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心理学 > 正文

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与高校情感教育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情感需要的多元性,情感体验的矛盾性,情感取向的浅显性,负面情感的普遍性;探讨了高校情感教育的内涵与范围;并针对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在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强化学生美育的陶冶作用和拓展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新途径等方面加强高校情感教育的构想。

[关键词]大学生 情感特点 情感教育

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是一群伴随着民族改革开放的步伐、伴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伴随着电视、电脑、网络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他们在情感发展上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时代特点。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一代大学生的情感特点,开展积极有效的情感教育,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

1.情感需要的多元性。

在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组合,甚至出现了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调自我与社会融合,索取与奉献融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而又非常注重自我,注重现实。这种呈主流状态的价值观直接导致大学生在情感需要上的多元性,绝对权威崇拜、绝对单一的情感需要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纷呈的情感需求,并形成丰富强烈、纷繁复杂的情感需要结构,既有低层次的与生理、物质相关的情感需要,又有高层次的和心理、精神相联系的情感需要。如满足现代化物质生活的情感需要、进行健康愉悦社会交往的情感需要、享受新奇高雅文化娱乐的情感需要、提升自我学习求知的情感需要、学习专业努力成才的情感需要、归属群体得到爱与尊重理解的情感需要、实现自我的情感需要等等。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情感需要是异常的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2.情感体验的矛盾性。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中期的年龄阶段,在这一特殊时期他们除了具有一般青年人的喜怒哀乐外,还因知识、阅历等原因使得他们有着更为丰富的情感和更活跃的内心世界,在情感体验上普遍存在着以下矛盾与冲突:崇尚理性与较强的情绪性之间的矛盾;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形象的模糊性之间的矛盾;较强的交往需求与较大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思想上的主动性与行为上的被动性之间的矛盾;较强的责任感与较弱的责任心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冲突的情感体验交互作用,对大学生的成长起了负面作用,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压抑状态,造成心理障碍,甚至会产生过激行为。

3.情感取向的浅显性。

由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诸多误区,学生的情感发展远远滞后于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考试竞争的加剧,纯知识、智力的教育大大加强,情感教育往往被忽视。尤其在大学阶段,由于大学教师普遍认为情感教育是低龄教育阶段的内容,高校只注重高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同时由于科研、生活的压力日益增大,许多大学教师对教育缺乏应有的热情,对学生缺乏真诚的关爱,对学生的幸福感、满意度、创造力和潜在力关注不多,师生间缺乏必要的双向交流,这些在客观上淡化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造成了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的情感取向处于浅显状态。表现在大学生的情感活动对处于低级的人的自然性的情感如吃、穿、住、行的欲望和情怀,而对社会性的情感如对自己生存的群体的责任与义务,对集体的关心,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维护等则普遍缺失和淡化。

4.负面情感的普遍性。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广泛、深刻、剧烈的社会变化以及工业社会的特性——生活的快节奏、高压力,使得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对现代生活新奇向往、积极适应、努力追求;但另一方面,又常常在现代化的物理和社会环境面前“感到自卑,感到渺小,感到物对人的巨大压抑”①。因此大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在社会的扩展中负荷过重。同时“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力求表达“无意义、无思想、无深度、商业化、大众化、非历史、不想未来、只求倾刻的现在等等”②,这种文化现象所反映出的注重对文化的直观性体验,热衷于对形象化、表面化的追求,而将思想意义放逐的浅薄、浮躁,造成了大学生情感的混乱、浮躁;同时美化暴力、凶杀、情杀、复仇、色情、迷信、赌博等不良文化现象对大学生健康的情感会产生严重威胁。另外家庭的溺爱、应试教育模式等也会造成大学生的情感畸形发展。因此,虽然健康向上的情感是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的主流,但是他们在情感发展上也普遍陷入懦弱、混乱、虚浮及其冷漠的危机之中。概而言之就是: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珍惜,对事不负责。

