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题】期刊工作
【正 文】
从1815年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问世,中文期刊至今有190年的历史了。1935年我国期刊达到1518种,为期刊诞生以来的最高峰,被称为“期刊年”。2003年我国共出版期刊9238种,创建国以来期刊出版新高。目前我国期刊业的总体经营收入大约在154亿元人民币,有学者认为我国期刊业已经进入蓄势待发时期。
科技期刊的经营现状
在我国正式发行的期刊中,自然科学技术类4497种(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核心期刊1500余种),占全部期刊的49.56%。但从经营看,现状却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
资源散 中国科技期刊在“百家争鸣”的同时,也把有限的资源分散了,限制了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科技期刊落后于国际科技期刊的发展。国外知名的学术类科技期刊大多是集团化运作,往往几十个上百个编辑部门共用一个后勤部门或者网络管理系统,节省成本,有的期刊集团还设置有统一的对外联系接口,期刊拥有强大的资源共享配置能力和鲜明的品牌形象;而国内绝大部分科技期刊单打独斗、低水平重复严重,造成资源上的极大浪费。
影响小 在2002年我国科技期刊被SCI收入的论文中,平均被引证2.78次,在150个国家中排在127位。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2002年1446种科技期刊的引证报告显示,我国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最高为3.733,最低为0,多数期刊分布在0.1到0.3之间。这些评价对科技期刊在作者和读者心目中的形象起到相当大的影响力。
精品少 目前,在国内大多数的科技刊物当中,很大部分期刊都是依靠行政预算、科学基金,而真正面向市场的商业化期刊并不多。版面大多面目呆板,喜长篇宏论,缺精美图片,难以吸引读者。选择稿件时也是多重人不重文,如是“名人”的稿件,不管质量如何,一般优先录用。
互动弱 我国科技期刊大多属于各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国内出版社办的科技期刊数量并不多,但科技出版社对办刊的热情日渐高涨。书与期刊互动,无论在作者资源的建设上,还是出版社在专业图书的读者中的品牌形成上都是相当重要的。学术期刊业已成为优秀作者资源集聚的平台,也是专业图书营销的阵地;而我国期刊是审批制,国际上的期刊多数是登记制,刊号问题制约着这种互动发展。
制约发展的因素
体制制约 体制制约是科技期刊面临的首要问题。科技期刊大多由科研院所承办,跟不上国际科技期刊发展的步伐,严重与国际脱轨。我国应打破现有的科技期刊分块模式,调整期刊布局,实行优化配置。
资金瓶颈 目前,中国的期刊业还比较小,甚至比不上荷兰的期刊业,如果要得到发展壮大,需很大投资才能达到像其他国家一样的水平。面对巨大的科技期刊市场,外资将逐步进入,在1980年就与外资联姻的《计算机世界》就是很好的例证。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人力资源制约 在市场逐步放开的情况下,编辑人才流动过大,人才结构不合理,出现了老年化与年轻化的趋势。部分期刊因为资金的原因,不注重编辑队伍的建设,不注重人力资源的目标管理,使期刊的整体编辑队伍素质不能很好地提高,直接影响了期刊的编辑质量。
缺少经营管理 绝大部分期刊都处在一个“等”、“要”、“靠”的阶段,缺乏经营意识。从长远看,科技期刊的发展应该是走向市场,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事实上,国际上很多纯学术期刊也都是自负盈亏。但现在大多数科技期刊实力还比较弱,发行与广告等基本的营销几乎没有。
对策思考
——以读者为中心
国外科技期刊办刊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强化读者意识。在办刊指导思想中有“读者中心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选稿标准、栏目设置等方面,以达到全面满足读者需求的目的,并把这种编辑的读者意识在刊物中进行全方位的体现。其实,“以读者为中心”的本质也就是“以市场为核心”;因为一本没有了读者的科技期刊,是永远不可能市场化的。
在栏目设计、贴近读者方面,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国外科技期刊的栏目的设置和报道颇具苦心,《Nature》和《Science》是世界公认的著名科学刊物,登载有学术论文,但为了进一步吸引读者、作者、各国的科学家和非专业的一般读者,在设定栏目时尽量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在版面设计方面,多姿多彩的版面安排即是这些世界名刊的另外一大特色。例如,《BMJ》和《JAMA》虽然都是著名的医学刊物,但栏目的设置却富有文学韵味。除医学论著栏目外,《BMJ》还设有“述评”、“消息”、“医学实践”、“教育与争鸣”、“通讯”、“医学卫生知识”、“书评”等带有文学风格的栏目。
——优化人力管理
科技期刊的人才队伍建设是期刊建设之本,而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是综合素质,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是基础。素质的重点在本学科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科技编辑学知识、中英语言知识、市场能力等方面。优化人才的智能知识——分析、策划、组织、社交等;培养现代意识——创新、竞争、超前、信息、市场、效率和法律等;通化计算机、网络知识;严化品德作风——敬业进取,编辑道德、唯实求真、遵循国家法规等;强化市场意识——了解市场、洞察市场、分析市场、优化资源、具备营销等;朝着“专”“博”结合、掌握科学编辑方法、精通各种应用工具、善于观察分析和策划组织、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敢于超越前人的方向发展。因为21世纪要求的是高素质复合型科技期刊编辑人才。
同时,建设一支创新意识强、敬业爱岗的高素质复合型编辑人才队伍,必须建立培养、吸收、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并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梯队。在科技期刊实现目标激励人力资源管理,使人力资源转变成为人力资本,成为一种再生的可持续开发的能源,而且使之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
——走国际化道路
科技期刊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与交流平台,它所体现和传达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科技文化形象,只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跻身于国际优秀期刊之林,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国际间学术交流的重任。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内容大多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理论性强,具有较强的国际性,虽总体上还不如发达国家,但很多方面的研究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某些领域还居世界前列;但这些并未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充分的交流,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中国期刊只有14种。
每一个科技期刊的编辑和管理人员都应为科技期刊走向世界创造条件。首先,在办刊宗旨、方针、管理、编辑加工等方面面向国际开放。其次,面向国内外征稿,扩大稿源。随着国内、外来稿增多,选用优质稿件的机会就会增大,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知名度也必然随之提高,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开展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扩大刊物的国外发行量,同时也有望增加刊登国内、外广告的机会。再次,开拓期刊海外发行渠道。科技期刊在海外的发行渠道不畅,传播有限的话,影响力必然受限,这也是影响其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做好“内功”的同时,要找一个优秀的“海外伙伴”,利用其国际销售网络,扩展海外发行渠道,使刊物迅速进入国际社会,增加刊社的经济收入,达到以刊养刊的目的。
——提高期刊质量
内容质量是刊物的生命线,是刊物得以生存的重要保障。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应抓住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重视栏目内容的策划,栏目的设计要有独创性、连续性,贴近读者,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每期主体策划要吸引读者;其次缩短出版周期,加快信息传递;再次严把审稿关、文字关、校对关,确保科技文章的科学性、准确性,要严格把好刊物出版发行中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期刊权威度;最后使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同时,期刊的外形设计、装帧,排版、印刷等也非常重要。在追求内容美的同时也应注重形式美,因为它有助于内容的表达,有助于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满足读者的审美心理,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所以,我们应从内到外把关,努力做到版式美观大方、标题醒目、字体多变、版面合理、装帧精美,给读者在阅读时带来舒适和愉快,满足读者多方面的审美心理和愿望。
【参考文献】
[1]孙燕君:《期刊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2]喻国明:《中国期刊业蕴蓄着爆发式的成长》,《青年记者》200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