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 > 正文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经济十大变化

一、辉煌永驻,呼唤创新

1848 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伟大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当时正处在欧美国家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英国)或即将完成(法德美等)的重要历史时期。《宣言》对共产主义必胜的精辟分析和科学预言至今仍指引着我们努力奋斗。其中关于世界经济及其发展前景的判断和预言,例如,“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已被挖掉;以往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1)等等,越来越被历史进程所证实。在国际分工更加细化、各国经济相互依赖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广泛推进的今天,我们重温《宣言》,无不为其“透彻鲜明的笔调”(列宁语)和天才的科学预见所震撼。正如《宣言》发表25年后作者在其《1872 年德文版序言》中所指出的,“《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2)但是,《序言》随后也明确指出,由于25 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由于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3)此后,资本主义和世界经济不断出现新发展、遇到新问题、面临新形势,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之出现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理论突破。今天,中国和世界都处于历史性巨变当中,时代在强烈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突破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发展。有鉴于此,很有必要回顾一下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经济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这将使我们在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中获得新的理论信心和实践勇气。

二、物换星移,十大变化

《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世界经济历经150 年风雨,变化之多,难以尽言。仅就对世界足以产生全局性影响的变化而言,有以下十个方面。

1、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使人类历史进入一个以国际分工为基础、以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为纽带的新时期,这也是今日经济全球化的发端。

在工业革命之前虽然也有国际贸易活动,如东西方贸易、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北海和波罗的海地区的贸易,但其性质仅仅是互通有无或自然分工,并非源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这时的国际贸易还没有构成再生产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国际分工是由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创的。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4)资本主义的先驱英国于19世纪30年代、法德美于五六十年代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新时期。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全部发展过程的基础。由于国际分工的出现和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形成了囊括全球的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如果说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标志着人类全球整体历史观的开端,那末国际分工的出现则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拥有一个各个部分有着内在联系、具有整体意义的全球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市场分工体系即世界经济体系是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制度成就之一。至今,我们仍然处在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历史时期,仍然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国际分工使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从过去的人为性和随意性变成了客观和必然。国际分工作为全球经济活动的生命线,把各国再生产过程紧密而有序地整合在了一起。此外,国际分工使本属国内的某些问题如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跨越国界的全球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又强化了国际分工。例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今天已成为国际经济合作新的粘合剂与动力源。

世界经济的发展史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细化,不断出现新形式的过程。工业革命开始把以往仅限于一国之内的城乡对立与分离扩散到境外。欧美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进一步加深了世界范围内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与对立。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后,这种国际分工格局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关系上。至二次大战前,世界经济体系一直维持着“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工格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次大战后,传统的国际分工形式逐步削弱,以世界工业分工为主导形式的国际分工日益加强和普遍化,其主要表现是:工业国家,包括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迅速;同一工业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越来越多地被各国采用;同一产品不同工艺的国际分工广为盛行并日益细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越来越失去传统色彩,更多的是复杂加工与简单加工、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与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工序(及零部件)与劳动密集型工序(及零部件)之间的分工,等等。20 世纪90 年代,在上述分工格局深入发展的同时,在高层次又出现了部门之间的分工,这就是知识产业与普通产业之间的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形式的多样化和日益深化、细化,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大发展。1820年出口还仅仅占世界产量的1%,1973年升至11·2%,而1992年已高达13·5%。(5)这表明,各国经济间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深。

跨国公司把许多国家纳入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当中,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日益具有重要意义,而国与国之间的分工越来越不清晰,出现了各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局面。制造业越来越被跨国组装业所取代,“无国籍”产品充斥世界各地。国与国之间的分工模式正在迅速向全球统一的分工体系转变,以开放、相互依赖、彼此交融为特点的新的国际经济关系观正在被广泛认可。

国际分工对人类社会生活乃至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即使是今天,这种影响力仍远未穷尽。

2、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使人类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目前又在走出工业社会,酝酿新的一次社会转型。

