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 正文

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摘 要: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转变教师育人观念,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服务学生。

关键词:和谐 教育环境 新型 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的核心就是师生之间心理相容,相互间心灵上能彼此接纳,形成师生互爱,进而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

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可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那么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呢?

一、突破口: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现实中,有部分教师总是以“严师”自居,经常感叹如今的孩子厌学情绪严重,动辄责骂学生、请家长,更有甚者,为了班级好管理,教学出成绩,千方百计排挤后进生。孩子因害怕而表面听话,骨子里却反感,背后给老师起绰号,甚至骂老师。为师到了这地步,于为师者而言是一种悲哀,而为生者而言,不厌学才怪。这样恶劣的教育环境和师生关系怎能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教师的师生关系观,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为师生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质首先是民主化。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教育民主化。没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和形成现代教育体系。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观和师生关系观。在这种观念下,教师的尊严不可侵犯,而学生的尊严似乎可以随意侵犯。在现代社会里,随着旧有经济体制的逐步淡出,民主法制的健全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生关系已从陈旧的“师道尊严”的堡垒中解放出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步将成为现实。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教师有教师的尊严,学生也应有学生尊严。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品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所以,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当作一个与教师有平等关系的公民。

二、关键:调动学生积极因素,建立学生评价机制

“始教之初,贵在引导”,而评价犹如一面旗帜、一根标杆,发挥着重要的引导教育作用。在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以人为本的品德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学生品德评价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因材施教”的原理,根据学生特点,把德育素质教育落实到评价的过程中,构建一种“面向全体、注重个性、互相教育、和谐发展”的德育评价新格局。

教师始终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尽量挖掘自身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长处,达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1、教师要善于克服德育评价中的“晕轮效应”,抓住学生的个性特长(特点)评价

教师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深入耐心评价,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班集体中表现自我,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他们自身才能树立起战胜自卑感、克服困难的信心,形成积极的个性特点。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教师更要有“慧眼”用发展的眼光去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每一点微小进步都予以热情的鼓励和评价。这样就会鼓舞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他们就会从内心深处敬佩你,更乐于亲近你,听从你的教诲。现代诸多成功教育案例证明: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效果要好得多。正面的鼓励引导易于让学生接受,强制的一味压服只能助长学生的反抗心理,对立情绪。

2、评价班级学生的品德状况,其标准必须一致,尤其是在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

“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也就是说“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因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只有热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敬和信赖,以后的学生评价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这是评价的关键,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中之重。

评价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灵活使用,但无论采用哪种评价方式,都以评价结果是否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动力,激励学生奋发上进作为衡量评价手段是否有效的标准。

只有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德育评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发展的宽松环境。在这样一个宽松而和谐的氛围中,人人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个性得到张扬,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扬优抑劣;人人都是班级的“骄子”,而没有班级的“弃儿”;人人都以“成功者”的姿态,活跃在班级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

三、保障:坚持尊重、理解和服务原则

1、教师应尊重学生

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教师有教师的尊严,学生也应有学生的尊严。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品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国家总督学柳斌认为:“教师即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当作一个与教师有平等关系的公民。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不能要求学生全盘照搬教师的思维。”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对立的,感情不能对立。”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每个学生都需要别人的尊重,特别是初中学生,他们处于青春发育期,独立意向增强,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主张,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意见,千方百计地维护他们的尊严。教师在他们犯错误时,切不能使用“心灵的鞭子”,我们必须尊重他们,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许多学生在问卷调查中说:“喜欢和佩服尊重学生的老师。”而有的学生描写他们的老师是:“冰冷的心,冰棍的脸,古板的眼”,“满脸旧社会,五官错位,紧急集合。”有些老师不仅吝于给学生赞美,而且经常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这样被泯灭了,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酿成种种悲剧。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秘诀是爱。教师发自内心的能够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的敬慕,缩小师生间心理上的距离,能使学生把教师当成最可信赖的人,向他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学生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信任既是接近学生的最佳途径,又是发展学生的最好方法,因为信任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学生的勇气,体会到自己生存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这是从根本上爱学生。相信学生必须要树立“无差生观”。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教师眼中的一些差生往往只是某方面智力因素较差,而在其他智能方面,在意志品质、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则可能是好学生。教师要变看不到学生的优点、讨厌学生为努力发现学生多方面的优点,欣赏学生的长处和每一点进步。要相信学生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一位校长说得好:“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2、教师应理解学生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怎样处理好这些矛盾和冲突,保持师生间融洽和谐的关系呢?转换角色,让师生间多一些理解。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核心,是积极行动的先导。只要教师能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便会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处理问题就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师生关系就不会紧张。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没有理解就没有爱,只有理解了,才能爱得更深。要理解学生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的思想、情感、快乐与不安。只有了解他独特的精神世界,才能更深地理解学生,从而达到思想、观点的共识,精神、智慧的共享,情感、态度的共鸣,使学生在互敬互爱的关系中体验理解的美,把握和创造自己的人际关系。

2、教师应服务于学生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资深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对学生称呼老师为恩师,教师自认为是恩师,就有不同看法。他说:“老师对学生没有什么恩,教育学生是你的天职、你的责任,不是你的恩赐。老师应该义务观念多一些,权利观念少一些。老师对学生要有服务的态度,因为学生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可见,现代教师应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自觉地帮助学生,服务于学生。教师这一职务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身心特点和个性差异,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需求,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做好服务。

另外,在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已经在发生变化。过去,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就是知识,知识就是教师。现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了。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和途径获取知识,掌握信息。老师只是其中一个渠道。其实,教师很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可能逊于他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既是师生关系,又是互相学习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同时也要真诚地向学生学习,包括学习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知识能力,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出的是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和谐的师生情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加上为师者独特的人格魅力,才能变学生不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

总之,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做起。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是突破口;调动学生积极因素,建立学生评价机制是关键;坚持尊重、理解和服务原则是保障。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的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有时教师的一句平常话、一个普通的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因素是多元的,绝不只是上面所探讨的几个方面,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