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科学 > 美术 > 正文

广告创意的类型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广告创意的类型

1.商品情报型

这是最常用的广告创意类型。它以诉示广告商品的客观情况为核心,表现商品的现实性和真实性本质,以达到突出商品优势的目的。

2.比较型

这种类型的广告创意是以直接的方式,将自己的品牌产品与同类产品进行优劣的比较,从而引起消费者注意和认牌选购。在进行比较时,所比较的内容最好是消费者所关心的,而且要是在相同的基础或条件下的比较。这样才能更容易地刺激起他的注意和认同。

比较型广告创意的具体应用就是比较广告。在进行比较型广告创意时,可以是针对某一品牌进行比较,也可以是对普遍存在的各种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广告创意要遵从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章,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意识,避免给人以不正当竞争之嫌。在我国,对于比较广告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在进行比较型广告创意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或纠纷。

3.戏剧型

这种广告创意类型既可以是通过戏剧表演形式来推出广告品牌产品,也可以在广告表现上戏剧化和情节化。在采用戏剧型广告创意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戏剧化程度,否则容易使人记住广告创意中的戏剧情节而忽略广告主题。

4.故事型

这种类型的广告创意是借助生活、传说、神话等故事内容的展开,在其中贯穿有关品牌产品的特征或信息,借以加深受众的印象。由于故事本身就具有自我说明的特性,易于让受众了解,使受众与广告内容发生连带关系。在采用这种类型的广告创意时对于人物择定、事件起始、情节迭宕都要做全面的统筹,以使在短暂的时间里和特定的故事中,宣传出有效的广告主题。在我国国内这几年的电视广告中,不少是故事型的广告创意,如“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孔府家酒”的广告、“沱牌酒”的广告等。

5.证言型

这种广告创意有两层涵义:一是援引有关专家、学者或名人、权威人土的证言来证明广告商品的特点、功能以及其它事实,以此来产生权威效应。前苏联心理学家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在其《宣传心理学》中说过:“人们一般信以为真地、毫无批判地接受来自权威的信息。”这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其它条件相同的状况下,权威效应更具影响力,往往成为第一位的作用。许多国家对于证言型广告都有严格限制,以防止虚假证言对消费者的误导。其一,权威人的证言必须真实,必须建立在严格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其二,社会大众的证言,必须基于自己的客观实践和经验,不能想当然和枉加评价。

6.拟人型

这种广告创意以一种形象表现广告商品,使其带有某些人格化特征,即以人物的某些特征来形象地说明商品。这种类型的广告创意,可以使商品生动、具体,给受众以鲜明的深刻的印象,同时可以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帮助受众深入理解。

7.类推型

这种类型的广告创意是以一种事物来类推另一事物,以显示出广告产品的特点。采用这种创意,必须使所诉求的信息具有相应的类推性。如一个汽车附助产品的广告,用类推的方法宣传为:“正如维生素营养你的身体,我们的产品可营养你的汽车引擎。”

8.比喻型

比喻型广告创意是指采用比喻的手法,对广告产品或劳务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或用浅显常见的道理对深奥的事理加以说明,以达到帮助受众深入理解,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比喻型的广告创意又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例如,皇家牌威士忌广告采用借喻,在广告中宣传:“纯净、柔顺,好似天鹅绒一般”。塞尼伯里特化妆公司粉饼广告采用暗喻,宣传自己的粉饼为:“轻轻打开盒盖,里面飞出的是美貌”。国外一家家电公司采用借喻,广告自己微波炉的简易操作性,其广告语为:“我家的猫用××微波炉烤了条鱼吃”。

9.夸张型

夸张是“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夸张型广告创意是基于客观真实的基础,对商品或劳务的特征加以合情合理的渲染,以达到突出商品或劳务本质与特征的目的。采用夸张型的手法,不仅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还可以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

10.幽默型

幽默“是借助多种修辞手法,运用机智、风趣、精练的语言所进行的一种艺术表达。”采用幽默型广告创意,要注意:语言应该是健康的、愉悦的、机智的和含蓄的,切忌使用粗俗的、生厌的、油滑的和尖酸的。要以高雅风趣表现广告主题,而不是一般的俏皮话和耍贫嘴。

11.悬念式

悬念式广告是以悬疑的手法或猜谜的方式调动和刺激受众的心理活动,使其产生疑惑、紧张、渴望、揣测、担忧、期待、欢乐等一系列心理,并持续和延伸,以达到释疑团而寻根究底的效果。

12.意象型

意象即意中之象,它是有一些主观的、理智的、带有一定意向的精神状态的凝结物和客观的、真实的、可见的、可感知的感性征象的融合,它是一种渗透了主观情绪、意向和心意的感性形象,意象型广告创意是把人的心境与客观事物有机融合的产物。采用意象型广告创意时,有时花很多的笔墨去反映精神表现,即“象”,而在最后主题的申明上都仿佛弱化,其实对受众来说,自己可以理解其内涵,即“意”。在意与象的关系上,二者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但是在广告中并不详叙,给受众自己去品味“象”而明晓内在的“意”。可见,意象型实际采用的是超现实的手法去表现主题。

