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学 > 台湾问题 > 正文

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下)

第五章 结论

5.1 对前述研究的讨论

上述分析显示:台湾人族群认同萌芽于日本人统治时期,但长期是一种文化认同,主要是民间行为,对台湾人国家认同影响不大。两岸争的是对中国统一方式的主导权(蒋经国后期,已经意识到这种想法不切实际),到了李─陈时期台湾问题从文化认同演变为政治认同──或曰国家认同。这不是特例,在维斯特伐利亚国家体系内,族群认同常常演变为国家认同,即要求建立主权国家,这种「准马志尼式」156的正当性正是陈少廷等人炮制「住民自决论」的动力所在,台湾的「民主化」似乎增加了这种正当性。而国际政治的现实则是:联合国成员中,90%是由多个族群组成的国家,主权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具有合法性。这是民族国家体系的内在缺陷。大量冲突由此产生,对此,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般认为,这种冲突不是武力所能消弭的,较好的处理办法是通过谈判达成妥协,确定双方分享的权力,减弱族群间的紧张,维护国家认同157。

总体而言,台独的原因是复合的:权力、经济、意识形态甚至地理、历史因素都在起作用,但族群认同是主要原因。换句话说,构成「台独」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复合的,其中族群认同是首要条件。即使「美国军事支援」这一台独的重要动力,也与台湾人的族群认同密切相关: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支援台湾的原因中民主价值认同的成分在上升,3.20「公投」也是台湾在打「民主牌」,在台湾人族群认同中,对「民主自由」的价值认同是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在年轻人中),所以,「美国军事支援」的原因有二:其自身利益的考虑,台湾人的族群认同(间接但很重要)158。陈水扁在今年5.20「就职演说」中强调「与日、美等国建立价值同盟」,原因也在此159。

族群认同的视角有助于认清台独的本源。以它为基点,易于理清台独的缘起、发展与未来走势。这一视角认为:作为海岛的地理特征为台湾建立相对独立的族群认同提供了地缘便利,日本的五十年统治弱化了台湾人尤其是知识份子的汉民族认同,并培育出一批日本的认同者。二·二八事件在台湾人的族群认同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国民党的高压统治具有两面效果:海外尤其是美日台湾人在族群认同建构、台独的延续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化使得台独势力汇流,民众的自我意识增强,也促进了族群认同(包括外省人的集体身份认同与台湾人的族群认同),同时为系统强化这一意识提供了现实得可能。台独势力的有意识、有步骤的推动明显加速了这一过程,1980年美丽岛事件发生后,族群认同急速加剧,所以,民进党敢抢在解严前于1986年9月28日成立,国民党政府则对此予以默允。

以1999年5月陈水扁主导民进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7月李登辉提出「两国论」为标志,台湾「朝野」两党政治势力在台湾新国家认同上达成「共识」,以后不过是具体实施的问题。他们在2000年台湾「大选」前夕作出这样重大的宣示当然事前权衡了其民意基础和对选举的影响,认为这样做符合主流民意,有助于获取更多选票160。这时,台湾人的族群认同塑造宣告完成,由「正港台湾人」主导台湾政治生活成为全台湾88%人口的共有意识(shared ideas),由外省人担任「总统」与「立法院长」已难以被接受。

5.2 族群认同视野的全球考察

族群认同的视角也能解释为甚么分裂的德国、朝鲜、越南没有出现「德独」、「朝独」、「越独」。它还能解释为甚么一些国家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会要求独立:经济比较发达而要求独立地区有义大利的北方地区(伦巴第联盟)、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区与加泰罗尼亚地区;经济水平与周边省分相近而要求独立的有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比利时的佛莱芒地区;俄罗斯的车臣地区、法国的科西嘉岛与布列塔尼地区、斯里兰卡北部的贾夫纳半岛与东北部地区、墨西哥的恰帕斯州则是国内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闹独立的劲头不遑多让;大不列颠内部的苏格兰、威尔士也在与英格兰渐行渐远。而北爱尔兰与科索沃则分别要求归并于各自的族群(ethnic groups)主体国家爱尔兰与阿尔巴尼亚。权力政治的视角、经济联系的视角、意识形态的视角则难以解释这些现象。

文明冲突论也难以解释两岸纷争,塞缪尔·亨廷顿的继任者、哈佛大学奥林战略研究所现任所长斯蒂芬·罗森教授就认为,文明与文化的差异本身并不预示着会发生战争,历史上国家的联盟与纷争的发生更多地是基于各国的政治目标。以台湾问题为例,「导致冲突的原因在于政治目标的不同,这通常集中表现在领土控制方面」161,很显然,这里的「政治目标的不同」,是国家认同上的不同,「领土控制」是政治目标的必然伴生物。

5.3 论文主要结论

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现实层面,认清现阶段台湾问题的实质,纠正一些模糊的、片面的认识,这是主要的。另外,或许也能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理论层面,扩展建构主义案例研究的范畴,并有些新的发现,主要是行为体主动谋求改变身份。

5.3.1 现实层面

总结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现实层面对现阶段台湾问题可以得出以下六点结论。

(1)台湾问题的内涵是多方面的,重心在变化,李─陈时期表现为台独。两岸经济联系的加强、大陆实力的相对上升、两岸意识形态差异的弱化在抑制台独上的效果有限。大陆必须谋求更为有效的治本之道,即加强台湾人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政策措施上须避免造成台湾人族群认同进一步强化。

(2)台独发展的表面原因是台湾人国家认同的变化,而深层原因则是族群认同的变化。台湾族群概念有其特定的含义与功效。其余因素(地理、历史、美国、日本、大陆)对台湾人国家认同变化也有巨大影响。

(3)台湾人的族群认同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家认同变化是台独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本省人族群认同的建构与强化也催生了外省人的集体身份认同。

(4)台湾人国家认同的变化还有影响美国政策与战略的一面,这只有通过「统独公投」与「公投入宪」来实现。美国现在的最佳选择仍是维持现状,所以中美在台湾问题维持现状上有共同利益。这是大陆可资利用的一笔资源,中国不应只看到美国威慑战略对己不利的一面。

