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所催生的产业全球化,加速了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对中国而言,在全球化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下,立足于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其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处于全球化的劣势地位,且长期坚持必然使产业固化难以升级,也无法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胜,最终将拉大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显然不能作为我国的产业调整方向;相反,放眼于发展战略的资本、技术密集的前景产业,虽然面临巨大的冲击,但它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有无限发展潜力和长久竞争优势,发展它们本身就是产业结构的提升,竞争力的提高,它不仅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有助于促进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所谓“前景产业”是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产生边际收益递增效果,代表经济未来发展方向,能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增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产业,主要包括信息产业、环保产业、教育产业等。
一、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格局
国际分工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产业理论的基础和核心。第一次产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以自然资源差异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产生了以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定理)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理论,与之相适应,以第一、第二产业产品贸易为纽带的国际交换将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世界市场,形成了农业和工业的产业分工,以及先进的工业发达国与落后的原材料供应国的垂直分工。
经济全球化将国际分工推向更高的层次,当今的国际分工不再是仅仅以货物贸易为纽带展开,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国际投资日益频繁,决定国际分工的要素禀赋差异也由自然资源转化为科技和人力资源,分工明显地出现了上游产业控制下游产业,无形生产控制有形生产,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国家主宰和控制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弱的国家的新特点。从而形成了最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的新雁形分工格局以及与之相应的“金字塔”的国际产业结构(如图1所示)。从金字塔的底层到顶层,其产业技术层次、产业水平、产品附加值均呈上升趋势,同样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顶端的最具优势,而处于底端的最无优势。在这种格局下,被卷入全球化的各类国家,无论是出于发展扩张目的,还是基于生存的需要,都在极力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二、前景产业:中国参与全球化的产业导向
经济全球化就其实质而言,是自然资源和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在这一分配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技术、管理、法制、市场经济完善程度、国际规则制定权等的巨大反差,必然使全球化的“盈余”分配结果悬殊,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劣势地位,获益相对较少。匡正这种利益扭曲的重要途径,就是立足国情,审时度势,选择正确的产业导向,而“前景产业”导向则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最佳选择。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惑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多层次、多水平,但总体上,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的产业结构该如何安排,学术界众说纷纭,其中有很多专家学者主张应当发挥我国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并随经济不断增长、资本不断积累,要素的比较优势由劳动力相对丰富转化为资本相对丰富,进而主导产业由劳动密集型提升为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即“小步快走”,一步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会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陷入两难选择:
首先,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也拉大了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劳动力资源丰富既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同时又是我们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焦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确可以缓解日趋突显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稳定,满足近期利益的实现。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解决温饱和市场稳定,而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从经济全球化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否则,根本谈不上赶超。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造成人均GDP增长的缓慢甚至减少,难以大幅度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另一方面,这类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都低,不仅无法赶超发达国家,相反在别人的大幅前进和我们的“小步快走”中更加拉大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抑制了长远目标的实现。
其次,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挥自己比较优势的同时也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竞争。经济全球化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去,大家都以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参与全球竞争。但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趋同性——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这种要素的趋同必然导致其比较优势产业的趋同——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结果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竞争。
最后,劳动密集型产业阻滞了产业结构的升级。长期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产业,一方面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另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中会形成固定的分工,使我国的产业结构长期滞留在低水平上,强化了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依赖,也阻滞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使我们处于更加不利的国际竞争环境中。
(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
以“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为代表的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以其简洁深邃而成为经济学史上的伟大发明,也成为各国对外贸易和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据此,我国的确应该大力发挥自己劳动力要素丰富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优势,既解决了国内就业问题,又使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转化为较高的企业利润,从而为企业发展开拓了空间。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不断暴露:
首先,这些理论是以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国家为背景产生的,并没有从发展中国家的“视野”来看问题,所以大都存在着单纯追求短期的、狭隘的比较经济利益,而忽略了长期的、广泛的社会利益,特别是生态环境效益的重大缺陷。斯密、李嘉图仅考虑劳动生产率差异,赫克歇尔一俄林虽然将生产要素扩充为自然资源,但也没有把环境资源作为一种独立的要素禀赋加以考虑,以此为基础而建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表面上是所有国家公平地利用国际分工取得了各自的比较经济利益,但从实质上,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发展中国家往往要为此付出巨大而难以弥补的环境代价,而且给全球带来可怕的环境灾难,这种不利于国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不仅是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大气、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根源之一,而且容易造成国际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扭曲。
其次,它们仅仅考虑了成本、价格因素在货物销售中的作用,却忽视了非价格因素的作用,如质量、包装、售后服务等。而且,其范围没有涉及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知识产权贸易,这样,必然不适应全球时代的国际产业分工。
