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就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总结出几点教学经验。
【摘 要 题】探究与创新
【关 键 词】生物教学/创新/实践
【正 文】
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这次课改中明确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课改的核心内容。下面是我在课改后的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并且收到了一些可喜的效果。
一、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学生脑子里框框少,对成人司空见惯的事物能冷眼相看,提出一些新观点,有时在成人看来是很幼稚的,甚至是离奇、荒唐的。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教师一要允许,二要鼓励,三要引导。可是有些教师看到学生想问题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或教材的内容时,就训斥、压抑或讽刺,搞得学生不敢畅所欲言,思维受到束缚。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思维限制学生的思维,他们是未来人,应该比我们更有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当教师遇到学生的挑战时要冷静。如果教师为维护“权威”给学生当头一棒,就会摧残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保护学生“不迷信权威”的思想。敢向权威挑战是创造型人才的可贵品质,应该支持这种品质的培养与发展。如果学生的观点或主张不对,教师可以解释或引导,但对他的精神应给以鼓励。如果学生的不同想法都被扼杀,时间长了就会变的十分顺从,不敢挑战了,没有了挑战精神,也就没有了创新精神。
生物新教材中有大量的探究活动和实验,这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观察、记录,发现新知,发现问题,在求知思考中自己设计,独立完成实验,激发创新,提高实践能力。
如:在学习“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我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教材,要大胆想像,大胆创新,自己设计探究方案,自己动手完成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惊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有些探究方案设计得非常巧妙,确实有独到之处。当然,有些学生设计的探究失败了,但我认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探究的过程,只要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值得肯定。
二、给学生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们中国的老传统只是喜欢老实的学生,教师总希望学生规规矩矩,百依百顺,学生稍一调皮就不能容忍,往往是管得过死,限制过多,把学生的创造性给扼杀了。我们应该看到调皮、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幼芽,只要不出大格,不要限制太多。
“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经验证明,“淘气”的男学生往往比“老实”的女学生更有创造和实践能力,其原因就是淘气的孩子接触面广,大脑受的刺激多,激活了他们的智能。因此,给学生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如:在生物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的原则是:学生行为上要基本听话,但在思维上可以不太听话,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比如:有的爱多说话,有的会不看时机的问这问那,甚至会问一些稀奇古怪、不着边际的问题,有的在做实验时会好奇地摸摸这,动动那。每当此时我总是耐心地解答和引导,而不是冷眉横目。我认为这是孩子们的天性,是乐于和勇于创新与实践的表现。
三、勇于走出教室,进行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远离生活、隔绝社会,学生被束缚在课堂中围绕着教师、教材,寻求惟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这种封闭式教学造成学生思路闭塞,视野狭窄,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摄取广博的知识,吸收广泛的信息,接触多方人士,学会动手动脑。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开辟广阔的天地。
生物新教材为我们开展开放式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我组织学生深入到田间地头、养殖厂、果树园、花卉基地等,身临其境,边观察、边采访、边学习、边操作,学生亲手喂鸡、亲手嫁接,学习兴趣异常高涨,创新与实践能力得到了激发和锻炼。
如:在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一章时,我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栽培当地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的实践活动,将课本理论与课外实践紧紧相连,使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尝试了植物一生从种子选购、播种、出苗、定植、生长、水肥管理、病虫防治到开花、结果的实践,整个过程学生自己设计、操作、观察、记录、栽培,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培养和提高。
四、营造民主宽松的环境,给学生以更多的爱
民主本身就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专制型”的班级中,处处谨小慎微,见到老师就胆颤心惊,思想就会受到压抑,还谈什么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呢?同样,如果教师对学生过分苛求,一点错误都不能犯,学生创造和实践的勇气就会受到打击。因此,教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大胆想像,大胆尝试。
爱有利于人的智能的发展。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心情愉快,思维就会更活跃,创造和实践能力也会提高。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以充满宽容和爱的语言鼓励学生,使学生紧张的心情缓和下来,思维也会随之活跃起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如:在学习“生物的特征”一节时,我就把许多生物与非生物的实物带入课堂,让学生观察着实物展开讨论,归纳生物的特征。在学生发言时,我总是说:“不必考虑对错,只要能说出自己的观点就很好”“别着急,你再想一想”“你的想法比老师的还好”。对那些回答的不着边际,有的甚至是奇想怪谈的同学,我并没有立刻否定、批评,而是给以鼓励和赞赏,赞赏他们丰富的想像,然后通过引导得出科学的结论。
五、巧设作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要精心设置作业。作业要少、要精,避免重复和大量抄写。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精心选择和设计一些能促进学生动手动脑的探究性作业,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巩固所学理论,又能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创新和实践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把学生捆得死死的,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无从谈起。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去遐想、去设计、去活动。
如:在学习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节后,我给学生布置了少量的有关基础知识的书面作业,把时间尽量多的留给学生自由支配,让学生选择一种熟悉的动物,自己动手动脑设计方案,探究动物行为,并做好记录,在课堂上交流。使完成作业的过程变为创新与实践的过程,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是新世纪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作为21世纪的教育者,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头等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