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 正文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给我们留下的谆谆教导,在事隔数年之后,我们想起这句话的时候总感觉我们该反思些什么?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校也该在适当的时候,思考改进些什么。

谈到了教育,有人不禁要问,什么是教育?教育的定义不能从教育本身中寻找,它应在哲学与历史中寻找,即从“人”本身的生存状态中寻找。我的看法是:教育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使学生形成解构知识与建构知识的能力。用老子的话:学会“涤除玄览”的能力。解构就是学会反省、审视、怀疑、批判、清除自我的经验、现有的理论、他人的知识、固有的思维方法、历史的定论等等,也即是“涤除”我见、固见、偏见、私心、杂念、歧思、飞想的过程;建构就是面对社会的活的当下的现象,进行观察、描述、体会,进而进行提炼概念、阐释、验证、体验、寻找意义的过程。以空灵的知见力,以开放的心态参悟诸缘的过程。一旦学校或教师帮助学生建立了这样的“功夫”,学业就完成了。学生就有了通达真理的能力。传授现有的知识是次要的,现有知识与它们的产生过程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建构与解构知识能力的范例。

从小平同志对教育目标的确定,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我们的学习。

教育面向现代化

我国国内学校的硬件设备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而我们的软件设施存在一定的问题。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大家提倡“尊老爱幼”,同时又受现代教育制度的引导,我们学会了“扬弃”,所以后来在中国90%的学校,我们秉承“尊老”传统,却时时忘记“爱幼”的义务,造成我们现在的年轻老师常常有想法不敢讲,想创新又怕受到学校学院所谓的“潜”规则的打击,影响自己的前途。造成了老教师是权威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年轻老师就该学习他们。其实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出现了问题,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写了这么一句话: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具体描述出了当前我们的年轻老师,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人云亦云不思创新,时间长了,把自己本来懂的东西,有所研究的东西,都还给了历史,只留下的干瘪的肚皮和一个时刻跟随自己相关学术带头人的思想的大脑。想起鲁迅的话: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这话可能严重,但学术上的近亲繁殖的确不是值得提倡的一种行为。教育面向现代化,我们能做的应该是更新我们的观念,去接受接纳与我们传统观念有分歧的思想,让彼此的思想观念在相互碰撞中前进。现代化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教学思想的现代化,我们的一些老师说,时间不够充裕,不敢与学生互动。我看事实却恰好相反,我们如果在课堂上真正与学生进行讨论式的学习,那么我相信学生会学到更多知识,这些知识一部分来自老师的讲授,一部分来自他们为了讨论而自我学习得到的。

教育要面向世界

应该说我们学院的老师对这一点把握的非常之准确,他们广泛的涉猎,汲取世界上一些大国的大公司的成功的案例来教导和启发我们。让我们知道的世界上的公司是如何成功的。造成我们的学生在聊天的时候动不动就把沃尔玛,通用电器,联邦快递拿了出来,大讲特讲,仿佛自己知道的很多,自己的知识和世界接轨。有时候甚至有卖弄的嫌疑。不过我倒想问问我们的老师同学,是否知道21世纪属于中国的呢?我也承认中国成功的企业,世界知名的企业不是很多,但他们也绝对不是不值一提的,他们中的一些也绝对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把这些企业拿出来研究讨论一下不是更有现实意义吗?我想邓小平当初提出的要面向世界不是让我们只关注外国,而忽视本国。况且在我们忽视自己的时候,外国正关注着中国,这点从中国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外国商品中可以看出。如果到有一天,国外对中国的研究超过了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研究,我不知道是可喜还是可悲。

教育要面向未来

如果说现在中国的教育是素质教育,估计几千万学生不答应。那中国如今的教育是什么模式的教育,身受其害的学生会说是应试教育。如果你这么说,那我真要说你是“受害者”,连描述自己受害的词语都是沿袭老一套的东西。让我看中国的教育是“硬式”教育。从那些方面看出。

1、课本硬式。上什么课,定什么课本绝对不能商量,所以一些老师,特别是一些老教师非常有资本,他们一本教科书看了20多年,你说能吃的不透吗?一个课件用了20多年,只是把手稿,变成了投影,其他没有变化。

2、态度硬式。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场所。我们老师特别是做学生工作的老师,能真正把自己看成一个服务者的不是没有,是太少太少。有人会用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来告诉我,那我只能:此时无声胜有声了。

3、教学方式硬式。从古至今,就是一个传授,老师讲,学生听,从小学到大学概莫能外,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去“解构”,去学会反省、审视、怀疑、批判、清除自我的经验、现有的理论、他人的知识、固有的思维方法、历史的定论就更不用说。

4、考试硬式。课本的硬式,教学的应试,自然导致考试的硬式。这种硬式表现最充分的例子就是高考了,我管你哪里来的,学的怎么样?全国教育一盘棋,高考一张卷。还好近些年各个省分了名额,有的也可以自主命题了。应该是一种教育的“现代化”的体现吧。

在现实当中我们的老师也都承认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事业单位应该有自己正确的定位,任何时候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服务学生作为自己的任务,把培养学生成材作为自己的目标,我想这样的学校才是现代化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才能发展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学校。

长久以来我们的学生老师,甚至是家长对现代的教育制度都颇有微词,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教育能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能真正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