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学科教育 > 正文

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

摘 要:作文应是学生做人素质的真实再现,是学生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把作文和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 做人素质 方法 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主题之一。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的需要和利益,人的素质和全面发展,人的平等、竞争和合作等,都将是21世纪关于“人”的重要话题。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造就振兴中华的一代新人。作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做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著名教育家孟宪承先生说:“我们在实际生活里说话作文,本是为着某种思想和感情,有必要向人表白,才用语言和文字的工具来表白的。”可见,作文应是学生做人素质的真实再现,是学生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把作文和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至关重要。

一、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鲜明的现代个性,激发学生的主题精神

长期以来,为了应试,老师们花费巨大心血总结出了种种写作“规律”,学生们学会了根据不同的内容、文体套用现成的作文模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方式:一见“春蚕”,必定要颂扬奉献精神;面对“满月”,一定要想到祖国统一;说到秋天,一定写果实累累,红叶灿烂;谈到家乡,必定是山青水绿,旧貌换新颜……“分”是得到了,学生的个性却丧失了,心灵被腐蚀了,自我评判的能力也退化了。这是多么可悲的现实!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个性”,主张尊重学生的潜能和生活实际,真正做到把人当成“人”来教。作文教学也必须重新考虑自己的对策,从尊重“人”、关怀“人”、培养“人”和发展“人”的高度改革作文教学,变“应试教学”为“育人教学”,把作文与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学生写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内在情感,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自然而然流露出来,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就避免了空话、大话、套话;学生在写作时又可审视自己的心灵,评判自己的行为,在不自觉中明事理、辨是非,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眼睛明亮了,头脑清醒了,思维发达了,就不会人云亦云,自会形成鲜明的现代个性特征,使自身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人的自信心,更好的体现人生价值

叶圣陶先生说:“从前以为写文章是几个读书人特有的技能。那技能奥妙难知,几乎同于方士的画符念咒。这种见解必须打破。现在我们要相信,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写文章。……写文章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就是生活的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自己捐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能写文章算不得什么可以夸耀的事,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同哑巴差不多,对生活有相当大的坏影响。”(《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可见,写作既是表情达意、宣扬人格的需要,也是为工作、生活提供方便的需要。让每个学生掌握作文技能,就是让他们多一份做人的自信心,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体现人生价值,确立应有的社会地位。应试教育的误区就在于脱离工作、生活的实际需要,除少数尖子生外,多数同学一脱离考试的框架就无从下笔,特别是走向社会后,作文的缺陷必然影响其人格的完善。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存状态,让每个学生都能流畅地表达自己地意愿和思想,因而有利于素质教育地实施。

3、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社会的积极性,促进全面发展

21世纪是一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纪,也是人类调整自身关系的关键时期,这样的世纪呼唤真知灼见,拒绝人云亦云;提倡独立思考,反对无知盲从。青少年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要为中华民族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大力培养独立精神,增强参与意识,作文教学应当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给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争做主人,培育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重要措施。特级教师李镇西,每教一个班,都会向学生宣布:“作文无禁区!只要写的都是真情实感,只要说的是真话,李老师都非常欢迎!”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畅所欲言,才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能透彻的看待问题,得到全面发展。

二、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做人素质

1、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解除学生作文的种种心理束缚

仅仅为了应考的作文往往同生活隔离,学生写的都是司空见惯、人人认可的文章,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今天我们则应该给学生以思想自由和感情自由,解除学生作文时的种种心理束缚,让学生的心灵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地思想感情,允许他们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同时,更应具备一种宽容的民主胸襟:对作文中乐观向上、体现时代精神的思想,当然应热情鼓励,大力提倡;对学生作文中一些不够成熟的想法,甚至消极的情绪,特别是社会阴暗面的真实感受,也应予以理解和尊重。学生可以写平凡小事,也可以论国家大事;可立足现实,也可遨游幻境;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可以吟风舞月,品味人生。正如“雪融化了,变成了什么?”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回答“雪融化了,变成了春天”,也该承认更有诗意。学生的思想一旦冲破牢笼,必然佳作倍出,异彩纷呈。正如2001年高考作文题,同是“诚信”,有考生写了《呐喊,不能容忍道德的沦丧》,另一考生则写《不诚不信不为过》,社会是复杂的,对问题的认识也应一分为二,如果学生被禁锢了思想,一举一动都局限于预定的框架中,我们还能听到那么多充满任性,饱含智慧的声音吗?

2、给学生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时代精神

一般人看来,青少年思想不够成熟,生活不够丰富,见识比较肤浅,参与社会的能力还不够。一句话,“学生的任务就是读书”,不必关心其他事。其实,人的思想认识是无止境的,非经三番五次的磨炼不能有所提高。那种只让学生“读书”,不想“人生世态”,不问“主义思潮”的做法只能遏制学生的想象力,束缚学生的思维,泯灭学生的个性,把人变成一个无独立人格和首创精神的人。新时代的作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具有生动活泼、勇于进取、善于创新精神的人。因此,我们应积极给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以向社会说话的机会。我们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国际重大政治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倡导关心科学发展,人与自然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稷民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学生视野开阔了,观察深入了,思想自然有了深度。这将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立身行事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敢于提出读到见解,大胆参与社会实践的人,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做新世纪的主人。否则,再好的作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3、把作文和生活结合起来,在对生活的反映中培养做人素质

早在1929年,叶圣陶先生就在《作文论》中指出:“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进行写作的源头,学生做人素质只能在生活中得以体现和检验。学生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写自己的亲身感受,让生活来检验自己的素质,并不断改进,逐步提高自己的做人素质,再把这种素质反映到生活中,然后把这种生活表述出来,进一步提高做人素质。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把做人和作文有机融合,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要达到这种境界,叶老建议教师们“平心静气”地问问自己:(1)平时对于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所有的积蓄,不但不阻止他们,并且多方诱导他们,使他们尽量拿出来?(2)平时出给学生出的题目是不是切近他们的生活?(3)学生对于作文的反映是不是认为非常自然地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认为教师硬为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作为教师,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的确应该时时思考这些问题。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做人素质,使作文教学成为让青少年在新世纪确立自身地位,实现自我价值,发挥创造才能的“助跳板”,将是我们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