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了谷子和稻谷之后,按照年代的顺序应是小麦和大麦。商代甲骨文中小麦有两个名称,大麦却一个也没有,考虑到小麦是一种“奢侈”的谷物,大麦却不是, 甲骨文中虽然没有大麦, 也不能就肯定商代晚期的老百姓不知道大麦。除开古文字的证据外, 中国一直没有史前小麦和大麦发现。安徽北部淮河沿岸一个龙山文化遗址虽曾发现近1公斤炭化小麦籽粒,但因为装在一个周代陶罐中,一些慎重的中国考古学家不认为这些小麦属于史前时代((12):P 160—161)。
由于西方对小麦和大麦的科学和考古学研究,特别是近年来的研究已非常精深, 中国农史学家已无必要再来检验这两种粮食作物的起源(94)。中国北方肯定不是小麦的故乡, 因为这些谷物原产于西南亚冬季降雨地区,而中国北方的气候和降雨方式同西南亚和东地中海截然不同。甚至今天小麦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生长也有困难,因为这些地区降雨量不均匀,尤其是经常出现春早(8)。
许多谷类作物的中文名称都有禾字做偏旁部首,与此形成鲜明对照,小麦的中文名称‘來”和“麵”(麦),大麦的“麰”(牟),文字学上全都是从“來”字派生而来,來字在这三个字上都为偏旁部首。谷子的起源在许多诗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而提到小麦的很少几首诗总是说这种粮食是天上的神赐予的, 从而可知小麦不是起源于中国北方,可造字的聪明人又不知道它原产于何地,只好说它来自天上,因此就有了来这个偏旁部首。因为在公元前1300年以后的商代甲骨文中发现有小麦的字形,而大麦很有可能是和小麦一起引进的,所以可以有把握地说,这些谷物是在公元前第2,000年期间来到中国的。
小麦和大麦引进中国后的一千多年里,在北方的发展似乎并不迅速,周末和汉代的各种古书表明它们在低地平原的境遇要好一些,那里的降雨量高于黄土高原。公元前二世纪著名的学者和哲学家董仲舒在其所著编年史中充分反应了小麦和大麦在半干旱的黄土高原遇到的困难,他敦促皇帝鼓励黄土高原人民多种小麦,这说明当时这个地区的人民不太愿意种植小麦(11)。
应当指出的是,直到公元初年,小麦和大麦一般是作为旱田作物在中国北方种植的。这种旱作农业只有在屡经试验发现了保持土壤水份的某些特殊方法之后才有可能实行。公元前一世纪的著名农书《氾胜之书》的残篇提供了有趣的独具一格的中国式小麦种植法的资料:
“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浆并蚕矢。夜半渍,向晨速投之,令与白露俱下。
秋旱,则以桑落时浇之。
冬雨雪,止,以物辄蔺麦上,掩其雪,勿令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58)
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公元前中国的这些方法大多是很巧妙的,尤其是黎明前露水的利用。露水对于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重要性在西方直到最近也还几乎未被全部认识。正好一位以色列科学家杜德瓦尼(Shmuel Duvdevani)的发现所表明的,在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清晨的露水“可能等于每年10英寸的降雨量”(117)。
《氾胜之书》中首次提到了旋麦即春麦的存在。因为春麦曾在古希腊比较寒冷的山下乡村生长过(103)(如果西南亚和东地中海没有更早的地方的话),还因为西汉的统治者曾同中亚的希腊——巴克特利亚(史称大夏——译注)国家有过外交和军事接触,所以几乎可以肯定春麦是在纪元前不久传入中国的。
像稻谷一样,小麦在古代中国是一种奢侈食品,供统治阶级成员在正规场合享用。小麦和大麦尽管原产于西南亚,传入中国又比较晚,但是如同自公元前第4000年中期以来在美索不达米亚一样,小麦和大麦在古代中国也是种植在没有灌溉的田里,这一点才真正具有意义,它们已经适应了中国北方典型的旱作农业制度。从谷子和水稻的土生起源, 以及我们的其它证据都清楚地表明了古代东、西方耕作制度的根本区别。以上小麦和大麦在中国早期发展史略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看法, 即中国古代的农业有它与众不同的地区特点和性质,是独立于美索不达米亚发展而成的。
原始中国同旧世界其它农业体系之间另一个显著差别是没有富含蛋白质的豆科植物。在中国北方任何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或是在商代甲骨文的记载中,都没有豆类的足迹。直到公兀前1027年周灭商以后, 大豆才出现于青铜铭文和《诗经》中。 .
