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学 > 台湾问题 > 正文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和中苏关系(上)

1958年8 月23日,中国在事先没有知会苏联的情况下,开始炮击金门、马祖,被称为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国内学界利用中美两国新近解密的档案文献,从中美关系的角度对这次危机的起源、进程,以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作了相当系统的论述和研究。近年来,随着苏联外交档案文献解密以及中国相关文献、回忆录陆续出版,国内外学者开始从更为广阔的视野,特别是5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变化和中苏关系演变来研究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际上,研究中苏关系演变与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新鲜的课题;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初期,西方学界就试图从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中寻找导致中苏分裂的因素。冷战结束后出现的新的档案文献,使得研究者可以更全面地从中苏关系演变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研究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俄罗斯学者认为,1958年台湾海峡危机是对克里姆林宫的挑战,同时也是向苏联在 全球马克思主义帝国中领导地位 的挑战;因此, 作为早期冷战史中绝对的两极体系瓦解的表现形式,1958年的台湾海峡危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 而官修的中国外交史则强调,1957-59 年中苏两国在外交领域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相互进行了必要的支持和良好的配合,当中包括炮击金门时苏联对中国的支持2.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则需要系统探讨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爆发之前中国对国际问题的新看法和外交战略的重大变化,而炮击金门是中国领导人对这些新看法和新战略的一次检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看法和外交战略的变化都与苏联的政策方针有着根本的战略分歧;因此,炮击金门的决策同苏联有着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对中苏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重大变化

毛泽东讲过,(以下)这些国际问题多年来一直在脑子里转来转去,逐渐形成一些看法、观点,思想就开朗了。这些重要观点和思想主要包括中间地带理论、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东风压倒西风 的论点、辩证对待国际紧张局势等,而炮击金门无疑是毛泽东对自己这些观点和思想的具体实践。

中间地带的思想是50年代后期毛泽东反复思考的一个重要国际问题,其观点较之以前有根本的变化,也成为毛泽东观察这一时期国际问题和确定中国外交方针的基本出发点。中间地带理论是毛泽东在1946年同美国记者斯特朗(Anna Louis Strong )的谈话中提出的。毛泽东当时认为,中间地带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前途无非两种:不是倒向资本主义的一方,便是倒向社会主义的一方。同时,因为斯大林时期苏共不赞成中间地带理论,而强调阵营理论,毛泽东在1947-54 年间暂不提此论。但是,50年代国际局势变化,使得毛泽东开始重新认识中间地带的性质、作用,以及争取 第三种力量 的重要性,因为相当数量的民族主义国家在摆脱殖民统治之后,继续保持其中间立场,表现出独立的政治要求,成为两大阵营之间的中间力量,显示出民族主义国家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同社会主义阵营有着一致的利益。正是国际局势的变化和这些国际重大事件引起毛泽东对民族主义国家的政治性质、地位和发展前途等问题进行新思考。

首先,毛泽东认为美国控制中间地带不仅是为了反对共产主义,而且是为了削弱中间地带上的国家。1954年毛泽东会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 美国的目标是占领处在这个广大中间地带的国家,欺负它们,控制它们的经济,在它们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最好使这些国家都弱下去,这包括日本、德国在内。 以后毛泽东反复强调这个论点。他在1958年9 月8 日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指出: 现在五大洲,除了澳洲,四大洲美国都想霸住 ……它是霸中间地带为主。3

其次,毛泽东对民族主义国家的性质作了新的判断和分析,从而改变了他以前的看法。毛泽东在1958年9 月的一次谈话中指出,中间地带上的一些国家, 不是帝国主义国家,也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民族主义国家。拉丁美洲有许多这样的国家,将来还会多……这些国家既不站在帝国主义的一边,也不站在社会主义的一边,而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参加双方的集团,这是适合于它们现在的情况的.而 第三种立场可以维持相当的时期,维持到还有必要的时候.对于这种中立政策,毛泽东认为是 一种独立自主、不受控制的立场 ,中国欢迎这种立场,因为它有利于和平事业,不利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和战争计划。在后来的一些谈话中,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主要场所是在亚洲和非洲,他提出: 共产主义,民族主义,帝国主义,这三个主义中,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比较接近。4

