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联对炮击金门的反应及其政策选择
苏联领导人对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的爆发并不感到吃惊。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国领导人说,他们事先准备采取 针对蒋介石的一次新的军事行动,他们要求空中掩护以及射程远的、部署在海岸上的炮群13.尽管如此,危机的爆发大大出乎赫鲁晓夫意料之外,一则是中国没有依照惯例向苏联通报炮击的时间和计划,其次赫鲁晓夫也没有料到美国对危机的反应会如此强烈。因此,危机使得苏联面临非常严峻的两难境地,以下重要因素影响苏联对危机的反应,制约着苏联的行为。
首先,最重要因素是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影响和制约。这个条约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它援助。 显然,一旦中国的行为使美国卷入军事冲突,苏联势必要对中国履行条约义务,这样将使苏联卷入一场同美国的战争,甚至是核战争。因为早在危机爆发之前,苏联军界就开始探讨美国在台湾海峡地区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苏联战略家塔兰斯基(N. Talensky )将军在1958年1 月的《国际问题》杂志上撰文指出:通过对西方军事战略的研究可以判断,台湾海峡是适合进行有限核战争的地区之一。因此,如何避免美苏之间的战争,无疑是苏联在对危机作出反应以及采取相应行动时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
其次,同前一个因素相关,苏联必须考虑美国对危机的反应。中国炮击金门后,美国政府反应强烈,一方面向台湾海峡地区增派军力,调派航空母舰和一个中队的B-47型轰炸机到远东;另一方面,美国宣布将对金马等沿海岛屿进行军事干预。面对美国的强硬立场,苏联出于缓和同美国关系的战略需求,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卷入中美之间的军事对抗,另一方面,面对 长着核牙齿的纸老虎 ,苏联还要表示对中国的支持,以维护其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威信和地位,但这种支持是有限度和谨慎的。正如《共产党人》杂志在一篇评论危机的文章中明确指出的,苏联对中国的支持不能冒发生战争风险的代价,文章甚至宣称: 苏联不想要军事冲突。 因此,赫鲁晓夫在危机期间几次表示对中国提供军事上的支持,恐怕其考虑的出发点在于以此威慑美国,避免美苏正面冲突。
第三,苏联在决策时清楚地意识到,她完全无法控制中国的行动。考虑到中国在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期间的行为,以及中国在处理波匈事件上的独立性,苏联领导人明显意识到,在处理第二次台海危机时应更多地考虑如何约束中国的行为,以避免中美之间可能爆发的战争。
同时,苏联决策者处理危机时必须考虑当时东西方战略力量的对比。一方面,苏联虽然认为东西方之间的力量对比正在变化,但要完全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恐怕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同中国的判断有着根本的分歧;另一方面,同这一时期苏联对其他危机的反应、特别是对柏林危机的反应明显不同的是,苏联在台海地区缺乏军事优势,苏联军方在危机爆发之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使得其对危机的反应更加谨慎。
最后是苏联对沿海岛屿本身重要性的考虑。毫无疑问,苏联的战略重点是在欧洲,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同美国争夺的重点同样是在欧洲。至于沿海岛屿的地位,苏联显然认为缺乏同美国进行全面战争的重要性,不值得为这些小岛同美国爆发战争。但苏联领导人没有意识到,这些岛屿对中国来讲,却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标志。
以上分析的重要因素导致苏联在危机中面临两难的政策选择:一方面,出于维护自己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信誉和威望,苏联不得不公开支持中国的行动;另一方面,对中国的支持,可能会导致美苏之间的战争,甚至是核战争。因此,苏联在危机期间的政策选择,依据对中国危机决策的了解和认识以及美国对危机的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在整个危机过程中,苏联的反应与决策是被动和谨慎的。
在危机的第一阶段(从炮击开始到1958年9 月底),中国炮击金门的一个主要目的,从军事上来讲,是 侦察美国人的决心,考验美国人的决心 ;对沿海岛屿则是相机行事,机会来了就占领金马。由于苏联不了解中国炮击金门的战略意图和作战目的,因此在危机的第一阶段,苏联一方面发表声明支持中国的行动,并试图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中国的意图和目的,以期影响和制约中国的行为。由于意识到在台海地区可能爆发战争,苏联军方在这一阶段的反应更为谨慎和克制。
尽管苏联可能事先知道中国将要采取的行动,但令苏联领导人震惊的是,中国方面完全没有告知炮击的时间、行动方针以及具体目的。了解中国的行动意图,成为苏联进行决策的前提,苏联驻华使馆成为相关情报的重要来源。得知中国炮击金门后,苏联使馆立即电告苏共中央,中国只是在8 月23日发动炮击后才告诉我们,之前丝毫没有透露这一本已在计划中的重大军事政治行动的意图。赫鲁晓夫收到苏联使馆的通报后,立即要求苏联大使转告中方,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才刚刚开始,经济上和军事上还比较落后,目前不具备打现代化战争,也不具备对台湾实施登陆作战的条件。包括苏联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也没有必要现在卷入这场战争之中。由于以上所分析的原因,毛泽东通过外交部通知苏联方面说,这些岛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我们如何解放它们,是我们的内部事务14.
