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学 > 社会主义 > 正文

从大局高度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思想

21世纪的中国是一盘大棋局。下好这盘大棋的关键在党。怎样把党建设好?思路是什么?方向是什么?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无疑是在一个新高度上破了题。它是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基于对国际国内大局的清醒认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关切,经过长时间思考而提出的精辟论断。它为我们党如何走在时代前列、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领导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指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三个代表”是着眼大局的战略思考,也是总揽大局的战略思路。所以,大局,是提出“三个代表”的基础,也是我们把握其深刻内涵的关键。

一、从国际大局看党的责任和挑战

21世纪的中国,将是更加紧密地与世界发生联系的中国,是在时代大潮中搏击和经受考验的中国。因此,新世纪怎样建设党?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就不能没有战略的眼光:放眼未来的世界,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有什么变化?时代的发展将呈现什么样的走势?这样的国际大局向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面向新世纪,世界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虽然我们不可能精确地预测未来到底会发生哪些具体的事件,但从总体上来看,一系列重要的趋势正日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且可以预见,这些趋势,在21世纪将会继续发展,并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不能不未雨绸缪,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是和平与发展的趋势。世界形势继续向缓和的方向发展,我们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但冷战思维仍然存在,新霸权主义还在发展,天下仍不太平。和平与发展,既是世纪之交的基本趋势,又是有待解决的基本课题。

二是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各种力量不断进行着新的分化组合。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不利于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世界将在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斗争中逐步走向多极化。为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将会长期存在。

三是科技革命的趋势。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愈益紧密。科技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不仅通过推动生产力发展有力地作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必将深刻地影响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格局。

四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越出国界,形成国际化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如何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积极参与和推进这种进程,既充分利用全球化 带来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又防止其可能对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造成的损害,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五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趋势。社会主义没有终结,在经历了曲折以后,将会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认清时代,探寻进一步发展的新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成就,将给世界以重要的启示,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

六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趋势。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加强环境保护,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基本的趋势和潮流。

这些趋势的发展到底与我们有什么关系?给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首先,世界大局的发展,赋予了我们党更加重大的责任。大变动中的世界,日益迅速地把我们卷进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一个改革开放的大国,与世界的联系已经越来越紧密,再也不可能回到封闭的状态。我们的生存,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我们的发展,也要借助于外部世界的条件。百舸争流,万船齐发,在紧张激烈、瞬息万变的国际大竞争中,稍稍迟钝、稍稍闪失,都可能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我们党承担着把一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艰巨任务,面对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更加需要极大地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引领中华民族的航船在世界的大潮中搏风击浪,胜利前进。

其次,世界大局的发展,使我们党经受着更大的考验。一个开放的世界,信息传输日益迅捷,相互交往日益密切。作为一个现代的政党,我们能够更加便捷地学习文明发展的先进成果,更加广泛地利用现代世界的各种资源,使我们党进一步走向成熟,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世界不同政治力量的较量也更加直接,各种思潮的影响也更加复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曲折给我们造成的压力还没有根本减弱,西方某些敌对势力把我们党作为“西化”、“分化”的直接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党在日益走向世界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考验。

再次,世界大局的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赶上时代。一个先进的政党,必须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政党。尤其是在世界大变动、大转折的时代,新趋势不断展露,新事物不断涌现。只有敏锐把握世界发展的大势,紧紧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瞄准最新的前沿,在文化的发展方面汲取最先进的营养,在经济建设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在思想理论方面保持开拓创新的精神,在治国理政方面采用最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生命的活力,也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从国内大局看党的使命和课题

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连。国内大局直接规定着党的使命和任务。

在即将过去的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昔日积贫积弱、蒙受巨大耻辱的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并通过改革开放,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踏步地走向繁荣富强。到本世纪末,我们将实现第二步的战略目标,进入小康社会。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经过努力奋斗取得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胜利。它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新的起点。

面向新的世纪,我们将继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谱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我们将向第三步的战略目标前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按新的“三步走”规划,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我们要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目标;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要继续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保持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做好解决台湾问题的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大业。

任务繁重,使命光荣。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也有可以预料和不可预料的很多困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能不能承担起这样的任务?怎样承担起这样的任务?这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现实的课题。我们党是否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样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各方面的状况是否已经与新世纪的要求相适应?哪些传统需要发扬?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怎样努力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巩固?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作用?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和回答。