13.联想型

联想是指客观事物的不同联系反映在人的大脑里而形成了心理现象的联系,它是由一事物的经验引起回忆另一看似不相关联的另一事物的经验的过程。联想出现的途径多种多样,可以是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之间产生联想;在性质上或特点上相反的事物之间产生联想;因形状或内容上相似的事物之间产生联想;在逻辑上有某种因果关系的事物之间产生联想。例如,台湾爱达广告公司为人Addias球鞋进行的广告创意:

广告标题:“捉老鼠与投篮——两色底皮面超级篮球鞋”

广告图画:一只球鞋,一只小猫。

广告正文:“猫在捉老鼠的时候,奔跑、急行、回转、跃扑,直到捉到老鼠的整个过程,竟是如此灵活敏捷,这与它的内垫脚掌有密切的关系。同样的,一位杰出的篮球运动员,能够美妙地演出冲刺、切入、急停、转身、跳投、到进球的连续动作,这除了个人的体力和训练外,一双理想的篮球鞋,是功不可没的。

推出的Addias两色底皮面超级篮球鞋,即刻就获得喜爱篮球运动的人士的赞美。

因为,它有独创交叉缝式鞋底沟纹,冲刺、急停不会滑倒。因为,它有7层不同材料砌成的鞋底,弹性好,能缓解与地面的撞击。因为,它有特殊功能的圆型吸盘,可密切配合急停、转身、跳投。因为,它有弯曲自如的鞋头和穿孔透气的鞋面,能避免脚指擦挤压,维护鞋内脚的温度,穿久不会疲劳。”

在上述广告创意中,“捉老鼠与投篮”的标题和“一只球鞋,一只小猫”的图看似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广告主创人员则巧妙地利用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给人以新颖、奇妙之感。反过来分析,如果去掉“猫捉老鼠”的内容,在整个广告创意中剩下的只有打篮球得有一双好的篮球鞋,这鞋子怎么怎么好,广告效果肯定不如原来的广告创意所产生的社会效果。

l 4.抽象型

抽象是与具象相对应的范畴。它是隐涵于具体形象内部的质的规定性。在广告创意中采用抽象型的表现方法,是现代广告创意活动中的主要倾向之一。也就是说,在现代广告主题的创意表现上,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并不以广告的具体形象的表现为主调。而在某些时候更多地采用抽象式的内涵来表现。这种创意一旦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从直观上难以使人理解,但一旦加以思维整合之后,就会发现,广告创意的确不凡。广告创意并不局限于以上所列示的类型。还有如:解说型、宣言型、警示型、质问型、断定型、情感型、理智型、新闻型、写实型等等,在进行广告创意活动中,均可加以采用。

二、广告创意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广告创意要立意新颖而奇特,但不得离谱广告创意不能随心所欲地去玩“新”、“奇”。一旦“新”得过分,“奇”得离谱,会使人对广告的理解带来障碍。

(二)广告创意要带有艺术性,但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广告创意中的艺术为实用艺术类,属于现代设计范畴。它不是一种纯艺术。

首先,广告艺术既属于经济基础,又属于上层建筑。广告艺术创作与表现都是为了推动商品销售,为企业组织最终带来利润。它又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这也就是广告创意时既要追求广告艺术性,但又不追求纯粹艺术的原因。次,广告创意中的艺术以广告目标对象的心理特征为起点,而纯艺术作品是以艺术家个人心理感觉为特点。第三,广告创意的艺术性追求的是利益结果,而纯艺术追求艺术本身。第四,广告创意中的艺术表现逐渐地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而纯粹艺术品的创作和制作还往往是个人活动的产物。第五,广告创意中的艺术带有极强的时效性,而纯粹的艺术品可能在较长的时间不被人去感受。

(三)广告创意应该突出主题,不要喧宾夺主

在广告创意中,主题的突出程度与传播效果成正比,无论是广告表现中的前景还是背景、人物还是道具,都应以突出主题为根本任务,通道综合表现把受众注意的焦点集中在广告主题上。但是,在许多广告创意的表现上,作为映衬、烘托的因素,可谓琳琅满目,而把广告的主体冲到一隅,造成主次不分和宾主混淆。造成这种混乱的情况一种是在广告创意表现上主次区分的不明显,把主体部分混同一般,对主客体一视同仁,客主混沌一片;另一种是反客为主,次要部分赫然入目,而主体部分极不显眼,置于从属地位,导致喧宾夺主。

(四)广告创意要表现文化精华,而不能污染文化广告创意是对社会文化的整合,又是对社会文化的创造,更是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广告创意应该表现社会文化的精华,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和传播。广告创意中对传统文化非精华部分的宣扬有三种典型:①证书荣誉罗列与官本位崇拜。②大小先后与信息焦点置后。③男女尊卑与性别歧视。广告创意作为一种文化整合,不仅要着眼于经济效益,还要着眼于社会效益,并且不可避免地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久前,美国《广告时代》总编鲍勃·菲尔德先生撰文指出:“广告设计要顺应情理,注意内容上的卫生,也就是精神卫生。”我们的广告人不应该在对某些非精华文化在广告创意中的不断出现而无动于衷了。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