最后,比较优势概念是相对的。根据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密集使用某个生产要素时,其边际收益最终会被由于对其密集使用而产生的边际收益递减趋势所削弱或抵消。所以,过分密集的使用劳动力要素,会使其边际收益递减,进而导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逐渐缩小,客观上容易导致我国产业结构的单一畸型和低水平徘徊。
三、中国“前景产业”的发展前景
(一)十六大提出的产业导向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这是我们党总结世界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根据世界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它与早期发达国家机械化、粗放型、资源高投入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相比较,其显著特点是信息化、集约型、低消耗、环保化。这种新型工业化道路蕴涵着我国今后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环保产业和教育产业等前景产业。
(二)三大前景产业的发展前景
1.信息业成为我国第一支柱产业
我国信息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信息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2002年,全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7年的2.3%提高到5.1%,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三位,互联网上网人数跃居世界第二位。2002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4万亿元,比过去五年平均增长25.2%,居国内各工业部门首位。金关、金卡、金税等重大工程进展顺利,极大促进了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各部门利用公用网资源组建的全国性信息系统已达218个。电子政务取得巨大进步,电子商务不断发展,城市信息化效果明显;互联网国际出口宽带已达9.4G,网站数量达到37.1万个,联网计算机达到208万台,互联网上网人数达5910万人(2002年12月底统计数)。2003年春节期间中国手机用户人均发送短消息35条,移动通信仅此一项收入7亿多人民币。尽管如此,信息产业的发展潜力还远未挖掘出来,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未来几年还将继续保持其快速发展势头,发挥其在国家实现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倍增作用。
2.环保产业商机无限,“钱”景光明
过去被视为公益事业的环境保护,今天已变成一座蕴藏着无限商机的富矿。经合组织
(0ECD)的研究表明,环保产业已与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并列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技术领域。另据联合国环保组织的调查,发达国家过去10年发展最快的有两个经济领域:信息产业和环保产业。据统计,1992年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2500亿美元,2001年已增至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近8%,远远超过全球的经济增长率。国外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球环保产业的规模将是现在的三倍·,可达1.8万亿美元,环保已成举世瞩目的“前景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环保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迅猛发展。环保企业技术开发、改造和推广的力度不断加大,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层出不穷,各种技术和产品基本覆盖了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据国家经贸委统计,到2000年底,我国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已达一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180万人,全国环保产业年产值达1080亿元。与10年前相比,我国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增长4倍,从业人数增长近6倍,年产值增长超过25倍,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后,我国环保产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十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5%。到2005年,产值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000亿元,其中环保设备产品产值约55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产值约950亿元,环境服务营销额约500亿元。“十五”以后,我国的环保产业仍将以不低于12%的速度攀升,到2010年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2500亿元。目前依然严峻的环境形势,意味着环保产业仍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例如,我国九成以上的火电厂没有安装脱硫装置;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34%;全国每年有8亿多吨工业固体废弃物、1.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且以80%的速度增加);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只有30—5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据专家测算,若每年5%的大型燃煤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就能形成年产值60亿元以上的产业需求;为汽车制造业配套的消声器和机内净化器产品,年产值可达40亿元以上;全国仅600多个亟须提高垃圾处理率的城市就蕴藏着数千亿元的市场需求。若将1.4亿吨城市垃圾用于发电,则相当于每年节约2233.3万吨煤或者1340万吨石油,这些石油相当于全国石油年产量的1/10,除此之外,垃圾中富含有机质,处置1/10的城市生活垃圾,将年产高效肥1400万吨;垃圾还可以科学地合理地开发为建材,其经济、社会效益十分可观。环保产业不仅“钱”景光明,而且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拯救地球的造福工程,这样的产业不仅是当今和未来最具竞争力的产业,而且也是最值得永久推广的前景产业。
3.教育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人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能动主体。掌握知识、技能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更是“解开现代经济增长之谜的一把宝贵的钥匙”,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关键因素,离开了掌握现代知识的人,任何前景产业都黯淡无光,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也无法走下去。而人的知识、技能都需要教育。因此,当今社会,教育不仅是重要的基础产业,而且是正在崛起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对我国而言,教育是目前一个新的消费热点,是一个亟待挖潜、开发的“短缺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教育投资不仅是一种受国家政策和法律重点扶持的基础性投资,同时也是一种能保值增值,有较高的收益回报的生产性投资;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和每个个体的大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另外,教育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开发费用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少,具有独特的产业优势,有利于推动产业化升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更重要的是,全球化的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就能在管理、创新、盈利、开拓市场等各方面高人一筹,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教育产业的发展。
四、结论
本文主张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前景产业”的发展,并无意于否定或放弃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是用前景产业代替传统产业,只是认为在全球化前景下,发展信息、环保、教育等前景产业对中国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事实上,任何国家,即使是最发达的美国,也不是孤立发展信息产业,而是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取长补短,共同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各自作用。对于入世不久,不断融入全球化的中国而言,我们必须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我国要重点发展前景产业,抢占制高点,培植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的新的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另一方面,我们应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通过结构调整、优化重组使劳动密集型产业更符合全球化要求,使我国的比较优势在发挥中不断强化、在强化中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瑜期,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陈友芳.比较优势原理与中国“入世”[J].东方文化,2002,(3).
[3]江泽民.十六大报告[R].
[4]林玉.信息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N].经济参考报,2003---03——11.
[5]邹声文.环保产业应为第五产业[刚.经济日报,200l———12-----02.
[6]邹声文.我国环保产业透视[N].经济参考报,2001———12--21.
[7]严登峰.环保:公益背后的财富[J].新华文摘,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