毫无疑问,经过将近80年的磨炼和考验,我们党已经日益壮大和成熟起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显示了我们党的领导才能。最近这些年来,我们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围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从总体上来说,我们党是健康的,也是有战斗力的。这是一个基本的估计。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们党所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党的建设同新形势、新任务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党内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成份。尤其是,形势在发展,情况在变化,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任务,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党的队伍状况,都跟过去大不相同了,党的建设因此也遇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课题。

比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员、群众都有自己的单位,党的组织也比较严密,管理比较方便。但发展市场经济以后,社会的经济成份、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流动性和自主性也大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党的组织更加切实有效地覆盖社会的广泛领域?如何适应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改进党的活动方式和领导方式?如何保证全党思想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和坚强团结,更好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如何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全体人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其中包括:如何加强对全体党员的管理,提高党员的素质,解决不少地方疏于管理的问题?如何健全和完善企业的领导体制,发挥好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加强对流动人口中和进入各类非公有制单位的党员的管理,发挥他们在特殊环境中的作用?如何发挥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破产关闭企业中的党员与党组织的作用,带领群众二次创业?如何切实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打牢党在城市工作中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党是代表人民执政的,所以,就要掌好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各种腐败行为,根子都是滥用了人民赋予的权力。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拒腐防变,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铲除滋生消极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如何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尤其是加强对第一把手的监督,使领导干部真正发挥表率作用,不被权力腐蚀?如何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保证选人用人的准确性、科学性,防止吏治的腐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现在,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占相当比例。加强党的领导,当然应该包括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领导。如何在这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消除党的组织的空白点?如何从非公有制经济的实际出发,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好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按党的政策做好对私营企业主的团结、教育、引导工作,把他们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新课题,是新挑战,也是新考验。时代在前进,党的建设也要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伟大之所在、力量之所在、成功之所在,就在于它能够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着人民和国家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唯此,才谓之为“先锋”。面向新世纪,我们只有迎接考验,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政治水准,才能使我们党永远保持生命的活力。

三、从历史大局看党的活力和考验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种政治力量,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要由历史来检验的,也是要用历史的眼光来认识和要求的。用历史的眼光、从历史演进的大局来看我们党的现状和任务,能够更加深切地认识和理解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多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年,黄炎培先生曾用历史“周期律”来表达对我们党的担心和希望。其实,“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现象,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的历史上并不少见。世界五大文明古国,曾为人类历史作出巨大贡献,但除中华文明外,大都未能一直延续至今。波斯帝国、马其顿王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等,都曾在历史上雄踞一时,但最终都没有逃脱衰亡的命运。近现代的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没有几个世纪,便跌落为二流国家。美国二百多年前还是殖民地,如今却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华民族在历史上领先四千多年,近代却陷入落后境地,受尽列强欺凌。当年的清王朝,曾有过康乾盛世的辉煌,但当西方世界蓬勃兴起工业革命,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时,腐朽的专制统治者,却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不思进取,反对变革。其结果,使中国一步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演化,盛衰交替,其原因何在?教训何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新陈代谢是自然万物、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旧的事物逐渐衰亡。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国家,皆是如此,没有例外。整个自然和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新陈代谢的历史。当年毛泽东就说:“人到老年就要死亡,党也是这样。”“问题只是时间和条件。”没有什么事物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但是,这里说的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至于具体什么事物、在什么时间衰亡,这并不是命中注定的。除了外部的条件外,一个事物自身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这个事物的生存、发展以及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的事物,自身衰朽,便会很快被新事物取代;有的事物,生命力旺盛,便可以获得蓬勃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出现而发挥其历史作用的先进政党,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具有蓬勃和旺盛的生命力。正因为有这个根本的基础,我们才经受住了一次次考验,取得了一个个胜利。

但我们党是否就可以因此而不需要再提醒自己了呢?不是。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我们党都始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在世纪之交,国际形势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内改革和建设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我们党总体上是健康的、蓬勃兴旺的,但不容忽视,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我们党自身的肌体上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如果因为改革的成功、发展的成就,我们就飘飘然起来,不思进取,不图更新,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那我们的生命力就会大大降低,我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大大下降。

古今中外,都有很多教训应该引以为戒。苏东剧变,有很多客观的、主观的复杂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党的建设没有能解决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真正巩固的问题,党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失去了战斗力,到危急关头没有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和拥护,一遇风浪,便陷于瘫痪甚至瓦解的境地。国民党从1912年成立,在88年的历史中,在大陆只呆了37年,便逃往了台湾。在台湾地方当政50年,又在选举中遭到惨败。其原因,与它的腐败、专制、保守、黑暗是分不开的。我们党当然与国际国内的这些党都有根本性的差别,不能简单类比。但作为一种借鉴,其教训,仍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这并不仅仅是历史上的现象,就在近在咫尺的现实中,也已经发生,我们岂能不引起高度的重视和高度的警惕?