毫无疑问,大豆(Glycine maX L.Merrill)原产于中国。因为大豆野生祖先(Glycine ussurensis Regal et Maack)的许多变种今天在中国还能找到(135)(96)。野生大豆的典型生长环境是潮湿的洼地和河滨、湖岸, 同芦苇混杂在一起。由两位中国植物学家所作的广泛的野外调查表明中国许多地区,包括黄土高原都有野生豆种生存,但主要集中于长江以北的东部各省(56)。
尽管黄土高原部分地区有野生大豆,但我们却不能确切知道是否自从史前时期以来这个地区就有野生大豆。现代科学试验表明,大豆产生同样重量的固体物质(不包括根)所需的水量等于粟的三倍,大豆的“蒸腾效率”在一般粮食作物中是最低的(107)。植物学家还发现大豆所能适应的环境条件范围比较狭小,需要较长的生长季节、充足的供水量。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似乎不适宜这种植物,至少在适宜的品种由人发明出来之前是不适宜的。山西午城、离石和0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剖面的孢粉中都没有豆科植物发现,这个现象虽然重要,但却不是结论性的,北京附近的剖面,不论是属于更新世中、晚期,还是史前时代晚期和有史时代早期,其孢粉构成无不含有豆科植物(100)。
大豆很有可能是在有史时代早期驯化成功的,周代史料精确地指出了首先驯化大豆的地区。周末汇编的《逸周书》内专有一章描写周灭商后不久,各地人民向周天子进献贡品,其中提到公元前八七世纪曾扩张到河北东北部的原始通古斯人种的一支——山戎人交纳“戎菽”作为贡品(23)。在《诗经》的一些诗歌中大豆既叫“菽”又叫“荏菽”。汉代古书的注释者认为“荏”是“戎”的变音,也就是说“荏菽”是山戎人贡品“戎菽”的变音。这个解释是有道理的。
尤其重要的是,《逸周书》中部分章节精确地指出了驯化大豆的地理和种族起源。《逸周书》公认是周末编成的,但是它的记载也为其它周末著作所证实。《国语》记载周灭商后不久,各地人民向周进献贡品,其中包括山戎人和肃慎人——满州的另一支原始通古斯人种。(38)成书于公元前七世纪初,据说为山东齐国名相管仲所著的《管子》收录了许多宝贵的周代史料(虽然此书的汇编直到汉代才完成)。《管子》对这个问题则另有说法,据其记载,齐桓公率军队进击山戎(山戎对它的中国南方紧邻曾是一个严重威胁),带回了“冬葱与戎叔布之天下”(37)。其它晚周著作指出这件事发生于公元前664年。《春秋·谷粱传》记载公元前663年,齐国国君把一些新得到的大豆作为个人礼物送给邻国鲁国的国君(41)。所有这些记载全都说明,虽然早在公元前1000年前周人就已经知道了大豆,但是大豆在中国北方的广泛种植却是在公元前664年以后。这就清楚地解释了为什么在公元前四和前三世纪的许多著作中,总是说大豆和谷子同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西方最权威的大豆驯化的研究认为中国北纬35°到45°地区是大豆最早的驯化地区(101)。从周代许多著作的记载来看,满州平原是野生豆类最集中的地区。山戎人居住的丘陵地区位于野生豆类集中产地的西南边缘。大概因为他们的土地不利于野生大豆的自然繁殖, 山戎人必须选择驯化的方法。经过长期努力之后,他们终于获得了成功。野生豆类最集中的起源地和驯化地似乎是在北纬40°到45°之间,准确地说,这个地区是从满州平原中部向西南延伸到现在北京以北山石裸露的长城以东。尽管周代著作的记载很翔实,我们还是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即在周灭商之前好几个世纪,大豆可能就已经在满州平原上被除山戎人以外的通古斯人部落驯化了。
不管怎样,大豆无疑是古通古斯人对中国农业的一个重大贡献。从大豆今天在美国农业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说,从大豆在世界贸易中不断增加的重要性来说,中国主要通过稻谷和大豆对世界农业作出的贡献,要比瓦维洛夫和其他植物学家所认为的大得多。