在工业革命中建立的工厂制度是大机器和工人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生产体系。它表明,工业革命既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生产力的革命,又是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革命。工业革命的完成为人类走出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提供了制度和技术保证。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取代手工业工场。工业革命可以说是工业化的开始,但它的完成并不等于实现了工业化,正如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虽已建立起工厂制度但尚未实现工业化一样。工业化是指工业在国民总产值中超过农业、居于支配地位、并具有装备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能力。除英美较早之外,法德等国大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工业化,有的甚至更晚(如意大利、日本)。工业化的完成为人类享受工业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农业社会是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封闭和凝固的社会,而工业社会则是一个以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开放和流动的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转折,质的飞跃,因此它必然引发一场社会结构大变革。社会阶级结构变化最引人注目者,莫过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登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成为这个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同资本主义与生俱来,不可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动荡和危机概源于此。至今,依然如旧。但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成分、层级分布、福利保障、城乡关系等方面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例如农业劳动者大规模转移,现有的农业生产者大多变成了农业经营者,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几近消失;随着蓝领工人的日益减少,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中产阶级逐步形成并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和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广大劳动者的斗争和社会物质基础的丰厚,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发展和完善;随着工业化向农村的扩散和农业生产进入工业化阶段,城市化迅速推进,等等。

工业部门各个产业的成熟和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崛起,使人类正在走出工业社会,逐步向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有人称之为“后工业社会”,也有人称之为“网络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等等。尽管人们视角不同、表述话语各异,但未来社会结构和面貌与工业社会的巨大差异则是毋庸置疑的。

3、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为大众消费时期的到来提供了物质保障。目前人类的生产特别是制造能力几乎达到了无限大的程度,许多产品的生产仅仅受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制约。

社会分工可以创造新的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时期之后,生产力像获得了法力一样迅猛增长,创造了巨大的财富。1820年,世界GDP还只有6950亿美元,而1992年高达279950亿美元,增长近40倍,年均增长2·2%。同期,在世界总人口增长4倍的情况下,世界人均GDP由651美元增至5145美元(以上均按1990年美元计算),增长7倍,年均增长1。2%。二战后,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GDP总量和人均GDP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以前。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率1820-1870年为1·0%,1870-1913年为2·1%,1913-1950年为1·9%,1950-1973年高达4·9%,1973-1992年为3·0%。上述各个时期世界人均GDP年均增速分别为0·6%、1·3%、0·9%、2·9%、1·2%。(6)人的移动速度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着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制造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自人类有史以来到19世纪初,人的移动速度没什麽变化,最快速度为骑马。(7) 从历史角度来看,19世纪以后的变化是惊人的,简直可以说是一天等于20 年。由此可见,说现在的社会生产力像获得了法力,绝非言过其实。

人类不仅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制造新产品的创造力更是大大增强,陆续问世的创新产品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的自行车、汽车、电灯、电话、电报、传真、电扇、空调、收音机、电视机、洗衣机、计算机、各种人造材料等等,在工业革命以前甚至在150年前还根本不存在。今天普通人享用的消费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绝大部分是150 年前所没有的。即使是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居民耐用消费品的70%也是150年前还不存在的。(8)食品的原料虽然取自于大自然的,但许多国家的食品生产和制作方式与150年前也大不相同。诚然,今天的GDP总量可以量化,以便同150年前相比,但层出不穷的创新产品却没有150年以前的物品作比照,它们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仅就消费品的可享受程度和舒适程度而言,有人说今天的普通人或许超过几百年前的皇帝。在某种意义上,此话并非言过其实。

人口增长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既意味着财富创造者的增多和“人力资本”的增加,又反映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足。从农业社会到18世纪末期,世界人口大约每1000年翻一番,而19世纪欧洲在不到100年间就翻了一番。目前则平均每25-30年翻一番。(9)据抽样测算,1820年所有国家居民大部分是文盲,(10)而20世纪80年代末先进国家的成人识字率都达到了99%。(11)放眼世界市场,各种消费品(包括耐用消费品)和其他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当然是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这表明目前人类的生产和制造能力几乎是无限大的。如果没有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制约,许多产品想生产多少就能生产多少。

4、世界经济体系一直处于资本主义的主导之下,但资本主义也经历了从自由资本向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的转变,目前已进入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阶段。国际垄断资本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深厚基础。

