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科学 > 新闻传播 > 正文

兴起·发展·繁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100

[内容提要]本文以翔实的史料,分三个部分回顾了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起、发展、繁荣的历程,并预示21世纪网络民族新闻传播将会崛起,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更加光辉灿烂! 20世纪是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兴起、发展、繁荣的一百年。世纪之交,回顾这段发展历程,对于新世纪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深入发展以及整个新闻传播事业走向辉煌,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20世纪初叶,是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兴起时期;从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是其曲折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3个阶段:三四十年代是初步发展阶段,五六十年代是进一步发展阶段,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又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特殊的发展阶段。自7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末,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迎来了繁花似锦的春天,是其空前繁荣的时期。

一、兴起

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兴起于20世纪初叶。最初的10年,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用蒙、藏、朝、维等民族文字出版的近代化报刊。在内蒙古地区出版发行的《婴报》(蒙汉合璧,1905年)、在拉萨出版的《西藏白话报》(1907年)、在东北地区出版的朝鲜文的《月报》(1909年)和在新疆地区出版的辛亥革命时期唯一的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伊犁白话报》(1910年,汉、维、蒙古、满四种文字出版),是一批最早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到了民国时期,还有在北京出版的《蒙文大同报》(1912年)、《蒙文白话报》、《藏文白话报》、《回文白话报》(1913年)。这个时期,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最多不超过10种。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出现一方面打破汉文报刊一统天下的格局,同时也反映了少数民族同胞在辛亥革命前后参与社会政治论争的积极性。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尚处单一性的发展阶段,除了报刊这个媒介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媒体了。虽然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发展缓慢,品种单一,但是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迈过了古代原始状态,径直进入近代化报刊,显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发展的跳跃性。

二、发展

三四十年代是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时期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数量、种类增多,蒙、维、哈、朝、锡伯、满等7个民族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尤以蒙、朝、维、哈、锡伯等五种文字的报刊较比发达,并已具有现代报刊的特征和办报规模。在蒙、朝、维等文种中的党报和党的报刊(即统一战线报刊)最发达,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报经验。新疆的哈文报、锡伯文报纸在其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这一点上,是其它文种无可比拟的。1936年4月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创办的《新疆日报》(先后以维、哈、俄文出版)和1947年元旦创办于王爷庙(今乌兰浩特)的《内蒙自治报》,尤其是在从9月1日起正式成为中共内蒙古党委机关报之后,是我国最早的省级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它们的创刊标志着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进入了发展时期。从刊期的种类上看,又以蒙文和朝文报刊最多,月刊、隔日刊、三日刊、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等,办出了水平,办出了特色,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内蒙古地区和东北地区党报和党的报刊是在与各种反动政治派别的民族文字报纸进行艰苦卓绝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在《1930年东三省民国报纸调查》一文中有这样记述:“中国政治未上轨道,政见亦不统一,民众经济横遭破坏,因而新闻事业实属艰难。特别是东三省,困难更多。东三省的新闻事业完全处于日本言论势力笼罩之下,所有中国报纸的发行份数加在一起,恐怕也不能与《盛京时报》、《满洲报》、《泰东日报》三社相抗衡。”①这里指出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艰难、迟缓的原因,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也应包括其中。而中国进步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又是在与敌伪报刊、国民党报刊和形形色色的民营报刊的竞争中艰难地发展起来的。这个时期党报和党的报刊不仅有不同文种、不同刊期的铅印、石印、油印的省地县各级的机关报,而且为了满足需要还办起了《蒙汉联合画报》和《内蒙画报》,以通俗的文字和生动的画面向农牧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民族团结政策,满足了文化水平较低、识字不多的少数民族同胞交流信息、了解时事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出版了我国第一张地方性的少数民族文字画报。这是项开创性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在新闻业务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东北地区报纸的版面和栏目逐渐增多、内容日益丰富。重视当地的新闻报道,把少数民族关心的事件作为重要内容放在显著位置发表,对于重要新闻重大事件配以社论、评论,造成声势,形成舆论,注重效果。新闻体裁已从单一的消息跳跃出来——通讯、特写等作品开始出现,而各个报社已有自己的记者采编的新闻通讯稿件,试图改变民族文字报纸就是汉文报纸的翻版现象。文艺副刊所刊载的诗词、散文等文艺作品的质量普遍提高,更自觉有效地配合要闻版的中心内容,要闻版与副刊、专刊逐渐统一和谐,更集中地宣传中心任务。同时注重版面的美化、出现了插图和照片,遇有重大新闻还要用红色套版印刷,这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在编采业务上的一大进步。