大豆一旦为周人所认识,它的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就被农民和其他发展中文词汇的知识分子发现了。同其它粮食作物的早期中文名称不同,这些名称强调茎和叶,代表大豆的“菽”字却强调根瘤。因为数字“三”象征着多,所以在“菽”字的下部用三个长点象形地代表由于根瘤菌而形成的根部鼓起来的小瘤(21)。
大豆的驯化和传播对中国农业和古代中国人的营养做出了很大贡献。经过很长时间以后,周人终于发现这种作物并不消耗土壤的肥力,相反却能帮助储存和增加土壤的肥力。大豆向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提供廉价而又丰富的蛋白质,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资源,虽然一开始不知道榨油技术。直到大豆被驯化并广泛种植以后,古代中国的种植体系才开始均衡起来。从公元前664年比较广泛地种植开始以后的三个世纪内,大豆和谷子是淮河以北地区最重要的作物。从谷子首次驯化到大豆首次驯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这表明中国古代农业体系的成熟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试验也有挫折,这个体系的缔造者不仅是原始的中国人,而且还有现在居住在中国领土之上的其他民族的祖先。
最后,我们来讨沦一下两种工业原料植物——大麻和桑树。在仰韶的陶器上曾发现了一些纺织品的印记,但无法辨认是何种纤维。安特生认为是大麻(Caanabis sativa L),这可能是正确的(77)。瓦维洛夫凭借他广博的植物地理学知识认为中国北方可能是大麻的原产地之一(14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在仰韶时代中国北方除了大麻之外不可能生产其它纤维植物,因为棉花直到公元1000年以后才引进中国,苎麻则是原产于中国最南部。在商代甲骨文和周代青铜铭文中都没有大麻的象形文字,但在《诗经》中大麻出现了7次。据知古代中国人不仅使用大麻的纤维,而且食用它的种子作辅助食品。
对桑树(Movus alba)的了解比较多。几种“山区野生桑树”中有一种经鉴定为BrOus- sonetia papyrifera vent(12)。在黄土高原和低地平原的剖面层的孢粉中都有桑。1927年,一位中国考古学家在山西南部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半个被切割过的蚕茧(42)。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虽然这半个蚕茧是否属于仰韶文化最近受到了质疑(18)。一些商代青铜器上的织品印记经鉴定是很好的丝绸(137)。商代甲骨文中有桑树、丝绸和某些丝织品的文字。在《诗经》中如果黍和稷单独计算的话,那么桑就是提到次数最多的植物,达20次。这些提到桑的诗所包括的地区范围说明桑树在古代中国北方的分布要比现在广泛得多。桑与大麻不同,大麻主要是为普通人使用,而桑蚕生产的丝绸织品主要供统治阶级享用。
以上我们详细讨论了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纤维作物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史,从中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古代农作物在植物学上是不同于古代西方的。这种独具一格的种植体系, 这种黄土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这种不受洪积大平原影响的独立性, 以及没有出现灌溉,全都是中国田间农业本土起源的见证。 参考书目及注释
1.安志敏:《中国史前期之农业》,载《燕京社会科学》1949年第2卷。
2.《城子崖》,1934年,南京。
3.《京山屈家岭》.1965年,北京。 .