(5)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上有过一些失误,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对台政策在操作上做了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上要表现出更大的耐心和更高的智慧。关于这一点的进一步分析,见后面的政策建议部分。

(6)族群认同很可能是世界上存在的种种闹分裂现象的根本原因(但族群的内涵可能各地有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意味着实力差距)、意识形态的不同、经济联系的疏密都是相对次要的原因,文明冲突论也难以解释同一文明内的分裂与剧烈冲突。族群认同转化为主权诉求后这些因素(可能还要加上别的因素,如地理位置、历史经历等等)会对进程起促进作用,如果再获得国际承认(现在是几个主要大国的承认与联合国会员资格),则构成一地独立建国的充分必要条件。

5.3.2 本研究对建构主义理论的意义

现有的案例研究一般都以国家行为体为分析物件,结论是:(1)一国的文化影响乃至决定其对利益的判定与追求,所以决定其对外战略,江忆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的《文化现实主义》是这类观点的代表作;(2)国际观念结构塑造、改变一国的身份与利益,代表作有玛莎·费尼莫(Martha Finnemore)的《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彼德·J·卡赞斯坦(Peter Katzenstein)的《文化规范与国家安全──战后日本警察与自卫队》及他主编的论文集《国家安全的文化》。在这些案例研究中,国家行为体扮演被动的适应、学习者的角色,是「被改变身份者」。那么,有没有「要改变身份者」,即国家行为体主动学习、改变自己的身份与利益的例子呢?本研究显示:至少对于象台湾这样的「准国家行为体」来说,确实存在。此外,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集中论述国际体系观念结构对国家行为体身份的构成性影响(以及较为次要的因果性影响),他承认国内政治对身份形成的影响却没有论述,本研究则展示了准国家行为体身份的形成如何受外来的(可参比作国际体系的)与自身的两方面的影响,而且自身因素是主要的。

5.4 本研究的不足

台湾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有些重要专著或论文几经联系也未能收集到;有些论证缺乏相应的数位支援,如1945年以来台湾民众在族群认同上的变化未能用统计数位进行清楚的展示──事实上,本文所引用的数位,绝大部分是近十来年的统计数位。这些不足有待于在后续研究中改进。

5.5 政策建议

作为一个学术研究,至此收笔应该是合适的。但是,只有老学究才会认为台湾问题是个供在学术象牙塔内把玩的课题,所以,笔者不揣冒昧,写下了这一节的内容,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5.5.1 政策建议的背景

把李─陈时期的台湾问题归因于「大陆不够发达与强大」、「两岸经济联系不够密切」、「两岸意识形态不同」,都没有对准台湾问题的「靶心」,大陆据此制定对台政策是危险的,其效果肯定不如人意。笔者的分析显示,族群认同是主要根源,且已经转变为新的国家认同。那么,如何解决台湾问题?这是个无数人为之殚精竭虑的难题,笔者也不具有过人的智慧予以化解,况且本研究的重心在于确定近十多年来台湾问题的台独实质及其族群认同根源。然而,为解决台湾问题贡献绵薄之力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应尽职责,故不揣冒昧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思路应是「攻心为上,攻城次之」,一方面,保持威慑战略以应万一的「攻城」之需,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应着眼于民心的争取。这说起来是老生常谈,但细究起来,大陆在这方面过去的做法确有缺点,有些可做之事未做。笔者先列表显示目前台湾问题的总体情况,然后提出一些建议。

目前台湾问题的状况列表如下:

根据上表,大陆应当加强的环节有二:威慑强化、抑制族群认同进一步向国家认同转化,具体分析如下。注意一点:在大陆不使用武力的情况下,80%台湾人赞成独立,在大陆使用武力的情况下,仍有20%台湾人要求独立,这昭示了一点:大陆不应再用「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这样的套话麻痹自己,而应认识到台湾人国家认同变化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实际的步骤防止情况进一步发展,并努力培育台湾人对大陆的认同感(即对中国的国家认同),毕竟,对大陆印象不佳者有69%未到过大陆162。由于先后受国民党与泛绿阵营片面宣传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形不难理解。应该指出的是,大陆在影响乃至改变这些人的国家认同上仍大有可为。出于政治上实用效果的考虑,大陆的威慑战略仍应维持与加强,但这不是收服民心的治本之道,必须寻求更为根本的解决之道,即抑制、弱化台湾人的族群认同向国家认同(即否定自己的中国人身份,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变化,培植台湾人的中国认同。

5.5.2 关于大陆对台威慑战略

本节先介绍建构主义者眼中的威慑战略,然后分析中国大陆威慑战略在台湾问题上的运用效果,最后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威慑战略被誉为20世纪最成熟的军事战略,也是大陆1979年以来对台军事战略的核心。亨利·基辛格曾经提出这么一个公式:

威慑效果 = 能力 × 决心 × 进攻者对二者的评估163

这一公式的缺点在于注重进攻方的能力与评判,而威慑效果更多的是取决于被威慑方的感知,这一点在建构主义进入国关领域之前常常被专家们忽略,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军控专家李彬教授在回答笔者的请教时表示,从纯粹建构主义的角度,更好的表达是:

威慑效果 = 对方认知的我方的能力 × 对方认知的我方的决心

笔者反复思考,认为将「对方认知」列为独立变数(因素)更容易阐述,故列出公式如下:

威慑效果 = 能力 × 决心 × 对方认知

这一公式表明:在战略上威慑要达到效果,能力、决心、对方认知三者缺一不可。没有决心,能力的效用无法发挥;没有能力,决心难以被相信;对方认知判断可以基于两种情况:实施方的有效表达与对方的错觉164。如果没有将能力与决心有效地传达到对方,则威慑仍然没有效果,但也可能是对方基于错觉(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产生威慑效果;乘数关系表示三个因素缺省任何一项都将使威慑效果变为零。

