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健康水平与体育关系的研究
[杨 舟 ]
摘 要: 学校体育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其所树立的教学宗旨是提高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学生的健康服务,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方面有相当大地改善的功能。本文论述了高中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现状,探讨了体育运动对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中学生 健康水平 体育促进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不体弱,是指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良好的状态,“无身体疾病即是健康”的生物健康观已经不再是公众认可的健康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健康观。所以健康包涵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二十一世纪学校教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学校体育”提出了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体能。高中学生随着高考竞争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的复杂化,高中学生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能够对人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起到良好的调节与促进作用。随着现代健康观的建立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均获得蓬勃发展,逐步形成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具有群体生活的特点,是实施健康教育的理想场所,因此,学校必须全面进行健康教育,实施健康促进。在学校健康促进中,体育健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学校要努力把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重视体育锻炼在健康方面的促进作用,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效干预学生的生活方式,预防各种疾病,从而满足“健康促进”的要求。高中生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所以要通过各种体育锻炼和体育健康促进的途径来达到健康的满足。
1 高中学生的生理健康和体育锻炼
生理健康的定义有多种,生物学健康观强调“无疾即是健康”。在医学上,健康相对与疾病提出的,而疾病是对根据已确定的常规的偏离来判断的。如果一个个体的身体从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上没有缺陷,同时也没有种种负性影响,如情绪上的负担或危险因素的堆积等,应被认为是健康的。
1.1现代生活对生理健康的威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力推进了社会生产的现代化,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在劳动过程中,伏案工作时间增加,脑力劳动增加,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加大,人际交往减少,以及营养过剩等。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一方面导致人的生理机能的退化,使人的新陈代谢水平降低,视觉、听觉、方位觉、灵巧、力量等出现退化,直接影响着人类作为生物的进化和发展。另一方面生活方式的改变还导致了现代文明病的蔓延。
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一样,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行为因素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生活方式致病因素就占据了首位。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有八种主要疾病(见表1),发挥致病作用的第一位因素依旧是生活方式。
1.2高中学生的生理健康现状
学生是现代文明病的高发人群,其脑力劳动强度大,相对的体力劳动少。同时电脑的使用频繁,这些都导致了现代文明病的发生。但生理健康方面和以往相比有相当大程度的提高,这与当今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出现了营养过剩,最后导致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老年人群才有的疾病。高中学生进入高中校园以后,由于面对高考竞争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忽略自己身体健康状况,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自己文化专业上面,而缺少应有的体育锻炼。
1.2.1男女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着不同的差异。由于女生的社会要求是文静、少动,所以她们的生活环境就是相对的安静,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身体健康状况相对比较差。加上女性所特有的生理因素,是她们不能也不愿意经常性的去参加体育锻炼。但是,男生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能够由于好玩而去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这样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1.2.2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也有差异。农村学生由于其所生活的环境影响,从小都要帮助家庭作一些农活,在作农活的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必要的身体锻炼,这样就提高了自身的健康状况。同时由于农村家庭父母没有扼杀孩子玩的天性,使得他们能够有充分的时间来进游戏和玩耍。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们,他们的玩耍时间就相对的少了。繁重的学习压力,同学间成绩的压力,加上父母对他们过多的期望,使得大量的课余时间都被课后作业和业余补习班辅导班所占用。在没有积极得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下,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1.3体育锻炼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主要是由体育与健康课程来实现的,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健康促进的基本理念来看,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先导,健康促进是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要手段。健康促进不以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为先导,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若体育与健康教育不向健康促进发展的话,那么其作用就极大地受限。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与健康教育可作为促进干预的重要实施领域,通过各种学校体育文化活动可以改善学校社会环境,增进社区关系,但学校必须完善体育健康政策,改善体育物质环境,增强学生的个人健康技能,所以,体育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双向互动的。
