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编辑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在进行新闻类的节目编辑时,记者或编导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的传达给观众。编导应充分考虑特技、图象资料、动画、现场声、音乐等诸多电视语言元素参与编辑,共同完成对新闻事实的阐述和再现,使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关键词:新闻节目、电视化、编辑、语言元素
电子特技的运用在新闻类节目的镜头组接中会产生新的过渡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后期编辑系统越来越先进,尤其是非线性设备的出现,使电视画面的特技处理与普通的剪接相差无几。另一方面,电子特技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奇妙,其效果超出我们的想象,几乎到了想做什么效果就能做成什么效果的地步。电子特技为我们制作特殊的效果提供了方便,为我们修正前期拍摄的不足提供了可能,也为差别较大的镜头之间的连接提供了多种过渡方式。
一般情况下,电视新闻节目对复杂的电视特技手段是排斥的,是因为特技会使纪实性的新闻画面失去其真实朴素的面目。但是,一些简单的特技,电视新闻节目还是能接受的,并且是很必要的。如美国9.11事件新闻报道中就运用了慢动作镜头播放了飞机撞向世贸大厦时的瞬间情景,广大观众十分清晰地看到当时事件发生的过程,对事件表达得更清晰更真切。叠划也会使镜头之间的连接变得柔和顺畅,加强镜头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介绍黄山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新闻节目中,编辑的有关黄山的画面就采用了连续叠划的特技效果,使云雾缠绕的黄山看起来风光无限,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再如,新闻短片《俯瞰浦东新变化》中,编导运用了屏幕分割特技,将大都市现代化的壮观景色与过去陈旧落后的面貌对照在同一个画面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出了巨变的主题。
可以说,特技是电视新闻画面的锦囊,运用诸多画面语言元素来加以处理,会起到增强新闻画面典型性、新颖性、审美性的作用,会使新闻画面更为流畅,更为生动活泼。这些艺术化的处理更应是我们电视新闻节目可以移植的。
插入丰富的图象资料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
在我们的新闻节目中,画面资料的运用并不十分普遍。在行业新闻里,如工农业生产、经济统计周期、历史总结回顾、市场情况调查等,许多内容是可以借助于图象资料完成的。尤其是已过去的新闻背景,或者是抽象的新闻内容,在利用解说进行说明的同时,可以编辑上事先准备的图象资料,以增加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丰富新闻节目的画面语言。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有关国外经济形势或经济动态的报道多是借助于国外的图象资料完成。为了使资料和当前采访的画面有所区别,往往采用适当的特技形式进行简单的处理,例如划像出入、加边框、影色调反差处理等。无论是综合报道还是某一行业的专门的报道或者是人物新闻和社会新闻,资料的收集都很重要。要做出深刻的报道,只靠短暂的采访一般难以做到,大量占有和收集资料对成功的报道会有很大的帮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们一些会议新闻报道,其场面毫无新意。如果在这类冗长的新闻节目中插入与会议有关的资料,将会使报道看起来更加生动直观。
我国许多电视机构已经电脑化、网络化,非线性编辑大量采用,资料的收集、保存和查询已十分方便,各个电视台都应该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资料库。记者制作新闻报道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新闻资料,使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更具准确性、权威性。
采用动画手段以配合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表述
动画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也可以使用以补充画面的不足,增加视觉效果,丰富画面语言。有时一些关键的电视画面不能拍摄到,制作一段动画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编导及动画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新闻信息,设计出切合内容的、新颖的动画表现形式,更好的加以表述。
