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儿童附着依恋一方面是寻求并企图在躯体上、情感上与一位非常熟悉的人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另一方面是亲子的积极行为,它包括对孩子饱含深情的感情联系,生活照顾,认知培育等等,对小儿形成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论述了依恋缺失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矫正方法。
关键字:依恋 危害 矫正方法 儿童
一、依恋是美好的
依恋缺失是对亲情的缺失,是联系间的隔阂,是信赖的缺失,是安全感的缺失,是认知初期的迷茫,对开启儿童早期智力有着负面作用。安斯沃恩在陌生情境中测量儿童的表现后认为,1—1.5岁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无顾虑的依恋。母亲离开时,婴儿稍有抗议的表示。母亲回来时,就去亲近她。但很容易平静下来。第二种是回避的依恋。母亲离去时不抗议,母亲回来时不理她。第三种是反抗性的依恋。母亲离去时非常伤心,母亲回来时一会儿依偎着她一会儿推开她。研究者虽看到了个性气质对情绪的影响,环境变化以及教育对依恋模式的影响,但依恋依然是人生的开始,是儿童发展的愉快摇篮。
二、依恋与依恋缺失的比较
(一)依恋——亲情的满足与体现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毕说:“婴儿对母亲的早期依恋和亲热,正是婴儿心理健康的表现。”他在《母亲照看与心理健康》一文中写道:“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儿和年幼儿童应该与母亲建立一种温馨、亲密而又持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儿和年幼儿童既获得满足,也能感到愉悦。”另一位美国心理专家埃里克森也认为,早期婴儿用嘴吮吸母亲的乳汁时,不仅获得了生理的需要,也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和心理上的信赖感。因此,母亲对宝宝愈亲近、关怀备至,宝宝对她的归属感和信赖感也就越强烈。为此,宝宝对这样的母亲所产生的依恋强度、亲热的力度也具有超常的表现,这正是他情感智能敏感性强烈的表现,也是他生存能力强烈的体现。
(二)分离时的啼哭是爱的渴望
婴儿早期与自己亲人分离时的啼哭是依恋缺失的焦虑,婴儿心理学上称为“分离性焦虑”,这在本书焦虑行为中已有阐述。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儿童的早期分离焦虑,这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的恐惧经验通过基因遗传下来的表现,它带有防御性的功能。在婴儿早期生活中,宝宝离开母亲就会产生恐惧并啼哭,这是他们对安全的渴望和对爱的呼唤,是宝宝心理健康的另一种表现。如果宝宝对自己亲人的离开无动于衷,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三)依恋——滋养之光在成长中生辉
英国人文科学教授亚当·库柏和杰西卡·库珀在他们主编的《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论述,由于母亲们照顾婴儿方面实际活动不同,婴儿对双亲的附着依恋在构筑与表现方式上也因人而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婴儿的附着依恋体系与其父母恋婴附着体系相互作用。他们各自之间如此微妙而互补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滋养之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专家们强调依恋,一是强调母亲及亲近幼儿的家人、教育人员对幼儿养育、照顾影响的重要性;二是强调 “母亲对婴儿发育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婴儿最初的附着依恋对其人生具有基础性意义;三是强调亲子和依恋相互弥合、补充、发展,产生生存的动力。
(四)依恋状态与缺失之“苦”
儿童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或其他亲近的养育者。研究表明,儿童时期依恋是逐渐发展的。生后6—7个月时较明显。一岁以后,小儿跟母亲会有更深的情感,母亲一离开,他会十分苦恼,或啼哭不止。有的显得特乖,而实际上是心理不佳时间害怕表现。
(五)依恋亲情会增强幼儿的安全感