《共产党宣言》发表前后正是资本主义高歌猛进的时期。19世纪70年代自由资本发展到顶点,此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垄断资本阶段。二次大战后,以国家大规模干预、广泛兴办国有企业、国家提供全方位社会福利为特点的国家垄断资本得到了充分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后,跨国公司的空前扩张使资本主义又逐步进入国际垄断资本阶段,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达到了极高的程度。1998 年美国50 家最大公司的年收入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以上;世界30 家最大公司的年收入相当于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9·7%。

从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来讲,在自由资本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主要以商品的低廉价格为重炮来征服殖民地;垄断资本居于支配地位后,由于殖民地已被瓜分完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大动干戈;在国家垄断资本阶段,国家在对外经济扩张中的作用大大增强。国际垄断资本的特点则是:大垄断资本自身已有足够的实力把全世界作为其运作舞台;地区内超国家性质的权力机构(如欧盟)已经出现;对国际调节的要求日益强烈,国际调节机制得到充分发展。

19 世纪中期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处在工业革命刚刚完成或即将完成的时刻,对外直接投资尚未提上日程。对外直接投资是垄断资本的特征。综观150多年后的今天,建立在对外直接投资基础上的跨国公司母公司已多达6万家,它们控制的海外分支机构有50多万家。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以上。(12)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深厚基础。

由于国际垄断资本把配置资源的地理范围扩大到了全球,所以发展中国家有可能以承受一定的剥削为代价来获取短缺资源(如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发展经济。这虽然仍体现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二重性,但国际垄断资本毕竟主要是进行商业运作,不同于以往赤裸裸的殖民掠夺。资本主义的这一变化虽然加强了垄断资本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地位,但同时对世界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正是我们认识和评价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出发点。

5、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以及进步力量的壮大使世界经济体系架构发生历史巨变。

这里所说的世界经济架构是指世界经济体系各个组成部分所处的地位以及彼此间的关系和组合。

1917年以前世界经济体系的架构是一个体系、一种制度、一个市场、两类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的蒸蒸日上同疯狂的殖民扩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至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上几乎已经没有“无主土地”。1900年,大洋洲100%、南洋各岛98。9%、非洲90。4%、亚洲56。6%、美洲27。2%均沦为殖民地。(13)另外,西方列强在亚洲还有1450万平方公里的半殖民地。(14)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和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造成了上述架构,即一个世界经济体系,一种资本主义制度,一个世界市场,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两类国家。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殖民地还是半殖民地,其经济都属于殖民地性质的经济。所以,它们属于一类国家。

1917年苏俄的诞生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人类社会发生的最伟大事件。此后至二战结束,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个体系、两种制度、单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被打破、三类国家并存的架构,即一个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不完整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三类国家。

二战后至80年代,由于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世界经济呈现一个体系、两种制度、两个市场、三种力量的架构。战后,民族独立运动掀起新的高潮,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原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陆续成为民族独立国家。至1980 年12 月,已有91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独立,它们日益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了阵营规模,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市场,在全球产生了强大而广泛的影响。这样,世界经济体系中便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平行的市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独立国家三股力量。

8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崭新的架构,即一个体系、两种制度、一个市场、两种力量。之所以由两个市场变为一个市场,乃是因为,8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从而使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两个平行市场变为一个全球市场。三种力量之所以变成两种力量,乃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也都是发展中国家,它们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立场是一致的,两者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即南北关系已成为当代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核心,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属于同一支力量。

世界经济体系架构的演变从深层反映着人类进步力量的不断壮大。

6、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和机制逐步建立起来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认识、把握和驾驭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能力有了相当的增强,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风险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世界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的特点。

市场是人类的伟大创造,至今它依然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手段,而且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可和接受。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就是市场经济制度在全世界的普遍化。但市场也有其先天缺陷。由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在资本主义居于支配地位的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中,生产过剩危机屡屡发生,给世界经济带来灾难。1857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英法德美同时卷入,这表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进程开始具有同步性。此后至二次大战,又发生了10次世界经济危机(1866、1873、1882、1890、1900、1907、1913、1920、1929-1933、1937),平均不到10年一次。由于资本主义经济进程被战争打乱,再加上各国经济在战争中受损不同,二战后各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曾一度消失。后来重大而又被公认的世界经济危机发生过4 次(1957-1958、1973-1975、1979-1982、1990)。