第三,毛泽东明确指出中间地带是牵制乃至消灭帝国主义力量的战略区域,这一论点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绞索政策.毛泽东1955年4 月29日同英国共产党主席波立特(Harry Pollitt )谈话时指出,目前美国在广大的中间地带,从东京到伦敦建立军事基地,把三百万军队中的一百多万都钉在这些基地上,动弹不得。这不像是个打仗的架式。 如果真的打起来,首先中间地带就完了。但是这广大中间地带的人民中,亚非两大陆就有十四个亿,还有欧洲的人民,都是我们反对美国侵略的同盟者。……在美国控制下的各国人民无法容忍,便要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为此他反复强调,要注意中间地带的重要性问题,在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的修改和批语中明确指出: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是西方少数几个国家的广大的后方。失掉了这个后方,帝国主义就将崩溃。现在这个后方的广大部分已经解放了,还有几个部分正在争取解放。 毛泽东还认为: 帝国主义已经为这三个洲的国家造就了强大的无产阶级,帝国主义也在这些国家造就了知识分子队伍。帝国主义为了它自己的目的,造就了工人阶级,造就了知识分子,结果将是由它造就出来的人把它自己推翻。5

最后,毛泽东强调民族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支持。他指出,美国和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意识到同苏联和中国打仗不可能取胜,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激烈地争夺两个斗争力量之间的中间国家。在这些中间地带上,美国正在建立自己的军事基地,在政治和经济上奴役这些国家,把它们变成半殖民地,变成自己的附庸。但是这些国家的人民不希望战争,他们明白,对于某些疆土小而人口稠密的国家来说,战争意味着整个毁灭。所以这些人民努力对抗美国的侵略政策,努力摆脱它的控制。争取中间地带的国家,对于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具有重要意义6.为此毛泽东明确中国的外交方针: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对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我们就要支持.毛泽东还强调,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支持社会主义国家的 最主要的力量 7.

导致5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战略发生重大变化的因素,不仅有前述的国际原因,而且还有国内的重要因素,即国家经济建设上的 大跃进.大跃进不仅是这一时期中国重要的经济现象,而且也是重要的政治决策,是毛泽东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的经济状况,改变同西方国家力量对比的重要行动。因此,大跃进的思想基础,同50年代后期中国 革命外交 的指导思想是一致和相互补充的。

大跃进的根本目的不仅要在经济上赶上苏联,而且要尽快超过英美。1958年5 月在北京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再次批判经济建设中反冒进的问题,正式提出大跃进的方针,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提出 要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上七年赶过英国,十五年赶过美国 的新口号。随后,在反冒进和大跃进的气氛下,经济建设计划不断被修改,1958年6 月毛泽东明确要求: 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只要1962年达到6 ,000 万吨钢,超过美国就不难了。 两个多月后,毛泽东甚至提出了 七年超过美国,变成天下第一.

大跃进的狂热对中国外交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要求外交工作必须克服保守思想,破除对西方的迷信。1958 年6 月,外交部召开讨论国际形势的务虚会,这次会议虽然肯定1949年以来的外交路线是正确的,但也指出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存在右倾保守偏向,包括在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上忽视必要的批评,对一些修正主义的观点不加批驳;在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上,忽视必要的斗争,模糊了社会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之间的界线;在同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上,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毛泽东特别强调,1954年指示在日内瓦会议上同美国人接触,这与自己一贯的想法不一致,看来还是原来的想法好,即坚持和美国斗争,不和美国发展关系。这次会议把中国的外交政策归纳为: 搞臭南斯拉夫,巩固社会主义;打击美国,搞垮帝国主义;孤立日本,争取民族主义。

重提中间地带理论并赋予新的内涵以及 不断革命 理论的提出,标志着5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出现了革命外交的重要特征。它要求中国支持世界革命,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这同赫鲁晓夫(Nikita Khruschev)的社会主义外交政策总路线特别是 三和路线 、与美国搞缓和有根本分歧。

二中苏战略分歧与炮击金门的决策

进入50年代中后期,中苏两国关系开始发生明显变化;除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反对苏联全盘否定斯大林外,两国也在一些重大战略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中国领导人认为,苏联领导人在国际形势上考虑或应付的现实问题多,缺乏对于整个局势的全面分析和预见; 考虑和讨论世界战略和远景问题很差.

中间地带理论的系统化以及由想象中的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直接导致毛泽东提出著名的 东风压倒西风 论断。根据自己对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的判断,毛泽东在1957年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明确提出 东风压倒西风 的论断。在他提出的十点证明 东风压倒西风 的论据中,其中有八点都可以说是体现了毛泽东的中间地带理论,主要包括:中国革命、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伊士运河事件、叙利亚、英国退出亚洲和非洲很大一片土地、荷兰退出印尼以及法国退出叙利亚、黎巴嫩、摩洛哥、突尼斯、在阿尔及利亚没有办法等。因此毛泽东的结论是, 西方国家拋到后边了,我们大大占了上风了8.