大量现象表明,婴儿所依恋人的出现会使儿童产生安全感。有了这种安全感,婴儿就能在陌生的环境中克服焦虑和恐惧,从而饶有兴趣地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并尝试与陌生人接近,扩大视野。这样,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就会得到发展和提高。研究人员把这样的情形称为安全依恋感。然而调查发现,我们现实中有大量的孩子是在没有安全感中度过童年的。
18—30个月时,孩子们的游戏形式更加成熟,更加复杂。有安全感的小朋友伴随着他们自由地成长会更讨人喜欢,智力发展更快,对周围世界理解得更好。2岁以后,安全感的积极作用就会在孩子身上更明显地显现出来。比如,安全感强的孩子在玩游戏时注意力更持久,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时显得信心十足;学龄前儿童与陌生人进行交流时就会更自然、愉快。而无安全感的孩子则会出现许多不正常的行为,像爱发脾气,爱惹事生非,黏缠人,希望别人的关心等等。他们在学校表现较差,常用顽皮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孩子四五岁之后,有安全感的孩子能替他人设身处地地着想。对别的小朋友的不幸,他们不会幸灾乐祸。他们更加机智,更加灵活,自尊心、自信心增强,对人更友善,在同伴中很受欢迎。而安全感缺失的孩子常会拿他人的不幸取乐,做些恶作剧等等。
三、依恋缺失现象及危害
(一)感知觉和认识活动受到干扰
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受到感知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母爱亲情的缺失,育养角色的频繁更换也肯定会给幼儿感知觉造成不良影响。捷克的研究者把一组计划外怀孕生孩子的母亲,与年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均相似,但按计划生子的母亲进行比较,发现前一组母亲对孩子很少有强烈的依恋。两组孩子在出生时都是健康的,但追踪研究发现,第一组孩子更多地上医院就诊,家庭生活缺乏稳定,与同伴关系不好。其他的研究还提示,婴儿早期出现的神经性呕吐、厌食、慢性腹泻、阵发性绞痛、不明原因的消瘦和反复感染等,往往来源于母爱的丧失以及父母对孩子的虐待。调查表明,缺乏母爱的儿童还会出现胆小害怕、呆板迟钝、不善与人交往等退缩性行为。这说明,依恋缺失的影响,并对儿童认知活动、行为控制产生着重要作用。
央视“心理访谈”栏目播出一个事例,一个富足的三口之家,儿子在学校经常出现小偷小摸的行为,而且并没有在父亲皮带抽打之下改掉“恶习”。于是,这孩子的父母亲、小学里的教师、班主任产生了困惑,他们不可理解的是孩子吃的玩的有求必应,应有尽有,为什么会偷窃同学或老师的东西呢?专家调查了父母在家照顾接触儿子的状况,儿子说三口人几乎没有在一起看过电视(因为忙),他的母亲尤其父亲也没有带他外出游玩过……。专家问孩子为什么拿人家的东西,孩子说就是觉得好玩。于是,专家给孩子的父母“开”了一方子,父母要常关注孩子平常做的事情,常同儿子聊天,专门抽时间陪孩子玩玩。专家还说,孩子现在常感无趣,经常产生把别人有趣的东西占为已有成为兴事。所以常发生小偷小摸事件。专家指出,孩子的关键问题是父母对他的情感联系差。
实验表明,人类和所有热血动物一样,对于人体互相之间的接触和抚摸,是一种特殊的需要,尤其是婴幼儿这种需求显得更为强烈。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幼年时期与父母接触很多、关系密切,极少出现心理异常现象。
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要有丰富营养的食物、充足睡眠,而且要与成人亲密交往,接受父母的触摸。研究表明,后者能使脑垂体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确保儿童可以发挥最佳效能。若儿童在家庭中得不到这种爱抚,如父母离异、分居、长期不在家等,就会出现皮肤饥饿,长期下去会引起孩子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智力衰退。在情绪上变得抑郁、孤僻、不合群、胆怯、躁动不安等各种异常行为。
(二)婚姻离异冲突造成子女依恋缺失
研究证明,离婚产生的压力会引起家庭成员的机能紊乱和情绪不稳定。这种家庭变故不可避免地会在儿童心理上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尤其到中学阶段,离异家庭子女会出现心理危机,子女对父母依靠的安全感以及信赖感丧失,心理疾病发病率较之完整家庭子女来说会更高。在破裂的家庭中,孩子的思维和情绪常处在慌乱、恐惧等不稳定状态之中。父母不规则的生活影响了儿童的生活秩序,尤其是吃穿住行这些常规事都被打乱,孩子的行为很可能向无约束状态发展。这其中原因很多:其一,离异家庭不完整,即使父母常去看儿女,也难以完全弥补家庭环境气氛的缺损;其二,父母性别角色的缺失是各种社会角色难以替代的;其三,父母不良情绪,表情、语言、行为反映出来,使家庭气氛压抑,人际关系紧张,孩子得不到和睦的关怀和温暖的影响。
(三)三种常见的依恋缺失危害
1.对儿童智力与学业有影响
