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的负面效应越来越突出,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同时针对性地强调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主体意识的教育措施,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合理利用网络。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负面效应 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开始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信息网络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认识和实践领域。而大学生是网络使用者中最活跃的群体,一方面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网络对其负面效应日益突出。
1 负面效应
1.1 网络使大学生上瘾
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家长经济水平的提高为大学生上网提供了便利,再加上校园周边网吧大量开设,为一部分缺乏自我约束力,容易放纵自己行为的学生上网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导致其无节制地上网,形成了对网络的依赖,甚至网络成瘾而不能自制。有关数据表明,北京3所大学155名调查大学生中,上瘾率为9.7%,学校之间的类别为7.84%-11.1%[1]。发现他们对网络有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甚至心神不宁,严重都会导致病态。
1.2 网络让大学生的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面临严峻的挑战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一方面,拓展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人们接触的信息面更宽、接触到的不同观点更多,这样获取的自信就有可能大多太滥。面对信息海洋的冲击,一些大学生会失去甄别、判断的能力,或迷茫无助、无所适丛,或冲动盲目。
1.3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认识、道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的信息控制和过滤技术还相对滞后,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同时,也带来大量的污染信息。尤其有些网吧在经营中疏于管理,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法律意识和网络安全意思非常薄弱,使得进入网吧的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淫秽色情网站和网络游戏等,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之中,对外界的诱惑通常无法控制和抗拒,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
1.4 网络让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面临退化的危险
网络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这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影响是空前的,它在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却又使其面临退化的危险:现实人际交往能退化。目前我国大学生中属独生子女的比较多,且绝大部分还离开父母到异地求学。从而缺少家庭沟通、交流与监督的大学生便会寻找自己可以倾诉和交往的对象,而网络正好是一个无拘无束的虚拟的环境,缺乏有感情的现实人际交往,容易使人趋向孤独、离群、偏执冷漠和非社会化,丧失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的匮乏。网络超越简单文化或静态图像的限制,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然而,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往往会诱导人们用“看”的方式而不是“思”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导致大学生们渐渐忽略思考和追问本质。此处,大学生往往把网络视为信息库,平时不注意学习和思考,一有问题就求助于网络,大脑的记忆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练,会造成记忆力的衰退。③实践能力的退化。虽然网络上的虚拟实践也是创造活动,但虚拟实践的非物质性特点,使得它必须通过物质性的转化才能产生实际的作用和结果。因此,虚拟实践不同于现实实践,更不能取代现实实践。但当今许多大学生过分依赖虚拟实践,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会被搁置起来,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1.5 过分依赖网络的大学生部分主体意识丧失
网络生存方式的形成使大学生进一步很依赖网络,受制于网络,甚至达到了没有计算机和网络就无法生活的程度;目前许多大学生把网络看成万能之源,将自己的需要依附于网络、顺从网络,当网上的亲密关系终结或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时,则有被毁灭的无助感受。
1.6 网络使部分大学生在校求学机会受到冲击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在心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丰富生活的同时,也使他们不知不觉在受到了冲击。近几年高校在对学生做退学警告、退学试读、退学等有对学籍的处分中,有近86%的学生因过度迷恋网络而导致学习下降,有3.6%的学生因网络导致学业荒废而被退学[2]。在对电子科技大学的大学生调查中表明:因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而退学试读和退学的学生占总的退学试读和退学学生的98%以上。
2 针对措施——加强思想教育、培养主体意识
网络负面效应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政府和社会所面对的一个新的课题,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是关键。信息条件下对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困扰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当然不能够应噎废食。消除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效应,思想政治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人的主体意识的生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另外,在信息网络条件下,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态势是提升与危机并存,增强与困境同在,但提升和增强是主流。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尊重和保障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意识,培养和造就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着力培养大学生认识自己在网络环境中的主体价值和主体能力。
2.1 正视网络的双重影响,切实自觉地提升自己的主体地位
首先,要使大学生们认识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指出服从或适应特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规定或规则的行为,还包括在面临不同规则和行为时的主动选择。使大学生们提高和发展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能力。
2.2 在教育实践中弘扬大学生们的主体价值,培养对主体能力的自觉和完善
我们知道,只有通过实践,人本身才能得到真正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真正证明和认识自己的主体性。因此,实践是实行主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要让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主体意识、培养主体人格、做一个勇于创新生活,敢于追求幸福、能够负责任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沈绮云.积极开展青少年的网瘾预防与矫正[EB/OL].学校研讨
[2]陈 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原因与对策[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5(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