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学 > 马列主义 > 正文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与哲学变革

【内容提要】对存在本质的追问是古代形而上学的理论旨趣。在近代,形而上学以认识论的形式得 到新的发展。传统唯物论、经验论、怀疑论和唯心辩证法等从不同视角批判过形而上学 ,但受理论优于实践的思维方式的束缚,未能克服形而上学的局限。马克思将传统哲学 的存在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变为人的社会存在问题,实现了实践先于理论的思 维方式的转变,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社会存在是人类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与自 然、人与人的“共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社会存在是异化的存在,探索改变异 化生存状况的途径,是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的旨归。

【关 键 词】社会存在/实践/存在/形而上学

【 正 文】

存在问题是古代哲学思考的根本性问题,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是对存在之为存在 和存在整体问题的探讨。追问存在的本质,探寻终极存在,为人的生活提供理论支撑, 是形而上学的旨趣。按照哈贝马斯的概括,形而上学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同一性 思想、唯心论、理论对实践的优先地位。在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中,虽然也包含着反形 而上学的“逆流”,但是,由于囿于理论先于实践的思维方式等,因此,马克思以前的 旧哲学未能冲破形而上学的堤岸。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存在的理论,则揭示了人类生活 的现实实践基础,使哲学向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回归,向生活实践世界回归,确立了实践 优先的思维方式,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实现了哲学的根本变革。



在古希腊,哲学家们把过沉思的理论生活作为人类自我拯救的途径,以为通过求知把 握终极存在,就可以对万物的存在作出终极的解释,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安身立命之本。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按等级分为“实践的、创制的和思辨的”三种类型,(P146)其中 ,思辨的理论知识高于其他两种知识。在思辨的理论知识中,形而上学又是最高的知识 、头等智慧,它提供固定的、终极的知识,这种知识只有少数具有卓越智慧的人通过沉 思冥想方可获得。因此,“理论生活方式居于古代生活方式之首,高于政治家、教育家 和医生的实践生活方式”,是“示范性的生活方式”。(P31-32)这种理论优越于实 践的思维方式,构成马克思以前的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

柏拉图是古代形而上学的创立者,柏拉图在继承巴门尼德关于永恒、不动的“存在” 的思想基础上,把世界二分为经验的世界和超验的理念世界,把永恒的理念世界作为本 质,作为凌驾于万物之上的普遍的存在,而经验世界则只是现象,只是“模仿”和“分 有”理念世界。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是从感觉经验世界出发建构自己的形而上学 理论的。他认为,“存在”有多种含义,而最基本的含义是“实体”。实体指的是“这 个”,即个别的感性事物。感性事物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形式不能在事物之外分离存 在。在感性事物中,形式具有普遍性,是事物的“是其所是”,即事物的定义、本质, 而质料则只是被动的潜能,因此,形式是第一实体。作为第一实体的形式有时可以先于 质料而独立存在,技术就具有这样的特点。“由于技术生成的东西,它们的形式都在灵 魂中。”(P163)技术是“灵魂中的形式”,是“无质料的实体”。(P164)形式在 技术制作活动开始以前可以预先单独存在于思想之中,这表现出形式脱离质料而优先存 在的特性。他进而将由技术生成的事物形式的单独存在,去比附自然生成的事物,提出 离开质料的纯形式——神的存在,把它作为终极存在,作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存在和统一 的根据。

由上可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维进路是不同的。柏拉图是由上而 下、由超验到经验的研究路向,亚里士多德则是由下而上、由经验到超验的研究进路。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理念世界主宰和决定感性经验世界的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 学虽然最终也导致了唯心主义,但就其以感性具体事物为基础而言,则具有唯物主义的 倾向。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从经验世界起步,反对柏拉图的先验理路,对柏拉图 的超验形而上学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因而,是不同于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的另一条线索 。

形而上学经过中世纪经院哲学神学本体论的发展,在近代哲学中采取了认识论的表现 形式。在近代,认识主体受到哲学家们的关注,哲学研究的重心由探讨存在问题转向主 体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但是,近代认识论依然沿袭理论优于实践的研究理路,它把主 体抽象化为沉思的头脑,或感性直观的个体,是与人的实践性存在相脱离的认识论。近 代认识论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探讨,虽然表现出由传统的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转变 的倾向,但是,这却是以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分立为前提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及 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使知识成为实用化的知识,成为人们谋取利益的有效工具 。这对理论知识神圣性的传统观念具有重要的冲击作用。但是,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科 学运用于生产所产生的巨大效应,又使得哲学家们崇拜科学知识,以自然科学为范型建 构认识论体系。

