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开展对外贸易上,发展中国家大都是按照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劳动力和资源优势,这样虽然使发展中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一些贸易利益,但是也因此强化了低水平的产业结构,使一国的长期发展缺乏后劲,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在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要想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实施创新的对外贸易战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
一、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进展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相对扩大,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说已难以作出有力的解释,经济学家们在“里昂惕夫之迷”的推动下,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不断探索,先后出现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之下。该理论认为:工业品的国际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产品的差异性使得各国企业都有可能在某些工业品上有一定的垄断或垄断性力量占领部分市场,取得利润,许多工业品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生产越多,产品的单位成本越低,因而,一国政府可以凭借出口补贴,税收优惠,以及采用各种支持和保护国内市场的贸易政策手段,使本国战略性产业迅速成长并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夺取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加拿大经济学家布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斯潘塞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首创者。
2、产业内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格鲁贝尔和劳埃德等人开创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理论的发展。该理论不同于侧重论述产业间贸易的传统贸易理论,它侧重研究贸易双方在同一产业中既出口又进口同类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在不完全竞争产业中,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决定因素。即使各国具有同等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规模经济利益的存在仍能使大规模生产的国家在产品成本方面拥有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将随着生产的扩展而滚雪球般地增大,因而有可能达到专业化生产,向同类产品生产规模较少的国家出口。同时,各国产品在质量、性能、品种、规格上的种种差异有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偏好的消费者需要,从而引发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销售学家弗农于1966年首先提出,经威尔斯、赫希哲等人不断完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由于技术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包括五个阶段:(1)新生期:这一阶段技术起关键作用。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生产出创新的产品,主要供应本国市场;(2)成长期:国外也开始有了对新产品的需求,刺激创新国向国外出口产品,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暂时垄断了国内和国际市场;(3)成熟期:这一阶段资本起关键作用。由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已基本定型,产品日益标准化,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所以某些资本丰富的外国企业开始模仿生产;(4)销售下降期:在这一阶段廉价劳动力起关键作用。由于产品已高度标准化,国外具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的生产者可以大批量生产,达到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从而使创新国渐渐失去竞争的优势,出口不断下降;(5)让与期:模仿国生产持续扩大,不仅“侵占”了创新国原来的海外地盘,而且“反攻”到创新国本土,创新国国内停止生产,转而向国外直接投资。技术扩散、生产标准化和海外更低的成本优势最终使这种产品的生命周期走到了尽头,一个产业就这样从创新国转移到模仿国。而此时,创新国又把注意力投向更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掀起一轮新的产品生命周期循环,在不断更新产品的过程中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4、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提出并完善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学说中指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在于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源于一个相互增强的“钻石”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四个关键因素影响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这四个因素是:(1)生产要素。波特把要素区分为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熟练半熟练劳动力、债务资本等基础要素和通讯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研究设施等高级要素。波特认为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的获得是最重要的;(2)国内需求。波特认为,高层次的国内需求有利于本国的需求走在世界需求的前列,从而建立起自己“一招先,步步先”的竞争优势;另外,扩大国内需求也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服务水平,使之在世界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3)相关的支持产业。相关的支持产业是指企业所有相关产业及供应商的竞争能力。任何行业要在国际市场上领先,必须要求其供货商和其它相关产业也是世界一流的,与之相对应,很多国家的优势产业往往表现为优势产业群,这样会产生范围经济效应;(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波特认为,不同国家有差异程度不同的企业战略和结构,这些战略和结构对于形成竞争优势也是很重要的。同时国内竞争对培养竞争优势具有特殊作用,因为剧烈的国内竞争最终迫使国内企业放眼全球,尤其当有规模经济时,国内竞争者竞相寻找外国市场以获得更大效率和更高收益。
波特指出,上述四个方面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继而产生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明星产业。
二、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启示
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为国际贸易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些理论兼容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正确结论并超越了传统理论,拥有崭新的内涵,符合当今世界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波特指出的鼓励创新、倡导竞争、发展科技的竞争优势理论,更符合当今以科技推动经济增长的时代要求,对于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具现实意义。
1、一个国家只有将所拥有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力
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所决定的静态优势,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竞争优势则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的作用结果。比较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根据生产要素禀赋,我国一直以来具有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但是,在当今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1)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往往是具有垄断优势的产品,而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并不具有垄断优势;(2)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不高,这种中低档次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与发达国家高技术工业制成品交换的贸易条件越来越恶化;(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诸多壁垒的阻碍,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因此,我国要确立把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的外贸战略。