体育锻炼通过机体能量的消耗,促进了新陈代谢,从而使机体重新获得了能量。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由于锻炼的强度不一样,所得到的效果也不同。在剧烈的大强度活动中,机体所被消耗的是糖原,如肌糖原(无氧运动);当长时的运动中,机体所消耗的脂肪等机体所储藏的能量,这种锻炼能够使人体得到彻底的减肥效果,消耗脂肪可以使人变得健美。在体育运动当中可以抵抗各种病毒,从而得到机体的免疫功能。积极从事身体锻炼可有效降低许多基本的风险性:降低血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提高骨密度。有助于许多慢性躯体性和心理性疾病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腰痛病等各种生理上的疾病。
体育教学钟的健康促进干预是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活动,以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转变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健康风险因素水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健康促进干预可以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健康概念。在疾病从“传染病时代”、“躯体病时代”,转向“神经病时代”的变化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体育运动在给学生教导基本生活技能、传授体育健康知识、内化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现代人格价值、培养竞争意识、发展人际关系和培养社会角色感等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师生中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大力开展体育活动,通过学校体育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积极改善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健康危害,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努力达到健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终身享有健康的人。
2 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
健康在心理学上为健康是与疾病、不良行为、偏离行为等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心理能力与心理“幸福”的存在,也是克服内部与外部各种要求的前提与结果。
2.1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研究表明,在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中约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疾病和其他心理障碍已成为学生退学、休学等中断学业的重要原因,甚至直接导致学生自杀倾向的产生。其中学生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症、强迫症、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6 种。
2.1.1传统教育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传统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以及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人格的完善做得不够。从幼儿园开始直至高中阶段,都是片面要求孩子听话、服从,循规蹈矩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道德水准的标志,大多数教育者常常忽视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压抑了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从小学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中国教育制度中的长期应试教育使学生产生了种种焦虑,如因考试受挫而产生严重焦虑,有的因希望值过高,现实条件又不尽加人意而感到失望无助,造成种种学习障碍。同时家庭的宠爱,亲友的过分呵护,使学生的发展相当单一,在生活上表现为自理能力差,在学习上表现为 “高分低能”(当然“低分低能”也不少见),在心理特征上则表现为意志薄弱、依赖性强、情绪调节能力差、缺乏自信及缺乏创造性等等,从而出现焦躁、压抑、敌意、孤独、忧郁等心理。
2.1.2自主性与依赖性共存。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使学生的成人感、独立性明显增强。然而,他们毕竟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的支持;在生活上,不少人的独立生活能力还很差,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未广泛地接触社会,不能独立地去适应社会,开展人际交往,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因此,学生在思想上强烈要求独立,同时他们又感到自己实际上并未“真正独立”,从而表现为自主性与依赖性同时存在。由于生活空间扩大,人际关系复杂便成为一个敏感问题,这一时期的学生存在心理闭销性和渴望被人理解的特点,他们常常处在矛盾状态,感到不自在、不顺心、不适应。加上缺少社会交往经验,又有过多的人际错觉,往往会影响学生与他人的和谐相处,逐渐产生多愁善感心态,严重的威胁到了他们的心里健康。
2.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在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尚有一部分心理缺陷者。他们常常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偏离心理健康标准的范围,但又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最常见形式是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
2.2.1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Stephens(1988)研究指出,身体锻炼的水平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即努力进行锻炼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而不努力者的不安感明显要高。因为长期持续身体锻炼对心理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有缓解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状态焦虑,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效益。同时运动锻炼中能够体验到交友,释放压抑感,满足一种享受需要,可能会使锻炼更加自觉地投入到运动中,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效益。所以说体育运动锻炼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互动关系,身体锻炼能够在促进身体健康的同时,转移了个体不愉快的认识。情绪和行为,增强了“变更意识状态”与对应激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了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2.2.2体育运动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改善心理的不良反应。心理疾病与人长期情绪低落、烦躁、压抑等有关,神经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当人体进入运动状态时,在大脑主管情感的右半球立即兴奋起来,参加者进入一种愉悦氛围中,体会到成功的快感,以达到精神振奋。学生由于持续、紧张学习,极易造成身心疲劳和精神衰弱。那么积极得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他们的身心放松,消除疲劳。