在近代,唯理论继承了柏拉图主义的传统,把超验的理性作为知识的来源,从自认为 牢靠的逻辑起点出发,通过逻辑推论追求终极知识、绝对真理。然而,作为“我思”的 认识主体是有限的个体,难以获得无限的绝对知识。因此,唯理论往往求助于上帝实体 的帮助,求助于人的直觉。直觉是少数思想家才具有的能力,因而,这是一种“贵族式 的认识论”,仍然带有古代哲学的遗风。康德对形而上学独断论进行了坚决的批判,认 为人不能超验地运用知性范畴把握绝对的知识。但是,康德并不主张废弃形而上学,而 是力图建立未来合理的形而上学。黑格尔对形而上学的知性同一性思维方式进行了抨击 ,提出了辩证法的思维方法。但他在反对形而上学的同时,却又建构了庞大的形而上学 的哲学体系。首先,他颠倒了现实世界和观念的关系,认为思想观念的产生,规定和支 配着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则必须迁就和顺应思想、观念。其次,他是按知性同一性思 维方式构造哲学体系的。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从空虚的“存在”向展开的、充实的、 丰富的“存在”的运动,作为终点的绝对观念,不过是完成了的、丰富化的“存在”, 终点和起点是同一的。由于他在知性思维的哲学框架内阐述概念的辩证发展,因而这种 辩证法受到形而上学体系的歪曲。第三,他的哲学是“预成论”的,在其理论前提中就 预先蕴涵了后面的内容。正如阿多尔诺指出的:“黑格尔的体系本身不是一种真正的生 成,它其中的每一规定都已经不明朗地被预先设想了”。(P26)第四,他把人抽象化 为“绝对的人格”、客观观念,而“人不过是观念或永恒理性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使用的 工具”。(P533)在黑格尔看来,作为实体的绝对观念同时又是从事能动创造活动的 主体,每当它推出一个新观念,就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存在。逻辑推移的各个规定是绝对 观念的生命的各个环节,是绝对观念的自我生命活动的具体表现。马克思批判道:“这 种办法,用思辨的话来说,就是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部的过程,了解为绝对的 人格。这种了解方式就是黑格尔方法的基本特征”。(P75)

近代英国经验论和法国唯物论继承了古代哲学重视感觉经验的传统,是一种世俗化的 、接近常人的思维。它们用感觉经验反对超验形而上学,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 方法贬抑抽象演绎。它们认为,形而上学所设置的超出感性形体之外的普遍存在物、实 体世界只是幻影,是虚构的想像的产物。但受机械物质观的影响,培根以后的唯物主义 变得“敌视人”了。休谟对感觉之外的任何实体的存在提出怀疑,认为超出感觉经验追 求终极知识、绝对真理是形而上学的独断论。但是,这些理论只是把形而上学的“沉思 ”变成了“静观”,并未突破理论优于实践的思维方式。费尔巴哈把“敌视人”的唯物 主义变为以人为本的唯物主义,冲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揭露了神学的彼岸 天国世界的世俗基础。“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 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 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P77-78)因此,他对形而上学的 批判是半途而废的。

总之,在哲学史上,形而上学虽然受到唯物论、经验论、怀疑论和唯心辩证法等多方 面的讨伐,但是,受理论优于实践的思维方式等的束缚,在马克思之前,形而上学在哲 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理论优于实践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彻底的批判。马克思认为,人类最 基本的活动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前提下,才谈 得上从事理论、艺术等其他活动。因此,是实践决定理论而不是相反。实践是人的基本 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区别于其他存在物的特点就在于,人是通过改变其他存在而存在 的,是通过实践而存在的。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是人的现实社会生活,人的存在从本 质上说是社会存在。哲学要探讨的不是现成的、既定的实体性存在,也不是外在于思维 主体存在,而是人的社会存在。这样,传统哲学的存在论、思维认识存在论就被人的社 会存在论所代替。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首先是针对意识决定论的唯心主义观点的。马克思指出,不是 意识决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 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P72)马克思把社会存在理解为 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用社会存在说明意识,这表明,马克思是“把人类生活的生产和 再生产作为中心问题”(P641)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社会存在是人的各种现实生 活过程,是人类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在人的社会存在中,最基本的是物质生活资料的 生产活动,是社会生产方式,这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意识不是脱离社会存在之外的 特殊王国,而是作为社会存在的要素包含在社会存在的总体之中。意识是对人的社会存 在的意识,是对人的实践活动、生活条件和关系的意识,是社会意识。意识固然有自身 的特点,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趋向,但它不可能脱离社会存在的世俗基础而独立存在和发 展。思想、观念是植根于现实社会生活过程的,是现实社会生活过程的理论表现和表达 。即使神秘的意识,也能从现实生活实践中找到其存在的根源。意识的相对独立化的表 现形式使得哲学家们陷入幻觉,好像理论、观念的基础不在现实生活世界之中,不在社 会存在之中,而是有自己内在的、自生的基础,并把它作为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用它 来说明人们的世俗物质生活。马克思曾经批判道:唯心主义“认为思想统治着世界,把 思想和概念看作是决定性的原则,把一定的思想看作是只有哲学家们才能揭示的物质世 界的秘密”。(P16)它想用观念世界“来拯救他们所谓在自己的固定思想的威力下呻 吟的人类”,(P16)这是本末倒置的幻想。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虽然使得意识能够超出 当下生活实践的现状,把握其变化发展的趋势,因而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目的性、理想 性,能够成为人们现实生活发展的先导,成为改变既定的社会存在的先导,但是,意识 的这种能动性是有现实基础的,是对人的实践发展可能性的预示,是对人的实践发展的 内在要求的反映和表达。此外,终极的、永恒的意识、观念也是不存在的。人的社会生 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是不断扩大的,因为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满足需要的生产力 是不断提高的,社会交往关系是历史地变化的。与之相适应,人们的意识也要随之发生 相应的变化。马克思说:“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 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P142)