从危机开始到1958年底,苏联大使馆共向国内发回52份有关报告,他们对中国政策的基本判断是:中国同志利用毛泽东关于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的论断,认为在危机中 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并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但苏联大使馆的报告却认为, 仅仅把解决台湾问题视为纯属中国内政完全是错误的。我们的中国朋友在台湾冲突发展的第一阶段,采取了极为简单的方法去评估台湾问题的紧迫性,从而导致恶化国际紧张这种可能性的出现,使得美国方面采取战争边缘政策.苏联大使馆的报告还明确指出: 中国人现在表现出来的倾向是要自己解决亚洲问题,他们并不认为有必要与我们商量他们计划中的行动,尽管当局势失控的时候他们会指望我们的支持。15
由于无从确切了解中国行动计划的意图,苏联方面决定派葛罗米柯到中国。在此之前,苏联驻华使馆参赞苏达利柯夫(N. G. Sudarikov )根据赫鲁晓夫的指示,在9 月5 日拜会周恩来。苏达利柯夫告诉周恩来: 葛罗米柯同志此次访问北京的重要目的,就是向中共中央政治局通报赫鲁晓夫同志就台湾海峡的事态给艾森豪威尔的信件 ,同时与中国 交换在这一问题上的看法.周恩来利用这次会谈,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谈了中国对台湾海峡形势的分析、美台矛盾以及中国的立场、策略和所采取的行动。周恩来特别强调: 中国炮击金门、马祖并不是就要用武力解放台湾,只是要惩罚国民党部队,阻止美国搞‘ 两个中国‘ ,如果打出乱子,中国自己承担后果,不拖苏联下水。 16
9 月6 日,周恩来同葛罗米柯会晤,向他说明中国政府在台湾海峡地区等问题上的立场,葛罗米柯表示苏共中央完全赞同中方的立场和措施。根据苏联的档案纪录,周恩来在会晤时对葛罗米柯说:由于对沿海岛屿实施打击,中国已经考虑到有可能在这一地区爆发美国针对中国的局部战争,准备承受严重的打击,包括原子弹和城市的毁灭。周恩来指出,即便是美国使用了战术核武器,苏联也不需在战争的这一时期参战。只有当美国使用较大能量的核武器,并以此方式冒扩大战争风险的时候,苏联才应当用核武器对美国实施反击17. 根据葛罗米柯的回忆录,毛泽东在同葛罗米柯的会谈中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赫鲁晓夫在同中国进行磋商之后,针对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的核威胁政策和新港声明,在9 月7 日发出了致艾森豪威尔(Dwight D. Eisenhower)的公开信,呼吁美国政府对台湾及台海地区所采取的行动要谨慎从事,不要轻易采取可能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的步骤。信中指出,对中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苏联也吓不倒中国,那些策划对中国进行原子进攻计划的人不应忘记,不只是美国,另一方也拥有原子武器和氢武器以及发射这些武器的相应工具。如果美国对中国发动这种进攻,那么,它立即会受到应得的同类武器的反击。信中特别强调: 对我们伟大的朋友、盟邦和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也就是对苏联的侵犯。 葛罗米柯在9 月18日联大会议发言中重申了赫鲁晓夫的声明。赫鲁晓夫在9 月19日致艾森豪威尔的第二封信中再次表达了上述立场。
与此同时,赫鲁晓夫还特地召见中国驻苏大使刘晓进行一次 重要谈话.在这次会谈中,赫鲁晓夫明确阐述了苏联对危机的立场态度,表露出对爆发战争的担忧。赫鲁晓夫说,美国的战争边缘政策很危险,要特别提高警惕。为了防止局势进一步发展,苏联将考虑采取一些具体步骤,帮助中国制止美蒋侵略阴谋的实现。因此,苏共中央经过讨论研究后认为,应在空军方面加强那一地区的力量,使这的力量能够对美蒋海军起到威慑作用。赫鲁晓夫的真实意图是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建立平衡美国优势的力量,以期避免美苏对抗。中共中央考虑到前一阶段出现的 联合舰队 和 长波电台 事件,经过讨论后婉言谢绝苏联的建议。
中国的这一立场使苏联领导人感到更为难堪和极为不满。9 月27日,苏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再次强调苏联政府的立场,强调中苏团结与联合的重要性,强调对中国的进攻就是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进攻,就是对苏联的进攻。但信件同样强烈地表明苏联领导人对中国行为的不满。信件指出: 我们不能允许敌人有这样的幻想,即如果美国或日本或其它任何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动进攻,苏联将袖手旁观。 信件情绪激烈地说: 如果当原子弹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当中国的儿女们已经付出生命代价的时候,而苏联,不仅拥有可以阻止我们敌人而且还可以摧毁敌人的可怕武器,却允许自己不向你们提供援助,这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对国际工人阶级运动,都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这是对世界工人阶级的犯罪,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教导的共产主义最神圣的原则的背叛18.