需要说明的是,威慑的策略选择将决定表达的效果,比如1996年的台海军事演习,效果是多重的、发散性的。李登辉的高票「当选」说明没有达到大陆预期的战略目标。2000年朱镕基在记者招待会上针对台湾选民所作的宣示效果不佳。2004年台湾「大选」,大陆通过美国、日本、欧盟和东南亚各国向台当局施加强大压力,有效表达了大陆的态度,又成功避免了大陆政策反应被民进党利用。据《联合早报》报道,军委主席江泽民今年2月份视察了负责进攻台南地区的解放军驻汕头部队,而不是驻福建部队,这也是个巧妙而适度的政策表达。温家宝总理「不惜一切代价」的讲话,更是明确显示了大陆的决心(单单军方的表态是不够的,因为可以被解读为军方「自然的政策偏好」,而且,政治问题的决定权通常不在军方)。国务院3月26日对台湾问题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如果台湾局势失控……我们将不会坐视不管。」以及5月17日的国台办受权声明都是必要的,传达的资讯坚定而明确165。

应当肯定,大陆1979年以来的对台军事威慑战略的实际效果是明显的,没有了这一威慑战略,台独很可能走得比现在更远。台湾一直在提升军事技术水平,为了维持威慑的有效性,大陆也应当提高军事技术与能力。但在操作细节上,可以作些调整,如随着导弹技术的进步,是否还有必要把对台导弹(目前为496枚)的大部分部署在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福建?部署在离台湾更远的大陆中西部,是否既不影响实际使用却在争取台湾民众上效果更好?美国的威慑战略不需要在台湾有军事存在就能有效发挥作用,这一点值得大陆借鉴。

5.5.3 一个建构主义者的政策建议

关于抑制族群认同进一步向国家认同转化,争取台湾民心上,大陆可做或可进一步做的事情至少有以下十项。

(1)软诉求,如温家宝总理的「诗歌言说」,称台湾民众为「同胞兄弟」,这些话在弱化(至少不增加)台湾人对大陆的敌意、收服人心上的效果优于前总理朱镕基2000年隔海喊话所用的话语(它事实上已经被泛绿阵营利用)。台湾「陆委会」委托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例行调查显示:从2003年11月到今年5月初,台湾主张尽早宣布独立者从6.4%降到3.3%166,这是个值得注意的倾向,说明大陆的新政策确实在发挥作用。

(2)与国、亲、新、民、台联党同时交往,增加沟通。与国、亲、民三党的联系已经在进行,但大陆被动应对的成分居多,谋划而后动上做的不够。在去台人员受限的情况下,与台湾各政党的联系、沟通渠道应受到更多的重视。沟通同时有助于减少误解,有研究表明,萨达姆·侯赛因1990年入侵科威特,部分原因即在于对美国可能反应的错误判断。

(3)学生到台湾求学,增进两岸新生代之间的了解。大陆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在美、日、英、德、加、澳洲等国家,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数量按国别计算,排在前列,在台湾却很少。台湾高等教育较为发达,众多的私立大学更是大陆学生就学的选择。新一代的交往与共识是未来处理两岸关系的一大影响因素。

(4)加强对台湾媒体的工作,加强协作。有调查显示:对大陆印象不佳者69%未到过大陆。台湾媒体数量众多,彼此竞争激烈,各种观点都有发挥的空间,大陆应象做美国媒体工作那样做台湾媒体的工作,让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了解趋于客观,培育两岸中国人的共同体意识。

(5)注意发挥美国对台湾的影响力。此点在本次台湾地区大选中效果明显。建立起利用美国的某种机制是大陆应考虑的。对日本、东盟、欧盟、俄罗斯等的作用亦然。国际压力将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台湾人在国家认同上的变化。

不过,美国作用是个双刃剑,「陈水扁今年的5.20讲话与四年前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讲话稿是美国人逐字审定的,故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作是『美台联合台独宣言』,加上美台军事关系的逐步升级,美国人实际上是在为台独保驾护航──只要大陆不动武,美国并不在意台湾人做甚么,包括独立。」167。目前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是:「不回到『一中』,则不与台湾发展关系,不搞陈水扁很想要的三通」168,此外,也不欢迎支援台独的台商在大陆赚钱169。这意味着两岸官方接触陷入低潮,故大陆应一方面注意发挥美国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抑制美国对台发出错误资讯。

(6)与台湾的贸易仍需发展,但应吸引其高技术产业、人才向大陆流动。目前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对大陆的依存度不高,低于10%。这一方面有助于扭转大陆巨额贸易逆差,促进大陆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促进更多台湾相关民众对大陆的心理认同。

(7)适当给予台湾更大的国际生存空间。化解台湾人中的「大陆打压台湾」的认识。由于有大陆维护国家主权与台湾争取国家主权的矛盾,考虑到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大陆有必要采取相应灵活措施,在一国两制、APEC模式、亚行模式、奥运会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双方都能接受的其他方式,如共组使领馆、共同参与国际组织等170,又比如,中国只允许与自己建交国家的民间航空公司(而禁止其官方航空公司)飞台湾航线,这一规定是否应当修改171?

(8)与台湾探讨两岸互动模式,如建立邦联、国家联合体,应当注意「主权范畴在当代的『层化』趋势」,各国「更看重实际的效果和收益」,两岸应戮力发展「一种富有层次性和延展性的主权观念,这种观念既能坚持基本的主权要求,又能给对方回旋的余地,从而有助于两岸关系的有机磨合,最终达到实现统一大业的目标」172。

(9)两岸也可以探讨:在台湾许诺若干年内(比如,50年)不谋求独立的前提下允许台湾参加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50年后再协商台湾的国际法地位问题。但有一条大陆应坚持:50年之内,台湾不就改变现状进行公决173。这是为了两岸的最大福祉着想,而不是大陆的一己私利。明确的权力分享安排有助于弱化台湾民众对未来前途的不确定心理,从而有利于台湾的繁荣与稳定。毕竟,共同繁荣、共用稳定、两岸双赢是处理台湾问题的理想目标。

需要强调的是,合作成功的基本要求是参与方的互相妥协,台湾谋求单方面目标的做法难以实现──实际上,台湾实现独立的机会在波茨坦协定后已经不复存在。此外,独立不是台湾民众的最佳选择,所以,只有20%的台湾民众愿冒大陆武力打击之风险,坚持独立。台联党、李登辉等人的做法实际上违背了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