各级党组织的重视是党报和党的报刊发展的主要原因。1938年《中共中央关于党报问题给地方党的指示》、1941年《中宣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还有1944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指导党的新闻事业发展的理论,也是办好少数民族文字党报和党的报刊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党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落实在各自的办报实践中。内蒙地区党委在此期间就办好《群众报》、《内蒙古周报》、《内蒙古日报》、《绥蒙日报》专门做出决定。这些决定规定了办好这些报纸的方针、政策、办报宗旨、读者对象,以及建立通讯员组织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对如何办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也同样做了具体指示,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路线,以民族特点地区特点吸引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由于各级党委的重视,各个报社非常重视自身的建设,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摸索、总结办好党报和党的报刊的经验,培养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逐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内蒙自治报》最先在《把报纸办好》的社论中提出了“大家办报”的观点,并在第四版开辟了《新闻工作》的专栏。“共同研究一些新闻业务上的问题,籍以推进新闻工作的发展。”报社领导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采编人员提供学习、研究民族语文的机会,把办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与提高民族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党报和党的报刊能够迅速发展又一个原因是,各个报社的采编人员既按照各级党委的指示办事,又与新闻工作实践相结合,遵循新闻工作自身发展规律。1945年底,党中央在《和平建国纲领草案》中指出“在少数民族区域,应承认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及其自治权。”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民对于自治权利的实施。从此,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就在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发挥各个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权利的形势下发展起来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政策,是少数民族党报和党的报纸兴起和发展的可靠保障,没有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政策是不可能有少数民族文字党报和党的报刊的创办与发展的。勿庸讳言,办好少数民族文字的党报和党的报纸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但是,办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还应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党早已赋予的民族地区的自主权。这说明办好少数民族文字的报刊就要正确处理党性原则与自主原则的关系。把这两者的关系处理好,报纸就办得好,就能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

三四十年代,尤其是进入40年代之后,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开始打破单一性的发展。不仅在主要的民族地区出现了民族文字报纸,而且开始出现民族语言的广播事业。30年代,新疆的广播事业已经兴起,进入40年代之后,广播成了新疆获得各种信息的有力工具。新疆各族人民通过广播了解许多省内外、国内外的政治时事。但是由于广播节目比较单调,尚不能满足各民族听众的要求。1941年底,广播的内容才比较丰富起来;除广播新闻外,还播放时事政治报告和包括少数民族音乐在内的唱片以及各社会团体的歌咏等文艺节目。直到1949年初,在新疆才真正出现了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语广播。

新疆的广播事业虽然在我国民族地区比较发达,但是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事业最早并不始于新疆地区。1935年,在西藏地区首先出现了藏语广播。我国第一座少数民族语言播音的电台是创建于1949年11月1日的延边广播电台。朝鲜语的广播兴起较早。在日本入侵延边时期就建有间岛广播电台,以日、朝、汉语同时播音,推行奴化教育。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接管了这座电台。1946年4月苏军撤走后由人民政府接管,转播延安广播电台的节目。当年6月,这座电台更名为延吉新华广播电台,用朝鲜语和汉语同时播音。朝鲜语广播累计约50分钟,主要是汉语节目翻译成朝鲜语后播出的。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事业的出现,打破我国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单一性。同时,这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进入发展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时事期刊《蒙古农民》和《反帝战线》的出版,也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逐步进入发展时期重要标志之一。1925年在北京创刊的《蒙古农民》(半月刊)是由中国共产党第一个蒙古党支部主办的,它是农工兵大同盟的机关刊物。该刊以辛辣、通俗、流畅的文笔向广大蒙古族劳苦大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指出蒙古民族求解放的正确道路。李大钊同志直接领导了这个刊物的创办。他撰写的《蒙古民族解放运动》一文的发表,为创刊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拿到创刊号后,高度评价,热情赞扬了这个刊物的主要负责人多松年(蒙古族),说:“真想不到你搞得这样漂亮,完全像个老手办的!”《反帝战线》是新疆最早的综合理论刊物。1935年9月创办于迪化市,由新疆反帝联合会主办。自1940年三卷第四期起改为月刊,并出版维文版,它是新疆最早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刊物。该刊由共产党、进步人士以及革命青年组成的编辑委员会主持工作。

