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着重阐述大职教观产生的过程、含义及政策化、实践化;论证了大职教发展对职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诉求。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大职教观下的区域职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包括建立职业教育委员会,强化政府对职教发展的统筹;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的作用;建立面向市场、自主发展、灵活开放的职教运行机制。
关键词:职教观;职教管理;改革
一、大职教观的提出及实践
(一)大职教观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福斯特极力反对单纯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主张发展多元化的职业教育。70年代起,德、英、美等国及发展中国家,都改变了单一发展学校形态职业教育的做法,开始走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的提法不断扩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TVETE概念,把职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及劳动力市场”[1]。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把会议的主题定为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提议各国制定灵活的接受终身职业教育的政策。
华东师大石伟平教授认为:职业教育包括以在校生为主要对象的职业预备教育(职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岗位培训,以及以失业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再就业培训。就职教形式而言,包括学校本位、企业本位、社会本位的职教模式以及学校——企业综合模式。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深人人心,职业教育成了贯穿个人职业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就业培训——晋级/转业/再就业培训[2]。
大职业教育观强调,职业教育应是面向全民的教育、贯穿终生的教育、全社会实施的教育,具有层次和形式的多样性、体制的开放性、机制的灵活性、体系的融通性,等等。当前,研究大职业教育观,在我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小职教观”在我国职教界有较大影响:重职业教育,轻职业培训;重学校教育,轻企业和社会教育;重学历证书,轻职业资格证书,等等。“正规化、长学制”的小职教模式,不能高质量地、适时地培养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才,相反加重了就业危机,面临着种种困境。90年代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滑坡,尽管有外在因素的影响,“小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的封闭与低能的问题也不容回避。
(二)大职教观的政策化和实践
大职业教育观正日益转化为中央和地方的职教政策和实践。2005年,全国职教会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特别赞赏黄炎培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渗透着大职业教育观的思想。
在地方层面。上海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就业为中心,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统筹优化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配置,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实习体系的社会服务功能。到2010年,上海职业院校注册学生中的全日制学历生、非全日制学历生与非学历培训者的比例将达到1:1:2;全市每年将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就业人员接受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培训教育。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认为,上海将职业教育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紧密结合,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念,具有开创性团。江苏省提出职业教育四大发展战略:大职教发展、大集团建设、大专业开发和大服务富民。宁波市提出,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以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载体,推进教育发展模式的转换和创新;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体系。
大职业教育观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实践的重要理念。各地政府在考虑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时,均统筹考虑各级各类职教资源的整合。青岛市强化市级统筹,实现了教育结构、经费投入、重点职校和骨干专业建设、城乡职教发展、职教集团化发展等方面的统筹。学校职教、企业与社会培训出现了相互合作、共饲发展的趋势,涌现出许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成功例证。上海95%的职业院校都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保持了“零距离”[4]。
二、大职教发展对职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诉求
(一)大职教发展挑战旧的职教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色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多样性、一体化、市场化的特点,要求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整体的服务,与经济发展实现“零对接”。首先,区域职业教育出现多样化趋势。在服务对象上,远远超出了职校学生就业预备教育的范围,承担起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等多项任务;在职救办学主体和形式上,开始出现学校职教与企业社会职教并举,学历职教与非学历职教并举,全日制与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并举的局面。职教的层次也走向多样化,有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普教职教渗透等。其次,对职教统筹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第三,要求建立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职教运行机制。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管理存在许多弊病:一是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统筹乏力。各级政府管理不同层次的学校,同级政府各办自己的职教。各类职业学校分属不同的部门,与企业、社会培训存在着隔离。这些职教机构互不沟通,互相掣肘,恶性竞争,使一个地区的各种职教力量无法形成合力,不仅造成职教资源的重复低效和浪费,也严重脱离本地经济和社会需求实际。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起到领导或指导的作用,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往往流于形式。二是办学与管理合二为一,各部门对职业学校统得过多、管得过死,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缺乏个性与活力;行业与企业参与少,市场介入不够,学校处于对市场和生产实际的“盲动和无知”中,供需之间出现严重脱节。旧的职教管理体制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职教改革的要求,面临着重重挑战。
(二)国外职业教育管理的经验
1.英国对职业教育的管理
第一,为解决职业教育管理职能中存在的相互交叉、相互制约的矛盾,将教育部与就业部合并成立了国家教育与就业部(后更名为教育与技能部),统一管理全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第二,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成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扩大企业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经费等方面的决策权。成立由行业雇主领导的“培训和企业协会”,负责当地的职业技术培训事务,使培训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学院和企业界、用人单位、当地社区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从事课程开发管理的人员有三分之二是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城市技术学院也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创办[5],第三,实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NVQ)。制定全国统一的、通用的职业资格标准,大多数行业以此为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 NVQ培训方案以能力为本,实行开放入学,采取单元学分+累积学分形式,培训机构多元化,学习过程可以重复,可满足个人的不同需求,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问。