(10)有消息说,中国政府可能会制定「国家统一法」174。此举利弊参半,如果决心着手制定,那么,在列明哪几条属于可以动武的「『台独』重大事变」175的同时,应当还有一条:其他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的事件。这样有助于既在法律框架内处理台湾问题,又掌握判断的主动权。大陆以后处理台湾问题时,「应有既定的应对原则,操作时做到以我为主,避免既往那种被动应对,有时被台湾方面牵着鼻子走」的情况176。

注释

1 另外「四毒(独)」是疆独、藏独、「法轮功」、「民运」。

2 阎学通教授就认为:2004年台湾大选结果是二十多年来大陆对台政策的一大挫折。

3 郑重声明:运用国际关系理论进行研究并不意味着笔者认为台湾问题是国家间问题,而是为了将它放在国际大背景中进行分析,俾对问题的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

4 严格来说,「意识形态论」不属于国际关系理论,但由于这一观点普遍存在,笔者将之单列出来进行分析。

5 1994年李登辉接受《亚洲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称:「只有大陆自由、民主、繁荣之后,我们才能统一」。转引自陈志奇编:《台海两岸关系实录》(上册),(台湾)国家建设基金会、台海两岸关系研究中心,1998年4月版,第392页。近年来,连战也一再表示,「如果大陆变得更加民主、更加富强,台湾应该逐步同大陆统一」,可是,2003年12月18日在会见海外记者时,他代表国民党宣布放弃统一政策。这种选战宣示,是一条不归路,它表明,在现在的国民党眼中,大陆富强、民主与统一无关。

连战12月18日讲话见:http://www.people.com.cn/news/0031218.html ;

6 孙云编著:《震慑「台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华文出版社,2001年9月版〉,页232。

7 参见同上人民网消息,以及1996年7月23日台湾《中国时报》登载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傅立民在该报所办「两岸关系与亚太局势」讨论会上的讲话:「两岸统一的可能性仍存在,在大陆缺乏政治改革的情况下,台湾对此(指统一)并不热衷」;另外,1994国民党发表「一个中国」涵义称:「目前国家暂处分治状态,由于海峡两岸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歧异,而经济发展与民生水平,亦有差异,既非统一之时机,更无统一之条件,未来追求国家统一过程中,必须以确保台湾地区之安全与民众福祉为基础,在理性、和平、对等、互惠之前提下,依据国家统一纲领,分阶段达成国家统一的目标」。后两则分别转引自陈志奇编《台海两岸关系实录》上册,第180页与第10页。还有,布热津斯基也认为:「只有一个朝民主化方向前进和繁荣的中国才有可能吸引台湾接受和平统一」,见[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页269。

8 [美]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页1。

9 [美]玛莎·费尼莫,袁正清译:《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页2。

10 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页1、65、138、162。

11 这是秦亚青教授的解读,笔者表示赞同。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韦伯用「文化事件」指称「社会事实」,认为价值关联是文化意义的逻辑前提,人类通过价值关联将零散的文化事件串联起来而显示文化事件的意义与历史的方向。韦伯在这一问题上的详细见解可见:[德]马克斯·韦伯,韩水法、莫茜译:《社会科学方法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汉译本序」。涂尔干的见解,见埃米尔·涂尔干,胡伟译:《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安东尼·D·斯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页148。

12 [美]亚历山大·温特,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页13。

13 [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尤其第129-130页。

14 Richard N. Rosecrane, The Rise of the Trading State: 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Basic Books,1985),pp23-25.

15 [美]罗伯特·基欧汉与约瑟夫·奈,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4-31页。

16 Richard N. Rosecrane, The Rise of the Trading State: 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Basic Books,1985),P15;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页157-159。

17 此处依据Steven Krasner的定义和Robert Keohane对概念的发展,参见Stephen D 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p2;Robert Keohane, Robert,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Essay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U.S.A.Boulder: Westview Press,1989),pp2-4,10-11。

18 [美]罗伯特·基欧汉与约瑟夫·奈,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2-14页。

19 参见:国务院台湾事物办公室2003年12月17日《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积极务实推进两岸「三通」》的政策说明书,http://www.sohu.com/news/0031217.html. ;

20 全国台湾研究会编:《台湾问题实录》(上册)〈九州出版社,2002〉,页376。

21 转自陈志奇编:《台海两岸关系实录》下册,「谈话」部分104-106页。

22 〈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度升至35.4%〉,人民网2004年2月10日消息,http://news.fjii.com/2004/02/10/202450.htm

23 〈专家谈「公投」:陈水扁挑衅在先,我将师出有名〉, http://www.sohu.com/news/0040204.html ;

24 依照美国国家利益委员会2000年修改后的分类,优先次序如下:1,核心国家利益、2,极其重要的国家利益、3,重要的国家利益、4,次要的国家利益。详见胡鞍钢、门洪华主编:《解读美国大战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页89-91。

25 邓小平1984年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表示:「统一问题晚一些解决无伤大局」;1995年1月在题为〈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而努力奋斗〉的电视讲话(即「江八条」)中,提出「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2003年对台湾选战中愈演愈烈的选票战、公投战反应相对冷静,一方面表示坚决反对,另一方面力促美国发挥对台湾的影响。

26 见拙作:〈台湾问题:前景及其在中美国家利益中的位置〉,提交给「第三届全国高校『政治科学类』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发展卷──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4年4月23日至24日,第322-330页。文中分析了台湾问题在中美国家利益中的位置,以及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类型。

27 陈志奇编:《台海两岸关系实录》下册,「谈话」部分第254页。

28 感谢朱天飙博士的评点,使我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进一步考虑「美国支援减弱」与「台独加速发展」的关系。

29 意识形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或哲学上的是指「社会群体或共同体为了认识世界和自身而形成的指导其思想和行为的知识体系、信仰体系和价值体系」。狭义的是指「社会阶级或集团对自身地位、利益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表达,是一种理论学说和主张,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意识形态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体系」。──参见邢悦:〈意识形态在对外政策中的作用〉一文,第2页。此文将于近期发表在《现代国际关系》。本文指狭义的意识形态。