二、高校情感教育的内涵与范围

笔者认为,针对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现时期高校情感教育的重点是了解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探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尊严,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共享学习与成长的双重快乐。高校情感教育要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教学的每个环节,从教学到管理,从课内到课外,只要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就需要情感教育③。

高校的情感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尊重并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要,包括低层次的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和高层次的与心理、精神需要相联系的情感,而且教育的重点是满足学生高层次的情感需要,激发、巩固高层次情感,即道德感、审美感和自尊感。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④二是根据大学生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等特性,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真正激发大学生为国家建设

事业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情感;真正把个人情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相联系;真正把情感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发挥情感的正功能,抑制情感的负功能。三是根据大学生情感唤醒的主观性特征,积累大学生的良好知觉经验,制约来自外界的刺激,形成良好的情感。另外在情感教育中要还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培养等等。

三、加强高校情感教育的构想

1.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

教育是师生共同参加的双向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情感的性质和特点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⑤。马克思有句名言:“用爱来交换爱”。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感情基础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因此,高校的每个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教学环节还是在管理环节都要把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作为自己的责任。首先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即以情育情。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对老师的真知灼见和真诚友善,他们的理解也特别深刻,回应也更加热烈。其次,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高校教师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以高尚的情操影响人的重要任务,应以美好的心灵、高尚的人格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第三,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和相当的共处时间。情感教育是通过情感交流实现的,情感交流是一个不间断的互动过程,需要大量时间。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环节和课余活动结合实际与学生交流,避免空对空的谈话和教条的说教。只要真诚地关心帮助学生,必然会产生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强化学生美育的陶冶作用。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稳固的审美情操的教育实践。美育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历来受到中外哲学家、艺术家和教育家的重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美育这一独特的教育手段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审美的实现,是美的对象和审美主体有机结合的积极成果。在审美过程中,它塑造了人的情感模式和心理结构,使人获得一种把握世界的特有方式和情感态度,使人的感情摆脱盲目必然性。其次,巩固艺术教育在情感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正如苏珊·朗格所言:“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艺术所以深入人心,首先是因为艺术把形式赋予了世界,它细腻地描绘了人的本性:敏感、充满活力、情感丰富但又不能逃避死亡。艺术比任何其他经验都更能模拟我们实际的情感生活……”艺术最重要的是塑造人的情感,其价值就在于陶冶、锻铸人的心灵世界,使人的心灵、情感不断细腻、丰富、深刻、饱满、复杂,使人的情感、感知、想象越来越丰富。现在各大高校纷纷建立大学生文化艺术中心开展艺术教育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再次,通过文学艺术和借助现实世界中的美来加强大学生情感教育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他们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走出校园感受生活中的美,唤起自身对真、善、美的热爱,对假、丑、恶的痛恨和唾弃,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奋发向上。

3.拓展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新途径。

首先要抓住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机,结合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实践,有效地开展情感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大学生认识自己,学会控制和把握自己;开设和开放心理咨询室,对大学生在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疏导;通过咨询热线、学生信箱、进行心理测量或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收集大学生在情感方面的信息,利用讲座、报告会、讨论会等活动集中解答他们在情感方面所面临的问题等等。其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良性的社会情感。活动是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模仿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既可以加深学生间的感情又给他们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我校开展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如“支部话亲情,母爱校园行”、“我给妈妈一封信”等活动在学生中有很好的反响,有的学生就在活动中学到如何来表达对母亲的爱,第一次喊出了:“妈妈,我爱您。”再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充满关爱的社区,和谐稳定的校园都会促使大学生产生良性健康的情感。另外拓展情感教育的新途径还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家校配合等方面考虑,真正做到有学生的地方就有情感教育。

注释:

①夏学銮.转型期的中国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0.

②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增订本第四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472.

③洪明.高校情感教育与“人本”教育的理论探究[J].湖湘论坛,2005(6).

④《列宁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58.255.

⑤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62.责任编辑钟海连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