五六十年代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进一步发展阶段。1950年,我国有少数民族文字报纸21种。1954年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各少数民族地区,凡有条件的就应创办民族文字的报纸。”并强调说,“少数民族地区的报纸,应注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并按照当地的特点适当地进行关于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宣传。”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民族团结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基本上都有了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如《内蒙古日报》、《新疆日报》、《西藏日报》、《延边日报》等等,形成了多层次(甚至多文种)的党报系统。60年代前后,在已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中,绝大多数兴办了自己的报纸,除蒙、藏、朝、维、哈、锡伯等民族文字报纸在过去已创办外,这个阶段又有柯尔克孜文、傣文、景颇文、傈僳文、壮文等报纸继续创办。从地域上讲,从中央到地方,从首都到边疆,尤其是民族地区都有了少数民族报刊,甚至在一个县内也能出版一种或两种少数民族文字报纸。

五六十年代,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版式显示了新的特点:民文与汉文合刊。这种版式的特点是民文与汉文两个报头,第一版由民文和汉文分别出版,二三版则是汉文版,没有民族文字。如《喀左县报》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报》就是蒙汉文合刊的民文报纸。虽然这种版式留下了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发展初期的印记,但也不失一种独特的形式。

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版式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创办的报纸,一般都是“民文与汉文合璧”式,比如《婴报》就是“蒙汉合璧”,即在这张报纸上既有蒙文,也有汉文,其内容基本一致。这种版式大多在这种文字报纸的初创时期,从民族新闻事业发展角度来说,则是民族文字报业的兴起时期。接着,是民族文字报纸与汉文报纸分刊出版,民文报纸基本是汉文报纸的译报或者两者的内容大同小异。这种版式的民文报纸大约出现在三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创办的报纸大多数也是这种形式。“译报”满足不了广大少数民族读者的需要,也不符合少数民族读者的阅读习惯,因而现实向报社提出新的要求,即少数民族文字的报纸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并且要培养和造就精通本民族语文的新闻工作者,提高民族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各级各类报纸上上下下增强责任感实行自编自采,独家新闻始见报端。从民族新闻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分刊形式出现,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一大进步,由初创阶段逐渐步入了发展阶段。但是,以上各种版式的民族文字的报纸,没有一家报纸有自己独立的报社②,都是与汉文报同属一个报社,这就是民族新闻传播事业中一社多报的现象。

这个阶段,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彻底打破了单一性,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事业初具规模。1949年12月21日,迪化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翌年始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呼号。建台之始使用汉语和维吾尔语进行广播。50年代中后期,增办哈萨克和蒙古语广播。如今,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维、汉、哈、蒙、柯5种语言用20多个频率广播,每天播音80多个小时。社会主义民族广播事业日益壮大发展。1950年11月1日,内蒙古乌兰浩特人民广播电台建立并正式播音,1954年3月6日改名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内蒙古地区广大蒙古族同胞是以本民族的语言作为交际和思维工具的,因而这座广播电台一成立就

以蒙汉两种语言广播,使蒙古族同胞享有现代政治文化生活的权利,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它是我国最早的省级广播电台之一。在60年代前期,该台先后建成一座较大功率的中短波广播发射中心。前后两期工程完成后,蒙汉语言两套节目所需发射技术已具备,变蒙、汉两套节目交替插播为分机播出,延长了播音时间,收到更大的宣传效果。在这个阶段,内蒙古各盟市先后建立了广播电台。1959年初,自治区已有7盟2市创建了电台,形成了以内蒙古广播电台为中心的无线电覆盖体系。

西藏地区在1956年自治区筹委会成立之前,中共西藏工委宣传部就开始筹建拉萨有线广播站。1958年,广播站启用无线电广播。1959年元旦始用“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进行播音,使用藏汉两种语言,每天播音时间为8小时。从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之日起,就以办好藏语节目为主,从机构设置、干部配备、频率分配、节目时间等方面,总是优先考虑和满足藏语广播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为全国各族人民服务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专门开办了少数民族广播节目。1950年5月22日,为配合西藏解放,首先开办藏语节目,以后陆续开办蒙古语、维吾尔语、壮语广播。

总而言之,在这个阶段,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从中央到地方,尤其在少数民族同胞聚居的民族地区已经形成了网络和体系,它跟报纸一样,成为党和少数民族同胞联系的纽带,负着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荣使命。