30 笔者将另文分析这一问题。

31 这是必然选择,国资委的成立将促进这一过程,因为,在外资大公司进入中国的浪潮下,现有国家控股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不是向外资开放就是向民营资本开放。哈罗德·德姆塞茨说得很清楚:大企业要维持有效经营,重要的一点在于,需要大批拥有足够私人财产的人,向这些企业注入大量资金并持有巨额的股份资本。参见: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第123页。

32 笔者与庞中英、杨大力、朱天飙、秦亚青、阎学通、Robert Ross等诸位教授的交流中,都听到了类似的观点。

33 〈李登辉的老谋深算〉,凤凰卫视2004年3月12日消息,http://www.phoenixtv.com/home/news/index9.html ;

34 陈子帛:〈关于「前朝余香」的思辩〉,《联合早报》,2004年4月24日,言论版。

35 郑永年:〈为甚么台湾离中国大陆越来越远?〉,《联合早报》,2004年4月6日,言论版。

36 张莹:〈新加坡国际事务学会秘书长张子超:北京应给台湾更大国际文化空间〉,《联合早报》,2004年3月  20日,新闻版。

37 大陆研究台湾问题的机构庞大、人员众多,相关研究成果汗牛充栋──除了零散发表研究成果的各类刊物(如《中国社会科学》)外,大陆专门发表台湾问题研究成果的专门刊物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台湾研究》(季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的《台湾研究集刊》(季刊)。这两家刊物尚无文章用国关理论对台湾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多数文章是就某个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对台湾问题,细节研究是必要的,但仅仅停留在这一层次显然不够。

38 林震:〈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2期,第67-77页。

39 林晓芳:〈浅析50多年来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多元化走向〉,《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42-46页。

40 才家瑞:〈日据时期(1895-1945)台湾同胞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296~301页。

41 郝时远:〈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123-136页。

42 刘国深:〈台湾「省籍族群」的结构功能分析〉,《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3期,第45-52页。

43 陈孔立:〈台湾政治的「省籍-族群-本土化」研究模式〉,《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第1-13页。

44 这里的「初级」,应作「不系统的」解,而不含有褒贬之意。撇开建构主义不论,上述作者对台湾问题的研究是相当深入的。

45 《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引自,http://qiuzhen.njxzc.edu.cn/hq_spacetime/la_relation/002.htm ;

46 [美]罗伯特·罗斯(陆伯彬):〈穿越台湾海峡──威慑、升级控制与中美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1期,第37-51页。

47 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理论体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第5-10页。

48 此观点来自温特教授2003年5月1日给笔者的信。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作者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根据秦亚青教授的观察,温特近年来弱化了行为体(agent)对结构的影响,更多强调结构对行为体的影响。依笔者看来,如果属实,则这说明温和建构主义继续向理性主义各派靠拢。但温特的新作〈为甚么世界国家是不可避免的?〉未能体现这一特征:在该文中,温特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有二:无政府状态与个人(包括集体)。前者以无政府逻辑(通过军事技术进步与由此而来的毁灭性战争趋势)将争取承认的斗争导向世界国家,这是从上到下结构影响个体的一面;后者则是由下而上个人(与集体)要求承认的斗争。笔者旋将专文分析建构主义的新进展。

49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第344-346页。

50 纳日碧力戈:〈民族与民族概念再辨正〉,《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第10页。

51 同上书,第12页。

52 郝时远:〈民族和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第4~5页。

53 [科]默罕默德·哈达德:〈科威特市的民族群体和民族等级结构〉,《民族译丛》,1992年第5期,第39页。

54 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第25页。国内探讨族群、族群认同问题论文中常被引用者,除孙文外,至少还有:郝时远的〈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分析〉、〈中文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民族和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李红杰的〈论民族概念的政治属性──从欧洲委员会的相关文件看「民族」与「族群」〉,徐杰舜的〈论族群与民族〉,纳日碧力戈的〈问难「族群」〉、〈民族与民族概念再辨正〉、〈族群形式与族群内容返观〉,周大鸣的〈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张海洋的〈浅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族群认同与跨文化传通〉,马戎的〈民族关系的社会学研究〉。

55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87~235页。

56 参见《最新实用世界地图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4〉,「文字说明」部分第53页。

57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129页。

58 融合的程度不同,所以「典型」广东人与「典型」东北人的外形特征有明显的不同。

59 阎学通教授2003年11月28日就台湾问题对清华学生所作演讲录音。

60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5页。

61 [美]约瑟夫·拉彼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金烨译:《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62 同上书,第59页。

63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第356-357页。

64 本省人与外省人的划分大约1989年才出现。见陈孔立:〈台湾政治的「省籍-族群-本土化」研究模式〉,《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第2页。「政治族群」的说法,见郝时远:〈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123页。

65 同上书,第2页。

66 [美]约瑟夫·拉彼德与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金烨译:《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71页。

67 [德]阿尔弗雷德·科津格:〈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民族译丛》,1985年第1期,第9页。

68 荷兰学者约翰·休津哈认为,法兰西人和英吉利人的民族主义之争到14世纪时就已经是『盛开的花朵』」,而尤金·韦伯在20世纪70年代令人信服地论证:「直到1870年以前,法国大部分农村和小镇居民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法兰西民族(French nation)的成员,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多人仍没有这种意识」,参见[英]沃克·康纳:〈民族形成于何时〉,《民族译丛》,1991年第5期,第8页。安德森反对这种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他研究发现: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南北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是第一波的民族主义。按此观点,则民族与民族主义皆是近代现象。

69 刘国深:〈台湾「省籍族群」的结构功能分析〉,《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3期,第45页。

70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20-21页。

71 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2000年9月版,第222页。

72 同上书,第9页。

73 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第5页。

74 同上书,第5页。

75 同上书,第10页。

76 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第9页。

77 孙中山认为少数民族中的大部分已经同化于汉族,在中国,民族就是国族。这也成了蒋介石政府对非汉民族积极推行同化政策的思想依据,见A·M·列舍托夫著,贺国安译:〈论「中华民族」概念的内涵〉,《民族译丛》,1992年第4期,第7页。也有人认为孙中山实际上并不认可五族共和,而是想将其他民族化入汉族,使中华民族成为英、法、德、美那样强大的单一民族国家,参见林齐模文章:http://210.51.11.207/hc/cgi-bin/topic.cgi?forum=43&topic=258&show=175 ;

