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学科教育 > 正文

现代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讲解

摘 要:作为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本文探讨如何在现代背景下与学生进行交流,并提出一些语文课讲解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现代背景 语文 交流

任何课题的研究首先要确定此课题的外延与内涵,外延可以从此课题的存在中找到。考查全国所有大学语文开课的情况,一般开二门课,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应用写作训练学生学会写将来走向社会急需的应用文,大学语文则比较复杂,选文不一,选文标准,培养目标,课时安排,极不统一。但从这些不同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共同的倾向:一、不同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的语文教学以语言教学为主,而大学的语文教学则不能完全以语言训练听、说、读、写的模式进行,呈现出一种文化的氛围感染、文体符号化理解的倾向。二、各学府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培养目标确定语文课时的多少。

大学语文课文内容主要讲诗歌、散文、小说,显示了大学语文课不同于其它各课的内涵。其它各课以认知理性为主,而大学语文课则以文学艺术表达的理解为主。通过对诗歌、散文、小说叙述模式及其话语构造的一种符号的理解,通过这一种符号显示的世界观、自我意识或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文化氛围感染的目的。

现代化文化的的进程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发扬与继承中国文化的口号下,许多大学的语文课文古典部分占大多数,古典部分几乎又以名家名篇为主。并不是说这样不好,但从选的内容来看,至少对现代文化,在本土化与现代化,古典化与现代化之间,缺少一种差异、共时与历史发展的研究分析。

现代化是伴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社会生产进程发展的一种文化启蒙工程,它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生活方式,并通过实践来完成自我价值。这一点与古代完全两样,古代名人如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他们的自我意识是建立在儒家或道家的前提下,与生产无关,是一种异化后的阐释、融合意识。他们的自我中此岸与彼岸是分离的,彼岸是圣贤所定的,每一个人必须放弃自我,用修炼来达到圣贤所定的彼岸。于是教这些名家名篇,与现代化进程中学生的理解产生了差异。比如我们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文,学生就反映,“住在草屋里,我感觉不到好。”

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念的统设,由于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意念是固定的(儒、道),作者与外界在情感交流、阐释、融合意念中必然产生相应的叙述模式及其话语构造。

比如,中国古代诗歌以意境的表现形式为多,清代学者王国维曾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他第一次运用了西方的哲学美学理论,分析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主观与客观、心和物的关系,得出这样结论:“词以境界为最上”,“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人间词话》)那么心又指什么呢?他在《屈子文学之精神》这篇文章中,认为无非二种之思想,入世与遁世,认为文学是将这宇宙人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种唯心艺术观不仅王国维一人所系,确实代表了中国艺术观的渊源。这种文艺观同样表现在散文上,最有影响的是韩愈的文以载道论,他在《答李翊书》一文中系统地讲述了自己怎样交流、阐释、融合古道的过程。先是积累,学之二十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直到自己“处若忘,行若遗”,然后才写,写“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这里的“陈言之务去”,不是实质性的“去”,只不过去掉与古圣言不符的矫揉造作,达到古人与自我完全的“气”“心”融合,真正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古散文的叙述模式一般是形象的伦理价值行为叙述,缺少灵性的所感、所情,更缺少理性的比较、分析、思考。相对而言,小说受中国正统文艺观的影响较少,因为小说一直被视为街头巷语,不入大雅之堂。中国古代小说受古代文化影响较大,基本分二路沿续,一条是志怪、传奇路一条是传记、演义路径。真正的以人的自我价值追求为目的的创作,则是近代以后的事。叙述方式、话语结构也沿续古代,叙述沿续传记方式,客观、完整,叙述变化少,心理描写少。话语结构平面化,少感觉、情绪的透视力。

现代意识不仅于“交流、阐释、融合”,它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个体自强不息中的一种认识、或一种体会。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或融合社会主导文化、或创新出自己的文化意识。现代意识也是一种人人有意识参与未来创造的意识,所以同时也是一种“整体意识”,表现每个人线性发展与现代化整体目的既统一又矛盾的历史观,显示出启蒙、分化、发展的特点。于此同时,它的叙述模式及话语构造也与古典不同,最明显体现在诗歌与散文上。

形式上古典诗歌显凝炼、凝固、含蓄,现代诗歌自由、活泼、多样。主要区别在内容上,现代诗歌大都创造出一种意象,表现出主体与客体交流、或同或异的体验过程,有一种明显的审美理性及其自身生命的感悟特点。古典诗歌的维向是主体融合客体既定,现代诗歌是主客体相互融合。散文是“理性和直觉、思想和感情和谐的统一”(高尔基语)。现代散文已不是儒道思想框架下的产物,是在直觉、感情下的全身心的自我体验,在理性和思想下全方位的比较挖掘产物。现代散文提倡“思辨的美学价值”,是在集纳式、全景式的感、情、理的综合状态。

作为语文课,一个基本原则不能违背,语文是一种交流工具,在大学语文里是作为阅读、写作的交流工具体现出来的。而现代语文的交流,严格地说,从五四以来叙述模式与话语构造已不同于五四以前,所以语文课的讲解内容应以现代或当代为主,确切地说不是去迎合古人,以达到古人与自我完全的“气”“心”融合。而是表现出主体与客体交流、或同或异的体验过程,有一种明显的审美理性及其自身生命的感悟特点。

此时大学语文已不囿于语文作为文字交流工具,甚至作为一种文化进行影响、教化。不仅于“交流、阐释、融合”的方式进行,更要创造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而进入主体主动的“理解、分析、创新、审美”的阅读方式。由于这个过程不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中完成,所以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两样,最好跳出课堂,将课堂与课内结合起来。教学方法以俯瞰式的讲解、精炼的点拨、学生自觉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学生自学占大部分时间。为促进学生主体主动的“理解、分析、创新、审美”自觉的阅读,大学语文教材应跳出循序渐进的知识性模块,可以将古典与现代两极的范文对照显示,并统一在一种古今联系性上,比如意象、意境,以建立理性的、中国既成的文化发展线索,形成一种清晰的比较、分析、理解的结构,从而达到学生自我创新、审美的要求。分析、理解的结构,它的阅读构建是:符号——分解,符号——文化展示,文化理解批评——解释符号。通过形成模式的诗歌、散文、小说构造的语言符号,了解我国语言的构成形式。通过分解话语结构理解其组织状态,通过范文符号理解作者的意识状态及其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以完成人格的感化。通过现代审美意识透视范文符号形态与内涵,真正领略我国文化的延续魅力。通过入景、入情、人境达到与作品的“交流、阐释、融合”。进入主体主动的“理解、分析、创新、审美”的阅读方式,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素质培养。

文学是人学,文学境界的感染是对欲望的一种超脱,大学语文课对大学生的精神升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处于改革时代,中西文化的冲突,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拜金主义、物欲横流,现实的困惑与人文的追求交织在一起。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历史必然及其在历史必然中人们所必须遵守的操守,这些问题很严峻地摆在我们大学语文教师面前,大学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个精神需求的启蒙,这要求大学语文教师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进行古典化与现代化之间、差异、共时与历史发展的研究分析,真正起到引导、教育学生的作用,并在体验与分析中升华自我灵魂。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