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外语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把这一思想贯穿在教学环节中。交际既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又是基本手段。用交际法组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剑桥少儿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文章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剑桥少儿英语教学做出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交际法 剑桥少儿英语 教学 交际能力
一、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及其要点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古希腊就有了问题教学法。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成为 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所谓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在创造教学看来,问题比知识更重要!创造教学应经常用专门的时间来引发问题,以便使问题的增长始终走在知识增长的前面。创造教育认为,教学的最有价值的成果恰恰不是用现成的知识来消灭问题,而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和更深刻的新问题--这就是问题教学法的精神实质所在!
问题教学法的要点是:第一,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开端。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地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头脑中存在大量的问题,然后才谈得上传授知识!第二,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一切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应围绕问题而展开。因为,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知识只有围绕问题而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才能真正成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活动不仅应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还应以问题为终结--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问题,而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使教学活动无止境地进行下去,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
二、问题教学法在大学体验英语阅读教学上的应用
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大学体验英语的教材实际在讲授大学体验英语第四册第三单元UNIT 3 Passage A why digital culture is good for you 时, 会围绕该单元主题“数字文化”(digital culture)设置如下问题:
1、What is digital culture?
2、Are you hesitant about revealing your identity when you chat on the internet? Why?
3、Can you list som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f digital culture on society at large?
上述问题属于导入问题(warm-up questions),对于文章内容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问题由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提出,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关键的作用.对于这种导入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形式,笔者以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把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提问学生,这种教学形式适用于英语水平和领悟能力整体比较低的大学一二年级学生适用.对于学生英语基础整体好的班级可采用由教师口头提问学生的方式进行.
除了warm-up questions 之外,体现在体验英语教材中的问题还有课后阅读理解练习单项选择题. 这种问题一般从数量上讲是5个问题.这种问题是学生在通读整篇文章之后而对文章内容有了大致或细致的理解之后而做的问题.对于这种问题的实施,可以由授课教师在warm-up questions 之后给学生设定5到8分钟左右的时间来略读(skimming)或寻读(scanning)整篇文章,然后通过课堂提问学生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比如文章第一段及相对应的问题.
1、The media and many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tists think that the Web _______.
A)is very dangerous to surfers
B)is the most evil thing in the world
C)has special power to overpower its users
D)is fairly innocent of any evil effects
Why Digital Culture Is Good for You?
The news media, along with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tists, have recently sent out a multitude of warnings about the many dangers that await us out there in cyberspace. 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that the Web is no more inherently dangerous than anything else in the world. It is not some amorphous entity capable of inflicting harmful outcomes on all who enter. In fact, in and of itself, the Web is fairly harmless. It has no special power to overtake its users and alter their very existence Like the old tale that the vampire can not harm you unless you invite it to cross your threshold, the Internet cannot corrupt without being invited. And, with the exception of children and the weak-willed, it cannot create what does not already exist.
通读第一段之后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答案是A.答案来自于前两句话.须指出的事, 这类问题有的是对文章整篇内容的概括性问题,有的是对文章中某一段的某一句话的具体理解,任课教师在组织实施是要具体把握.对于一些与具体段落具体句子语言点相关的问题,应当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再实施讲解,这样才有助于教学上的连贯性.体现在大学体验英语教材上的第三种问题是非选择性的问答式问题.(Answer the questions with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sage) 这种问题的处理一般采取课文讲解之后再提问的方式进行,比如:1、What can help us to detect the dishonest folks online?
Answer:
Some hints (or cues) in what they say, for example, inconsistencies can help us to detect the dishonest folks online.
三、笔者体会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问题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使用确实能够加强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使用问题教学法能把冗长而有难度的英语文章通过问题的形式细化理解难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篇把握能力.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英语阅读课的兴趣, 把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笔者认为, 问题的提出决不应仅仅局限在体验英语教材中所列的问题, 而是大学英语教师应当自己发掘创设大量的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 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有时候同一个问题可以许多种不同的问法,笔者尝试后感觉这种方式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得对语言的掌握能力和用英语进行交际得能力,从而加深了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 同时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 应当照顾到语言点与语篇理解的问题的比重.比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一篇文章其中一段的语言点(language points)时,就可以就这一段向学生发问, 比如: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 Which sentence should be the topic sentence? etc. 问题的使用能把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点细化,从而使学生分清了英语阅读课学习的主次和侧重点,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不会拘泥于某一句很难理解的话而影响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总之,问题教学法的使用, 使大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课学习的时候懂得了取舍, 懂得了对于知识点的主次和侧重点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分清主次, 有所取舍. 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想这是最重要的.英语教师在预设问题时对于问题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灵活多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点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H.D.Brown,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Keith Johnson,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3、张正东,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科学出版社,1999
4、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