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 正文

班主任工作中的非制度管理

摘 要:在班级工作实践中,学校、老师追求的是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表现出来的是量化管理,即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用分值形式显示出来。这种模式虽体现出一定的公平性、公正性,但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经常可以感受某些不足之处。

最主要的是,素质与创新教育提倡人的独立思考和自治能力,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不应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纪律的人,因此,在对学生工作特别是班集体工作中,作为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必须研究“非制度管理”,即做到管理人情化、艺术化。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非制度管理

一、非制度管理的前提是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必须尊重学生

有位教育家说过:“不了解孩子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而要了解学生,教师(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合作关系。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讽刺、挖苦,更不能体罚,批评时要就事论事,对学生个人隐私和健康的选择(爱好)要尊重。

第二、要尊重学生的家长。在家访或家长校访时,教师要从教育孩子出发,努力与家长取得一致意见,无论家长贫富贵贱,都要一视同仁,礼貌待人。

第三、班级管理要民主,切忌“一言堂”。不能满足于学生唯唯诺诺了事,要让学生有讨论和施展的空间。

第四、对待后进生,态度上不能听之任之,在方法上不能粗鲁、斥责。教师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想尽办法,温暖这些学生的心理,帮助其认识和改进错误,并做好打“反复仗”的准备,那种动辄用校纪校规压制只会加速其逆反并转向反面。

有时细微的关心能超过百倍的说教效果。本人原来所带的班中有一调皮学生,有一年,在他自已都忘了的情况下,我送其一份生日卡,从他那天看了我在卡上对他那简单的几句祝福之后,他就非常听老师的话了,也变得开朗多了。

二、非制度管理的特点是“鼓励”

违反课堂纪律扣分,劳动不认真扣分,……当前量化考核制度,说到底就是扣分制度,对于学生而言,必须时刻注意,诚惶诚恐,唯恐扣分。长期如此,班级就会缺少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而正确使用鼓励手段,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有利于对不良行为习惯实行提前控制,有利于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第一、变班干部“终身制”为“今日班长制”。

在普通学生特别是经常违纪的调皮学生眼中,班干部这个身份让他们眼红、妒忌,同时高不可攀。如果让这些学生有机会成为“今日班长”(轮回值日),让其在自豪的同时,负责管理班上当天的纪律:这样除了锻炼其做事的能力,更可以让他们加强自制能力。

第二、“鼓励”形式的处罚,让批评“表扬化”。

通过激励的手段达到批评处罚的目的,这种方式的运用,可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接受批评,感受正面教育进一步感受温暖,逐步实现缺点和错误的转化。

我所带班上的有一学生,经常偷偷抽烟;后来我在全班宣布,让他“全权负责制止班上抽烟之事”,之后我再也没发现他抽过烟了,而且整个班级抽烟现象也逐渐消失了。

此外,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就事论事,可以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如对某次旷课的学生,你对他说:“你平时可不是这样的,我相信你是一个能勇于认识、面对并改正错误的人。”

第三、 鼓励的评语,最好用第二人称。

作为对学生一个学期或某一阶段的评语,我们要尽量避免呆板的模式,如“该生遵守纪律,……”可以试用一下第二人称:“你很聪明,所以我始终不对你失望,我觉得你有能力做到不违纪,只要你努力了,你可以做得最好!”这种富有人情化的评语的作用有时超过你几天甚至几个月的说教。

三、非制度管理的主要手段是“聊天法”

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有时难免遇到学生的不理解;对于一些不违纪但有退步倾向的学生来说,制度也奈何他们不得。这个时候,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就特别重要了。通过聊天,可询问学生发生问题的客观情况,通过谈心,可了解他主观心理的想法,以便找出症结及时纠正。

第一、面对面的聊天。

与传统面对面训话式教育方式不同,我们需要的是师生之间无拘无束的谈话,对于学生施加一种无形的影响,进而使学生得到教育。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学生时代在学习一度出现松懈时,他的数学老师下课与同学们一起谈天时有意识地说:“我看能解‘哥德赫猜想’的人就在我们班上”。说这话时教师紧紧注视着陈影润。从这以后,陈景润又勤奋起来,终修正果。

第二、电话、信件或周记形式的聊天。

班主任在某些场合特殊情况和场合需要与学生谈心但又避免尴尬场面出现时,可采用不见面的电话、信件、写周记、或者网上谈心的形式。最容易操作的是学生每周写周记写笔记交给老师,从中可发现很多事情,同时班主任及时对一些不良倾向的想法加以批注和引导。

四、非制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途径是管理好“非正式群体”

在一个学校或一个班级中,除了象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文学社等“官方”领导的“正式群体”外,还存在着各种交叉的不同内容的“非正式群体”如“老乡会”,“班上几名后进生”,“喜欢唱歌的一伙”,“成绩好的几名学生”,“喜欢体育的一群”等等。管理好非正式群体,是班主任做好管理的重要途径。

第一、不能让非正式群体得到正式确认。

在一个学校里,应大力弘扬班集体及正式群体的作用,而不能让非正式群体形成规模。如学校组织比赛,决不能搞“XX省”同“XX省”学生的比赛,要搞也应以班级之间或年级之间的名义。

班主任在对待班上后进生时,不能说“你们这一伙,真是一路货色”,那样会真正将他们推到一起去了。

第二、要合理安排业已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的“领袖人物”。

有时候,非正式群体的头头的影响力甚至超过班长或其它班干部;这时候,不妨给后进生中比较有权威的人物委以班务上某些重任,比如负责卫生,担任体育委员等,久而久之,这位“头头”被带回了正轨,其它伙伴也会得到进步。那时,实际上非正式群体已纳入班主任的正常管理了。

第三、 把握好非正式群体间“交叉人物”作用。

爱好体育的学生中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后进生也有歌唱得好的。这之间,有一些人是二个甚至几个群体间的交叉人物,班主任可以通过他们来做群体间的桥梁,维系融洽的关系,共同前进。

五、结束语

班级的制度管理以约束为主,规定不能干什么;非制度管理则是以班主任正面引导为主,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潜能。非制度管理是制度管理的有益补充和发展,制度管理是保证和基础,唯有两者结合,才能将学生思想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