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学科教育 > 正文

转变教学方式 提高复习效率

摘 要: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能让学生迅速建立知识体系的运作策略,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前提,以典型的例题为原型,经过迁移变化,导出同类的异型,扩大知识技能的复习面,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基础;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法,发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效率 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对于实施新课改后的初中毕业生,面临着按新课标,掌握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要求。数学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进行总复习──梳理知识,强化训练,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那么提高复习效率,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教师要充分理解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系统化结构,明了知识的内含和发展变化,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能让学生迅速建立知识体系的运作策略,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前提。

引入学生熟悉有趣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积极投入探究学习之中,以典型的引例为原型,经过迁移变化,导出同类的异型,扩大知识的复习面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基础。

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一解多题等方法,发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

下面以相似三角形复习(二)为例谈复习方法:

一、活动引领

1、已知△ABC的三角边长分别为:6、8、10,与其相似的△A1B1C1最小边长是3,则△A1B1C1的周长为________,△A1B1C1的面积为________。

解一: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A1B1C1其它两边的长是4、5。周长为12,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1B1C1是Rt△,面积为6。

解二: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为Rt△,面积为 ×6×8=24,再利用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A1B1C1的面积与周长。

二、观察分析

2、如图,在4×4的正方形方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顶点上,判断△ABC与△DEF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一: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BC、DE的长,再用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证明△ABC∽△DEF;

解二: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BC、AC、DE、DF的长,再用三边对应成比例证明△ABC∽△DEF。

三、实践应用

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cm,AD=3cm,E为AD上一点,沿CE翻折△DCE使D恰好落在AB上的F处。(1)△AEF与△BFC相似吗?为什么?(2)求AE的长。

解:(1)△AEF∽△BFC

证明:如图∵∠EFC=∠D=90°

∴∠1=90°-∠2

∵∠3=90°-∠2

∴∠3=∠2

又∵∠A=∠B=90°

∴△AEF∽△BFC

(2)设AE=x,

则DE=EF=3-x

四、延伸探究

如果在第3题中的“AB=5cm,AB=3cm”改为“AB>AD”。其他条件不变。假设 =K,是否存在这样的K,使以A、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EFC相似,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假设存在 =K,使以A、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EFC相似。根据题意可分为两种情况:

五、变式训练

1.在一张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一块多边形草坪的面积是2cm2,那么这块草坪的实际面积是 m2

2.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在图中画出一个与 格点△DEF相似,且相似比不为1的格点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3.如图,将边长为2a 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顶点A落在CD边上,即点M,折痕交AD于E,交BC于F,边AB折叠后与BC交于点G。

(1)求证:△DEM∽△CMG;(2)当点M位于CD中点的时,求△DEM三边的比;(3)当点M在CD边上移动时,△GMC的周长有没有变化,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作为课外复习题,鼓励基础较好的学生采用一题多解。

教学思路:

1、以题目复习概念,沿着解题思路,提炼解题方法;

2、以一题多解,扩大知识的复习面,用一题多解,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3、以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探究性学习;

4、贯彻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为今后的综合应用

课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启发、讲评和总结。

随着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教师心中要有一把“温度计”,衡量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火候”,教师心中要有一本“帐”,默记复习的内容,时间和进度。分单元复习,但不受单元的约束,各种知识合理渗透,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适时调控复习的时间,使各层次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