在 东风压倒西风 的论断下,中国和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总路线的问题上产生了根本分歧,首先体现在如何对待 和平共处 的政策。和平共处是苏共二十大提出的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总路线.中共自从1954 年以来也高度评价和平共处原则,但随着中间地带理论的提出和对国际形势有了新判断,中国领导人开始认为, 亚非国家共同的和平志向,他们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是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和它们建立统一战线的基础 .而在中国领导人看来,这个统一战线是反帝、反殖的统一战线,决不是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进行所谓的 和平共处.中国领导人特别强调:赫鲁晓夫和苏联其它领导人对和平共处政策的定义是有限的概念,因为和平共处政策的全部内容不仅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援助,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支持世界革命、声援资本主义国家没有执政的共产党的问题,而且还包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支持的问题,还有支持整个国际工人运动的问题9.因此,在八大二次会议的决议中,中共对和平共处这个前几年还在宣传上大加赞扬并在实践中运用的重要原则几乎没有提及,显示中共领导人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变化。中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总路线的看法同苏联的根本分歧之一,就在于要不要把支持世界革命、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作为社会主义外交政策总路线的其中一个内容。

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将和平共处确定为苏联外交政策的总路线。他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思想,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苏联外交政策的总路线,这不是权宜之计的策略,而是苏联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针对中国的论点,苏联领导人认为,不能有和平共处、社会主义国家合作以及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三条总路线。对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地位和作用,两国领导人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并成为中苏论战的重要内容。苏联领导人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总路线只有一条,根据这条总路线才有了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以及反对帝国主义、争取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斗争的其它一切措施;这是因为苏联 把和平共处看成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总路线是以社会主义阵营的统一、合作和相互援助为出发点的,而不仅仅是支持民族解放运动10.

毛泽东在炮击金门后反复说明,炮击的目的首先是支持阿拉伯人民的反帝斗争。他在炮击开始当天晚上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上着重指出,这次炮击金门, 老实说是我们为了支持阿拉伯人民而采取的行动,就是要整美国人一下。美国欺负我们多年,有机会为什么不整它一下.国防部长彭德怀在军委会议上传达毛泽东和中央决定时也强调,最近美英两国军队武装干涉黎巴嫩和约旦,企图镇压黎、约人民及中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中国人民的支持要有实际行动。这个行动一是空军进入福建,二是对金门打炮。……同时告诉全世界人民,美帝国主义要打仗,中国人民是不怕的。因此,炮击金门突出体现了中国 革命外交 中大力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思想。

中国同苏联在外交政策上的另外一个重要分歧则在于,要不要同美国进行缓和。根据和平共处总路线,赫鲁晓夫把改善同美国的关系放在苏联外交政策的首位。为此,赫鲁晓夫积极采取措施,极力推崇大国外交,积极推进首脑会晤。而这些恰恰是中国所坚决反对的。除前述理论上的原因外,一个非常突出的现实问题是:让中国同美国进行缓和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中国领导人看来,美国依然占领着台湾,继续支持自己的敌手国民党。对此,毛泽东在 1958年7 月底8 月初同赫鲁晓夫的会谈中就明确指出: 你不必搞什么联合舰队,你只要收回28日的建议,不跟美国开什么最高会议,这比联合舰队更能对付美国人。我们坚决反对和那些仍然支持台湾的美帝国主义搞什么最高级会议。 毛泽东还进一步强调: 台湾是靠美帝国主义支持,对待美帝国主义的态度如何,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原则问题。 因此在毛泽东看来,炮击金门是对苏联缓和政策的最好回答。

同时, 东风压倒西风 的论断直接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 谁怕谁 的问题,这实际上涉及到如何估计美国的实力。毛泽东曾经问葛罗米柯(Andrei A. Gromyko ): 美国在经济上当真就那么强大,以至同他们斗争都很困难吗? 但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无疑是: 是杜勒斯怕我们怕得多一点,是英美德法那些西方国家怕我们怕得多一点。为什么他们怕的多一点呢?就是一个力量的问题,人心的问题。人心就是力量,我们这边的人多一点,他们那边的人少一点。 由此毛泽东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处于被动地位,迫使它进行防御,国际形势对社会主义阵营完全是有利的,因为 在我们一边集中了亚非和其它国家人民的巨大力量 ,甚至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都出现了我们的拥护者。