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内在矛盾也在进一步激化,特别是国家干预的加强,使经济危机发生变形,危机进程出现了不同的特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危机各个阶段明显、完整,危机间隔时间均等,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危机与前相比则持续时间长、破坏性阶段空前严重、周期的各个阶段缺乏典型性。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国家大规模过度干预,经济危机波动时段拉长、破坏程度分散化、周期各个阶段的表现更加不规律甚至严重变形(如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随着国际垄断资本特别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扩张,世界经济危机越来越带有全球性,并往往伴有虚拟经济的剧烈动荡和经济泡沫的瞬间破灭。所谓“新经济”虽然推动了西方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增长,但它不可能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只不过这种周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新的变形。

生产过剩危机虽然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内在联系,但在它反复发飙之后,人们对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化。二次大战后建立和形成了一系列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和机制,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七国首脑定期峰会,等等,使人们把握和驾驭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能力日益增强。二战前虽然也成立过某些国际机构用以协调当事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如专门处理一战后德国赔款问题的道威斯计划,1927年专门讨论贸易问题的日内瓦世界经济会议,专门讨论货币稳定和关税减让问题的伦敦经济会议,等等,但这些机构不具备制度化特点,也没有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所以难称国际经济协调机构。今天,令人闻风丧胆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仍不可避免。但是,假如人们仍停留在150年前对危机的认识水平,假如政府在危机面前仍像以前那样束手待毙,那末局面又会怎样呢?不难想象。

7、制度化的经济合作越来越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在全球遍地开花,把各国间的经济关系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这里所说的制度化的经济合作是指在特定组织机构框架内开展的持续性的经济合作活动,而不是一般的经济往来。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充满了血腥与暴力。在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之后,国际经济关系中仍时有武力征服、商品重炮轰击、彼此兵戎相见。至于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不等价交换更是司空见惯。当时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合作。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毫无合作可言。即使是各宗主国之间,至多是彼此利益的暂时协调。时代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世界经济史上风风雨雨的各种教训,使各国有识之士越来越认识到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特别是二次大战后,合作之风越来越吹遍五洲大地。这种制度化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是地区或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实体,包括:自由贸易区,主要致力于消除内部贸易壁垒,但对非成员国仍保留各自独立的关税政策;关税同盟,主要旨在消除内部关税壁垒,并在对外关税政策上一致行动;共同市场,主要统一对内对外关税政策,并在内部实行商品、资本、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和货币联盟,实行统一的经济政策,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使用统一的货币,并建有超国家性质的立法、司法、行政和监督机构。这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目前接近这一目标的只有欧盟。

目前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主要特点是:首先,与经济全球化相互推进,发展迅速,90年代以几何级数膨胀。目前这类组织众多,即使是权威国际经济机构的统计数字也各不相同:1996 年,世贸组织说有144 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有68 个,日本贸易振兴会给出的数字则是101 个。尽管口径与数字不同,但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火爆和加速度发展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新成立的这类组织占将近70%。其次,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势头越高涨。如欧洲和南北美洲共占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总数的78·2%。再次,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不仅数目增加,同时也在追求规模扩张。欧盟东扩,北美自由贸易区力求向泛美自由贸易区演变,东盟不断吸收新成员等等,均为实例。最后,不同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之间开始寻求对话与合作。如欧盟频频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进行对话。另外,有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还具有多层次型和混合型的特点。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经济运行主体除企业和民族国家之外,又增加了一个超国家机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盛行是世界范围内生产社会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表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把各国引入合作的轨道。众多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再加上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和星罗棋布的跨国公司,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三大支柱。

8、主导产业更替,产业结构升级,就业大军日趋知识化。

主导产业是指在GDP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强大辐射力、对国民经济有着拉动作用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往往成为一个经济时代的标志。资本主义经济的第一代主导产业是纺织、铸铁、铁路建设等。在英国,这些产业自工业革命开展后(铁路自1830年之后)开始扩展,至19世纪60-80年代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法德美各国,这些产业扩展和居于领先地位的时间大体比英国晚35-50年,但均构成了进入工业社会后的第一代主导产业。(15)第一代主导产业成为把人类推进工业社会大门的决定性力量。