马克思在批判地借鉴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批判地借鉴费尔巴哈关于人 的感性存在思想的基础上,从可经验地观察到的现实的个人出发,阐释人的社会存在。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从事改造自然的感性实践活动的人。物质 实践活动首先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活动,是人对感性物质材料进行实际的“综合”、 赋予其以符合人的需要的新形式的活动。经过人改造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是人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无机的身体,是人的社会存在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与人的活动无关 的自然界对人并无现实意义,它不是现实的存在,而只是潜在的存在、自在的自然。尽 管如此,马克思肯定,这种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着。承认这一点,不仅是坚持一 般唯物主义立场的需要,而且是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的重要前提。因为人的存在是蕴涵 着各种发展潜能的存在,是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的存在,实践是人不断地将人自身的 潜能变为现实能力的活动,是把可能的、潜在的自然变为现实的、属人的自然的活动。 这是同一实践活动在人和自然两个方面的不同表现,这体现着人的社会存在的内在统一 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实践的创造性决定了人是向外部世界开放着的存在,人可以通 过实践把与人无关的、自在的自然变为人工的自然,把可能的、潜在的自然存在变为人 的现实社会存在的组成部分。人赖以生活的人化自然界是不断拓展的,“人比动物越有 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9](P95)这表现出人的社会存在的普 遍的、开放的特性。也正是在不断拓展人的社会存在的过程中,人才了解到自在自然界 的优先存在。

人在改变外部自然的同时,也改变着自身的自然。人与动物一样,也有肉体器官和组 织,有生理上的欲望和需求。但是,人的自然存在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存在,人的自然存 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存在,人的自然存在是被实践的社会历史进程所改变的存在,是社会 化了的存在。人的五官感觉、人的生理属性和机能等都是社会实践长期改造的结果。正 如马克思指出的: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动物的感觉,不同于原始人的感觉。“五官感 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9](P126)“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 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 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9](P94)人的自然存 在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人的文明程度就越高。

人对自然的改造是在人们的一定社会交往关系下进行的,人们之间只有结成一定的社 会关系,才能实现对自然的有效支配和改造,才能求得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的社 会存在是社会交往关系中的存在。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是什么样的,存在于社会交往关 系中的个人就是什么样的。在物质生活资料相对匮乏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社会关 系主要表现为利益关系。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各种利益矛盾,改造社会交往关系, 这成为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交互作用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 条件和前提,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纽带。马克思说:“只有在社 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9](P122)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关系是人们之间关于自然 对象及其产品的相互关系,为了有效地生产和消费自然物品,人们之间就必然会采取分 工、交换等方式,发展起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这里,“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 的实物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定在,是他对他人的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 系”。(P52)这样,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就真正实现了由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 的根本转变。在这种新的思维框架下,人是处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中的人,是与自 然、与他人“共在”的人,这种“共在”就构成人的社会存在。所以,考察人的社会存 在,也就是要考察人的这些关系。这些关系都有意识的参与,都是被意识到的关系。马 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 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 系存在的”。(P81)