4.周去非:《岭外代答》,丛书集成版。
5.周昆叔:《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孢粉分析》,载《考古》1963年第9期。
6.《周礼注疏》,四都备要版。
7,周廷儒、刘培桐:《中国的地形和土壤概述》,1956年,北京。
8.竺可桢:《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载《地理学报》1964年第1期。
9.《沣西发掘报告》,1962年,北京。
10.滨田耕作(Hamada sosaku)、水野清一(Mizuno Seiichi): 《赤峰:红山后》,1930年,东京(日文)。
11.王先谦注:《汉书》,台北重印版。
12.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1969年,香港。
13.何炳棣:《周灭商后年代决定方法的批评》 (译),载《香港中文大学杂志》1973年。
14.《西安半坡》,1963年,北京。. 15.夏鼐:《临洮寺洼山发掘记》, 载《中国考古学报》1949年第4册。
]6.夏鼐:《长江流域考古问题》,载《考古》1960年(何误记为1962年—译注)第2期。
17.夏鼐:《我国近五年来的考古新收获》,载《考古》1964年第10期。
18.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载《考古》1972年第2期。
19.《新中国的考古收获》,1962年,北京。
20.徐中舒;《耒耜考》,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0年第2本第一分。
21.胡道静:《释菽篇》,载《中华文史论丛》1963年第三辑。
22.《淮南子》,四部备要版。
23.《逸周书》,四部备要版。
24.《临夏大何庄、秦魏家两处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载《考古》1960年第8期。
25.《甘肃兰州西坡*(山+瓜)遗址发掘简报》,载《考古》1960年第9期。
26.《内蒙古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简报>),载《考古》1961年第2期。
27.《山东滕县岗上村新石器时代墓葬试掘报告》,载《考古》196s年第7期。
28.《山东曲阜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载《考古》1963年第7期。
29.《江苏邳县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发掘》,载《考古学报》 (何误记为《考古》—译注) 1965年第2期。
30.《山东蓬莱紫荆山遗址试掘简报》,载《考古》1973年第1期。
31.《1972年春临潼姜寨遗址发掘简报》,载《考古》1973年第8期。
32.《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第9页。(原文如此—译注)
33.《河北唐山市大城山遗址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59年第8期。
34.《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载《考古学报》1963年第l期。
35.《江苏邳县四户大墩子遗址探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
36.关恩威:《渭河谷地地貌发育史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载《中国第四纪研究》1965年第4卷第一期。
37.《管子》,四部备要版。
38.《国语》,四部备要版。
39.《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一)》,载《考古》1972年第l期。
40.《放射性碳索测定年代报告(二)》.载《考古》1972年第5期。
41.李长年:《豆类》,1958年,上海。
42.李济:《西阴村史前的遗存》,1927年。
43.李晓丁(音):《甲骨文字集释》,台北,1965年。
44.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1959,北京。
45.刘东生、张宗祜:《中国的黄土》,载《地质学报》1962年8月。
46.《第四纪地质问题》,1964年,北京。
47.刘东生等著:《中国的黄土堆积》,1965年,北京。
48.《洛阳中州路》,1959年,北京。 .
