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中国人的“存在与时间” ——汉语“是”源于“时”的考察
[摘要]汉语“是”集“本在”、“存在”、“在者”三义于一身:本在语义体现为“准则”“常道”,存在语义体现为系词的“断真”,在者语义体......[全文]
时间:2017-08-03
汉语言文学论日常语言中的“用”─并论哲学的“用”
内容提要:本文首次集中探讨了在很大程度上是“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的“用”,使“用”进入到了哲学的系统反思之中。仿佛是自明性的“......[全文]
时间:2017-08-03
关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无论是就思想层面、体制层面、还是受众层面而言,教理的讲授与理解都是根本的前提。从而这一传播过程,实际上就是 ...[全文]
时间:2017-08-03
汉语言文学对汉学论著翻译规范的探讨
中国学世界化是中西文化交流进入更深层次的表现。对世界范围内汉学研究论著的关注、介绍乃至翻译,正是所有人文学者不能回避,且应积极参与 ...[全文]
时间:2017-08-03
汉语言文学汉语“是”的形而上之谜 ——“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
[内容提要] 汉语“是”,像英语“to be”一样,不是一个普通的词,而是集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本在”(“事实求是”之“是”,类似“道”......[全文]
时间:2017-08-03
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语义场分析初探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在语言科学研究中,语义理应享有与语音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是在最近三十多年,特别是七十年 ...[全文]
时间:2017-08-03
汉语言文学主观量问题初探 ──兼谈副词“就”、“才”、“都”
壹1 1“主观量”是含有主观评价意义的量,与“客观量”相对立。例如,对于“干了几天了?”这一提问,可以有以下三种回答:(1a)三天。(1b)......[全文]
时间:2017-08-03
汉语言文学亲属称词的自称用法刍议
1 引言先请看下例(1)(2)(1)慧芳,你到底有什么心思,跟妈说说,啊?〔渴45,刘大妈(母亲)→慧芳(女儿)〕(2)鲁贵直惦记着。(曹47,鲁贵 ...[全文]
时间:2017-08-03
汉语言文学汉语语法结构的兼容性和趋简性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our parts:(1)compatibility;(2)simplification;(3)reflectionsoncompatibility and simplifica ...[全文]
时间:2017-08-03
汉语言文学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solves some grammatical problemsin TCSL by means of valence grammatical theory,a ...[全文]
时间:2017-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