苏共中央的这封信清楚表明苏联在危机中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如果苏联履行同盟义务,则中国的行为使苏联有卷入战争甚至是核战争的危险;另一方面,如果苏联袖手旁观,则中国的行为使得苏联可能在社会主义阵营面前丧失信誉和威望。为此,赫鲁晓夫又连续给毛泽东写了两封信,表示苏联可以派携带地空导弹的C-75型轰炸机到福建,增强中国的防空力量,改变台海地区的战略力量对比,避免战争。毛泽东覆信给赫鲁晓夫虽然表示欢迎,但他强调, 为了最后胜利,我们愿意承担第一个打击,灭掉帝国主义,无非是死一大堆人.毛泽东同时提议,最好请苏联政府供应一批地空导弹和岸舰导弹,并派来技术人员帮助中国训练使用这些武器的部队。中共中央的态度不仅表明中国自己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也反映出中共领导人继续反对苏联在军事上控制中国的 企图.
与苏联政治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和赫鲁晓夫支持中国的声明相比,苏联军方在危机期间异常沉默。这种沉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苏联军方报刊对危机的报导持异常冷淡的态度。危机爆发后,《真理报》连续发表三篇 观察家 的文章,支持中国的行动;这些文章都警告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攻,就是对苏联的 威胁 ,苏联将提供一切必要的 道义和物资上的援助.而苏联军方报刊基本上没有发表任何文章。特别突出地反映苏联军方态度的是在赫鲁晓夫两次致函艾森豪威尔之后。苏联政治报刊都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加以报导,并配以社论表示支持。但苏联军方报刊却降低调门,反应冷淡,或不发表评论,或根本不提及赫鲁晓夫声明中的核心部分。赫鲁晓夫致艾森豪威尔的第二封信公布后,苏联军方报刊的反应更为冷淡,军方各主要报刊基本上未对赫鲁晓夫的声明作任何评论。
另一方面,同其它危机相比,苏军高级将领完全避免表明自己的立场,只有负责苏军装甲部队的鲁特米斯托夫(P. A. Rotmistrov)元帅在9 月14日的一篇文章中简略地提到苏联武装力量正 警惕 地注视着远东的局势,但只字未提苏联对中国的支持。最为突出的是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Rodion Malinovsky )元帅和华约司令科涅夫(Ivan Konev)元帅的表现。在危机的高潮时刻,马利诺夫斯基在莫斯科军事工程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明显回避发表自己对危机的观点。作为7 月底赫鲁晓夫访问北京时苏联代表团的成员,马利诺夫斯基的态度是反常的。与此同时,科涅夫在波兰建军节的庆祝会上,对台海危机也是避而不谈。
苏联军方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苏联决策层对苏联采取何种政策的意见分歧,但目前尚缺乏苏联的档案文献来证实这种分歧的真实性及其意义。也许可以这样理解苏联决策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分歧:它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其实质是苏联摆脱两难境地的一种策略手段,通过赫鲁晓夫的声明表示苏联履行条约义务的决心,维护其信誉;而军方表现的目的则在于向美国和中国显示苏联对危机反应的克制与谨慎。因此,从决策过程看,这种表面上的不协调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赫鲁晓夫的危机决策。
在危机的第二阶段,中国改变了对沿海岛屿的政策。毛泽东考虑到这一阶段美国的政策,在9 月底认为占领金门的意见 恐怕不宜采纳.经过研究,中共中央决定将金马留在国民党手中,将来一揽子解决台湾问题。周恩来遂在10月5 日和14日向苏联代办安东诺夫(S. F. Antonov )通报了中国对台湾海峡的政策。赫鲁晓夫表示同意中国的政策。目前尚无苏联方面的档案文献详尽论述苏联在危机第二阶段的决策过程,但有两点是非常清楚的:首先,赫鲁晓夫继续在各种场合对中国的行为表示支持;其次,赫鲁晓夫非常不满这一阶段中国的新政策,这一点在1959 年中苏会谈中暴露得特别明显。赫鲁晓夫称中国对沿海岛屿的处理是 托洛茨基式的.
四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尽管还需要更多的档案文献来厘清危机期间中苏关系的演进,但这次危机无疑严重损害了中苏同盟。首先,危机为双方关系的发展投下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阴影。苏联认为中国炮击金门不仅违反了条约,使苏联陷于严重的战争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苏联认为中国的行为破坏了苏联的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有损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和世界舆论面前的威信。这就是赫鲁晓夫对中国采取如此重大的行动竟然事先不通知他而一直耿耿于怀的原因。在苏联领导人看来,中国炮击金门 实际上正好迎合了美国好战集团破坏苏联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方针的意图。北京打算借助这种行动来激化苏美关系,并利用苏中条约这部机器把冲突扩大为远东的军事对抗.