资本主义的第二代主导产业是钢、电、汽车、硫酸等。由于各国工业化阶段不同、各个部门兴起的时间前后有别,这些产业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英美德法日相继成为主导产业。(16)与第一代主导产业不同的是,这类产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更具有基础作用和装备能力,成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要动力。

二战后,科技和经济发展极为迅速,新兴产业不断崛起,许多部门都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其中石化、电子、电讯、原子能、宇航、高分子合成等工业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但直到80 年代之前,无论从影响来看,还是从比重来看,它们还算不上主导产业。80 年代之后,随着信息产业的确立以及生物技术、新材料产业的蓬勃兴起,新的主导产业正在形成,并由此引发了众多关于“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话语。有必要指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兴起,并不一定意味着传统产业的没落甚至绝迹,往往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老一代主导产业与新一代主导产业并存。在工业化进程中处于赶超地位的国家尤其如此。

与主导产业的更替相适应,世界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直接从自然获取产品的第一产业必然逐步萎缩,而对自然界产物进行加工改造的第二产业则急剧膨胀;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出现了第二产业的萎缩和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无论在GDP构成中还是在就业结构中,均是如此。每个工业国家都经历了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升级过程。大体来看,欧美国家在19世纪末出现了第一产业的大萎缩,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从80-90%降到50%以下;20世纪50年代后又出现了二产萎缩、三产扩张的进程。(17)近年来发达国家一产就业人口降到了10%以下(在GDP 中的比重更低),有的甚至不到3%;三产就业人口高达70%左右。从三类产业在全球GDP构成中所占比重来看,1869-1879年,一、二、三产业分别为20-12%、38%、54-59%;1950-1962年,分别为10%、37%、50%;1995年分别为5%、33%、63%。(18)

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要求就业队伍中的知识员工不断增加,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在发达国家的就业人口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已高达80%。

9、大国俱乐部组成保持基本稳定,但内部排序与组合屡有变迁。现在,正在更大范围内酝酿新一轮的排序,绘制新的大国组合版图,出现新的多极均衡。

据有的学者估算,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前的1820年,世界大国组合版图还是另外一种模样:在世界GDP总量中法英美分别仅占5。4%、5。2%、1。8%,而中、印则分别占28。7%和16。0%。(19)工业化的大规模推进和资本主义疯狂的殖民扩张迅速改变了原有的大国组合版图,建构了一个完全由资本主义列强组成的大国俱乐部。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的150多年间,资本主义大国俱乐部保持基本稳定,但在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内部排序与组合则有变迁,经历了英国独领风骚-英法德美群起称雄-美国成为西方的“救世主”-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历史演变。

作为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和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英国曾长期充当“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市场、世界经济的中心。1850 年,它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9%、世界贸易总额的22%。(20) 19 世纪中叶,英国一半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其中,销往国外的棉纺织品高达80%。(21)此后,由于美法德相继完成工业革命,美国和德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于19世纪80 年代初和20 世纪初超过英国。但是,综合国力超过英国并非易事。大国惯性和制度原创者的优势使英国在世界上仍有举足轻重的影响。1914年英国占领的殖民地多达3350万平方公里,是法国的3倍多,德国的11倍多,美国的111倍多。(22)当时,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尚不具有英国原先那种独尊地位。在经济大国俱乐部中,美德法仅仅成为与英国平起平坐的伙伴和对手。直到二次大战前,这些经济大国仍未形成层级,在综合国力方面一直保持群雄并立的态势。1906-1910 年,在世界工业生产中,英美德法分别占15%、35%、16%、6%。(23)美国虽然占比重很高,但它对世界经济的制度影响力和控制力并未达到堪称霸主的地步。

由于德英法在二次大战中深受重创,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骤然提升。1948 年它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高达53。4%,德英法则分别为3。6%、11。2%、3。9%。(24) 此时,滚滚“美援”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救世主”。随着美元成为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美国垄断资本大力进行国际扩张等重要新因素的出现,美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遂拉开档次,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独一无二的一流强国。但随后经过经济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欧盟的问世和日本的崛起,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俱乐部呈现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

