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心理学 > 正文

西方人格心理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趋势

摘要:基于对人性的全面认识,西方人格心理研究出现了新的范式:生物学范式,进化论范式,社会一一认知范式。与此同时,传统的范式也有了新进展,趋于综合化、多元化。西方人格心理研究在对人性透彻的审视的前提下,呈现新趋势:把人格置于更广阔的学科背景中研究;方法上改采多元取向;理论上鼓励百花齐放;整合社会文化因素。

关键词:人格心理;新进展;新趋势;人性

西方人格心理研究因为其研究对象直接指向人类心理的最底层——人性而备受关注,目前,正处在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在对人性的深入剖析的前提下,西方人格心理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西方人格心理研究的新进展

纵观西方人格心理研究的历史进展,不难看出其中都蕴涵着研究者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或假设,即“有什么样的人的本质观,就有什么样的人格理论与之相适应”。当代人格心理的研究就其本质而言,也是在研究者的人性观的假设下进行,采取一定的人格研究方法方式,影响到其研究取向及理论建构的。

但是,当代人格心理研究的人性观前提更趋向于综合化、系统化,因而人格心理研究也随之有了新的进展。

( 一 ) 西方人格心理研究的新范式

1 .人格生物学范式及进化心理学。基于这样的人性认识:承认先天的生物学因素是人格形成的基础与前提、环境的影响在人格形成中有更大的作用,而它们的影响必须通过体现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实践活动来体现,人格心理研究不再针对遗传是否决定了部分人格展开争论,而是在遗传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人格上展开探讨,即人格研究的生物学取向颇为流行。同时,行为遗传学、进化心理学对人格研究的较大影响,使人格研究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展开了更为精细的钻研。由此,形成西方人格心理研究的新范式——人格生物学范式及进化心理学。

(1) 人格生物学范式。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尤其是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进展,人格研究的生物学取向又有流行之势。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对人格与神经、生理系统的结构及功能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上取得了重大的收获。 Cloninger(1987) 研究发现,多巴胺与人的趋向机制相联系,人的外倾、冲动性以及感觉寻求与多巴胺有密切相关。 pop . (1994) 研究发现,荷尔蒙的含量与攻击和暴力行为联系密切。与此同时,人格的行为遗传学研究也备受关注,其研究目的是要分析在人格特质的全部个体差异中,能够分别用遗传和环境的差异来解释的程度。 Rushton & Eysenck 等 (1986) 通过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 Rowe(1987) 通过对收养双生子的研究,来解释遗传与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及差异.更有新近研究结果显示,人的许多复杂的社会行为是由基因甚至是简单的基因决定的。 Benjamin 等 (1996) , Ebstein 等 (1996) 已初步发现了与追求新异刺激相联系的基因。行为遗传学的研究使得“人格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观点得到了证实,“为‘人一情境‘的争论提供了一条解决途径”。

(2) 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是运用进化生物学整合心理学的一种尝试,把适应作为解释心理现象的重要概念,把心理学纳入更广泛的知识体系中。 Buss(1991) 提出了进化人格理论, l995 年发表《进化心理学:心理科学的一种新范式》,认为进化心理学的目的是用进化的观点来理解人类心理或大脑的机制;认为外显的行为需要潜在的心理机制;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是惟一能够产生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过程。 Jerome(1990) 发表《进化心理人类学》,认为不应该把进化心理学和行为遗传学相混淆,后者是在遗传差异的基础上寻找理解个体间的行为差异和相似之处。进化心理学集中在什么是物种普遍所有的“心理器官”或心理过程方面,它们被认为是进化形成的对以前环境的适应。进化心理学强调“过去是了解现在的关键”,要充分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必须了解这些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进化心理学把自然选择和适应作为心理起源和作用的重要概念,加深了对人性和心理的认识,对心理现象的理解和探索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2 .社会认知范式。对人性中的理性作用的强调,使得人格研究更突出认知因素,加之信息加工方法的借用和脑科学的兴起,“用认知理论去理解人格,这是心理学一个更大的发展趋势。”这造就了西方人格心理研究的另一新的范式——社会——认知范式。社会 —— 认知理论将认知心理过程及人格心理特征有机地整合在人格系统之中,认为,人是可以认知的社会的人,认知过程是理解复杂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的一把钥匙。 Ban—dura(1989) 的社会 —— 认知理论把自我系统的发展描述为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Mischel(1995) 的认知 —— 情感系统理论对情境、人格倾向、动因和人格结构一致性进行探讨,认为人们遇到的世界会与人格系统中的复杂的认知——情感单元发生交互作用,并最终决定人的行为。社会认知范式对社会世界中的情境、人、情境中的人的社会认知展开研究,以此来寻求社会——认知范式的整合。