既然人的存在是关系中的存在,人就必然要受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制约,受到 自己所处的现实生活条件的制约。马克思在讲到物质生产时说:“生产实际上有它的条 件和前提,这些条件和前提构成生产的要素。这些要素最初可能表现为自然发生的东西 。通过生产过程本身,它们就从自然发生的东西变成历史的东西”。[10](P34)人既受 到现实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又通过实践不断改变这些条件,并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自 身的存在。因此,人的社会存在是历史变化着的存在,社会历史就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 发展变化的历史,就是人在既定生活条件制约下能动地改变生活条件的历史。这体现了 人的社会存在的客观制约性和能动创造性的统一。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社会存在以商品、货币等物化形式表现出 来。这即使人的存在方式打破了血缘、地缘关系的束缚,提高了人的社会化程度,又使 人受到物化的社会关系的支配。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货币等是物化形态的资本,它使 人们的实践、劳动成为异化的活动。研究物化社会关系下人的存在状况,特别是研究从 事异化劳动的无产阶级的存在状况,是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说, 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存在的一般理论论述,是为无产阶级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实现自 由解放奠定理论基础的。关注无产阶级的命运和前途,探索无产阶级彻底改变异化生存 状况的途径,是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的旨归。这也是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不同于存在 主义等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的现实是,劳动者的劳动具有异化的性质。被劳动者所改造 的对象世界与劳动者相“异在”,作为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奴役人。劳动者创造的对象世 界越广阔,对象世界的异己性就越强大。这是因为对象世界不仅是人的劳动能力的物化 ,而且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的物化,是物化形态的资本。资本以异己的物化力量的形式支 配人、奴役人。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这表明,资本主义的社 会存在是异化的存在、矛盾的存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分析人的活动的时间 结构,揭露了资本剥削的秘密。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是时间中的存在,人能够对时间 加以自觉的支配和利用,把自然时间变为社会时间,从而显示出人的社会存在是积极能 动的存在。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时间却不由劳动者自己支配,而是受资本 的支配。马克思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区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从而揭露了资 本侵占工人的剩余时间进行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 级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消除异化劳动,就必须变革自身的生活条件,变革现存的社 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无产阶级在变革自身的生存条件的同时,也会改造自身,抛掉自己 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成为社会的新基础。马克思把自己的这一理论称作“实践 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P75)的理论,它同直观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费尔巴哈以感性直观的方式看 待世界,对感性世界采取直接接受和认同的态度,缺乏反思批判的向度,不懂得现实社 会矛盾及其克服的途径。在费尔巴哈看来,某物或某人的存在同时也就是某物或某人的 本质;一个动物或一个人的一定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活动,就是使这个动物或这个人 的本质感到满意的东西。马克思批判道:实际上,千百万无产者根本不满意他们的生活 条件,他们的存在同他们的本质完全不符合。费尔巴哈在说明存在和本质同一的思想时 ,总是求助于外部自然界,但他所说的自然界是没有人干预的自然界。实际上,随着工 业的进步,不断有新的地盘从这个领域划出去,而能用来说明费尔巴哈这类论点的事例 借以产生的基地,也就越来越小了。譬如,按照费尔巴哈的理解,“鱼的‘本质’是它 的‘存在’,即水。河鱼的‘本质’是河水。但是,一旦这条河归工业支配,一旦它被 染料和其他废料污染,河里有轮船行驶,一旦河水被引入只要简单地把水排出去就能使 鱼失去生存环境的水渠,这条河的水就不再是鱼的‘本质’了,对鱼来说它将不再是适 合生存的环境了”。(P97-98)由于费尔巴哈不能对人的生存条件进行反思批判,不 懂得“改造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必要性和条件”,(P78)他最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诚然,在黑格尔哲学中,包含着反思批判的精神,包含着否定性的辩证法思想,但是 ,由于黑格尔在现实生活世界之外构筑超验的观念世界,因此,他所说的否定和批判活 动只是观念王国中的“骚动”,不会对现实世界有任何触动。这是通过把批判停留于观 念领域而维护现存社会,具有维护不合理的现实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的功能,这依然是 解释世界、认同世界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改造世界”的新哲学是根本对立的。

在马克思看来,人没有先定的本质,没有预定的宿命,人的生活是人在既定社会条件 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中自主创造的。没有超人的救世主,也不能希冀理论沉思来拯救人 自己。无产阶级的命运和前途掌握在无产阶级自己手中,无产阶级改变旧世界、创造新 世界的实践,是使自身获得自由解放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把他自己的哲学作为“这个解 放的头脑”,而“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P16)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作为 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头脑”,马克思的哲学既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产物,又是这一 运动在观念上的表达和理论先导。它通过掌握群众而付诸实践。

在当代,随着西方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虽然阶级构成、阶级 关系和阶级力量对比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出 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但是,资本的剥削本性并未改变,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依然 存在。因此,马克思的上述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价值。结合当代世界的新格局和新 特点,深入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对于增强我们社会活动的自觉性,对于推进我 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考察表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具有解构的作用。它用实践的 眼光反思人的世界、人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指导人的生活实践,体现着哲学 的根本变革,标志着哲学向后形而上学的转变。作为无产阶级获得自由解放的途径的学 说,马克思的哲学也包含超越的、理想的维度,但是,它是植根于现实生活实践世界的 ,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同传统形而上学具有本质的区别。

【参考文献】

亚里士多德全集[M].第7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M].上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