“文化大革命”动乱的10年是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特殊发展的年代。在这场空前的浩劫中,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跟全国的新闻事业一样,成为重灾区。绝大多数民族文字报刊被查封,或被迫停刊,保留下来的主要是自治区首府的党委机关报或者历史比较悠久的几张报纸。这些报纸,除了以少数民族文字印刷发行之外,已无特色可言。再有,绝大多数民族文字报社实行军事管制,民族新闻工作者以莫须有罪名遭到迫害,各种专业技术人员锐减,“文革”之后出现了人才的“断层”。虽然如此,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团结政策还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即是在党的新闻工作传统遭到严重破坏的十年浩劫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业也有新的发展,尤其是在广大民族新闻工作者逐渐认清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后的70年代,又有一些民族文字报纸创刊、复刊。如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察布日报》的蒙文版就创刊于1971年。又如少数民族文字的《参考消息》在动乱的十年中又增加了哈文版(1975年8月1日创刊)和蒙文版(1973年4月1日创刊),1975年开始向全国发行。维、哈、蒙三种文字的《参考消息》都由新疆日报社翻译出版。三种民族文字的《参考消息》都从帮助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知识分子和各界群众开阔眼界,认识世界,正确分析和判断国内外形势,满足少数民族日益增长的新闻欲的角度出版发行的。因而无论是哪种文版的《参考消息》都是以报道国际政治时事为主,特别是美国、前苏联以及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技术、文教卫生等方面的情况,反映变幻无穷的新世界发展形势,并以刊登外国通讯社、港台报刊的报道与评论的原文为主,内容丰富,信息广泛,能及时传播世界瞬息万变的动态。

民族地区的电视事业也在这个阶段诞生发展。内蒙古电视台和新疆电视台都筹建于1960年,1970年两座电视台开始播放黑白节目,揭开了自治区电视台历史的第一页。云南电视台1969年10月正式播出。这个阶段,还有一批地州盟的电视台创立,1971年包头台创办,1973年呼伦贝尔台创办,1977年延边台创办,等等。民族地区电视事业的诞生为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又增强了一个年轻的伙伴,电视事业从无到有的飞跃不能不让人高兴。

三、繁荣

八九十年代是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繁荣时期。据统计,80年代末,全国已有17种少数民族文字的报纸84家,和用11种民族文字出版的153家期刊。“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得到尊重和保障。”(伍精华语)1994年民族文字报纸发展到136家,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层次、多地区、多种类、多种文字的民族报刊体系。到1999年底,全国具有国内统一刊号和地方报刊登记准印证的少数民族文字报纸共计144家,其中维吾尔文50家,蒙文27家,藏文17家,朝鲜文13家,哈萨克文16家,新老傈僳文共4家,苗文4家,傣文、彝文、布依文各2家,壮文、景颇文、载瓦文、纳西文、侗文、柯尔克孜文和锡伯文各1家。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体系更加完整,更为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报刊时效性增强,信息量增大,注重服务性,适应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适应提高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内蒙、新疆、西藏等自治区早已形成以首府为中心、幅射状的民族报刊网络,使党报为核心的多层次、多地区、多种类、多种文字的报刊体系更加完善,也更加明显。近两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和民族地区报刊同全国其他新闻媒体一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把发展本地区经济、宣传国有企业改制情况,报道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作为工作重点。同时,各民族地区的报纸也注重报纸自身的建设,针对本地具体情况,加以改进。如《内蒙古日报》(蒙文版)除了加大蒙文新闻自采率外,还努力办好“草原曙光”、“民族团结、进步”,“致富之路”等一批在读者中已享有一定声誉的专栏、专页。并从1999年元旦起,将原来的周日版改为“社会周刊”,新增一个“经济周刊”,以适应读者需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地区的报纸更注重到生产生活一线去挖掘新闻,以确保读者能了解身边发生的最新变化。如《伊犁日报》把基层报道作为重点,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农村改革一线去撷取生动的事实,反映基层改革的进程和成果,让读者看到基层发生的深刻变化。

此外,民族地区报纸还根据自身特点,策划了一些专题报道。如199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西藏日报》为配合这一纪念活动,自3月29日起,推出题为《雅江行》的一组大型系列报道。报社组织4个采访小分队,从雅鲁藏布江源头起,行程5000多公里,对沿江30个县市进行了深入采访,以典型的事例、细腻的描写,充分、生动地反映了西藏民主改革40年来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再现了西藏高原的秀丽风光和多彩生活。

