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学 > 新经济学 > 正文

客观分析价格传导机制

过去曾经验证明的经一定时滞,PPI上涨必然向CPI传导,目前是否仍是规律?或者传导时滞是半年至一年是否是规律?对此已不得不存有疑问

去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主要有三种观点:过热、不热、局部过热。我仍然坚持去年9月提出的观点: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总体上是基本良好的,在某些地区和行业存在过热的倾向;对贷款迅猛增长要予以充分关注,但不至于担忧马上会引起像1986、1992年那样的严重通货膨胀,更不要简单地对当前经济下“过热”结论;不宜轻易对总量采取“急刹车”政策,而应该力争在加强银行风险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政策解决贷款继续猛增的态势。

金融调控者的苦恼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全社会资金流的供求、循环以及对经济局势的左右,已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

以促进物价稳定为主要任务的我国中央银行,过去的成功经验是,以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为主要标的物,CPI上涨,则收缩货币与信贷;CPI下降,则放松货币与信贷。因为,过去的不同的阶段性经验还表明,我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与消费物价指数(CPI)曾有同涨同跌和相对较为稳定的时滞现象,时滞为3-6个月(国家统计局专家严先溥言),有的说是一年。但是在2002年11月到2004年1月间的16个月,PPI上升幅度由0.2%上升到4.6%,CPI却没有出现明显同步上扬现象。因此,金融当局根据PPI上涨必然要传达到CPI上涨的理论与经验,马上进行调控决策,自然遇到了疑问与苦恼。

进一步分析,CPI和PPI又是对过去和物价数据编制时的物价形势的刻画。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看来,眼下CPI和PPI的上涨或下跌,并不完全意味下一时期两个指标的继续上涨或下跌。然而,为了烫平经济周期,中央银行的调控需要前瞻性调控,即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和物价未来走势进行反向调节。如果预测物价进一步上涨、经济进一步趋热,则货币信贷应及早收紧,则对未来经济、物价走势有效。如果预期的物价形势不明朗,央行动手过早,则未来CPI下降,经济又紧缩。目前由于对物价未来走势判断出现差异,单纯观察PPI和CPI的经验性传递现象作为预测经济、物价未来走势的指标,在我国体制转轨的动态性变化下和加入WTO的复杂形势下,难免不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加上经济预测中的其他先行指标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了当前我国金融调控者的难度与苦恼。

这一轮PPI上涨的原因

在当前PPI向CPI传导出现重要变化的时期,分析清楚从2002年底以来PPI上涨的原因,似乎显得格外重要。

1.国际定价因素。必须密切关注自1997年以来,中美两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走势出现极其吻合的现象。即在1997年前,两国该项指数曲线极不吻合。其转折正遇1996年底我国外汇管理中的经常项下对外开放,可贸易品基本自由进出,我国贸易依存度逐年见高,出现了大宗原材料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既受国际供求因素决定(美、日经济的微弱复苏),又受国内供求因素决定。而且国内外供求互为影响,出现了价格联动效应。

2.美元贬值因素。据初步测算,这一轮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美元贬值因素约占25%,75%是需求上升因素。

3.中国投资需求因素。在上述75%的需求因素中,增量需求尤为突出,这恰恰为中国投资需求所拉动。据统计,2003年我国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世界的7.4%、31%、30%、27%、25%和40%。

4.采购方式刺激因素。国际上大宗材料的采购,习惯上80%是期货交易,是长期合同,20%是现货交易。我国的进口采购过去数量少,矛盾不突出。去年一年我国出现突然大量采购,采购方式几乎又全是现货交易,而且大量的外贸企业在各国分散购买,多头谈判,互抬物价,这也不可避免地推动了部分物价的上涨。

5.不排除投机囤积因素。面对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国内PPI的上涨,有一小部分商人乘机高价待售,在制造供给紧张的同时,推动了物价的部分上涨。

物价传导方式的变化及可能的结果

过去曾经验证明的经一定时滞,PPI上涨必然向CPI传导,目前是否仍是规律?或者传导时滞是半年至一年是否是规律?对此已不得不存有疑问。我分析,可能是以下一些因素的作用,在制约被过去认为是规律性事件的发生。

1.下游产品的国际定价因素。随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下降和消除,纳入CPI抽样统计中的许多消费品价格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世界市场供求决定。眼下,尽管美国等国经济出现微弱复苏,但在与我国进出口相关的世界主要国家,防止通货紧缩仍是主要倾向的时代,消费品价格难以上涨的压力不可能不传递到我国。

2.国内买方市场的制约。2003年下半年600种主要工业品有78.8%仍处于供大于求。同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统计中的17项分类指数,除食品等6种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外,其余的11项分类指数仍在不断下降。下游产品的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现象,加上众所周知的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解决尚需一段时期,居民消费水平增速的缓慢,决定了除粮食价格因素外,当前中国的核心CPI难以出现大幅度高涨。

3.市场机制深入的因素。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不同,企业的市场嗅觉已远比政府部门灵敏。受去年物价刺激因素影响,国内包括国际一些厂商针对一部分商品的涨价压力,正在加快产能扩大,增加供给,预计到今年年底一些产品的供给压力将减缓。

4.政府调控逐渐成熟与及时。针对去年经济中出现的一些过热苗头与倾向,央行及时从第二季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主动、预调的嗅觉比过去灵敏多,调控时间比过去大幅度提前。与此同时,有关部门的土地管理、行业政策措施的总体及时性,这对于消化和扭转在过去看来必然发生的时滞现象,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相反也不应该排除有些人对现行CPI统计构成的一些疑问。譬如,房地产商品价格不能完全进入CPI统计,CPI是否真正体现城市居民的消费物价水平等等。

PPI向CPI的传导效应可能出现与过去不同的重大变化,那么部分行业已经过热的现象会对国民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分析有三种可能性结果:第一,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因素,一部分是通过中下游企业压成本,减利润予以消化,其结果可能并不表现为中下游产品的涨价,而是企业盈利减少;第二,最终需求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供略小于求的产品出现部分涨价;第三,最终需求产品供大于求的,由于中下游企业难以消化,价格信号难以传递,市场竞争加剧,经一段时间后企业间有可能出现“重新洗牌”,在洗牌中特别是一些竞争力较弱的国营企业面临重组与破产的可能。其结果,可能会对银行带来新的不良贷款。这是我们需要充分关注的问题。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