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教育资源的含义,就是把构成教育空间和教育功能载体的有形资源及无形资源,进行集聚、重组和运作,实现资源配置在容量和结构上的最大化、最优化,以实现教育资源的自我积累、自我增殖、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经营教育资源的前提是树立新的教育资源观。教育资源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主要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块。有形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校舍、场地、设施、仪器、图书等)、人力资源(教师、学生、家长、校友、社区成员等)、财力资源(教育经费)、信息资源(校本教材、教案、教学软件、学术论文等)。无形资源包括:教育理念资源、社会声誉资源、社会文化氛围资源等。经营教育资源就是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根据教育的需要变资源为资产,并实现资产的保值增殖,实现教育自身的良性循环和创新发展。
运用资源经营理念创新基础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和实践,没有系统和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本文尝试对深化青岛市市南区教育改革,提出几方面思路性的建议,就教于教育界的同仁和专家。
一、运用资源经营理念,做好教育的整体规划
1.规划调整布局,优化教育环境
规划调整学校、幼儿园布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是一项关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的战略工程,对于形成与人口布局相适应的学校布局,减少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提高办学的整体效益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历史发展和城市开发的种种原因,现在市南区小学和幼儿园的布局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是西部学校过密,东部则过稀,既造成学生就学的不便利,也造成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造成教育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不平衡发展的局面,建议利用城市建设改造的契机,重新调整市南学校和幼儿园的布局,加大东部地区学校、幼儿园的开发,并应在东海路建立一所或几所小学、幼儿园,可以办成某个名校、名园的分校,采用多渠道融资的办学方式和灵活经营的管理体制,办成东部的名校、名园,使市南的教育布局更加合理,加快市南基础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2.盘活教育闲置资源,拉大教育发展半径
资源闲置或利用不利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市南在盘活闲置或利用不利的教育资源方面已有成功的做法。如新世纪学校的校址原是一个校办企业,经营情况很差,市南针对东部少学校的情况,果断的对资源进行重组,利用名校效应,与国有企业联合办学,现在,新世纪学校已成为青岛东部的热点学校,生源爆满。
教育需要土地,我们要充分挖掘闲置的土地资源和场地资源,盘活利用。大沽路小学和北京路小学合并一年多了,大沽路小学原18个班的校舍,现在只有两三个班级的场地给市南中专使用,而7/8的校舍场地被闲置,这是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合并后的北京路小学校园和其他场地均捉襟见肘,极大的束缚着学校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建议在市南城市规划中,允许把大沽路小学原校址进行土地置换,赢得一整块土地,扩大北京路小学的规模,优化市南教育环境,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市南区闲置的厂房、地皮也应加以盘活,利用城市建设改造的契机,采用土地置换方式,积极为教育赢得每一寸金。
3.实行校(园)际联合,资源共享
鼓励各校(园)在相互竞争的基础上,本着共同发展的观念,拆开围墙,实行校(园)际联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均衡发展,提高市南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特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优势,“特色兴校”已成为市南区人的共识,也取得了很大成效,如市实验小学的“陶艺窑”,市实验幼儿园的“开放教育”特色,区实验小学的海洋特色,金门路小学的涉台教育特色,基隆路小学的药物研究特色等,如百花齐放,深入开发了学生的潜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议各校、园应依托自己的特色,创建学生、幼儿课外活动基地,让全区的孩子和家长自由选择,享受各校的特色教育,发挥孩子的特长,促进学习化家庭的形成。另外,各校各园的先进仪器、教学软件等与兄弟学校共享,孩子在每个学校都能借阅优秀图书等等都是提倡的做法。目前,青岛市实验小学、市南区实验小学、八大峡小学及莘县路小学,已迈出了校际联合的第一步,嘉峪关学校、新世纪学校及北京路小学也已经制定了周详的挂钩计划书,在教育硬件(如电脑等)和软件(如教师培训、科研等)各方面实行共享。教育领域相互竞争,又相互联合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为市南基础教育的整体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激活教育无形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增值
无形资源是有形资源的延伸,激活教育的无形资源,把可以市场化的资源市场化,可以实现资源的从无到有,由有变优,确保资源增殖。
1.推介品牌战略
青岛的教育特别是市南区的基础教育,近几年取得了全国瞩目的突破性进展,全国教改实验区、全国课改实验区、山东省义务教育示范区、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区等一系列荣誉,已经造就了青岛基础教育这块品牌。我们要利用青岛的地缘优势和基础教育品牌,继续做大做好市南基础教育这块“蛋糕”,通过推介会、交流会、招待会及多媒体宣传等形式,向省内外、国内外宣传我区教育,吸引外地生源,吸纳外来教育资金,以教育兴教育,促进青岛教育的大发展。
2.膨胀名校(园)战略
采取均衡发展与非均衡膨胀相结合的策略,既要改造相对薄弱学校、均衡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又要突出、膨胀名校(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以实现让每个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目标。
名校、名园有科学创新的办学理念,优质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现代的教学设备,健康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还有有口皆碑的社会美誉,它们本身是一个品牌,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充分利用这一资产,是拓展优质教育的一个途径。一方面,要鼓励名校名园继续对学校特有的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延伸、优化、组合、创新,力求营造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优势。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名校名园的“大树效应”,以点带面,让名校名园成为凝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的一面旗帜。在这方面,市南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从1999年开始,我区利用名校的品牌效应采取“母鸡下蛋”的方法,通过名校裂变,扩大名校的数量,先后创办了市实验小学的分校育宏小学、嘉峪关小学的分校新世纪学校、太平路小学的分校海利丰学校,这三个学校共享着“母体”学校在师资、设备方面的优势,同时又有自己体制灵活的优点,受到全区孩子和家长的青睐。
