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 正文

论高校德育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摘 要:该文通过分析人才的创新机制,论述了高校德育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系统中的导向、激励、启发、人格内化等功能。

关键词:高校德育 创新素质教育 导向 启发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类已进入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各国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集中到了人才素质,尤其是人才创新素质的竞争。我国正步入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面临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要求更加紧迫。

创新素质是指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基本品质或素养,它是基于各种素质协调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创新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包括智力因素的教育和训练,又包括各种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和塑造。高校德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系统之一,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和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其基本指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的人。因此,高校德育在制定教育目标、总体组织和具体实施中,应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重视其应有的地位,充分发挥德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功能[1][3]。

地位决定功能。所谓德育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就是讨论高校德育在实施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2]。

一、高校德育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所谓导向,即一种方向性的指导意义。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导向主要有价值导向、目标导向和行为导向三方面:

其一,从价值导向看,高校德育解决了创新素质教育的三个问题,即为什么、是什么、什么价值取向的问题。通过德育过程,引导师生正确地理解创新,科学地评价创新;引导大学生将创新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将求新与求真相结合,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不断创新的思想,增强创新的内驱力。

其二,从目标导向看,高校德育的培养目标从总体上规定了合格的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并具体化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培养规格。创新素质发展的关键是创新人格的塑造,创新人格的核心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以及由此产生的科学态度、是非观念。

其三,从行为导向看,高校德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创新,通过具有基础性、感召力的先进楷模,使大家钦佩、羡慕从而在精神、心理、人格、行为等方面加以效仿,见贤思齐,身体力行,不断塑造自己的优秀创新人格。

二、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创新动机的激发作用

动机是个体对他自身需要的一种体验,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某种活动的直接原因和动力。创新动机是创新型人才心理结构的主要动力因素,而德育具有唤醒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机的功能。如果动机不足,即使有高水平的专业领域能力和创造技能,也难以取得高水平的创造成果[4]。

高校德育具有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创新意识,即是对创新价值的觉知以及由此引起的创新需要和创新动机。创新动机来自于创新需要,而创新需要则产生于创新认知。这种创新需要还只是一种潜在的驱力,在创新诱因出现后,潜在的创新驱力即被激活,成为直接推动创新活动的动力,即创新动机。高校德育通过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创新的社会历史意义,正确认识自我价值,破除创造神秘感,克服自我评价上的自卑感,树立创新的自信心,同时通过榜样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创新活动的正确认知,激活创新需要,形成创新动机。

三、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作用

创新人格是个体在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情绪、价值观、气质、性格、能力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而形成的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体现出创新的一种内部倾向,属于非智力素质范畴,它是创新过程的发动者和推动力。具有创新人格的个体,主要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创新素质教育中,创新人格塑造是重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危害社会,关键是看如何运用它以及运用它的人的素质。在当今高科技与高犯罪相互交织矛盾的时代,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与黑客、计算机病毒共存,克隆技术与科学伦理剧烈冲突,思想道德力量比法律约束更为重要,创新人格当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在创新型人才素质发展益显突出。如果我们仅仅热衷于传授创造技巧一类的工具性手段,不加强创新理念的培养,发展优秀的创新人格,大学生整体创新素质就无法得到质的提高,甚至可能走入歧途。

创新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创新精神面貌,是控制个体创新行为的内部机制。创新人格外化为个体的表现为创新的各种惯常行为之中。内化是指将一定的精神文化经社会学习而转化为稳定的心理因素的过程,它不仅使人类的许多知识与经验被吸收、转化为不同个体的知识与经验,而且使一定的社会规范与价值体系被吸收、转化为不同个体的信念、价值与态度。创新人格的内化,是指将人类的创新经验和优秀的创新人格特征及创新价值体系,吸收、转化为个体的创新信念、价值和态度的过程。创新人格的内化不是自然形成的过程,而是长期社会化的结果,它将经历个人的努力、家庭与社会的影响,其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创新人格的诸多方面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因此德育的作用尤其重要。

四、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作用

创新活动虽然受非智力因素的诸多方面的影响,但主要的是一种智力活动,科学思维方法对之起着重要的作用,思维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的创新效果。

克拉斯活尔和布卢姆认为,价值内化的最低水平是“接受”,稍高一级水平为“反应”,进一步内化则达到“评价”水平,最高水平是“组织”[5]。在“组织”过程中,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相互交织、冲撞,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判断、评价等思维活动,接纳一定的价值标准,并成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可见,思维活动是价值人格化的关键。任何教育活动,只有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活动,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生活,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科学方法论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基础。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扎实基础知识,要学以致用,必须用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地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本质是唯物辨证思维,德育课程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

总之,德育引导学生围绕某一现实社会问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提出不同看法,然后通过讨论形成统一认识,既教会了学生如何正确地分析看待当前的社会问题,又培养了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德育灵活多样的思维活动和求同存异的自然品质,以及在教育过程中渗透出的人文精神,培养了学生唯物辨证的哲学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提高了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灵活性。德育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教育,对学生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哲学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启发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打破习惯惰性的束缚,以唯物辨证的思想方法去分析、判断现实世界,学会批判性和创造 性地思考,引发思维视角的转换和触发,从而奠定了创新思维必不可少的观念因素。

参考文献:

[1]肖川.论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11

[2]王惠兰.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途径刍议[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4):84

[3]周鸣鸣.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现状的调查[J].青年研究(北京),1999(11):5

[4]李传新.艾曼贝尔创造力思想研究[J].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1997(1)

[5]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162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