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院校管理研究是指高校研究自身的问题,其主旨就是想通过研究泉改进院校的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扩大与办学自主权增大的同时,还需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并承受社会问责的考验。这使得高职院校必须提升管理水平,因而院校管理研究有理由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
关键词:高职院校;院校管理;院校管理研究
院校管理研究是指高校研究自身的问题,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管理学新的生长点。院校管理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并持有一种定量研究的立场,主张用数字说话,力图为院校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咨询。简单地说,院校管理研究的主旨就是通过研究改进工作。随着高职教育在当代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成立自己的院校管理研究机构,并开展院校管理研究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也显得有点紧迫的问题。开展院校管理研究有可能成为提升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水平的一条有效路径。事实上,在职业教育研究刊物上,或会议的交流论文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院校题材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由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撰写.就本院校的管理实践发表言说.具有很强的问题针对性。这说明,院校管理研究在高职院校已经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也在有意无意的开展。以下要阐明的是这样一个问题:高职院校为什么要重视院校管理研究。
一、高职办学规模扩大与院校管理研究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不再是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组织。《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高职院校已经达到1047所.在校生596.65万人,也就是说 2004年全国高职院校的平均在校生规模达到5697人。这个数字表明,中国的高职院校已经迈入了大型院校的行列。
当在校生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以后,院校的学生事务、教学事务、教师事务、资源管理等就变得更加复杂,而这些都是院校管理研究的领域。在学生事务方面,随着院校学生人数的增多,院校本身面临的招生计划、招生策略、学生保持、学生管理、学生资助、职业指导等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无疑,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有赖于对它们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在教学事务方面,当办学规模扩大以后,学校课程开发、教学评估、实践性教学的管理、教学风气的营造、教务管理等工作都不再显得简单易行,而这些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同样有赖于通过院校管理研究来探寻有效的策略。在教师事务方面,随着学生人数的增长,教师的数量往往也随着增长,这样,本院校教师事务的管理同样需要通过院校管理研究来提供可靠的依据,如师资计划、教师聘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奖励政策、工资制度等。在资源管理方面,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成本控制、资源开发、学校预算、资源布局、设备配制、实训基地等院校的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如何通过院校管理研究来提高资源管理水平与资源使用效益就成了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总之,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院校管理问题,客观上促使着高职院校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相应的研究。
二。高职办学自主权增大与院校管理研究
院校管理研究与办学自主权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可以说,院校管理研究的发展程度是以高校所获得的办学自主权的大小为前提的。当高校办学自主权越小.甚至没有办学自主权时,可以想象,院校管理研究是很难得到发展的。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题之一,就是增大各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政府正逐渐放弃对高校直接的管理与控制.转而重视宏观政策的制定,以及如何营造有利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环境。这样,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也迎来了研究范式的转型,从解释和说明政府关于高等学校管理的政策文本,转向如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目标来开展院校管理研究;从追求学科建设转向改善管理实践;从追求公开发表的理论成果转向为院校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当高职院校获得了较大的办学自主权之后,就可以自主制定适宜的改革与发展战略,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思路,探索适合本校的管理方式,提高办学效益等。这时,如何提高本校的决策能力与决策的科学性就成了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这一问题的一条可能的解决途径就是开展院校管理研究。办学自主权的增大客观上促成了院校管理研究,而院校管理研究则为高职院校如何充分且有效地行使办学自主权提供可靠的咨询。
高职院校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办学自主权的同时,高职教育在国家整个高等教育事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普通高校共招生 447.34万人,其中本科209.91万人,高职237.43万人。这表明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已经超过了本科院校的招生人数,在整个高等教育事业中,高职教育已经稳居半壁江山。事实上,高职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历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承担着重大的教育使命。国家希望能通过高职教育来增加智力资本、增强竞争力,高职院校在当代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管理研究也就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问题,需要通过研究自身来改进工作,并通过科学有效的工作来促进院校的持续发展。
三、高职面向市场办学与院校管理研究
市场力量正在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实的情况也表明,院校的效益观念、竞争意识、消费者意识越来越强烈,并且一些企业的管理方法、营销手段等在院校管理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高职教育由于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因而与社会经济生活有着紧密而多样的联系,这使得其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市场化的程度可能更加显著。如何适应市场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同时,通过积极的面对市场,高职院校强大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也能够得到恰当的实现。
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面临的、并且要重点研究与应付的市场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市场、劳动力市场、寻求外部办学资源、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学校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在学生市场方面,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之间,高职院校与其它职业培训机构之间,各高职院校之间会为争夺有限的学生资源而进行竞争。并且,这种竞争正日趋激烈,竞争手段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招生宣传。在劳动力市场方面,高职院校必须时刻关注它的变化,为毕业生就业,搜集最可靠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事实上,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成为了制约院校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变量。人们常说,职业世界风云变幻,这种变化着的职业世界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也能够为高职院校的管理改革提供重要的线索。寻求外部办学资源也是高职院校在当代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市场问题。外部办学.资源包括各种官方资源、民间资源、社区资源、企业资源等,还有各种研究经费、项目经费、社会捐助等,这些都是各个院校竞相追逐的对象。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也在为高职院校制造一个现实的市场问题。高职院校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并不是一个很新的话题,但在市场经济时代,这一问题又获得了新的时代内涵。与企业、行业进行合作被认为是职业教育一条有效的发展路径,这种合作也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智力与技术上的支持,市场规则在这种合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问题。这一问题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转变成了一个市场问题,市场的力量对院校的专业设置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当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市场办学的时候,收集市场信息、监视市场变化、制定市场战略就成为了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些方面的工作往往需要成立专业性的院校管理研究机构来完成。院校管理研究机构的职责就是要为学校如何面向市场办学提供咨询服务和效益评估,而且,这种咨询服务与效益评估是以可靠的研究为基础的。于是,可以说市场化趋势是促使高职院校开展院校管理研究的重要因素。
四、高职面临社会问责的考验与院校管理研究
当大学走入社会的中心,并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之后,大学的社会责任也就越来越重,与此同时,社会对大学的广泛的、制度化的监督也开始形成。所谓社会问责也就是社会对大学办学绩效的质询。尽管我国成熟而完善的社会问责制度还在形成之中,但各个高校不能不考虑如何应对各种社会问责的考验,高职院校同样不可能超然于这种处境之外。
目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社会问责的考验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高等教育缴费上学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从学生的学费中获取了大量的办学经费,这样,学生及学生的家长就有权知道学校是如何使用这些来自学生的办学经费。如果这些办学经费没有在人才的培养上得到有效的使用,那么,院校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方式就有可能受到质疑。第二,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拨款也是高职院校获取办学经费的重要渠道.而政府的钱最终来自于广大的纳税人。这样,作为一般公众的纳税人同样也有权来过问政府投给学校的教育经费是否得到了合理而有效的使用。而政府对高职院校的问责主要是通过教学水平评估等方式进行的。第三,一些行业协会可能会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考试等方式来对高职院校的某些专业的教学水平进行鉴定与评比,还有新闻媒体经常会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与特色进行正面的或负面的报道与宣传,甚至进行某种形式的排名。总的来说.高职院校面临着广泛的社会问责与社会监督的考验。
当社会对大学缺少问责意识与质询行为的时候,高职院校可能不会太在意自身的教育绩效。当社会问责意识高涨的时候,在社会问责的压力下,高职院校不能不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水平,这也直接刺激院校管理研究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只有通过可靠的研究才能有效地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并为社会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