2、不断进行创新,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由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推知:创新国是国际贸易利益的最大获益者。这是因为:在产品的新生期和成长期,创新国以其技术优势垄断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因而可以获得大量超额垄断利润;在产品的成熟期进入所谓的“大规模生产”阶段,创新国可以获得巨额规模经济效益;在产品的销售下降期和让与期,创新国在国外投资建厂,输出其知识产权和品牌,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国际市场上继续赚取利润。因此,走在创新前列,率先发动产业革命的国家会异军突起,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技术多是引进,自主创新较少,造成我国制成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这是我国对外贸易产品质量提高和结构升级的障碍。所以,实施创新战略,强化本国技术创新,将是形成我国竞争优势的当务之急。
3、发展高层次的产业内贸易,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在给各贸易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还加快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企业家精神在不同国家同一行业内的传播和扩散,给同类产品生产上档次提供信息,并通过规模经济,实现不同国家在产品层次上的分工,实现产品生产的国际化,从而促进一国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一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由此可见,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贸易格局基本上还是建立在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而产业内贸易则较不发达,这种贸易格局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影响了我国的竞争力。因此,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同水平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是形成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4、政府在增强国际贸易竞争优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战略性贸易理论,对于高科技产业在关税和其他方面政府给予适度保护,将有利于顶住外国进口产品的强大冲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有利于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性政策,还能促使企业具有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并带来外部经济。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新战略:创新竞争优势战略
在国际贸易理论创新不断,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条件下,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也必须适时创新。笔者认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战略应选择创新竞争优势战略。所谓创新竞争优势战略,就是以竞争优势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为手段,以追求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贸易战略。
1、积极促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经营策略创新,形成我国的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新理论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形成又在于一国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和促进创新的机制。因此,中国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必须对制度、科技和经营管理等进行全面创新。
(1)在制度创新方面:就涉外经济管理制度而言,应由行政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为此,要完善进出口商品管理体制,使配额和许可证招标制度等符合统一、科学、公开和规范化规则;同时,建立与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法规,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就企业制度创新而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胆创新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度的合理与完善会使分工优势更加明显,增强一国的竞争优势。
(2)在科技创新方面: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不断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积极研制和开发新产品,形成高技术投入→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高收入→高积累→高增长→高技术投入的良性循环,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防止出现由于大规模出口导致“不幸的增长”。
(3)在经营策略创新方面:要实施经营高效策略。所谓经营高效策略是指一国通过低成本高效率地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而营造优势的一种策略,与传统的成本领先策略不同,经营高效策略不仅要求一国想方设法降低出口成本,而且特别强调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动作出反应,营造速度领先和成本领先的双重优势。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技术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提高产业内贸易指数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要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必须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全球竞争突出表现为高科技水平的竞争,由此带来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表现为世界贸易格局上就显现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知识、技术密集化。因此,在未来竞争中,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就是高科技产业,谁能在高科技产业占有一席之地,谁就能成为佼佼者。另外依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能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同种类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要想由一个贸易大国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关键。
发展高技术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综合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扶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要全方位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实现教育与经济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强素质教育和提倡终身教育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要建立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由此创造出适合高技术产品发展的宏观环境,以产业的发展带动高技术产品的出口。
3、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全球贸易自由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中,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应按照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思路加以考虑。首先,要依据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其次,要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一方面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对外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再次,要重视产业内贸易理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出口,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追赶型的中国尽快成为贸易强国。
4、实行政府适度保护政策。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缺乏国际竞争优势,客观上要求实行适度贸易保护,这与传统的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是相吻合的。另外根据战略性贸易理论,应该对高科技产业给予适度保护和扶持,因为高科技产业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该产业的发展会推动一国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增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