由于炮击金门具有 针对这一时期赫鲁晓夫上台后对西方的姑息政策 这一决策背景,因此,在毛泽东的眼里,赫鲁晓夫同美国搞缓和,不反帝,尤其是不反美帝,还算什么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实际上,早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就印发了《马列论不断革命的语录》,在内部开始批评苏共中央。对于苏联对中国行为的责难,毛泽东在1959年的一次内部讲话中作了极为深入的总结,他强调指出: 赫鲁晓夫们很幼稚。他不懂马列主义,易受帝国主义的骗。他不懂中国达到极点,又不研究,相信一大堆不正确的情报,信口开河……他对中国极为恐慌,恐慌之至。他有两大怕:一怕帝国主义,二怕中国的共产主义。他怕东欧的各党和世界各共产党不相信他们而相信我们。 因此,由炮击金门所揭示的中苏意识形态上的重大分歧,使得中苏关系的公开破裂,仅仅是时间问题了。
其次,危机加深了双方在台湾问题以及在沿海岛屿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苏联虽然在危机期间表面上支持中国,但实质上是反对中国对台湾问题以及对沿海岛屿的政策立场,这种态度在赫鲁晓夫1959年10月访问北京时同中共领导人的会谈中得以充分体现。赫鲁晓夫不但埋怨1958年炮击金门给苏联 造成了困难 ,对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表示不满,而且明确告诉中国领导人,一旦台湾海峡爆发战争,苏联是不会卷入的。赫鲁晓夫还建议今后中苏通过一定途径就台湾问题交换意见,了解彼此的立场和方针、政策。赫鲁晓夫的建议和观点遭到中共领导人的拒绝和严厉批驳。毛泽东直截了当地告诉赫鲁晓夫:如何解放台湾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你是无能为力的,不宜说三道四。因此,中国领导人认为,从苏联领导人对中国炮击金门所作出的反应可以清楚地看出:苏联为了自己的外交利益,不惜要求中国牺牲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三,炮击金门产生的另一重要后果是,促使苏联领导人停止向中国提供核武器。赫鲁晓夫在危机中已经决定,苏联将不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并要重新考虑与中国的关系。对此,一心要同美国搞缓和、感到无法约束中国行为的赫鲁晓夫认为,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是非常危险的。因此,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结束不到一年,1959年6 月20日苏联正式通知中国,停止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材料。
中共中央认为苏联此举是中苏关系中一起重大事件。由于此时苏联在核禁试问题上追求与美国的合作,单方面宣布停止一切核试验。对此中国领导人认为,依照赫鲁晓夫的逻辑,既然要停止核试验,那当然不能让中国制造原子弹;这就表明赫鲁晓夫这时倾向于同西方搞妥协,认为这样就可以维护世界和平。中国领导人相信,赫鲁晓夫把和平的希望寄托在同美国达成协议上,而不是依靠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包括中国拥有原子弹)、依靠社会主义阵营、世界民族独立运动、世界工人运动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力量的联合斗争。对此中共中央的结论是:苏联的这个行为说明赫鲁晓夫可能要在中苏关系上采取新的方针,因为他在1958年提出要在中国建长波电台、搞联合舰队,实际上是要控制中国;当这些遭到抵抗后,他可能采取新的方针——同西方主要是美国站在一起反对中国19. 苏联的行为后来被中共抨击为 联美反华.
这样,赫鲁晓夫在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中决定停止向中国提供核工业技术援助,实际上是中苏分裂进程中一个重要方面——核政策上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的缘起,其影响是深远的。
五结论
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在看似一致与合作的表面,深藏着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重大分歧。危机进一步加深了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同时更为重要的是,1958 年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清楚表明,中苏两国的矛盾和分歧开始由意识形态领域向国家关系特别是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成为中苏矛盾和分歧公开化以及国家关系迅速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注释