49.吕遵谔:《内蒙赤峰红山考古调查报告》,载《考古学报》19586第3期。
50.吕遵谔:《内蒙林西考古调查》,载《考古学报》1960年第一期。
51.《庙底沟与三里桥》,1959年,北京。
52.石昌儒(音):《小屯》I。《殷墟建筑遗存》,1959年,台北。
53.石声汉:《氾胜之书今释》,1956年,北京。
54.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1957—1958年,北京。
55.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1965年,北京。
56.孙醒东、耿庆汉:《大豆品种的分类》,载《植物分类学报》1952年(何误记为1959年—译注) 第2卷第1期。
57.孙殿卿、杨怀仁:《大冰期时期中国的冰川遗迹》,载《地质学报》 (何误记为《中国地质学报》—译注)1961年第41卷笫3—4期。
58.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载《考古学报》 (何误记为《考古》—译注)1965年第一期。
59.《大明会典》,1587年。
60.丁颖:《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红烧土中的稻谷壳考察》,载《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
61.佟柱臣:《黄河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文化的分布与分期》,载《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
62.佟柱臣:《中国原始社会晚期历史的几个特征》,载《考古》1960年第5期。
63.王嘉荫:《历史上的黄土问题》,载《中国第四纪研究》1965年第4卷第l期。
64.王毓瑚:《中国畜牧史资料》,1958年,北京。
65.《文献通考》,商务版。
66.《晋南五县古代人类文化遗址初步调查简报》,载《文物参考资料》 (何误记为《文物》—译注)1956年第9期。
67.吴山菁:《略论青莲岗文化》,载《文物》1973年第6期。
68.杨钟健、刘东生:《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补遗》,载《中国考古学报》1049年第4册。
69.杨子范:《山东宁阳县堡头遗址清理简报》,载《文物》1959年第10期。
70.颜訚、刘昌芝、顾玉珉:《宝鸡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报告》,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0年第2卷第一期。
71.颜訚等:《西安半坡人骨的研究》,载《考古》1960年第9期。
72.颜訚:《华县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载《考古学报》1962年第2期。
73.于省吾:《商代的谷类作物》,载《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年第1期。
74.于省吾:《从甲骨文看商代社会性质》,载《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年第2—3合刊。
75.友于:《管于度地篇探微》,载《农史研究集刊》1959年第一册。
ALLCHIN, BRIDGET, RAYMOND ALLCHIN
76. 1968 The birth of Indian civilization: India and Pakistan before 500 B. C. Baltimore: Penguin.
ANDERSSON, J.G.
77. 1923 An early Chinese culture.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5(1).
78. 1934 Children of the yellow earth.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79. 1943 Researches into the prehistory of the Chines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15.
BISHOP, CARL W.
80. 1938 Origin and diffusion of the traction plow. Annual Report of the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Smlthsonian Institution for 1937: 531--547.
81. 1040 Beginnings of civilizations in eastern Asia. Antiquity 14: 301--310.
BRAIDWOOD, ROBERT J.
82. 1960 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203(3): 130--148.
BRAIDWOOD, ROBERT J. , HALET CAMBEL, CHARLES L. REDMAN, PATTY JO WAT- SON
83. 1971 Beginnings of village--farming communities in southeastern Turke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68: 1236--1240.
BURKILL, I. H.
84. 1935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 plants of the Malay Peninsula, two volumes. London: Publi- shed on Behalf of the Governments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and the Federated Malay States by the Crown Agents for the Colonies.
BYLIN-ALTHIN, MARGIT
85. 1946 The sites of Ch’i Chia P’ing and Lo Hun T’ang in Kansu.Ba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18.
CALLEN, ERIC O.
86. 1067 The first New World cereal. American Antiquity 32: 535--538.
CHANG, KWANG--CHIH
87. 1968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second edition).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LARK, J. DESMOND
88. 1962 Africa south of the Sahara. Viking Fund Publications in Anthropology 32, l--33
EDMAN, G., E. SǒDERBERG
89. 1929 Auffindung von Reis in einer Tonscherbe aus einer etwa fǔnftausendjǎhrigen chinesis- then Siedlung.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8(4).
ENGLER, A.
90. 1936 A. Eaglet’s Syllabus der Pflanzenfamilien (eleventh edition). Berlin, Gebrùder Brntro ceger.
EPSTEIN, H.
91. 1969 Domestic animals of China. Farnham Royal, Bucks. , England, Commonwealth AgriculturaI Bureaux.