150 年来世界经济大国俱乐部的组成虽然保持基本稳定,但也并非没有新成员入会。社会主义苏联的经济成就姑且不论。在资本主义内部,日本通过自我革新和对外掠夺,由闭关自守的落后封建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加入了大国俱乐部。这在世界经济史上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案例。此外,还发生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由殖民地转变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的过程。加、澳、新在成为英帝国自治领后其经济虽然仍属殖民地性质,但它们与亚非拉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不同。由于宗主国控制较松、本国民族资本具有较为有利的成长条件,它们逐步走上了自主经济和工业化的道路。

盛衰浮沉,世事变迁,没有永不衰落的帝国。在20、21 世纪之交,在各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由于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迅猛腾飞,正在酝酿世界经济大国新一轮的排序,绘制新的经济大国组合版图。令人感兴趣的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新的版图几乎是向1820年大国组合版图的回归。经济大国的重新排序同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往往是一致的。21世纪,世界经济中心必将出现新的地理分布。变局将带来多极化均势。

10、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对世界经济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主题。虽然道路曲折,但总的趋势是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日益走向对话与合作。但是,对于右翼势力猖獗带来的危险也必须备加防范。

《共产党宣言》虽然预见到了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和今天所说的经济全球化,但没有、也不可能预见到,今天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方式使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必须在同一个世界经济体系中相互依赖、进行合作。

从一开始,资本主义就把共产主义当成了幽灵,旧欧洲的一切势力甚至为驱逐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另一方面,当时的共产党人也开宗明义地宣布,其“最近目的”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25)共产主义从单纯的运动变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制度之后,资本主义更是千方百计地想把它扼死在摇篮里。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一个阵营之后,资本主义仍念念不忘封锁它、围堵它、演变它。《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的150 多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近100 年来,两种思想体系、两种社会制度的关系如何,一直是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决定性因素。事实证明,在现时代,社会主义想完全取代资本主义是不现实的,资本主义想消灭社会主义更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是在封建制度衰败后取而代之的,而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却是在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高歌猛进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的共同历史生存空间还十分广阔。

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都有过辉煌,也都有过失误。在19世纪中期之前不到100年的时间里,资本主义创造的生产力超过过去一切世代的总和。但是在几次大危机中,资本主义几乎全线崩溃,不得不借鉴社会主义的某些调控手段。1917年,俄国是在破烂摊子上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20 世纪初旧俄国装备的现代生产工具比德国少4/5,比美国少9/10;(26)文盲占全国人口的3/4 以上。十月革命后苏联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国际环境,二次大战中又遭到严重破坏,但它的经济建设仍取得了辉煌成就。同1913年相比,1937年苏联工业增长了7·46倍,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仅为49%;(27)1950年苏联国民收入和工业产值分别为美国的31%和30%,而1982年分别上升到67%和80%。(28)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主要重工业产品产量和航天工业、军工产品方面,苏联在不长的时间内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然而,制度的僵化和改革的步入歧途终于使它解体。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中国改革开放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使世人再次对社会主义刮目相看。当然,两种制度都有不完善、与形势不适应的地方,所以也都在进行深入全面的改革。在今天的时代,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在创造全球经济繁荣方面都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都负有重大历史使命,谁也代替不了谁。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在国际分工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是和平与发展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声,是历史的必然。这正是处理两种不同制度国家间关系的最佳模式。妥善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对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社会主义只有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中充分表现出无可置疑的优越性,才能赢得历史对自己的选择。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西方各国总有些右翼势力时而兴风作浪,对当代和平、发展与合作潮流形成掣肘。对右翼势力的发难首先应力争化解,同时也须备加防范。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学的酝酿、形成和发展

《共产党宣言》不仅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之作,而且还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本质的基础上创建了马克思主义有关世界经济学的理论经典。至今,其中许多名句仍被广泛引用,并越来越被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乃至经济全球化所证实。