而苏联领导人则认为,在分析美国的实力及其经济潜力时,应该考虑的是,美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更新了工业设备,目前具有较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同时拥有庞大军队和先进武器,不能简单地视之为 纸老虎 ;对于中国认为可以提升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大跃进运动,苏联方面基本持反对意见,并认为是 非马克思主义的毒草.赫鲁晓夫直接告诉毛泽东,苏联不能理解中国的大跃进,他们认为有超越阶段、忽视规律的情况。苏联观点的含义非常明确: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可以不怕美国等西方国家,但社会主义阵营包括苏联在内的国家要具备美国那样的经济实力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对中国炮击金门的行动,赫鲁晓夫后来指责 不要以武力去试探资本主义的稳定性 ,充分体现了苏联在这个问题上同中国的分歧。

苏联认为,反对和平共处,坚持同帝国主义斗争,势必会造成国际局势紧张,不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与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实行,从根本上不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共同利益。而中国的观点则截然相反。1958年9 月毛泽东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说,紧张局势 可以调动人马,调动落后阶层,调动中间派起来奋斗.他后来一直坚持认为: 国际紧张局势到底对谁利益大,对美、英利益大或者对我们全世界无产阶级利益大,这还是一个问题。美国逐步看到国际紧张对它不利了。因为紧张的局势可以使全世界人民想一想,可以动员全世界人民,动员工人和其它劳动群众,能多增加几个共产党人。 毛泽东还认为,与美国进行斗争可以破除人民对美国的迷信。他反复强调:在我们这里,过去亲美、崇美、恐美的人很多,特别是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也有许多劳动群众,他们不喜欢美国人,但是怕美国人。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帮助他们逐渐消除这种恐惧心理。在中国领导人看来,炮击金门,制造紧张局势,也是要达到这个目的。

炮击金门的决策还体现了50年代中后期中苏两国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以及在国家军事战略的差异。中国军事战略思想在5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行积极防御战略,强调 人民战争 的作用,同时改变在军队建设中一切照搬苏联经验的做法。1956年3 月彭德怀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保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的主题报告,明确提出 积极防御 的战略方针。这种战略思想,在当时是以美国为主要作战对象、敌军的大规模进攻来自海上为背景的。因为在战争初期 企图完全把敌人歼灭于海上和滩头,根本不让敌军侵入我国领土,这种想法固然很好,但根据敌我军事力量对比情况,不但做起来有很大困难,而且也是很危险的.为此,毛泽东指出,即使沿海地区被占领了,还有大西北、四川和国家其它地区。 即使出现这种不可能的情况,我们还有广大后方可以继续开展斗争。现在的核武器也不能消灭苏联和中国辽阔的领土和众多的居民……中国的历史已多次证明,即使大部分居民被消灭,也绝不意味着民族的消灭11.这种思想到50年代后期在军队中形成了要敢于 打烂仗 的思想,强调 要准备打到一架飞机、一辆汽车也没有……思想上一定要准备打烂仗。争取烂一半,不准备打烂仗,就没有勇气,就不敢打12.

更为重要的是,积极防御战略还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革命外交的特点。1958年7 月22日通过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议明确指出: 对于进犯我国领土、破坏远东和世界和平的敌人,除了必须在防御阶段加以击败以外,还必须适时地转入反攻和追击,一直到把侵略者赶回它的本土,坚决、干净、全部消灭之,解放那里的人民,以便使侵略永远不再发生。

苏联的军事战略从50年代中后期也开始变化,其特点是从 加强积极防御,防止敌人侵略 的战略方针,转变为火箭核战略,强调核武器的首次突击作用,认为现代战争在几分钟内就可以结束,因此奉行先发制人的战略方针。这种战略方针的转变同苏共二十大以来苏联对战争的看法的重大变化密切相关。苏联领导人强调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战争概念,战争已不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的区别不大了。同时苏联还认为,在一场核战争中没有绝对的胜利者。在这种背景下,苏联主张不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和意见分歧,不要企图用强力改变现状,反对任何可能导致相互毁灭的战争。

苏联的战略方针同中国的 不怕核战争,准备打烂仗 的思想有根本区别。毛泽东后来讲,在金门事件的过程中,中美双方都在搞边缘政策;美国人在这个战争边缘,我们在另一个战争边缘,我们是以战争边缘政策对付美国的战争边缘政策。毛泽东还用《聊斋志异》中 狂生夜读 的故事来表明中国对待战争的观点。毛泽东说,《聊斋志异》的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怕鬼,你越怕鬼就不能活,鬼就要吃掉你。毛泽东说的这个 鬼 ,指的就是西方帝国主义和它们企图发动的战争。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