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 正文

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加强个性化管理

摘 要: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在学生管理方面的现状,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采用个性化管理的优越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了实施个性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 管理 个性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是比较粗放的。虽然在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等方面管理的很细,甚至把大学生当成未成年的少年进行管理,但在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则是千篇一律,没有体现个性化的特点。无论从发达国家一些著名大学的管理情况看,还是从我国目前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呼声日渐高涨来看,这种管理模式都是比较落后的。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我们应该能够寻找到更好的管理方式,提高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水平,进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一、我国高等教育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校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一个方面是从思想政治方面入手,配备一定数量的指导员,不断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另一方面是从学生的学籍管理入手,由教务人员跟踪学生的成绩和所获得的学分。这两方面的管理都是建立在被动和单一模式的基础上的,因而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以下列举了一部分。

1、学生被动参与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目前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整个社会,包括家长、政府、高校以及学生自己,对大学生都仍然向对待中学生一样,没有要求大学生们自己负起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因此,大学生们往往对管理还存在逆反心理,一方面没有目标的得过且过,另一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又不愿意沟通。由此积累下去,往往引发一些恶性事件发生,给学生的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现在每个学生指导员要负责300-600名学生,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尽管他们为工作忙到筋疲力尽,却很难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2、管理人员没有成就感

由于管理目标单一且是事先确定好的,作为学生思想工作者,只要保证学生不出事,就算完成任务,对于教务管理人员,只要统计不出错就行。长年累月,他们对工作缺乏成就感,也就不可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管理缺乏生气和活力。

3、一样的目标淹没了个性的发展

我们的高等教育,对学生的管理目标是单一和缺乏个性化,因此,很难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发挥,特别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不能起到很好的诱导作用。现在虽然很多高校注意到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往往只是从形式上或表层做些工作,如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增加了创新制作的指导等。这些安排对少部分学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光靠这一点特殊的安排难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潜质。

二、我国高等教育个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和措施

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创造能力,在高等学校中实行个性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表现为:

1、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行个性化管理,可以让学生在满足学校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自己制订更高一层和更符合自己理想的目标,学校通过管理帮助他们去实现他们的目标。由此,学生成为自己成长的主导者,必然会更加主动的努力,更加珍惜学校、老师以及管理人员对他们的帮助,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由于学生能够自主地为自己设定目标,他们必然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发挥其潜能,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他们也会主动学习,综合应用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去构建与别人不同的目标。这样,就会最大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创造的精神。

3、加快人才的培养速度

由于有自己设定的目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效率会显著提高是不言而预的。他们会主动地想方设法去学习、去请教,争取早日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教师主要是引导他们朝正确方向发展,少走弯路。因此,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一定会更快地完成学校规定的指标,也一定会在同样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4、有利于复合性人才的成长

学生们自己制订的目标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会与学校设定的目标相同,但大部分会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由于,学校对学生有基本的要求,因此他们必须掌握相当程度规定的知识,在此基础上,他们会加倍努力去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往往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支撑。因此,这样很容易培养出跨学科的复合性人才。

5、有利于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学生的很多个性化的目标是需要在管理人员的帮助下制订的。同时,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如果管理人员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方向,就会使他们少走弯路,更好、更快的发展。这样,管理人员在个性化的管理中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同时,由于学生更容易发展好,且管理人员的作用发挥的更大,因此管理人员更容易产生成就感和荣誉感。

6、先进的技术使个性化管理成为可能

学生的个性化管理,就会打乱进校时成立的班级、改变学生的专业,甚至改变年级。这给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管理和学籍管理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如排课非常困难、统计成绩非常困难等。按照以往全部用人工进行的话,是不可能实现的。但由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使这些安排和数据处理变得非常简单和方便, 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他们自己的管理系统,且查找和跟踪学生的情况也非常容易。

参考文献:

[1]邬俊杰 傅建明,教育管理的改革,中国教育,No3,2006

[2]王庆丽,数字化档案管理之我见,中国教育,No3,2006

[3]丁晓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中国现代教育研究,2005.9

[4]王莉芬 邹长城,构建学习型高校的策略研究,高教研究,No7,2006

[5]宋新平、田秀山,构建与开放式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高教研究,No7,2006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