父母是儿童最先交往和交往最多的成人,平时对他们学习、模仿以及教育和影响,是其他社会角色难以替代的。如果他们意见常有冲突,子女会常处在两难境地左右为难。调查表明,离异家庭儿童的学习成绩多数差于完整家庭儿童,留级人数也相对较多。
2.情绪异常导致很多不良行为
高冲突家庭儿童与和谐家庭儿童相比,反映出前者自我控制能力差,多表现情绪异常,同伴们接纳程度低。主要表现为:①消极情绪占优势,易产生愤怒、恐惧、悲伤、焦虑等消极情绪。②情绪波动大,离异家庭儿童情绪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③情绪消极和心理创伤可导致他们出现很多不良行为,远离集体、不爱交际、孤僻、冷漠,自卑、固执、怯懦、粗暴等等,甚至犯罪。
3.管束错乱伤及儿童自尊心
调查发现,当父母纵容(溺爱)或严厉管束时常不一致时,会明显影响孩子的自尊心。比如一个孩子的父亲是溺爱型的,而他的母亲是权威型,母亲对孩子花钱设定了规矩,可父亲却随时给孩子钱花,久而久之,孩子花钱也有一种越轨感,因为他的行为会直接导致父母发生冲突,他常常感到自己毫无价值。“都是我不好,我只会制造麻烦,没有人希望我在他身边,我不值得信任等等。”这样的自我知觉歪曲以后,消极信念会成为惯性,压抑情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
四、依恋缺失的矫正方法
(一)抱孩子新知
抱着不满月的婴儿宝宝,请你将他抱得略紧些,让他紧贴着你,尽情感受触觉的满足。等到他稍大些,在你的怀里东张西望,动来动去的时候,请你略微松开些,别让他感到一定的约束。
当你抱孩子时,请你以柔和的目光注视他的眼睛,让他知道妈妈在关心他,关注他。
当你抱孩子时,请同时给予令他感兴趣的东西:乳汁、轻抚、低语、歌谣……让他知道妈妈了解他。
当你抱孩子时,请别忘了及时发现和解除他的困难——尿湿了、呛着了、寂寞了……让他相信妈妈有能力帮助他,他是安全的。
如果你发现有时并不能做得那样好,请不要责备自己。养育孩子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重要的是,你对此要有所察觉,并向你的丈夫和家人寻求帮助。父母温柔的爱抚,孩子在心理上会产生良好的刺激,大脑的兴奋和抑制也会变得十分自然协调,能促进脑的发育和智力的提高。父母要以科学态度来认识孩子这种需求,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尽量多和孩子接触,通过感情交流,消除孩子心理上的情感饥饿。用手轻轻抚摸孩子背部、手背、手腕、肩膀,睡觉前在背部摩擦数次。经常抚摸小儿头部,顺着头发由头顶抚摸到前额,大一些的孩子可互相搂抱、嬉戏、玩耍,尽可能满足孩子对皮肤饥饿的要求,满足心理需要。
(二)重视依恋转移
有些孩子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带着安抚物,比如:布娃娃,因此这个安抚物会越来越脏,越来越破,可孩子通常会不让父母清洗它,也不愿换新的。还有的小孩在睡觉时抱着自己的被子或小枕头睡,如果没有了它们,那一觉真不知得等到何时才能睡着。其实孩子对安抚物的依恋也是依恋缺失的一种表现,如果父母试图打破这种依恋,对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父母应一开始就坚持把这样东西放在孩子的房间里,然后定期在晚上孩子睡着以后,偷偷拿走孩子的安抚物,不等它变脏就把它洗净晾干,而不是等安抚物变脏有异味才洗,因为安抚物的气味对许多孩子很重要。另外,父母可以再买一些同样的玩具,尝试相互替换并不使孩子发觉,渐渐地转移了孩子的兴趣。
(三)创造丰富的依恋空间
有研究认为:婴儿偏爱注视人的面孔,婴儿与成人之间的相互凝视明显地带有情感成分。婴儿偏爱能同他们保持目光接触和交流的成人。所以我们提出:“抚育者关爱的眼神是婴儿精神生命成长的太阳”。
3—5个月的婴儿,似乎对周围环境一切都感兴趣。对此,父母要抱他到所喜欢的地方去走走、看看、玩玩,让他感受到你的可亲、可近、可信,让宝宝能得到情感需求上的各种满足,使他的单一集中性依恋转向多角色的分享性依恋,这样做可以增强婴儿依恋的广度和丰富度,为他们的社会性情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研究证明:核心家庭中成长的宝宝和三代同堂、四代同堂成长的宝宝对母亲依恋的灵活性有明显的不同。前者单一,后者丰富和灵活,其交往的适应能力也更强些。为此,有不少核心家庭的母亲,为了婴儿情感和人格得到更为健康的发展,常常采用“走亲家”、“走婆家”、“走邻居”等方式,让宝宝拓展人际的交往面。与此同时,还尽可能让宝宝走出家庭小天地,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每天增加户外活动的机会,让宝宝看到绿色的小树,过往的行人,飞驶的车辆,让他们感受到明媚的阳光、春风的吹拂。在家中,年轻父母也要注意家庭环境的布置人色调和各种玩具的提供,使宝宝的依恋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拓展他们的依恋对象,丰富他们的依恋内容,提高他们的依恋水准。
(四)孩子们在意哪些关爱方式?