所以,江泽民同志一再告诫全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充分认识历史发展和社会兴旺的规律,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在世界大转折和人类文明大发展的潮流中,走在时代的前列;在世界社会主义的艰难曲折中,走在坚持和振兴社会主义的前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走在领导伟大复兴事业的前列,我们党才能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特别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四、“三个代表”——建党治国的战略思路

正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大局的认识,正是在总结历史盛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登高望远,不仅具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而且贯穿着心系天下、深沉思考的精神。就其内容而言,它总揽大局,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更好地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提供了战略性的方向和思路。

首先,“三个代表”揭示了我们的立党之本,进一步回答了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搞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样,建设党,也要首先搞清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在革命和战争年代,我们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统治的战斗队伍。在取得政权以后,则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我们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年代,也曾经提出过所谓“五十字”建党方针,片面强调把党建设成为与阶级敌人战斗的先锋队组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党的建设目标拨乱反正,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十四届四中全会和十五大进一步规定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三个代表”,则在此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我们建设党,根本上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总结将近80年的经验,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根本上就是要当好“三个代表”;我们党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根本上也就在“三个代表”;党的一切活动、一切事业,甚至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都在于这“三个代表”。党要固本强基,保持生命的活力,就要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建党。什么时候坚持并做到了这样“三个代表”,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偏离或没有完全做到“三个代表”,党就会遇到困难和曲折。只有按“三个代表”的目标和方向去建党,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党,才能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真正发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作用。

第二,“三个代表”揭示了我们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执政到底干什么的问题。

我们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我们的执政地位是历史赋予的、人民赋予的。我们党能够执政、并且能够执好政的基础,从根本上来说,就在于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执政的内容和任务,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社会发展;就是要不断建设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四有”公民,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三个代表”,从根本上说明了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执政的法源、执政的内容、执政的任务和执政的要求。面向新的世纪,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任务更加艰巨,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多、更复杂。国内外的复杂形势,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都要求我们党进一步提高治党治国的水平。只有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正确处理好“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掌好用好人民赋予的执政权力,我们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基础,也才能无愧于历史赋予的执政地位。

第三,“三个代表”揭示了我们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先锋”者,先进也。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始终是与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的。先进在哪里?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深刻总结我们党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思想作了新的提炼和概括,进一步从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进步本质的高度,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和内涵,说明了只有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确把握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真正保持先锋队的性质。党的先进性,根本上就表现在这“三个代表”上,党是否切实保持了先进性,也要以这“三个代表”为标准来衡量。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最初的几十个党员,发展成为今天拥有6100多万党员的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曾经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辉煌的业绩,根本上都在于我们从总体上能够发挥“三个代表”的作用。这是我们全部力量的最终源泉。只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我们的力量就不会枯竭,我们的生机就会永远勃发。

第四,“三个代表”提供了衡量我们治国理政成败得失的标准,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

面向新世纪,我们党承担着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怎样才能把这个任务完成好?检验治国理政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什么?“三个代表”为我们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当年,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思想,为我们判断改革开放各项政策的得失成败提供了根本的标准。“三个代表”,则是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为我们判断党的建设的得失成败,以及判断治国理政的得失成败,提供了根本的标准。近80年来,我们成功的经验在哪里?说到底,就在“三个代表”上;某些时候失误的教训在哪里?说到底,也在“三个代表”问题上。什么时候坚持了“三个代表”,当好了“三个代表”,党就前进,就朝气蓬勃,就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就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什么时候偏离了“三个代表”,没有完全当好“三个代表”,就会走弯路,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民就会不满意。江泽民同志说:“全党同志在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时,在从事的各项事业中,都要牢记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的需要调整补充的积极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以利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不断向前迈进,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面向未来,怎样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本上,就是要在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上下功夫。

总之,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深入思考我们党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深刻回答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新课题,对新世纪党的建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三个代表”,把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新的任务,归结到三个基本的问题上,使我们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面向新的世纪,更好地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我们党就能更加坚强,更加团结,更加兴旺发达,我们党所领导的事业就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