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学 > 国际贸易 > 正文

从日本外贸看“世界工厂”

日本是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据统计,日本能充分满足本国需要的矿物只有硫黄和石灰石。作为最重要能源和工业原料的石油、铁矿石全部依靠进口。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个“资源小国”,却在二战后三四十年间建成了“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是怎样建成的

日本虽是“资源小国”,却很会利用国外的资源。特别是在二战前后中东陆续发现了油田,然而在需要大量消费能源的工业化国家当中,正是日本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二战后世界石油增产带来的好处,为在30年代建成“世界工厂”打下了坚实基础。而日本能做到这一点的主要因为:

第一,及时转换能源结构

从60年代初开始,日本果断地将其能源结构从煤炭为中心转向以石油为中心,特别是在电力工业中迅速实现了从煤炭发电为主向石油发电为主的转变。从1960年到1973年,日本石油进口量增长近10倍,充分享受到石油文明的实惠,为经济高速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与之对照,采煤业比较发达的西德、意大利由于未能像日本那样迅速转变换能源结构,仍使用国产煤生产电力、煤气,结果影响了它们对新兴石油资源的充分利用。此外,美国为保护本国石油业而在一定段时间不得不使用比国际价格高出两倍以上的国产油。这意味着日本通过实施精明的能源战略和进口策略而把“国内资源贫乏”这种不利条件转变成可“自由”地从世界各地采购廉价优质资源的有利条件。

第二,迅速建设沿海工业地带

为了充分利用国外资源,日本在太平洋沿岸迅速建起便于充分利用海运条件的狭长工业地带,把大型钢铁、石化企业建设在沿海深水港附近,形成“原料进港——就地加工——产品出港”的生产循环,充分利用了海运价格低廉且便利的优势。

第三,实施有利于充分利用世界资源的外交战略

到1970年,石油在日本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已达70%以上,而石油消费的99.5%依靠进口,在进口石油中来自中东的石油所占比重高达86%,这意味着“资源小国”日本为确保石油等资源的供应必须同时作出外交努力。从60年代到1973年发生石油危机以前,日本在外交上主要依靠与美国的同盟关系来确保资源供应。但是,在70年代发生了两次石油危机,阿拉伯产油国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大幅提高石油价格的运动,使高度依赖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日本大为恐慌,迅速转向重视中东地区的“石油外交”,并谋求能源来源的多元化(例如发展同拥有丰富油气资源的原苏联的关系),保证了来自国外的石油供应。直到今天,海上通道对日本经济安全所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性仍然没有改变。

“世界工厂”产品销世界

从二战后日本推行“加工贸易立国”战略的成效看,从“资源小国”日本同某些“资源大国”的比较看,令人感到日本虽然缺乏自然资源,即拥有缺乏资源所带来的压力和由于这种压力所激发的活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种缺乏资源而带来的压力和活力比资源本身更重要。日本“贸易立国”的主要策略有:

第一,以强大的商品化能力作后盾

缺乏自然资源的无情现实,逼着日本人更重视开发“头脑资源”。日本一位学者曾把欧洲称作“牛顿的欧洲”;把美国称作“爱迪生的美国”,但日本却在二战后几十年间锤炼出极强的商品化能力,建成了一个“没有牛顿、爱迪生的技术强国”。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在20世纪世界出现的重大发明和新产品方面,日本或者贡献为零或者稍有贡献,然而在32项重大产品的商品化方面,美、欧分别只有6项和2项,日本竟有24项。可以说,在最初想出某种东西(即发明、思想)方面总是欧美人领先,而在最后做出某种东西(即商品、成果)方面则往往是日本人“后来居上”。

第二,及时提升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

在50年代后半到70年代初的高速增长期,通过导入现代化大型化生产设备,极力追求规模效益,使钢铁、石化等基础材料型重化学工业获得巨大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重化学工业化、出口商品结构的重心也随之从纺织品、陶瓷器等向钢铁、汽车、船舶等转移。

在70年代发生石油危机的背景下,日本将其工业化重点从基础材料型产业向汽车、机械、电子等加工组装型产业转称。与此同时,日本的出口结构也进一步提升,利用日本高水平的制造技术来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对外出口。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日本生产的汽车、家电、钢铁、机械、半导体等物廉价美的产品风靡世界市场,追赶上甚至打败了美欧国家。1983年日本机械原动机等等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意味着日本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第三,紧紧抓住环保、节能等全球性课题,不断开发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商品向世界出口。