FAIRSERVIS, WALTER A., JR.
92. 1967 The origin, character, and decline of an early civilization.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2302.
GOVERNMENT OF INDIA
93. 1966 The wealth of india: a dictionary of Indian raw materials and industrial products, volume seven. New Delhi.
HARLAN, JACK R., DANIEL ZOHARY
94. 1966 Distribution of wild wheats and barleys. Science 153: 1074--1080.
HEDRICK, U. P., editor
95. 1919 Sturtevant’s notes on edible plants. Albany. N. Y.: J. B. Lvon.
HERMANN, F. J.
96. 1962 A revision of the genus Glycine and its immediate allies.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Technical Bulletin 1268.
HIGGS, E. S., M. R. JARMAN
97. 1969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a reconsideration. Antiquity 43: 31--41.
HO, PING--TI
98. 1956 The early--ripening rice in Chinese history,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second series,
9.
99. 1969 The loess and the origin of Chinese agricultur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5:1--36
100. 1975 The cradle of the East: an inquiry into the indigenous origins of techniques and ideas of Neolithic and early historic China, 5000--1000 B.C. Hong Kong and Chicago: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YMOWITZ, THEODORE
101. 1970 On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soybean. Economic Botany 24: 408--421.
JACOBSEN, THORKILD, ROBERT M. ADAMS
102. 1958 Salt and silt in ancient Mesopotamian agriculture. Science 128, 1251--1258.
JASNY, NAUM
103. 1944 The wheat of classical antiquit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
KANNGIESSER, F.
104. 1912 Die Flora des Herodot. Archiv fǔr Geschichte der Naturwissenschaften und der Technik 3.
KARLGREN, BERNHARD, translator
105. 1950a The book of documents. Stockholm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106. I950b The book of odes. Stockholm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KING, LAWRENCE J.
107. 1966 Weeds of the world: biology and control. London: C. Hill.
KRISHNASWAMY, N.
108. 1951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cultivated plants of South Asia: millets. Indian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Plant Breeding 2: 67--74.
LARICHEV, V. Y.
109. 1964 Ancient cultures of North China, in the archaeology and geomorphology of northeastern Asia: selected works. Edited by Henry N. Michael, 232--248.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LAUFER, BERTHOLD
110.1914 some fundamental ideas of Chinese cultUre.Journal of Race Development 5.
111.1919 sino--Iranica: Chinese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Ira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history of cultivated plants and products. Chicago; 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products.Chicago. 、
LAY,DOUGLAS M., CHARLES F.NADLER, JERRY D.HASSINGER
112. 1971 The transferrins and hemoglobins of wild Iranian sheep. Comparative Biochemical Ph- ysiology 40B: 521--529.
LEE,J.S.(LI.SSU—KUANG)
113.1939 The geology Of China.London: T.Murby.
LEGGE,JAMEs,translator
114.1865 The Chinese classics,Volume three: The Shoo king.Hong Kong.
115.1872 The Chinese classics,Volume four: The she king.Hong Kong.
116.1873 The Chinese classics,Volume five: The Ch’un Ts’ew with the TSO Chuen. Hong Kong.
LEOPOLD,A.STARKER
117.1961 The desert.Life Nature Library.New York;Time--Life Books.
LI,HUI—LIN
118.1948 Floristic significance and problems of eastertn Asia.Taiwania 1.
119.1953 Endemism and ligneous flora of eastern Asia.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Pacific Scicnce Congress 5.
120.1964 Metasequoia,a living fossil.American scientist 52:93--109.
MACDONNEL,A.A.,A.B.KETTH
121.1912 Vedix index of names and subjects.London: J.Murray.
MAC NEISH,RICHARD s.
122.1967 “Mesoamerican archaeo1ogy,” in Bienni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Edited by Bernard J.Siegal and A1an B.Beals. 306--331.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SPERO,HENRI
123.1927 La Chine antique.PariS: E.de Boccard.
MC NEILL, WILLIAM H.