2.2.3体育运动可以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现代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因为体育运动本身具有竞争性,要战胜对手,取得胜利,就得去拼搏、去奋斗。平时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变化、动作难度或意外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从事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这种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提高对生活环境适应力。
2.2.4体育运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①体育锻炼以其娱乐性缓解不良心绪:中枢神经最佳唤醒水平理论( Ellis,1973)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感到愉快舒服的中枢神经最佳唤醒水平,体育锻炼有助于达到这一水平,从而使人感到愉快。那些娱乐性强的体育锻炼项目,既能充分调动锻炼的积极性,又能满足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这样就能够起到调节和改善情绪状态。②体育锻炼以其竞争性缓解心理焦虑: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体育锻炼可以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的心境状态具有抵抗作用(North etal,1990)。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积极参与竞争,接受挑战,从而体验到成功感和满足感,使自信心得到加强。③体育锻炼以其人际关系协调性促进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体育锻炼中与同学、朋友等进行的社会交往是令人愉快的,具有改善心理健康的作用(North etal,1990)。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系统相互间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锻炼多以集体形式进行,人际关系呈群体多向性,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④体育锻炼以其注意力的分心性促进心理健康:分散注意理论认为,体育锻炼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
3 高中学生的社会健康和体育锻炼
社会理论把健康定义为有机体对其环境适应能力。该理论强调了一种必要性,即对一个社会来说要尽量创造开发健康条件,使该社会中的个体能够克服而面临的社会冲突情况。
3.1高中学生社会健康现状
随着高中教育改革、高中生高考竞争压力的剧增,人际关系复杂化,并且中学生接触社会机会的减少,其社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3.1.1高中学生处在走向成人阶段的关键期,他们的模仿能力十分强,则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他们的社会健康影响是巨大的。现在的高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大部分,而独生子女的生活自治能力比较差,缺乏良好的集体意识,依赖性强,禁不起挫折,社会健康程度不容乐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环境认识的加强,他们的社会健康状况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因为社会健康水平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文化层次的提高,也会得到提高的。
3.2 体育锻炼对社会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活动激励人们追求胜利,也锻炼人不怕失败和承受失败,使参与者得到各种心理体验和心理调整,因为一个人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体育锻炼是一种开放式、灵活性的活动,多以个体或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所以个体或群体为达到某种目的,彼此配合、相互协调与对方进行较量,开展竞争、服从规则;在参与活动的同时,相互接触和交往,随时都会结为组合进行合作对抗练习,或给予帮助和保护,并有可能承担不同的角色,如师生角色、“组织者”与“被组织者”、“决策者”与“被决策者”,社会角色的预演和体育活动特殊的规则效应,能够学会控制和自我控制、服从与顺应。这样就能够在体育锻炼活动中得到社会健康状况的提高。
3.2.1体育锻炼调节社会健康的具体方法
体育锻炼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调节社会健康,下面列举几项方法:①假如你觉得自己不大合理,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你就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进行锻炼。坚持参加这些项目的锻炼,可帮助你逐步改变孤僻的习性,适应与同伴交往。②假如你胆子小,做事怕风险,容易脸红,怕难为情,那就应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单双杠、跳马、跳箱、平衡木等项目活动。这些运动要求人不断克服害羞、怕摔跌等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越过障碍,战胜困难。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你的胆子定然会变大,处事也会老练起来。③如果你有办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的毛病,那就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跨栏、跳高、跳远、击剑等体育活动。进行这些项目的活动,任何犹豫、徘徊都会延误时机、遭到失败,长期锻炼能帮助增强果断的个性。④倘若你发现自己遇事容易急躁,冲动,那就应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游泳、骑自行车、射击等运动。这些运动能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使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进。⑤如果你做事总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得选择一些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项目进行锻炼。坚持锻炼一个时期后,信心就能逐步得到增强。⑥若你遇到重要的事情容易紧张、失常,那你应多参加公开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篮球比赛,面对紧张激烈的比赛,只有冷静沉着才能取得优胜。经常在这种场合进行锻炼,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⑦假如你发觉自己有好逞强、易自负的问题,可选择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跳水、体操、马拉松、艺术体操等项目进行锻炼,也可找一些水平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还不断提醒自己“山外有山”,万万不能自负、骄傲。
4 结论
高中学生的健康状况总体来说令人不太满意,不论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当中尤为严重,国家教育部门对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的关注的。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就是“健康第一”,这主要面对是在校的学生,充分为了他们的健康出发。体育锻炼能够充分调节人体的心里健康、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对人的健康方面都有帮助和促进作用,但是体育锻炼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也没有强制的手段,需要学生的自觉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季 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郑 毅,陈学诗.北京市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1
5、陶国泰.独生子女的心理卫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
6、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