1 Vladislav Zubok and Constantine Pleshakov , Inside the Kremlin‘s Cold War: From Stalin to Khrushchev (Cambridge ,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6 ), 211.
2 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1957-1969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页216-1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页159-60;毛泽东:〈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1958年1-12月),页393.
4 毛泽东:〈同巴西记者马罗金和杜特列夫人的谈话〉,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1958年1-12月),页370-71;同注3 毛泽东,页384.
5 毛泽东:〈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共产党领导人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页17.
6 1956年5 月2 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Pavel F. Yudin)与毛泽东的会谈纪录,俄国档案,SD08102 ,此为沉志华收藏的俄国档案原文复印件编号,下同。
7 毛泽东:〈非洲当前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反对资本主义〉,载《毛泽东文集》,第八卷,页8.
8 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1956年1 月至1957年12月),页630-37.
9 ;19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 年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页 151-53;207-208.
10 1960 年11月26日米高扬、科兹洛夫与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的会谈纪录,俄国档案,SD09880.
11 1956 年5 月2 日尤金与毛泽东的会谈纪录,俄国档案,SD08102.
12 1958 年7 月24日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参见郑文翰:《秘书日记的彭老总》(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页318.
13Memuari Nikiti Sergeevicha Khrushcheva, Voprosi istorii, 1993 , no. 2;参见注1 书,页220.
14 TsKhSD (Storag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Documents of Russia ), f.5, op.49, d.239; f.5, op.49 , d.131; f.5, op.49, d.134. 参见注1 书,页221-24.
15 TsKhSD , f.5, op.49, d.134. 参见注1 书,页223.
16 1958 年9 月5 日苏达利柯夫同周恩来总理的会谈纪录,TsKhSD, f.5, op.49, d.134. 参见注1 书,页 224-2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 》,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页166.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中卷,页166.1958年9 月6 日葛罗米柯同周恩来总理的会谈纪录, TsKhSD, f.5, op.49, d.133. 参见注1 书,页225.
18苏共中央1958年9 月27日致中共中央的信件,参见Khruschev‘s Nuclear Promise to Beijing During the 1958 Crisis, Cold War International Project Bulletin, Issues 6-7 , Winter 1995/1996 (Washington, D.C.: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 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