世界经济不是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相加,不是各国国民经济运动规律在国际范围内的简单延伸,它是一种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体系。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支学科。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经济不断出现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经济的理论也不断有新的发展和新的建树。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为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理论的发展、创新和突破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早在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恩格斯就对资本主义的国际扩张和社会分工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做出了科学的判断和伟大的预言,这被后人视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金科玉律。马克思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世界市场等所做的精辟分析和论述,为世界经济学的逐步形成进一步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由于资本主义所处的阶段,马恩只能粗线条地勾勒世界经济的大致轮廓和世界经济学的初始原理,当时还不可能创建一门完整、成熟的世界经济学。19 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当时正值囊括全球的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新的形势不仅对世界经济学的创建提出了要求,而且也为之提供了基本条件。列宁完稿于1916年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又为研究垄断资本时期的世界经济提供了理论武器。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两重性的理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的分析;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论述,关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论断,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

在学术界,世界经济体系一形成,就有人提出了与“国民经济”不同的“世界经济”这一概念,有的学者甚至开始对“世界经济学原理”进行研究。30 年代日本学者还出版了《世界经济学》专著。以布哈林为先驱,苏联和其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陆续对世界经济体系开展研究,为这一学科的创建做出了贡献。实行改革开放后,以钱俊瑞为代表的我国学者开始对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史和世界经济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推出了多部专门著作,带来了我国世界经济学术界的空前繁荣。其中具有开拓意义或影响较大的作品有:钱俊瑞的《世界经济概论》,褚葆一的《世界经济学原理》,宋则行、樊亢的《世界经济史》,李琮的《世界经济学新编》等。

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理论和世界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告诉我们:世界经济在过去的150 多年间变化巨大,但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所揭示的基本规律依然有效。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重读《共产党宣言》,不仅未有丝毫隔世之感,反而为其分析的精辟和预言的准确而折服。它仍然是我们统览世界经济全局的经典。同时我们从历史发展进程中也确实感悟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经济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这不仅表现在它对历史空间和时段具有广阔而强大的涵盖能力,而且还表现于它具有难以估量的传承机制与创新力量。在这150 年间, 《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原则主张被一代一代人传承发扬。今天,仍有千千万万的人把它作为理论旗帜和理想目标。对于这些原则主张,不同时代的继承者往往又都是发展者和创新者,因为任何正确的理论都“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29)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固然要不得,不随着形势环境的变迁而发展和创新,同样有违马克思主义的要义和精髓。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宝刀不老”,正在于一代一代人在基本原理基础上的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理论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今天,我们不仅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而且人类历史还翻开了以追求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崭新一章。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正以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契机,处于迅速崛起和伟大复兴进程之中。面临历史性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学也要发展。尤其不能忽视的是,任何大国的崛起不仅要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根基,还要有权威的理论体系做支撑。19 世纪的英国如此,20 世纪的美国如此,全盛时期的苏联也是如此。这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0)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经济学是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我们有了这一理论武器,就可以科学地认识世界经济,有效地把握其走向。在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直面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它的指导,也需要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它的发展和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注 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4——255 页,人民出版社1972 年。

(2)前引书第228 页。

(3)前引书第229 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Ш,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的278页。

(5)安古斯。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第16页,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6)安古斯。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第1页,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7)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史》第349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中国统计年鉴1995》第265页。

(9)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史》第196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安古斯。麦迪森:《世界经济200年回顾》第15页,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11)王诵芬:《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比较研究》第138页,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12)《王洛林、余永定:《2000-2001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第216页,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3)《列宁选集》第二卷第79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二版。

(14)《列宁选集》第二卷第80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二版。

(15)参见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第104页,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

(16)米歇尔。博德前引书第173页。

(17)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史》第14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8)见宫崎犀一等:《近代国际经济要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世界经济发展报告》1983,1991,1999/2000 。

(19)安古斯。麦迪森:前引书第11页。

(20)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上卷第192 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年第二版。

(21)宋则行、樊亢;前引书第214 页。

(22)尼古拉。布哈林,转引自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第181页,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

(23) w.w.罗斯托,见宋则行、樊亢:前引书第238 页。

(24)宋则行、樊亢:前引书中卷第375 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64、267页。

(26)《列宁全集》第19 卷第287 页。

(27)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第四册第255页,人民出版社1990年。

(28)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下卷第100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版第27 卷第433 页。

(30)《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1 年8 月28 日年。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