2.德国对职业教育的管理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各司其职,企业培训主体,职校辅助配合,社会积极参与”的管理模式。第一,学校教育部分由各州负责立法,州文教部管理;企业培训部分由联邦立法管理。联邦政府设立了中央协调委员会,协调各部门的行动,共同议决职业教育的立法和政策措施。州职业教育委员会管理本地职业教育,向州政府提供咨询,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第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承担主要责任,行业协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行业组织不仅直接举办教育培训,而且具有组织和监督管理本行业各企业进行徒工培训的职能,还承担部分政府职能,认证培训企业资格、提供跨行业的培训。第三,各州政府的劳工局都设有职业咨询部门,负责向广大就业人员提供就业咨询服务,推荐培训岗位,帮助择业和就业并提供经费支持[7]。
3.澳大利亚对职业教育的管理
澳大利亚州级职业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主要有州或领地教育培训部、行业培训顾问委员会。后者负责分析并说明本地区各行业的培训需求,帮助本地区的学校具体实施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管理,一是政府宏观调控为主。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商业化拨款、建立和完善全国框架体系来发挥导向作用。二是行业参与明显。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决策、国家框架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改革策略的制定、职业教育经费的管理和投入,企业本位、行业主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网。
三、大职教观下区域职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
(一)强化区域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
1.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强化地市政府对职教的统筹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十一五”期间,继续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地市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职教管理的重要单位。密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需要加强市(地)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统筹职教发展规划,促进职教规模、结构与发展模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统筹政府办学、行业办学、企业和社会力量办学,使之共同协调发展;统筹资源,打破部门和学校类型界限,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学校的布局结构;统筹招生就业、专业设置、经费筹措与使用等政策制定和实施。
2,建立职业教育委员会,加强统筹力度
克服职教联席会议的形式化、临时化、议而不决的缺陷,建立地市职业教育委员会。地市职业教育委员会由,教育、劳动、经济等部门和行业协会等人员组成,更具广泛性;加强不同职教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反映不同部门、行业、企业的意见,更具协调性;由地市主要领导 (至少是分管副市长)担任委员会主任,使决策与管理更具权威性;设立职业教育委员会的常设办公机构,监督职教决策的落实,协调解决职教管理中的急迫·问题,具有实效性。在强化统筹的同时,还要注重统分结合,明确各部门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动员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解决职教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的作用
1.发挥行业企业对职业培训的管理作用
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制定行业教育培训规划、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组织和指导本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企业制定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规划,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行业企业教育与培训应成为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的重要一极。
2.发挥行业企业对整个职业教育的引导作用
行业部门和协会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参与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促进就业准入制度落实;参与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为此,应建立行业咨询委员会,成员由行业主管领导、行业高层管理者、高级技术人员、学校有行业经验的专家组成。
3.发挥行业企业与职业学校的相互合作与促进作用
行业部门和协会帮助职业学校与企业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制定培训规划,指导项目学校开展行业联系,促成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办学;协调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研制新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职教课程和教学材料,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对学生进行鉴定评估和就业指导,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协作与互认等。企业与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合作办学,在扩大基建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接受职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促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共同承担义务。
(三)建立面向市场、自主发展、灵活开放的职教运行机制
1.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扩大职校办学自主权
政府在加强统筹的同时,应摆脱直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等,引导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职业学校应该密切关注区域产业结构的变迁,分析就业市场的变化,按订单培养的要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邀请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估,增强根据市场变化、社会需求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
2.推动办学体制改革,突出市场造作、产教结合、开放办学
推动公办职校办学体制改革,进行教育股份制、一校两制、国有民办、民办公助等试点,探索办学体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公办职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推动职业学校运行机制的改革,采取社会化、集团化、民间化、市场化运营的方式进行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按照“资源共享、市场运作”的思路共建实训基地。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推进职教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
3.拓展职业教育功能,实行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
改变偏重学校学历职业教育的倾向,增加职业培训比重;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四大工程”,推动东西部职校联合办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改革教学方式,推广“双元制”模式,实现“工学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行动态开放的学分制和选修制,全日制培养与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并重,面向全社会办职教,为全民的终身职业发展服务。建立中职、高职、普教职教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机制,构建人才成长的教育“立交桥”。
注释:
[1]邢晖.大职教观下的北京职成教发展趋势[J].职教论坛,2002,(9).
[2][6]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沈祖芸,计琳.上海构建“大职教”新格局[N].中国教育报,2006.3-31.
[4]吕红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行业化趋势.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5]管俊杰,栾敏.英国职业教育特点及与我国职业教育之比较[D].wxit.edu.cn/2005/07/06.
[7]高宏.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4,(7).
[8]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管理田.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