78 孙中山:《孙中山文集》(上卷)〈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第485 页。

79 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是50年代、60年代、80年代分三次确定下来的。50年代开始民族识别工作时各地上报的则达400多个──郝时远:〈中文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思想战线》,2002年第5期,第62页。

80 A·M·列舍托夫:〈论「中华民族」概念的内涵〉,《民族译丛》,1992年第4期,第8-10页。

81 王实:〈「族群理论与族际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南民族学报》2001年第6期,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第26页。

82 [美]郝瑞:〈论一些人类学专门术语的历史和翻译〉,《世界民族》,2001年第4期,第32页。

83 有趣的是,他自己──可能还有罗奇(Miroslav Hroch)──也混用民族与族群两个概念,参见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第206页。

84 郭树勇、郑桂芬主编:《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4〉,第344页。

85 E·纳比:〈亚述人〉,《民族译丛》,1989年第1期,第7页。

86 [美]约瑟夫·拉彼德与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金烨译:《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164页。

87 同上书,第172页。

88 《台湾概况与台湾问题》,引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http://www.gwytb.gov.cn/zlzx/twwt.htm

89 如果有人问:确定这些因素的根据安在?笔者只好老实回答:根据我对台湾问题的了解。笔者一方面相信这些因素的选择不违常理,同好们将认可它们是最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也准备好了接受洞见,以及时增补自己囿于水平未能发现的因素。

90 《隋书·陈棱传》,转引自王芸生:《台湾史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第9页。

91 连横:《台湾通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第114页。

92 林仁川:《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第56-64页。

93 林仁川:《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上海:文汇出版社,1991〉,第225-226页。

94 阎学通教授研究显示,只有不超过15万人回台投票,而「选举」胜负差距不到3万张选票。一般认为,在大陆台湾民众的大部分反对台独,因为这将影响其切身利益。

95 刘国深:〈台湾「省籍族群」的结构功能分析〉,《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3期,第47页。

96 感谢张利华博士提醒我注意这一点。

97 王德禄、蒋世和编:《人权宣言》〈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第9页。

98 王芸生著:《台湾史话》〈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第95-105页,及倪健中主编:《国是论衡:台湾祸福──梳理大陆与大洋之间的历史流变》(上)〈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第525-528页。

99 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第876-877页。

100 时至今日,竟出现了这样的情形:某年大选,有一些民进党的群众把一活生生的小猪抛向天上,然后让小猪硬生生摔死在地,还一边咆啸道:「外省猪滚回去」,而电视播出了这样的画面!

101 刘国深:〈台湾「省籍族群」的结构功能分析〉,《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3期,第47页。

102 关于二·二八事件后四十年,国民党对此初步予以平反道歉,见2002年5月13日搜狐网消息, http://zhengzhou.news.sohu.com/news/67/33/news200833367.shtml ;

103 参阅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版〉中帕特南等人的文章,以及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笔者在探究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的演变与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含义的过程中,发现:在东欧、中国、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社会资本与公民社会有不同于英美的意义:在社会转型期,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表现出较强的政治参与度,可能与这些社会「私人空间」较小有关。相比而言,英美的公民社会较成熟,社会资本与政治关系相对疏远,更注重于个人志趣的满足。当然,也有对政治较为关注的团体。

104 感谢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萧林博士候选人提出这一质疑。促使我思考相应的解答。

105 崔之清主编:《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155-156页

106 陈孔立:〈台湾政治的「省籍-族群-本土化」研究模式〉,《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第11页。

107 参见崔之清主编:《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155-156页,及全国台湾研究会编:《台湾问题实录》(上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第195-199页。

108 美丽岛事件是指1979年12月10日,《美丽岛》杂志在高雄组织一场纪念世界人权日的活动,以民主、人权为主要诉求,喊出了「解除戒严」「开放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等口号,但也含有省籍、族群的因素。蔡有全、吕秀莲、纪万生等喊出「台湾人要站出来」,「咱们去抗议国民党」,国民党根据戒严法予以取缔,并逮捕了一批人。

109 据李敖考证,陈水扁是收了钱之后才出庭辩护的,可见彼等当时的行为动机是多重的。

110 全国台湾研究会编:《台湾问题实录》(上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第175-178页及198-200页。又,倪健中主编:《国是论衡:台湾祸福──梳理大陆与大洋之间的历史流变》(下册)〈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第847-855页。

111 王茹:〈民进党对媒体及民调的政治运作〉,《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4期,第33页。

112 连战2003年12月16日代表国民党宣布放弃「一中政策」时公开宣示:对台湾现代化贡献最大的是蒋经国,台湾人则对此没有明显反弹。但选中李登辉这么个大狐狸当接班人,则不能不说是蒋经国看人上的大失败。

113 台湾《中国时报》1998年6月5日。转引自陈孔立:〈台湾政治的「省籍-族群-本土化」研究模式〉,《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第3页。

114 胡克威:〈台湾民主化阶段中阶级背景与投票行为关系的探讨〉,刘兆佳等主编:《市场、阶级与政治:变迁中的华人社会》,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2000年5月版,第413-427页。

115 刘佳雁:〈透视岛内「教育台湾化」问题〉,《台湾研究》季刊,2003年第3期,第79页。

116 〈明报今日刊发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研究统筹员王家英文章:「李登辉的老谋深算」〉,凤凰卫视2004年3月2日消息,http://www.phoenixtv.com/home/news/index9.html ;