3.借鸡生蛋战略
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美誉,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用社会的钱办教育的事,扩大教育供给,实现教育的低成本、高效益发展。市南教体局在这方面有很多有益的探索。少儿文艺演出及体育活动多由企业、公司等冠名,产品获得了学生的信任,取得了广告效益,教育节省了一笔资金,这就是双赢。
市南少年宫每年都有很多活动,如美术比赛、书法比赛和文艺演出等,也可以跟企业、公司合作,让他们冠名赞助。各个学校每学期都有“艺术节”、“体育节”,有的学校还有“游戏节”,也可以采用“借鸡下蛋”的方法,用最少的钱办高效益的事。
三、多元化办学,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我们要把企业经营的理念和精神注入教育,本着有利于积聚更多的教育资金,有利于解放教育的生产力,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和家长对教育需求的原则,探索多元化办学的新路子。
1.经营好现有的改制学校,做好经验推广工作
市南区已成功创办了三所改制学校、两所改制幼儿园;一是1999年国有民办的育宏小学,学校由教体委贷款60万元,实行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的模式,聘任了省特级教师担任校长,选聘了市实验小学及部分小学的优秀教师任教。二是2000年市南区政府与国有企业联合办学的新世纪学校,由区政府出政策,教体局出土地,名校嘉峪关学校出品牌、校长和师资,国有企业青岛华青发展有限公司出资金,实行国家所有,董事会投资和承办,按照独立法人、独立核算、独立办学、经费自筹的机制运行。这种联合办学模式在全省属首创。三是2001年民办公助的海利丰学校,学校由民营企业青岛海利丰体育基地有限公司出校舍和资金,名校太平路小学出品牌,成为具有足球特色的又一所名校。
2.寻求多元化办学的新路子,为社会提供多层次教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领域内的竞争日益激烈,学校、幼儿园只有适应形势需要才能赢得先机,只有适应家长需要才能赢得支持,只有适应市场需要才能获得市场。我们要继续寻求多元化办学助学的新路子。笔者认为青岛东部的小学、幼儿园较少,可以在东部多方面融资,置换东部闲置的土地,用东部的资金,在东部办一所起步高、效益好的学校。 我们要积极吸纳国内外资金,利用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市南区已与澳大利亚、意大利合作,创办了两所中外合资幼儿园,下一步要指导经营好这两所幼儿园,并将国外先进幼教管理模式与中国学前教育相结合的新思路进行推广。
四、形成学习化社会,塑造人才型的居民素质
现代化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立体教育、终身教育,是一座资源畅通、流动的“立交桥”。市南的学习化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学校的“围墙”已被打破,教育已不是学校的专利,各类教育资源开始流动互通,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宽泛化、立体化,加快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步伐。
1.盘活社区优势资源,争创特色
所谓优势资源就是各个社区所能利用的特色资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我们要盘活社区优势资源,创建特色社区,使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如有的社区内有医院,就可以利用医院的教育资源,随时随地向居民提供医学卫生知识,开展医疗咨询和服务活动,办成健康教育特色社区;再如有的社区有文化馆或其他文化社团,就可以办成文化特色社区等等,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熏陶和教育,潜移默化的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此外,各个特色社区应该实现联合互通,利用参观、举行活动、培训等多种形式,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流动和充分利用。
2.学校、幼儿园对外开放,服务全社会
学校、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很丰富,它不仅只是给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场所,还应该对外开放,向全社会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推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市南区福林小学在这方面有成功尝试的经验。他们本着“学校大家建,开放为大家”的原则,将学校的操场和室内体育馆实行对外有偿开放,一年来,福林进行健身活动的居民、学生达1000多人次,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各学校、幼儿园建立有偿使用学校场地的管理办法,在课余或假期向全社会开放,如图书馆、体育馆、语音室、多媒体室、玩具室等都可以对外有偿开放,既可以为学校节省一部分教育经费,又可服务于社会,是高效利用教育资源的好做法。
3.挖掘教育人才资源,走向学习化社会
市南区在利用教育人才资源加快社区教育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功做法,1998年开创了全国教育助理进社区的先河。教育助理带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如何相互沟通”这一课题来到社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社区进行读书演讲、助残帮困等多种教育活动,形成了人人支持社区教育,人人参与社区教育,人人受益社区教育的良好氛围。今年市南教体局又着手成立家教亲子园,利用幼儿园的教师资源、活动场地,让幼儿和家长做全方位的交流,既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又有利于家长更好的教育孩子,形成社区、家庭、幼儿园相互结合的教育网络。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工程师”,不仅要为学生服务,还要为社会服务,积极倡导学习型的城市风气,营造创新型的城市文化,加快形成学习化社会。在校教师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根据居民的需求开办美术、音乐、书法、健美等各种学习班,鼓励居民争做学习化的个人。鼓励退休老教师发挥余热,开办讲座或学习班,在学习化社区的进程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4.成立社区学校,搭建终身教育的平台
市南区教体局已着手成立市南区社区学院,依托市南区干部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为城市居民开设时事政策、思想道德、民主法律、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历史人文、文体娱乐、外语等课程,市南居民将在全市率先拥有自己的学校。社区学校是全社会成员享受终身教育的平台,是创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模式的突破性成果。我们要指导经营好市南社区学校,并积极总结经验。
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供政策保障
运用资源经营的理念创新教育,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保障,做好统筹规划、政策导向工作,建立健全有关法规政策,加强宏观指导和监督,建立适应教育创新发展的自我管理机制和自主发展机制,促进市南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2003年是市南区教育面向现代化十年规划攻坚阶段的关键性的一年,运用资源经营的理念创新教育的理论为市南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教育的大发展也必然会使创新教育的理念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