日本“世界工厂”遇到的挑战

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十年以上的低迷期。由于中国等亚洲各国工业化的迅速进展,使日本作为亚洲“一枝独秀”的工业化国家的地位开始动摇;由于在方兴未艾的全球信息技术革命中,日本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拉大了同信息技术先进国美国、韩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的差距,这两个原因导致日本外贸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第一,在工业品的出口方面遇到新兴工业国和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第二,在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方面受到美国等信息技术先进国家的打压。

在硬件方面,从当前三大信息技术产品看,2001年在大型液晶显示板的世界市场占第一二位的是韩国的三星电子、LG飞利浦LCD公司;在携带电话的世界市场占第一二位的是芬兰的诺基亚、美国的摩托罗拉;在半导体的世界市场占第一二位的是美国的英特尔、ST微电子,这说明在最重要信息产品领域占世界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都不是日本企业。

在软件方面,电脑的核心软件——操作系统也几乎都是由美国开发出来,并被美国企业(如微软公司)垄断世界市场。目前,除游戏软件外,日本对美的软件的进口额相当于出口额的大约20倍。

第三,廉价工业品的大量进口使国内制造业受到冲击。

在国内需求低迷和日元升值的背景下,日本制造企业的生产活动一步步向国外转移,国内一部分工厂被实施合并或甚至关闭,引起了日本深刻的所谓“产业空洞化”问题。比如2001年日本破产企业数超过19000家,为战后第二个最糟年份,有69家上市大企业在日本国内关闭工厂合计124家。

第四,贸易黑字连续3年缩小。

由于出口减少和转移到国外的生产据点的产品返销等原因,长期来作为最大贸易顺差国日本的贸易顺差在1999-2001年连续三年减少,在2001年“所得收支”的黑字额(主要是在国外获得的红利、利息等收入)首次超过贸易收支的黑字额,为此,有人认为日本正在从主要靠出口贸易获取利益转向主要靠对外投资的红利、利息来获取利益,“日本正在从世界‘生产者’转化为世界‘食利者’。但是,这个结论显然下得太早,比如,2002年上半年日本的贸易顺差剧增,比2001年同期增加了56.8%。

日本“世界工厂”的新策略

作为资源小国,日本不可能放弃“加工贸易立国”战略,也将拼命维护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正如丰田汽车公司总经理张富士夫最近所说,从国外进口原料、零部件等,制成附加价值更高的产品向国外出口以赚取外汇,这种从明治时期延续下来的加工贸易方式是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的。如果制造业不加倍努力,那么,从石油到食品,对国外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大的日本就难以生存下去。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日本的“加工贸易立国”战略不能不适应新的形势,增添新的内容和策略。

第一,继续加强制造技术的优势

日本认为,随着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制造的重要性并没有下降,同时,日本认为制造业的某些基础性技术是日本技术的强项,也是发展中国家难以追赶的技术领域。因此,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分工的发展,日本虽然已将大部分家用电器等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但本国仍继续掌握着民用工业品的生产、研制的核心技术优势,为图保持“世界高技术产品供应基地”的地位。

第二,力争在世界信息产品市场上夺取优势

2001年日本制定了信息技术国家战略,力争要在5年内将日本建成世界最先进的信息化国家。与此同时,日本的通信息企业正在努力将日本“I-mode手机推向世界市场,而大有前途的世界手机电池市场已经被日本控制了70%。

第三,大力发展有助于解决环保、资源等全球性课题的新出口产业

日趋尖锐的环境、资源等全球性课题正在促使新产业的兴起,而日本正在再次利用环境、资源问题的挑战来推进新产业和新产品的发展。比如现在日本非常重视开发燃料电池技术,认为燃料电池不仅将成为新一代汽车的主要动力,而且将成为家庭电源,引起整个电力系统的巨大变革。同时,日本在开发纳米材料方面也走到了世界前列。

第四,大力保护知识产权

过去,日本曾依靠仿制美欧国家的技术产品,现在,日本生怕其他国家也来仿制日本的技术产品,因而正大力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去年日本佳能公司从其拥有400名雇员的“知识产权法务本部”选送“打假”人才派到亚洲某国,每月揭出假冒品五至六次,结果在去年下半就使佳能公司在该国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30%。

第五,推行标准化战略

通过借鉴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分别在微处器和操作系统领域利用确立“事实上的标准”夺取绝大市场优势的成功经验,日本企业也在大力推进其“标准化战略”。比如在照相胶卷市场,佳能、富士公司与柯达公司等结成联盟,共同确立了事实上的标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围绕“事实上的标准”的竞争不仅在左右着一家企业的命运,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