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沪苏浙沿海综合经济区(或长江三角洲综合经济区)
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区,该经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今后,要继续发挥金融中心的优势,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金融中心;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轻重工业基础优势,建设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多功能的制造业中心,特别是轻工业装备产品制造中心;加大企业研发能力的培养,建设全国又一个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
3.2.4粤闽琼沿海综合经济区
包括广东、福建、海南等3省区(未来还将包括港澳和台湾地区),该经济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今后,要继续保持中国最大的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地区的地位,建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地,成为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建成中国最大最重要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基地;建设具有全国意义的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中心。
3.2.5黄河上中游综合经济区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山西与河南5省区,该经济区是中国能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今后,要继续发挥能源原材料的优势,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开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气和水能开发基地、钢铁工业基地(太钢和舞钢等)、有色工业基地(山西铝厂、中州铝业等)。加大兰州、洛阳和太原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用先进装备技术改造传统的机械工业,建成中国重要的以拖拉机为主的农用机械、以矿山冶金设备为主的重型机械以及以轴承为主的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制造业基地。以西安、兰州为核心进一步聚集生产要素,建成中西部装备制造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发展区。进一步加大对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提高本经济区可持续能力。
3.2.6长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
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6省区,该经济区是中西部地带人口和城镇最稠密的地区。今后,要继续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建设以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基地,以及建立在农产品基础上的深加工工业。建设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包括武钢、重钢、马钢和萍乡钢铁厂等;有色金属产业主要包括湖北和江西的铜业、湖南的铅锌业和冶金业以及江西的钨业等)。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建设全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基地(武汉)以及其他交通设备工业基地(重庆的摩托车制造)。
3.2.7珠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或滇黔桂综合经济区)
包括云南、贵州和广西3省区,该经济区是中国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今后,要充分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建设中草药和生物制品研发与生产基地。进一步开发巨大的旅游资源,建设以桂林山水、昆明春城风光、贵州黄果树瀑布以及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内容的沿珠江旅游风景带。依托北部湾港口群,建设中国西部地区便捷的出海口。
3.2.8内蒙古综合经济区
包括内蒙古1省区,该经济区是中国最大的奶类和羊绒生产基地,能源资源也较丰富。今后,要充分发挥煤炭、天然气和水能等能源资源的优势,强化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力度,尽快成为中国新的能源生产基地;积极发展高载能源材料工业;保护和利用好天然草场资源,减少牧民数量,实行集约化的家庭庄园式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沙产业,建设若干沙产业基地。
3.2.9新疆综合经济区
包括新疆1省区,该经济区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沙漠绿洲农业基地。今后,要继续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强化全国最大棉花生产基地的地位;以绿洲为基地,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资源(昼夜温差大),建设具有优势的瓜果、棉花和西红柿种植业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如葡萄酒酿造业、果品加工业和纺织业;加强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建设中国石油生产最大的接续地;加快发展有一定优势的农业机械工业,促进工业化;促进旅游业及民族旅游产品的发展;开发沙产业,建立沙产业基地。
3.2.10青藏高原综合经济区
包括青海和西藏2省区,该经济区是世界上地势最高、中国人口和城镇最为稀少的地区。今后的主要任务应是努力保护好这块世界屋脊的生态环境。在地区开发上[15,16],首先要强调人口重点开发地区的集中,如西藏的“一江两河”地区、青海的湟水河流域地区以及格尔木盆地地区;其次,要选择优势资源(如天然气、盐湖资源、有色金属开采等)开发,并采取保护式的开发方式,避免小规模、分散式的资源开发模式;第三,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围栏畜牧业;第四,发展特色民族风情旅游业。
各综合经济区之间,也应当有密切的联系,并不能因为经济区的划分,而影响各地区之间的自由、开放的交往。事实上,10大经济区之间产品与服务、经济要素以及人员的交往也是比较频繁的。特别是东西部能源原材料的交往、所谓的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长江沿线以及珠江沿线等中国东西联系的“四带”之间,以及东北与关内之间,农产品以及机械产品都有大量的交流。
4区域发展对策的大体思路
(1)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着眼于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更有效地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和国际市场竞争,建立更加开放和宽松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加速各垄断行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更大的空间;加大国有企业规范的股份制改革步伐,实施更加有利于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和财政税收政策;现行东部改革和开放政策向东北地区延伸,加速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步伐等等。
(2)中部及西部地带全面崛起。着眼于扩大国内需求和协调区域发展,实施全方位的综合立体式开发,建立有利于加速该地带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机制和政策。充分发挥居中的区位优势,加速地带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创造最大的国内需求市场;现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向整个中部及近西部地区覆盖,为全面崛起的创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等。
(3)远西部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对远西部地带要制定更加全面和优惠的扶持政策,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对该地带开发的支持力度。实施向远西部倾斜的区域差异税收政策;加大国家对远西部转移支付的力度,对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国家全额投资;实施鼓励到远西部投资的财政补贴政策等等。
「参考文献」
[1]People‘s Daily.Report on the Economic Working Conference of Central Committceof CCP.2004-12-06-(1)。[人民日报。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报道。2004-12-O6-(1)。]
[2]Zhou Qiye ,Liu Zaixing et al.Regional Economics.Beijing:China RenminUniversity Press,1989.378-397.[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78-397.]
