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Learning是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新热点,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动力和社会互动方式。E—Learning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其英语的听、说能力和综合素质。在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中开展E—Learning,需要不断提高在线教师能力,并建立强有力的信息知识平台,借助于这一创新型开放式应用体系,提高整体教育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E—Learning 英语教学知识平台
未来的英语教育将以信息为特色,英语教育技术现代化以及以人为本的英语教育观成为现代英语教育的特色。目前在发达同家的英语教育改革中.以信息为基础的英语教育程度已经成为衡量英语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这种氛围之下.E—learning无可避免地出现.并将成为未来英语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1.E—Learning简介
什么是E—Learning?首先,我们看一下learning和E—Learning的区别:
由上述传统learning与现代E—Learning的区别对比,可以看出E—Learning可以使学习过程新颖而且内容充实。其特色为高速,互动及最新科技的应用。E—Learning项目是否成功取决于学校和有关教育部门的分T协作与组织协调,教师综合应用能力、学生的基本技术素质,以及学生,教师,社会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同时E—Learning涉及到信息交流的新型方式: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信息入口,搜索引擎,电子图书馆,远程学习,网上教室。这些将促使我们以最基本的方式重新考虑教育基础设施的目标和机构。E—Learning并不是要取代课堂,而是大幅度地提高现有课堂的功能。
E—learning特点为:通过网络学习实现实时化,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随时随地皆可;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个性化;通过网络支持,汇总学习经验,实现综合化;以虚拟课堂,模拟,协作团体等方式实现,课堂学习混合化;以在线管理——控制注册,付款,回执,掌握学生进度,实现统一化。
2.E-Learning发展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模式(Instructional Models)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形式。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育技术,这四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相互孤立、互不相干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整体。
E-learning的发展为实现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l%来自味觉:一般人类能记住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同时听、看到内容
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综合刺激,而且通过图形交互界面、窗口交互操作、触摸屏等技术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对话。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英语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限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潜能,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目前E—Learning迅速在全球发展。在国内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校园网正在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通过www.edu.cn这样的网址在教育体系中搭建了重要的E-Learning基础平台
3.E-Learning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相关对策
3.1 E—Learning认识不足、观念尚需更新
国内在E—Learning综合应用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推动教育发展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认识较有限,尚未把E—Learning提升到教育发展竞争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3.2 在线教师能力制约
目前许多因素影响指导的效果。在线教师对于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于E—Learning的应用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整个指导过程所涉及的师资能力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组织,设计,团队,评估,改进。五个部分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不断完善和提高在线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从而促进E—Learning的整体应用。
组织的基本目标是保证课程操作顺利进行,减少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具体方法为:制定规则,期望,目标的详细路线。事先在线发布课程材料(课表,任务安排,讨论主题等),以便学生进行计划安排。及时更新信息吸引学生。迅速回复学生请求信息,帮助学生进步。对于提出问题给出适当的信启、来源,顺藤摸瓜,解决问题。组织在线讨论和辩论。
设计的基本目标是保证恰当的学习成果和满意度。具体方法为:设计活动允许学生将个人意见加入学习内容中。提供实践和应用机会。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达到个人学习目标。综合社会不同层面以提高满意度,提供真实场景,表现多样观点,避免匿名。保证材料便于利用。
团队基本目标是提供社会收益,促进学习。具体方法为:制定标准,设置交流规则及团体决策标准。适度讨论;展现先进的内容知识,洞察力,交际模式愿望法。鼓励分享信息,问题,专业知识。贡献外部资源(在线,印刷品,其他),鼓励学生利用。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协调异议和小组问题。
评估主要目标是为了保证学生了解他们如何被评估并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目的。具体方法为:提供给学生清晰的等级范围,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前景,协助有问题的学生完成任务。允许学生追踪任务完成,获得最终等级。迅速认识任务回执,按照所需提供反馈,即时改善服务指导。与未完成任务的学生面谈,帮助他们按计划完成任务。
3.3 信息知识网络平台的制约
目前一些单位E—Learning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另外缺乏必要的公共信息交流平台,以EDI、互联网等为基础的开放式信息系统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促进E—learning的发展,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知识信息平台。
知识平台为广大学生和管理人员提供E-learn—ing管理服务。这些服务包括进入所有学习管理系统,熟悉学习管理系统的“看和感”,学生成绩报告,教学内容,学生支持,学生的设计和练习。它提供了互动环境,来保证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一般来说,学习管理系统(LMS).可以管理控制学生和老师的课程清单、学科材料等资料,以及E—learning课程。LMS支持在线分类管理和录浏览,跟踪学生的课程活动,为每一课程和学生提供在线报告,并组织本地测试。
另外要积极借助其它学习资源。例如数字图书馆,周期性数据库,分布在互联网的各类信息等等。创建图书资源的指导(合适的数据库.在线参考资源,网址)尤其适合于一个特殊的课程或系别,使其通过课程设置对学生学习更加行之有效。
4.网络知识应用平台结构与应用
4.1 整体结构设计
4.2互动式教学实例
在教学中通过网络知识应用平台所提供的以下五个子系统可以互动方便的提高学生知识层面和学习能力。这五个子系统分别为:
视频系统、音频系统、辅助教学习系统、动画系统和图像系统。
在实践中,例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讲授莎士比亚的有关课程,可以应用辅助教学习系统了解莎士比亚的有关生平、癖好、作品写作背景,并通过互联网登陆英国的相关网站,获取其故乡的风土人情和人文风貌等内容。同时利用视频、音频、图像等系统欣赏莎士比亚的诸多戏剧名著、小说等等。
同时通过辅助教学习系统,与学生建立实时互动的学习环境,实时注册管理,共同学习讨论莎士比亚的艺术人生、当时的写作背景、戏剧名著的写作风格以及对于我们在学习、 [作和生活中的借鉴和帮助。
5.小结
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巾,我们面对着一种新的浪潮——E—Learning,数字学校及开放式教学。为了发展E—Learning,除了客观因素一带宽,资金等,我们还要不断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创建强有力的信息知识平台。一般而言,不同的院校具备不同的特点,那么就有不同的解决方法。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高等教育发展中建设和应用E—learning,实现在真实语境的体验里、在交际需要的驱动下、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在积极情感的配合下、通过长期大量接触学会地道的英语。
参考文献
[1]Atkinson,P(1998).The Life Story Interview.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
[2]Cappelli,Gregory,Scott Wilson,Michael Husman.E—learning:Power for the Knowledge Economy,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March2000
[3]Loanne Snavely,Helen Smith.ACRL Eleventh National Conference, Bringing the Library to Students:Linking Customized Library Resources through a Course——Manage·ment System,April,2003
[4] Massey C.,J.Cuny.Online Post—secondary Education:A Competitive Analysis.TeleLearning Inc.,1999
[5]Mo~en Flate Paulsen.Online Education and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Global E——learning in a Scandina·-vian Perspective,Oslo:NKI Fodaget,2003
[6]Paulsen M.F.Online Education:An Intenlational Analysis of Web—based Education and Strategic Recommendations for Decision Makers,Oslo:NKForlaget.http://home.nettskolen.nki.no/~morten/artikler/Online— Education.pdf,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