124. 1963 The rise of tb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nman commun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 icago Ptess.
MERRILL,E.D.
125.1936 Plants aDd civilizations.Scientific Monthly,43:430--432.
NADLER,C.F., K.v.KoROBTTSINA,R.S.HOFFMAN, N.N.VORONTSOV
126. 1973 Cytogenetic differentiation, geographic distribution,and domestication in Palearctic sheep(Ovis).Zeitschrift fǔr Sǒugetierkunde 38:109--125.
OPPENHEIM,A.LEO
127.1964 Ancient Mosopotamia: a portrait of a dead civiliz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tess.
PUMPELLY,RAPHAEL
128.1908 Explorations in Turkestan: prehistotic civilizations of Anau, two volumes. Publications of the Carnegie Institute of Washington 73.
REED,CHARLES A.
129.1959 Animal domestication in the prehistoric Near East.science 130: 1629--39.
130.1960 A review of the archeological evidence on animal domestication in the prehistoric Near East. studies in Ancient Oriental Civilization 31: 119—145.
131.1969 “The pattern of animal domestication in the prehistoriC Near East,”in The domestic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plants and animals. Edited by Peter J. Ucko and G.W. Dimbleby. 361--80.Chicago:Aldine.
RENFREW,J.M.
132. 1969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domestication of plants:methods and problems,”in The domestic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plants and animals. Edited by peter J. Ucko and G.W. Dimblieby,149--72.Chicago: Aldine.
RODE,A.A.
133.1962 Soil science. Washington,D.C.: Published for the National Seience Foundation, Washington,D.C.,by the Istael Program for scientific TranslatiOnS; available from the office of Technical services,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ROXBY, P. M.
134.1938 The terrain of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Geography 23:225--236.
SKVORTZOW,B.M.
135.1927 The soybean --wild and cultivated in eastern Asia.Manchurian Research Society Publications,Naturai science section.series A,2.
SMALLEY,IAN J.
136.1968 The loess deposits and Neolithic culture of north China. Man: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3:224--41
SYLWAN, VIVI
137 1937 silk from the Yin Dynasty.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9.
TEILHARD DE CHARDIN, PIERRE, C.C.YOUNG
138.1936 On the mammalian remains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yang.Paleontologia Sinica,series C,12(1)
TING,V.K.
139.1931 Professor Granet’s La civilization chinoise.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lew 15.
TOYNBEE, ARNOLD J.
140.1934 A study of history, volume one.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VILOV,N.I.
141.1949--1950 The origin, variation, immunity, and breeding of cultivated Plants.Chroniea BOtanica 13:1--364.
VON WISSMANN,HERMANN
142.1956 “On the role of nature and man in Changing the face of the dry belt of Asia,”in Man’srole in Changing the face of the earth.Edited by William L. Thomas, 278--30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HEELER.MORTIMER
143. 1966 Civilizations of the Indus Valley and beyond.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WICHIZER,V.D.,M.K.BENNET
144.1941 The rice economy of monsoon Asia.stanford, Calif.:Food Research Institute,Stanford University.
WITTFOGEL,KARL A.
145. 1957 Oriental despot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otal power.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ZEUNER,FREDERICK E.
146.1963 A history of domesticated animals.New York:Hutchinson.
VISHNU—MITTRE
147.1977 Changing Economy in Ancient India. Origins of Agriculture: 569--588.
GORMAN,CHNSTNR.
148.1977 A priori Models and Thai Prehistory: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Beginings of Agricu- lture in Southeastern Asia.Origins of Agriculture: 321--356.
HERRE, WOLF和RǒHES, MANFRED
149.Zoologic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Origins of Farming and Domestication.Origins of Agri- culture:245--281.
WING, ELIZABETH S.
150.Animal Domestication in the Andes.Origins of Agriculture: 837--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