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理工学 > 物理 > 正文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新知识不断膨胀,人民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从大量的知识信息中,去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学习和掌握自己需要的新知识,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立于不败之地。学校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其主渠道之一的课堂教学方法。目前初中物理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有新思路、新方法。因此,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迫在眉睫,研究性学习方法,正是适应了这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初中物理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知道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不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教师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初中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成为一种必然。

物理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基础课。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的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研究性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以十分快的速度发展起来。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知道下,通过一系列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文摘周报》2000第44期的文章《研究性学习要换脑》指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

1、 教师不是把知识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提出问题或提供线索,让学生一步步自己去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获得结论。

2、 研究性学习不太在乎知识本身,而在乎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本领。

3、 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了解和探究过程中科学观念及科学精神的形成,不十分在乎探究的具体结果。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1、 要改变学习方式:变原来的“接受型”学习为研究型学习,要改变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怀疑的传统习惯,在探究过程中要向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提出疑问,用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

2、 要变“怕”为“敢”:不要怕自己知识少,基础不扎实,更不要怕在探究中出错。

二、“研究性学习”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由于物理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很难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学习和研究探索,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了一段时间“研究性学习”法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教学思路是: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的方向,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目标和做法如下:

目标一: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分析。

“读书”是学生的基本任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每进行一个新的教学课题,都应当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通过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理解定义、概念。通过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学习者的阅读,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的活动中接受知识。教师在这个阶段中的作用是准确地把握课题内容的深度广度、知识点、组织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学习方法。

方法:例如,在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明白本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交代给学生阅读的内容,同时设计一些思考题,布置给学生,例如:

1、 根据同学们的生活常识,大家想想水有哪些状态?

2、 不同状态的水,它们的形状、体积是否一样呢?

3、 其他物质是不是和谁一样也有各种状态呢?看过课本后大家能不能举个例子?

4、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云、雨、露、霜、雪、冰雹都是从哪来的呢?

结合这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结合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尝试着去解决问题。通过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并用语言来描述水的状态,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加深了印象。

二、用“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多方面的,直接兴趣就是一个方面,而“问题”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问题”是由生活和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的。对于学习活动有兴趣的人,将不辞劳苦,用功读书,把“学习”这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当作必不可少的兴趣活动。可见善于用优化学习活动的策略,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可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思考探究,并通过探究知识的奥妙,尝试成功解决问题的甜蜜,从而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己。让他们都跃跃欲试并尝试探究本来认为深奥的、难懂的知识,尝试探究获得原来认为高不可攀的技能。

方法:例如,在《透镜》的教学准备阶段,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分成以下几个问题,每一组问题由若干个小问题组成,提前将这些问题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教材,学习讨论。在课堂上,教师按问题的顺序提问学生,叫到哪一组的学生,该组学生个人或与集体一起完成教师的提问,遇到难点问题,可以集体讨论,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最后解答。例如,将《透镜》的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分解为如下几组基本问题:

第一组:观察透镜

1、 透镜有几种?

2、 从外型上看,它们主要有哪些区别?

3、 用透镜观察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第二组:鉴别透镜

1、 怎样鉴别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你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好、方便?

2、 各种不同的透镜各有什么不同特点?

第三组:测透镜焦距

1、 什么是透镜的焦距?

2、 怎样测透镜的焦距?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教师精心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这些问题课前作为要预习的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要提前预习教材,并思考全部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思考、讨论,充分发现问题和积极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生在正式的课堂上,有信心、有能力、有机会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由教师讲解,再由教师讲解,这时学生便能比较专心地听教师对难点问题内容的讲解。

目标三、发挥演示教学环节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研究性学习中合理利用演示教学环节具有重要作用,应用演示教学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同时,可以通过我们教师潜移默化的演示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基础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动手能力。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把演示用教学用具提供给学生,或把实验室开放给学生,利用一切资源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机会。

目标四、给学生提供多说、多写、多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学习知识,必须要走理解掌握到应用发展之路。常言道,熟能生巧。学生必须参与说、写、练的活动,让学生在说、写、练的活动中,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改变学生向教师“等、靠、要”的习惯,改变教师向学生“关、管、灌”的方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多说、多写、多练的机会,多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联系、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和发展能力。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和《平面镜》的研究性学习中,由于学生对这两节内容都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采用问题答辩的方法向每一组学生提问,充分安排多说的机会。或要求每个学生,各自准备一个课堂练习本,以备在每次的教学中随时进行练习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多练的机会;另外,在每次新课之前,以提问的方式,请学生用语言或文字,复习前一节所学的重点内容,并通过复习过程将新课的内容逐渐引出。

总之,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希望达到培养学习方法的目的,进而希望把这种良好的习惯引入到其它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要适当地指引学生,而不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让学生进行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最后才由教师帮助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我想,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学生学习知识不再是简单地对教材中既定知识结论的接受和记忆,课程知识成为学生反思、批判、运用并促进学生重新理解的材料。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走向“研究性学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了这种趋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时性地应用研究性学习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物理学科、物理教师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由于目前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的成功经验和突破性进展还比较少,实际困难也很多,还需要做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研究性学习要换脑》2000第44期《教育文摘周报》

2、《中学物理教学法》  许国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5月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