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美国未能构成职业教育的主体。
美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为高中后教育,实施机构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社区学院[6]。其办学宗旨是服务社区成员,满足社区成员的发展、谋生和日常生活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入学资格低、学费低廉、无年龄限制、实行学分制、自主选择某一专业或培训班、每周7天全天开课,课程设置种类齐全。大多数的公立社区学院提供五种类型的课程:
第一,学士转学课程。学生以毕业后转人大学三年级继续深造为目的,如数学、物理学、等等;
第二,生计教育。学生以职业培训获得证书、学成就业为目的,如会计学、旅馆管理等等;
第三,补习课程。学生以补习、补救为目的,包括提供给高中毕业后进入社区学院学习修学分或副学士学位的有关课程,以及提供给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的英语课程;
第四,娱乐型课程。以娱乐、日常生活、强身健体为目的,包括舞蹈、护理、营养等等;
第五,社区服务。以服务社区为目的,包括儿童早期教育、老人协调者、人事服务顾问和社区工作人员等。
(二)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1、政府主导,社会认同度高,尊师重教氛围浓厚。政府颁布专门的一系列法律倡导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风尚,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教育观;把职业教育作为发展战略,提高全民素质和技能,催生经济快速发展。
2、课程设置合理灵活,专业与时俱进。美国职业技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课程并及时调整专业门类(如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在课程、专业设置上还注重分流,学生可以灵活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需要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或者转变自己的教育倾向。
3、以能力为本,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是美国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并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美国职业技术学院规模较大,教学硬件建设十分先进,建有实习车间,有些课程甚至到企业去完成,使学生置身工作现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4、教师队伍专业素养较高,兼职教师居多。专职教师一般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并且必须持有州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主要从事基础理论教学;由于注重学生实际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所以聘请校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是美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兼职教师可由本州内的高级知识分子如学者、教授、企业家、某一领域的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人才组成。
5、财政经费足额,职业学校是非营利性的。美国的职业教育非属义务教育,但学校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经费来源主要有:当地财产税,约占学校收入的45%;州政府拨款,占学校收入的18%-20%;联邦政府资助,约占10%;学生学费占8%-10%,主要用于增设新的急需专业课程和培训计划,以及向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低收人家庭的学生提供资助[7]。
(三)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1、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一方面,不仅把职业教育放在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以立法促职业教育发展是美国发展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还要引导社会意识和观念,形成正确的职业教育观,这将是比资金支持更为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政府的投入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职业教育的费用比较高,国家帮助职业技术学校地域性地建设职业实习基地,引进优良和配套的教学设备。
2、校企合作,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体
政府必须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企业却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因为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的,必须围绕企业行业需求来培养学员。
3、职教教师队伍质量是关键
职业教育注重职业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是进行职业教育的保证。美国国家规定,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位,并对所授技术课程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及最新经验,或者在合适的技术领域有5年以上的实际经验,还要求有当顾问和单独判断与研究的能力”[8]。不管是专职还是兼职教师,都有严格明确的任职资格要求。
4、以人为本,凸显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美国的社区学院展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于人们的就业、生存和发展,为社会进行着无限的人力资源开发,这也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力量之源。职业教育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器,承担着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重任,必须以人为本,注重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
三、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的路径选择:四个维度的协同
2005年11月中央政府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指出[9],“十一五”期间,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因此,笔者从四个角度分析了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1、政府维度:起主导作用
(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利用立法、政策引导。各级政府要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职业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抓好;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职业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改变目前办学分散、结构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状。
(2)给予财政支持,努力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足额;在地方调整学校布局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和增加投入的基础上,中央增加职业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开发和多媒体教育资源建设;积极利用金融、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3)严格办学标准,加强对职业学校的统一管理。政府应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但是政府也要对职业学校正本清源,把办学质量高、受到社会好评、具有发展实力的职业学校纳入教育体系规划中,而对一些小规模、坑蒙拐骗学生的以盈利为目的职业学校或培训班关掉。严格统一对职业学校进行年度考评,促进各职业学校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
(4)实施职业技能资格认证,与国际接轨。转变只重学历, 轻视能力的情况, 在各个行业中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和持证上岗制度[10]。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工作中的作用。
2、学校维度:起关键作用
(1)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益。职业院校注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突出特色,灵活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配备齐全、先进的教学设备,建设必需的实践基地,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
(2)加强师质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历层次;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3)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扩大学生就业机会。努力大胆尝试,改变以往学校只顾培养,学生自找就业单位的就业模式。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在目前不失为提高就业的有效手段,一方面企业可通过学校获得自己急需的人,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这种合作方式获得企业在资金、实践基地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又可解决学生的就业后顾之忧,可谓是三者受益。
3、企业维度:企业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
(1)积极配合当地职业学校开展、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企业可以为职业院校提供实践场地,通过学生的实践,发掘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员工,并且可以节省新员工再培训的成本;企业也可以出资资助某些职业院校,为其配备先进设备,与职业院校签订订单式培养业务;企业优秀、高级技术人员可以为职业院校做讲座,进行新技术、新科技的宣传,丰富职业教育内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三方共赢的发展模式。
(2)做好本单位的职业培训。各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都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积极举办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班),强化自主培训,培育自主创新型人才,切实加强对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4、社会维度: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职业教育观
中国文化传统是一种注重伦理政治型的文化,至今社会上仍流行着“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在人们心中职业教育只是学生中考、高考失败的“二等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终究还是一种“劳力”型人才。美国的实用主义、个人自由主义是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灵魂。理念指导行为方式。所以,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需要整个社会转变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职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
注释:
①波士顿矩阵法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于1970年提出的一种规划企业产品组合的方法,因其评估的有效性和灵活性,逐渐被引入战略发展分析领域,扩大了评估对象的范围。波士顿矩阵法将一个公司的业务分成四种类型:问题、明星、现金牛和瘦狗。
参考文献:
[1]郑功成教授的讲座《两会最强音—民生》.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3月.
[2]叶婉秋.职业教育面临的困惑[J]. www.hnedu.cn/web/0/200412/06160140890.html
[3]林金良.“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年第28期 第27卷 总482期.
[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5]刘建国. 美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浅析[J]. 教育与就业,2001年04期.
[6]参阅毛澹然.美国社区学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P25
[7]黄建鸿.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特点[J].职教论坛, 2006年11月(综合版).
[8]胡生琴. 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经验[J]. 职教论坛,2004年11月(上)
[9]《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10]于淼.加入WTO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 辽宁师专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总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