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随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央台在当天的新闻节目中滚动播出了这条消息。我们看到的一组画面中,依次有飞船随火箭升空、飞船在太空遨游、飞船穿破云层进入低空、飞船着陆、返回舱回收等,清晰完整。其中火箭升空,飞船穿破云层低空,返回舱回收是摄象机实拍的画面;飞船在太空遨游、飞船着陆则是由动画制作代替的。由于这两段动画制作的相当精彩,使我们对飞船的整个飞行过程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某市台在新闻节目中曾报道该市政府决心创办“森林城市”,要下大力气拆违建绿的消息。观众看到的画面是城管部门拆除违规建筑的第一天各区的执行情况,呈现在屏幕上的是被推倒的违建房的残余和零乱的现场。相对的解
说词却是“……拆违建绿使我们的环境更宽敞了”,这显然是声画相悖的。编导的本意是正面宣传政府的政策,为创办“森林城市”在市民中引导舆论。如果这组画面运用三维动画技术把“未来”插入片中,就会更好地表达编导的初衷,升华主题。
再如,有关煤矿生产事故、飞机空难等灾难性新闻的报道也都可以运用动画手段来帮助观众弄清事件的原委、分析事故原因。这些也给新闻类节目的制作带来新的研究课题。
有声语言包含了大量的听觉信息是新闻现场重要的素材
在动态感强烈的新闻事实中,声音的作用十分明显。在电视新闻节目里,声音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现场音响,一类是对当事人的采访,它们都是新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新闻作品时,编导对这两类声音都要尽量采用。现场音响的效果是任何文字描述所达不到的,给现场音响留出一段时间会使新闻效果增色不少。好的现场效果音响可以直接采用,也可以与解说词混用。
获得1998年中国电视新闻奖的消息《巴格达遭空袭纪实》就很好地运用了现场声音,炮弹的火光划破夜空,炮弹的呼啸声和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记者站在新闻中心的平台上,现场的爆炸声之大甚至淹没了记者进行现场报道的声音。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体对现场音响无法记录和报道,只好采用语言描述的办法。我们在报上欣赏过生花妙笔流淌出来的飞扬文采,或许会在收音机里听到近在耳旁的自然之声,但是我们若在电视上看到声画一体的新闻现场,心中就会荡起绝对不同的真实感。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同期声采访也是很重要的。被确定为访谈对象的有关人员或者与新闻事实有着直接的关系,或者能够做出客观权威的评判,总之,访谈的内容提供了新闻事实有关的重要信息。记者与访谈对象面对面进行交流的形式直接提供了更丰富的新闻信息,它胜过记者或播音员的转述,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它与新闻事实现场画面同样重要,有些地方台往往忽视了新闻画面的有声语言。在国外,如果采访不到直接的当事人,只有记者的转述,这样的动态新闻往往被认为有可能是虚假的。
丰富听觉信息,再现真实现场,使电视新闻可听可看,是给观众提供纯粹的电视化新闻节目的重要语言元素之一。
音乐语言能增加画面的视觉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电视音乐起源于电影音乐。我国的电视台刚成立时,播出的电视新闻节目全部配有音乐。那时,由于人们对电视新闻的认识尚在原始阶段,同步录音还做不到,音乐的使用为新闻增加了效果。现在的消息类电视新闻中很少能够听到音乐,但这并不说明音乐完全就不适合于电视新闻节目。
美国的火星探测器发回火星表面照片的新闻就曾很好地运用了音乐的手段。图象经过电脑处理,一个巨大的、快速旋转的、火红的星球美丽无比。这段持续20秒的录象片配上了雄壮的音乐,画面与音乐浑然一体,震撼人心。
在一些软新闻里,适当地配上一段效果音乐更能增加新闻的综合效果。比如当新闻的主要内容是一件工艺品、一处风景、一个人物、一段往事时,我们就可以配上适当的音乐加以烘托。音乐在表现情绪时,与画面的视觉艺术效果是相同的。画面的色彩、构图、光效、影调、拍摄及剪接技巧、画面中的人或物,以及一段画面所表现的内容都可以承载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内容,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一段音乐,能够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作为传播媒介,报道新闻仍然是电视媒体的主要功能。新闻节目历来就是电视节目的主体,而且其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整个电视台的实力。随着电视节目的栏目化发展,新闻已逐步渗透于各类节目中。手段单一、制作简单的电视新闻节目已很难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电视媒体是社会思想和社会潮流的推动者,是当前最有效的大众传播媒体,有义务把具有深刻社会价值的新闻事件告知社会大众,以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推动社会的进步。在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基础上,电视新闻工作者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创新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样式,完善报道功能,改变以往“简、浅、表”的现象,追求电视新闻节目电视化的完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