117 民进党于1999年5月8日由陈水扁主导通过了所谓「台湾前途决议文」,由过去「建立新而独立的国家」转变为「维持现状就是独立」的「事实台独」,声称「台湾是一主权独立国家,其主权领域仅及于台澎金马与附属岛屿;台湾「依目前宪法称为中华民国,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任何有关独立现状的更动,都必须经由台湾全体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2000年3月上后,陈水扁鉴于民进党实力有所增长,于2002年8月3日抛出了「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谬论,暴露了「台独」真面目。民进党并将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列入于该党「外交」之中,宣称海峡两岸「应以平等地位进行和平竞争」,透过全方位对话,寻求深切互相了解与经贸互惠合作,建立和平架构,以期达成双方长期的稳定与和平。在「外交」方面:宣称台湾应广泛参与国际社会,并以寻求国际承认、加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为奋斗目标。对外不再坚持使用「中华民国」,并以各种不同名称,广泛参与各类官方及非官方国际组织。陈水扁在对「一边一国」提出阐释时称:为维护台湾「主权」,有必要把台湾「定位」讲清楚,「一边一国」是「现状」,「不是老调重弹」。

陈水扁称,台湾的「国家」定位和两岸政策,是根据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四不一没有」,他讲「四不一没有」前曾经先跟美国说过,美国清楚台湾的立场。

民进党已经以此决议文取代党纲作为处理两岸问题的「最高纲领」。

以上文字根据下述三处网页内容总结:

http://news.sina.com.cn/c/2004-03-15/15292054399s.shtml

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8-13/26/334671.html

http://news.sina.com.cn/o/2002-09-22/0828736702.html

118 日本人殖民统治时期,为了培育台湾人的皇民意识,鼓励台湾人将祖宗牌位换成日本人,据李敖考证,李登辉、李远哲的父亲当年都换了祖宗牌位。这些人内心毫无中国人意识,一心一意谋求台湾独立不难理解。

119 〈民进党发展概况〉,搜狐网2004年2月1日消息,http://www.sohu.com/news/0040201.html

120 陈孔立:〈台湾政治的「省籍-族群-本土化」研究模式〉,《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第5页。

121 范希周:〈民进党现阶段大陆政策分析〉,《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4期,第20页。

122 民意调查显示:大陆放弃武力手段的情况下,80%台湾人赞成独立,而坚持「大陆动武也要独立」的达20%──据美国驻华使馆政治处官员2003年11月在北京清华大学国际所与学生对话时所引数位。

123 阎学通教授2004年1月8日回答笔者提问时表达的观点。

124 〈一场谁也输不起的大选〉,《南风周末》,2004年2月12日。

125 上述胡克威文章显示:受高中以上教育者的投票在95年议会选举中政党倾向不明显,国民党与民进党得票相当。而这恰恰说明两党的政策取向趋同──参见《震慑『台独』》第100-104页台湾媒体与学者的分析,及胡克威:〈台湾民主化阶段中阶级背景与投票行为关系的探讨〉,刘兆佳等主编:《市场、阶级与政治:变迁中的华人社会》,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2000年5月版,第413-427页。

126 〈台媒体称国民党拟改名,规划「台湾中立」等三主轴〉,早报网消息, http://www.zaobao.com.sg/special/newspapers/2004/05/phoenix150504.html ;

127 亲民党历史使命很可能即将完成,但合并了亲民党的国民党──很可能叫台湾国民党──前景不容乐观,要想恢复2000年时的影响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参见 「国民党中常会一致通过国亲合并案」,人民网香港2004年5月19日电, http://news.sohu.com/2004/05/19/38/news220183816.shtml ;

128 张黎宏:〈台湾地区政党体系发展导论〉,《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4期,第7页。

129 比如,「外交部长」陈唐山鼓吹台独,时间上是陈水扁的前辈,程度上比陈水扁更烈,号称「铁杆台独」;「教育部长」杜正胜乃「去中国化教育」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以这样的人选组成的「内阁」,目标无二唯此:推动台独。称之为「台独内阁」名副其实。相关文章可详见 :(1) 〈陈水扁的人事布局〉,早报网消息, http://www.zaobao.com.sg/special/china/taiwan/pages6/taiwan150504h.html (2)〈游锡堃等被任命,台新「内阁」人事确定(名单)〉,搜狐网消息,http://news.sohu.com/2004/05/20/09/news220200975.shtml ;

130 陈小冲:〈日据初期台湾人民抗日武装斗争中「归顺」问题初探〉,《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4期,第66页。

131 同上书,第66页。

132 白纯:〈简析日据晚期的台湾「皇民奉公会」〉,《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1期,第76页。

133 笔者并不认为林献堂的汉族认同已经变化,他采纳梁启超的建议,走的是「爱尔兰式」自治道路,内心仍认同于汉族。与他的同族林本源不同,他代表了认同中国的大部分台湾人,但不同意走蒋渭水为代表的激进路线。

134 许维勤:〈日本同化政策对台湾社会的戕伤──以台中雾峰林氏家族为例〉,《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4期,第74-76页。

135 王晓波:《台湾的殖民地伤痕》〈台北,帕米尔书店,1985年版〉,第107页。转引自陈奉林:〈关于日本与台湾关系的一些思考〉,《台湾研究》季刊,2002年第3期,第71页。

136 陈奉林:《关于日本与台湾关系的一些思考》,第71页。

137 白纯:〈资源委员会与光复初期的台湾经济〉,《台湾研究》季刊,2002年第3期,第74 页。

138 陈奉林:《关于日本与台湾关系的一些思考》,第71页。

139 方孝谦:〈日据后期本岛人的两极认同〉,《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1年6月号,第185-223页。

140 本段落改写自全国台湾研究会编:《台湾问题实录》(上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第497-586页。

141 [美]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俞金尧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896页。

142 感谢刘江永教授对这一点的强调,具体数位参见:日本经济产业省「贸易动向资料库」: http://www.meti.go.jp/policy/trade_policy/trade_db/index.html ;

143 〈中国关注日台关系升温〉,凤凰卫视2004年2月23日消息,http://www.phoenixtv.com/home/news/index9.html

144 〈台海观察:日本议员为何频繁访台?〉,人民网消息, http://japan.people.com.cn/2001/10/01/riben20011001_12135.html

145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新浪网消息, http://news.sina.com.cn/c/2004-05-18/20183265471.shtml

146 中坜事件发生后,美国CBS向全美广播了事件始末,美国媒体广泛指责国民党的卑劣行径。其实,现在仍不能确定是国民党指使人弄污了投给许信良的选票。美丽岛事件中,美国官方派员慰问被捕者家属,要求当局进行公开审判,美国务院又授意56名著名教授给蒋经国写公开信,要求对涉案人员进行公正的审判。 参见全国台湾研究会编:《台湾问题实录》(上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第189、198页。

