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药学 > 护理学 > 正文

探讨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分析

探讨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分析

供应室的消毒灭菌,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的安全和患者的术后痊愈,因此控制医院的感染是现代医院中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最重要目标之一。绝大多数院都已将供应室质量管理列入了全院护理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以确保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论文联盟得以不断提高和持续改进,并且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宝贵的实验依据。
  1 质量标准分析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无菌室规范和要求,需要每月对工作人员手、物表、空气、敷料、无菌器械等进行监测,来判定环境污染程度、消毒及灭菌效果[1]。无菌室空气细菌数要求≤200 cfu/m3,未检测出致病菌者才为消毒合格,合格率应当达到99%;物体表面的细菌数要求≤5 cfu/m2,未检测出致病菌者才为消毒合格,合格率应达97%,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5 cfu/m2,未检测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合格率应达80%。无菌物品、器械、敷料均应全部达到无细菌生长[2]。在灭菌物品供应和传递的全过程中,需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对于无菌物品的监测、储存、发放实行严格动态质量管理,以保证无菌物品质量安全,提供及时、高效和周到的物品供应服务,不断重视和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2 管理方式及效果分析
  目前,医院供应室感染管理方式可大体划分为两类,即传统分散式管理与集中式管理[3]。其中分散式管理也被行业称作传统管理法,是大多数医院多年来沿袭的供应室感染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具体体现在三区管理混乱和设备更新延滞两方面。三区管理混乱即医院布局不够合理,“三区”划分不清,区域间没有实际屏障,人流、物流有逆行。只重视无菌区的管理,各岗位职责不明确、窜岗现象普遍;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由三区管理混乱继而引发责任推诿,则出现了设备更新延滞[4]。特别是部分中小医院,对供应室的管理和投入往往成为全医院最薄弱环节,造成不同程度的设备陈旧、经常维修、残缺老化,造成工作上的极大不便[5]。绝大多数医院不具备基本的清洗设备,仅限于手工清洗,且清洗设备没有设立定期监测评价制度和可靠的准入标准;灭菌设备只经过年检,却没有设立真空、湿度等决定灭菌效果的指标检测制度。
  与分散式管理相比,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6]是将医院所有需要清洗、消毒、灭菌的物品回收至中心供应室处理,其优点在于清洗、消毒、检查、打包、灭菌、储存、检测和发放均由专业人员来完成,可形成有效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循环系统,以减少污染,简化作业程序,便于管理和质量控制[7]。首先明确医疗器械集中式管理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建立供应室质控小组,由护士长和院感科直接负责各项制度、各项监测以及操作规程的落实。其次制定各项考核细则,具体包括器械打包的质量、清洗流程、灭菌后物品的处置、压力蒸汽灭菌[8]的操作、各项生物监测等内容,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管理。
  表1 传统分散式管理与集中式管理质控合格率的比较[9] n(%)
  
  3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供应室管理的关键性辅助环节。为保证无菌物品存放区中空气的洁净度,无菌室应当就近设在手术室楼下、临近灭菌的设备装置、与包装间间靠灭菌柜相隔、终端为封闭式的区域以方便发放无菌物品[10]。此外进出口设有报警装置,无菌室与包装间应当设有缓冲间,以避免空气对流所造成的污染[11]。
  具体的环境还应满足以下细节要求:(1)空间位置:无菌室内设有储筐架和储物架及移动性储物车 储物架、车摆放距地面 20 cm 以上,距天花板 50 cm 以上,距墙壁 5 cm 以上[12]。(2)室内陈设:无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