广播电视是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的产物。广播电视事业是新兴的新闻传播媒体。自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兴起之后,到今天已有六七十年了。据统计到1998年底,从中央到地方,包括省(自治区)、地(州、盟)、县(旗)共办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壮、彝、傣、傈僳、景颇、拉祜、哈尼、瑶、佤、纳西、白、羌、布依、水、侗、苗、柯尔克孜、锡伯等24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各地办有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电台(站)已达165座电视台141家。少数民族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了745%和74%。1981年6月1日,中央台汉语“民族专题”节目(即现在的《民族大家庭节目》创办了,这标志着对民族广播事业的认识更科学化、更全面、更正确。近两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深化改革,增强针对性,在提高收听率方面进行探索,并已见成效。如藏语广播开办《空中信箱》栏目,一年内共播出内地西藏中学的藏语家信1100多封,收到来信来电近千封(个),效果显著。更为可喜是中央台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全部实现“上星”,这是我国少数民族新闻史上一件大事。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也有新的发展。到1987年我国已有省地县三级广播386座,7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省区有55座,其中内蒙古21座、宁夏6座、新疆10座、广西7座、西藏1座。在县级台中,创办较早的是云南陆良人民广播电台,1983年10月开始播音。其新闻节目有大幅度增长。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蒙语部年发各类新闻近5000条,其中重点报道120余条,专栏、特别节目64组,全年新录制蒙古语说书2000小时。数来宝20首,诗歌40首,散文35篇,全年共播出文学专题160组(每组30分钟)。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设有全国唯一的省级朝鲜语广播,每天播出5小时节目。从1998年起,有一个小时的节目通过亚洲2号卫星的转发扩大覆盖面,并向韩国放送公社(KBS)每年传稿540余件。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部办有康巴语《藏语新闻》节目,每天20分钟;康巴语专题节目《雪山草地》,每周播3次,每次10分钟。全年播出新闻节目636组,约165万余字。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办有西双版纳傣语、德宏傣语、傈僳语、景颇语、拉祜语等21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每种语言节目为45分钟。各种语言广播每天安排上星节目一次,每次45分钟。全年共播出民族语言新闻节目260组2300余条,专题165组270条,周末节目260组1200多条。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四种民族语言广播,并录制维、哈、蒙、柯四种语言的歌曲。一年共录609首新歌曲,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品位较高,录音质量上了一个档次。如今,新疆电台已形成了卫星、短波、中波、调频四位一体的交叉覆盖网,和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听众联系,成为全国开办语种最多,覆盖面最广的省级广播电台。

电视事业到了八九十年代有了飞跃性发展。新疆电视台1979年开播彩色电视。1984年4月,新疆电视台通过电视通信卫星,录相转播中央电视台的当天新闻当天播出,结束了从北京航寄中央台新闻的历史。1986年7月1日,该台利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出的空档,租用邮电部米泉地球站,使维、汉语电视节目上星传输,成为全国第一家上星的省级电视台。1997年8月28日新疆电视台通过租用亚太一号卫星,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实现了维、汉、哈三种语言卫视节目的分频道播出,结束了三种语言共用一个频道轮流播出节目的历史。新疆电视台的节目不仅覆盖全疆,而且波及全国和亚太地区。

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是解决老少边穷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的重要方面。自1998年9月国家广电总局在贵州召开“村村通广播电视”现场会以来,民族地区加大了兴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的力度。云南省起步早,当前基本实现城乡广播电视覆盖网。全省84%的人口可看到电视。到1996年底,145个边境县(旗、市)共有中波调频广播转播台170多座,电视转播台2200多座。电视发射机3000多部,卫星地面站4000多座。广播电视节目在质量上有 了了显著提高。

新疆西藏等自治区的广播电视节目建设已步入快车道。1998年底,全疆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290%和8453%。各类电台、电视台星罗棋布,遍布全疆。有的电视片、连续剧、广播剧在全国广播电视节目评奖中荣获大奖。

1997年,新疆经济电视台与湖北经济电视台、广东经济电视台、内蒙古经济电视台、西安电视二台,成都经济电视台等联合筹资举办全国经济电视台1997年春节文艺晚会”,第一次向全国各族人民展示了经济电视台协作体的凝聚力。到1997年底,成立已有5年的新疆一台,已形成了全日播出覆盖半径145公里的传播网。

当前,西藏广播电视事业也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1996年初,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以拉萨为中心,覆盖邻近郊县,具有城市电台特点的高频立体声板块直播节目。每天播出10小时,该节目融新闻、专题、服务、知识、教育、欣赏、娱乐、信息为一体,深受广大藏族同胞的喜爱。30多篇作品分获“中国广播奖”、“中国新闻奖”、“首届全国藏语节目奖”和“自治区新闻奖”。西藏电视台全年播出5975年小时,比上一年增加了365小时,其中《第十一世班禅转世灵童金瓶掣签仪式在拉萨举行》等三个专题片获中国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七色风》专栏和译制片《封神榜》获第六届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一等奖。

此外,民族新闻教育、民族新闻学研究以及少数民族新闻工作队伍,在新时期都有了新成就、新发展,空前壮大。

总之,百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在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几个历史时期后,形成了一支空前壮大、日益成熟的民族新闻工作队伍。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其发展速度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其成就也是前所未有的。展望21世纪,我们相信,网络民族新闻将会崛起,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更加光辉灿烂!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