( 二 ) 西方人格心理研究经典范式的新进展

对人的复杂性、差异性的认识,使得对人格的研究已不是热衷于探讨抽象的人格,而是在更为具体的情境中探讨具体的问题,人格心理研究的经典范式有了新进展,更趋于综合化、具体化。

1 .心理分析范式。心理分析范式已由思辨进化为实证的研究领域。如关于焦虑的研究, Flued 以思辨方式强调无意识的源头的重要性,而近来的心理分析研究则通过实验研究把重点放在人们为了降低或消除焦虑而作出的有意识的努力上。 Folkman & Lazaras(1985) 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应对焦虑的策略, Billings & Moon(1984) 研究了焦虑应对策略的效果。关于无意识的认识,尽管各派人格理论家对人格的描述和解释存在很大区别,但现都承认,“意识外的想法对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至少有一些行为受意识外想法的影响。同时, Flued 的心理分析理论由于预示了当前认知的平行分类加工模型,精神分析也开始受到认知心理学迟来的信任。

2 .特质范式。人与情境在个体行为中的作用长期以来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这一时期,关于人一情境的争论趋于平息,行为是特质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的观点取得了共识。人们开始综合实验法、自然观察法、结构方程模型等多种方法去研究人格特质,在人格结构模型的建构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McCrae & Costa(1986) 等提出 “ 大五 ” 模型, Tellegen & Waller 提出“大七”人格模型, Saucier(1999) 讲一步提出了构成“大五”的十八个子成分。“除了‘大五‘、‘大七,的提出之外, Mischel & Shoda(1998) 还力图用一个框架来整合人格结构和人格过程”。同时,逐渐兴起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还力图找到特定特质对应的特定基因。 Leohlin 等人 (1998) 从遗传因素、共同环境和不同环境三个量度上检验人格特质个体差异。人格特质的研究已广泛渗入到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领域。

3 .行为主义范式。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许多行为主义开始转向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因此经常难以区分二者之间的界限。近年来由 Julian Rotter(1954 , 1982) 等所倡导的社会学习理论已进化为 Bandura(1999) 等所倡导 “ 社会一认知理论 ”,Mischel(1995) 受认知的平行加工模型的影响,发展了一个“认知一情感人格系统” , 其首要目标是把认知概念置于人格心理学的中心,这与行为主义先辈把认知概念从心理学中删除掉的作法形成鲜明对比。

4 .人本主义范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于 “ 理解一个人的唯一途径是现象学上的,即通过理解他或她关于现实的特殊经验来进行”的主张成为日益活跃的跨文化心理学理论基础。 Diener&Diener(1995) 对 31 个国家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个体主义文化中,自尊对于决定生活的满意度非常重要,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情况就不一样了。人本主义范式对人格的主观主义的一些解释对社会认知的方法具有直接的影响。