有人做了一个调查,想发现一个简单的答案:孩子喜欢父母做哪些事,孩子不喜欢父母做哪些事?调查在150名儿童中进行,年龄在4至11岁之间,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从孩子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的心声:
我要你们注意我。大多数孩子都希望父母亲和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一个4岁的孩子直截了当地说:“我要妈妈和我一块玩儿娃娃,但是她打电话打个不停。”另一个10岁的孩子抱怨说:“我的爸爸总是工作,不工作的时候也是想着工作,不来和我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抱怨父母要做事情太多,对他们注意不够。
需要共同遵守规则。5岁的杰克抱怨说:“我的父母亲定下很多规则,过后就忘记了。”调查中,学龄前儿童和五年级学生都表述了同样的看法。他们知道规矩对他们是有好处的,但是“当我的父母不严格执行规矩的时候,我的破坏活动就会增加。”一位五年级的学生说,“我要求平等,我要求理解。希望父母让我说明情况……”。他们不喜欢简单而不分青红皂白的惩罚。
做出关爱的举动。孩子们需要有形的方式来感受父母对他们的保护与爱护,不单是让他们吃饱、穿好、准时上学校。对孩子来说,就寝前的时候是最脆弱的一刻,孩子们反复地提到要父母来看看他们是否睡熟。一个上幼儿园的女孩说出了其他孩子的心声:“我喜欢我睡觉的时候父母亲走进我的房间轻轻地吻我一下。”
我不喜欢我父母大声叫嚷。所有的孩子都承认,当父母亲频繁地对他们叫嚷时,他们的感觉很不好。一些年幼的孩子感到害怕,“我的爸爸妈妈叫嚷的时候我很怕。”一个一年级的学生说:“当我看到父亲的脸涨得通红的时候,我很怕他会暴发心脏病。”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这种怒气具有传染性,一个五年级的学生说:“当母亲尖叫时,我感到我也想对着她尖叫。”
我喜欢全家在一起。孩子们喜欢固定的家庭活动,因为他们可以有一种盼望的心态,定期举行活动和活动本身一样地重要。
当孩子们谈到家庭活动时,他们并不是指那种大把花钱的大场合。孩子们流露出他们是多么喜欢那些平常的,反复举行的活动,对一个孩子来说,每星期全家聚在一起,租一部录象带,大家边看边评论一番……。对另一个孩子来说,每星期爸爸从一套冒险系列故事中给他读上一章。当孩子们讲述这些情景时,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脸上读到快乐与放松。
参考文献
<1>王耘、叶忠根、林崇德编.《小学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
<2>陈帼眉著.《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李慧生等著.《我的第一本家教书》.北京海豚出版社,2005年8月版
<5>杨冰、王秋虎、时隧营主编.《好习惯,坏习惯》.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6>徐汉林编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北京海豚出版社,2005年8月版
<7>张义宝著.《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北京海豚出版社,2005年6月版
<8>杨文译,李雁宁主编.《中国孩子成长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9>舒丹枫主编.《点亮孩子成长的心灯》.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3月版
<10>五维亮主编.《变态心理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11><美>米尔腾伯格尔(Raymond G·Mileehbrger)著,石林等译.《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2004 年7月版
<12> <英>当·库珀,杰西卡·库珀主编.《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2月版
<13>《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