[3]Liu Zaixing.Industrial Geography.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97.229-235.[刘再兴。工业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29-235.]
[4]Liu Zaixing.The gener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productivity in 90‘s.ChineseNational Situation and Power,1992,3,4.[刘再兴。90年代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中国国情国力,1992,3,4.]
[5]Lu Dadao.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Chinese industrial dist ribution in2000.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1986,6(2):110-118.[陆大道。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地理科学,1986,6(2):110-118.]
[6]Hu Xuwei.National territorial Planning and regional Planning.Economic Geography,1981,(1):3-6.[胡序威。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经济地理,1981,(1):3-6.]
[7]National Land Department of NPC.Memorabilia of National Territorial Works(1981-1994)。Beijing :Reform Press,1995.94-96.[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国土工作大事记(1981-1994)。北京:改革出版社,1995.94-96.]
[8]Huang Bingwei.A draft of comprehensive natural zoning of China.Science Aviso.,1959,18:594-602.[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科学通报,1959,18:594-602.]
[9]Lu Dadao.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China.Beijing:Science Press ,1990.24-28.[陆大道。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4-28.]
[10]Liu Yong The study on harmonizing the space development ord er and adjustingthe space structure of China in‘the Eleventh-Five-Year-Plan‘Period.Academic Journalof Zhongzhou,2005,(1):26-34.[刘勇。“十一五”期间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的相关问题研究。中州学刊,2005,(1):26-34.]
[11]Wu Chuanjun.Economic Geography of China.Beijing:Science Press ,2000.1-482.[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482.]
[12]Lu Dadao et al.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Chinese Regional Development.Beijing :Science Press,2003.372-407,648-667.[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72-407,648-667.]
[13]Chen Dongsheng (ed.)。New Study on Chinese Regional Economy.Beijine:Economic Science Press,2004.57-63.[陈栋生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新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7-63.]
[14]Ma Hong(ed.)。The Study on the Problems of the Economical Structureof China,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1.653-687.[马洪主编。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53-687.]
[15]Wang Mengkui et al.The Study on Unbalance Problems in the Regional Socio-economicDevelopment of China.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00.96-124.[王梦奎等。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6-124.]
[16]Lu Dadao.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ts Space Structure.Beijing:SciencePress ,1995.89-90.[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89-90.]
[17]Yang Kaizhong.Study o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Beijing :ChinaOcean Press ,1989.90-106.[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90-106.]
[18]Zhang Dunfu et al.The Principle of Regional Economics.Beijing:Light IndustryPress ,1999.235-289.[张敦富等。区域经济学原理。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9.235-289.]
[19]Hoover E M.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 (2nd ed.)。New York:Alfred Knopf Inc.,1975.183-185.
[20]Issad W.A Guide to Regional Science.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1991.156-164.[W.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56-164.]
[21]Li Yining(ed.)。New Road to Regional Development.Beijing:Economic DailyPress ,2000.272-309.[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272-309.]
[22]Sun Honglie,Zheng Du.The Formulation,Evol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Qinghai-TibetPlateau.Guangzhou :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8.1-350.[孙鸿烈,郑度。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