( 三 ) 人格心理研究的社会文化观点

由于认识到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文化构建思维方式,文化塑造人格模式,于是促使对人格的研究置于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而对人格作出更为客观的、动态的、完善的解释。因此,人格心理研究的社会文化观点也有了新进展。“ 社会文化观点强调个体所处的文化、亚文化环境以及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对人格和社会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考察行为模式与个人所处文化背景的关系。社会文化观点的基本假设是文化不应看作是影响人格形成过程的因素之一,人格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上世纪 30 年代开始,人类文化学家 Benedict 、 Mead 等人就开始对文化中的心理问题展开研究,注重探索人性、人格、文化的相互冲突及相互关系,形成文化与人格研究领域。由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以及人格理论在不同文化的推广受阻,这一领域的研究在近年来重新受到重视。目前,西方人格研究不再刻意追求自身的霸权性和普适性,而是将人重新放回其生活环境中,将人格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中,并广泛地开展人格跨文化研究。 Tobin(1989) 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本性差异, Miller & Bersoff(1994) 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动力进行了研究。

二、西方人格心理研究的新趋势

从当代西方人格心理研究新进展中可发现,人格心理研究者已认识到,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人,人格研究发展受到人性观的支配。所以人格心理研究必须把对人性的科学认识作为必要条件,端正人性观,只有对人性有更完善、更综合、更科学的认识,才会使人格研究更完善、更综合、更科学。因此,西方人格心理研究的新进展预示着今后研究的新趋势:

首先,因为人格心理研究的多学科取向,所以会把其置于更广阔的学科背景中研究,放弃以往的孤立研究。人格研究在社会学、生物学、进化论的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已卓有成效,今后的发展会更加强与其他心理过程及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

第二,今后的人格心理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会调整以往偏重客观、量化及控制实验等狭隘的科学方法取向,而改为多元取向,配合人性的多层面去选择设计适当的方法,或几种方法整合地运用,以最能有效地、科学地揭示研究课题为准,即以有用性来对待各种方法。因为不同的方法只是代表着“进行观察和建立各变量间合乎规律的关系的不同途径”。另外,在研究方法的指标上也将进行规范与统一,并完善人格评估的相关统计方法,提高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第三,在理论建构上,在对人性的充分理解的共同观点下,构建共享共通的人格理论,在对人性的不同层面的了解下,构建相应的人格理论,允许人格理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为理论只是达 NT 接近于真理的程度,但却永不可能达到完美、真理的状态,其总是在不断发展建构的,永远不会终结,理论的纷争也将永远存在。只要一理论在现时情况下有助于解决问题,有益于人类生活,使人的生存更有意义,那它就是一个很好的理论。就人格心理研究发展的现状来看,“所有迹象表明,在不久的将来,认知理论将继续流行。”

第四,人格心理研究将整合社会文化因素,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在完善对人性的了解的条件下,更进一步认识到人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作为全球化的一个维度,也必然走向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的人也必然受到这种文化变迁的影响,而人格心理研究也必然受到这种文化发展的牵制。所以把研究对象的心理置于融合后的文化背景下研究,以获得对人格心理的更为动态、具体的理解,是人格心理研究的必然趋势。

总之,人格心理研究应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在宏观层面上,要对人格的基本性质即人性做出前提假设,这是人格研究的出发点;在中观层面上,研究者在各自人性观的指导下,把目光投向人这个复杂系统的不同侧面,由此形成各具领域特色的研究范式;在微观层面上,寻找描述和解释人格复杂性的基本单元,采用科学研究的还原方法,期望探寻到人格的最简单层面。只有这样,在深刻释读人性的前提下,人格心理研究一定会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 李红.论人格理论发展史的一条重要规律 [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 哲社版 ) , 1993 , (2) : 41 .

[2]Rowe IX ;. Resolving the person—situation debate : Invitation toan interdisciplinary dialogue . American psychologist , 1987 . 42(3) : 218 .

[3]John Tooby and Leda Cosmides . The past explain the present : Emotional adapta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ancestral environments[M] . 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 , 1990 . 375 .

[4]Jerry M . Burger .人格心理学 EM] .陈会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 359 .

[5]Jerry M . Burger .人格心理学 [M] .陈会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 360 .

[6] 李媛,谈加林.社会文化取向的人格研究新进展 [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 , (4): 86 .

[7]L . A .珀文.人格科学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 29 .

[8]Jerry M . Burger .人格心理学 [M] .陈会昌.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 359 .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