147 全国台湾研究会编:《台湾问题实录》(上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第507页。

148 夏馨未请示美国国务院而擅自在台方拟好的贺卡上签字,破坏了美方与中方达成的处理台湾选举的某些约定,去职在所难免,却让泛绿阵营失去了个热情的支持者。 关于中美之间在处理台湾问题上保持沟通的一个最新例子是:大陆发表5.17受权声明前与美国交换了意见。──参见联合早报网2004年5月19日消息,http://www.zaobao.com.sg/gj/zg001_190504.html ;

149 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第869页。

150 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第912页。

151 余克礼教授2004年5月28日在清华国际所「清华-环球论坛」月度会议上的发言。

152 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第871-872页。

153 [美]菲利普·P·潘(Philip P. Pan):〈台湾文化中脱离中国大陆的新国家认同形成〉,《华盛顿邮报》,2004年1月2日,亚太版。

154 实际上,宋美龄在九十年代初即觉得「看不出中华民国的未来发展有多大的光明前景」,「一个独立的台湾」正日益逼近。参见《台湾问题实录》第242页。这一方面说明蒋家已看出台独问题的严重性,从而选择淡出台湾政坛,另一方面也佐证了笔者的观点:两岸实力对比的变化、经贸关系的增强抑制台独的效果很有限。

155 〈接受美国媒体采访,陈水扁誓言推动台湾独立〉,《联合早报》,2004年3月30日,文萃版。

156 马志尼(1805-1872)的口号是:每个民族都是国家(every nation a state),一个民族只有一个国家(only one state for each nation),但他断言义大利是一个民族的理由很勉强,纯粹是法国人「天然疆界说」的翻版:「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规定了义大利民族的界线,凡是说义大利语的地方,就是义大利人民的家园」──事实到底如何呢?共同的语言? 1860年义大利建国那一年,只有2.5%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义大利文;中法兰克王国(源于843年查理曼大帝三个孙子签的凡尔登协定)的历史记忆?难以想象;共同的地理?撒丁岛与之没有关联;共同的天主教信仰?或许是最主要的原因。在笔者看来,他的民族概念,包括了多个族群,他认为这些族群应当组成一个象法国那样的共同体即国家。19世纪的欧洲,一个民族成立国家具有正当性,所以,人们以各种理由「论证出」许多民族。他的论点影响巨大,是列宁-威尔逊倡导民族自决的理论来源之一,民族自决又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世界政治的主流话语。民族内涵的模糊性使之成为各方都能自行解读因而乐于接受的概念,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族群一旦政治意识被唤起,都乐于声称自己是一个民族因而有权建立主权国家。霍布斯鲍姆明确指出:「在1908年之前,民族的意义跟所谓族群单位几乎是重合的,不过之后则愈来愈强调民族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即独立主权的涵义」,也就是说,「国家(state)」的涵义越来越强烈。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第25、20页。但台湾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新民族的还比较少,更多的是倾向于「住民自决」。

157 这些正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对原住民采取的政策。台湾问题与此不同,但具有借鉴意义。

158 感谢阎学通教授的评点,使我进一步思考「美国军事支援」的建构主义含义。

159 〈陈水扁称2000年强调的两岸关系原则与承诺不变〉,搜狐网消息,http://news.sohu.com/2004/05/20/07/news220200769.shtml ;

160 当然,对李登辉来说,还有另外一层考虑:为下一步分裂国民党埋下伏笔。

161 陈舟:《美国的安全战略与东亚──美国著名国际战略专家访谈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第  154页。

162 杨立宪:〈当前台湾在有关两岸关系问题上的主流民意探讨──解读一年多来台湾相关民调透露出的讯息〉,《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1期,第6页。

163 详见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第379页。

164 约瑟夫·奈在《理解国际冲突:历史与理论》一书中认为威慑有效的三要素是能力、决心与可信性(credibility)。但可信性不包括错觉,故笔者认为用「对方认知」更全面。关于心理认知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参见罗伯特·杰维斯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8月版。关于奈的观点,参见.小约瑟夫·奈,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208-210页。

165 〈台办声明:台湾当权者是悬崖勒马还是一意孤行〉,搜狐网消息,http://news.sohu.com/2004/05/17/53/news220145339.shtml ;

166 〈两岸民调 维持现状是民众最大共识〉,凤凰卫视2004年5月8日消息, http://www.phoenixtv.com/home/news/index10.html

167 阎学通教授2004年5月28日在清华国际所「清华-环球论坛」月度会议上的发言。

168 余克礼教授同上会议发言。

169 〈台商不愿被「台独」牵连〉,《参考消息》,2004年5月29日,第1版。另据《中国经营报》2004年6月7日第一版文章〈许文龙内地基地探察:「绿色」台商的裂变〉消息,「奇美集团在宁波的投资建厂计划已被国务院台办叫停」。

170 刘国深:〈两岸政治僵局的概念性解析〉,《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1期,第5页。

171 《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国台办1993年8月1日,http://www.southcn.com/news/hktwma/zhongyang/zhysy/200109270159.htm

172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第28-29页。

173 也许有人会问:为甚么是50年而不是更长或更短?笔者的考虑是:为甚么邓小平要提出「一国两制」50年不变?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如果「一国两制」执行的顺利,大陆与港澳的差距缩小,「50年后更没有变的必要」;另一方面则是,50年大约是两代人的时间距离,预测50年后的事情非常困难(1990年的苏联、1949年的中国、1945年的台湾,都不是50年前的人可以预料的),这种朦胧性使得双方在心理上易于接受一些妥协,从而化解当前的困境。

174 〈国台办:中国将认真考虑用法律促祖国统一〉,搜狐网消息,http://news.sohu.com/2004/05/12/39/news220103905.shtml ;

175 〈台办声明:台湾当权者是悬崖勒马还是一意孤行〉,搜狐网消息,http://news.sohu.com/2004/05/17/53/news220145339.shtml ;

176 阎学通教授在3.20前夕回答笔者的请教时表达了这一观点。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