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 正文

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摘 要:推动高职教育发展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有课程、师生素质、考试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实际进行了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学质量 课程设置和改革 教师素质 学生素质 考试改革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就我国国情而言,普通高等教育重点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点培养的是专业性特别是操作性人才,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实用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因其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枝独秀”,是无法被取代的。综观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但因课程设置、师资水平、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原因,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入世以来,随着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和新理念的进入,加上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成人教育等的冲击,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能立足职能定好位,抓好关键求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那必将会失去自身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课程设置和改革,课程是影响教学质量最核心的因素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将课程定义为“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由此不难看出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包含了大纲、教材、教学手段以及教法和学法等。课程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教育领域中的一切改革最终都将影响和归结到课程改革。同样,职业教育的改革,其最终落脚点也体现在课程改革上。为此,把握当前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有利于深刻理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职教课程改革策略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职业教育作为直接培养一线劳动者的专门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其课程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在课程改革上,我院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要求每一位老师在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根据实际授课情况,提交一份教学总结,以及对所担任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补充、完善和更新。这样,加快了高职课程更新的频率,使其与我国社会发展尤其是用人单位所需职业的发展相适应,充分体现了高职课程的动态性。

第二,突出高职课程的自身特色,使高职课程与普通大学的课程相比较,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在这方面,我院制定的教学计划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关于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课的教学注重“精”,真正做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和够用为度”。理论课不只限于在课堂上讲,讲求多渠道多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将理论课程的讲解搬到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同时还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及采取教学外置的方式等等。

第三,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也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遗憾的是目前真正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尚不多见,往往是沿用普通大专甚至大学本科的教材。因此,我院积极鼓励老师在职业分析、教学分析和课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写出一系列适合于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的新教材。目前,我们有部分自编教材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保证每位学生在毕业时都能取得其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我国的职业教育正逐渐转变为一种“双证书制”教育(学历证与职业资格证),这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手段,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成为职业教育当然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以此导向,对职教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在这方面,我院在与职业资格证书各管理部门之间进行沟通与协商的基础上,将很多实用性、技术性、操作性的内容融入教学课程,使学生在毕业时,大部分都可获得如电工、钳工、高级制图员等技术资格证书。实践证明,通过课程的科学设置与改革,能够极大地提高高职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促使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其次是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第一,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必须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既要担当教师的角色,更要充当工程师的角色,应尽可能多地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其他各项技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训提供指导。几年来,我院采取培训和引进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加强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让老教师带青年教师,把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外派学习培训、定期研讨、定期到企业基地锻炼等方式,不断增强在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其他方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对教师队伍进行必要的补充,这对在职教师也是一种刺激和提高的过程。

第二,以教学的日常管理为手段,建立可行的监督机制。主要体现在建立和不断完善教师日志制度、自我管理制度、教师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教师日志制度的建立,可以使教育管理者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起到监督促进的作用;教师的自我管理制度旨在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意识,主动提高自身素质;而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能够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并能通过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和互帮互学,有竞争互促进共提高。

第三是学生素质,学生的素质高低是教学质量的最终体现和反映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意识,即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的认识,我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首先,制定严格的日常生活管理制度。实施辅导员进驻宿舍制度,达到与学生随时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对平时各项工作定期进行检查与比赛,检查评比结果与班级奖励挂钩,创造一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在无形中推动学生自觉学习提高。其次,每学期都要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多种不同形式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熏陶。如举办文艺晚会、体育比赛,开展技能比赛、书法绘画展、专业讲座等,对学生的组织能力、文化品位、艺术修养、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素质进行培养锻炼,这样寓教于乐的形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第三,加强实践环节。因为职业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院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有些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达到4:6。同时,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教学基地,经常带领学生深入工厂、车间,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第四,开设选修课。选修课的设置,可以使学生有选择地修习课程,从而拓宽相关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促进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第四是考试改革,考试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实用性和技能性人才,考试方式、方法的不断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具体措施上,首先要严格考试管理、培养高素质的监考队伍。我院要求必须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把考试关,从而打消某些学生消极学习,蒙混过关的不良思想倾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效果是明显的。事实上,监考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的是考场纪律,但最终关系到的还是教学质量问题。良好的考场纪律是评价命题质量、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有力保证,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基础,反之,则教学和命题都偏离方向。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考队伍是维持良好考场纪律,提高考试质量的关键。第二,针对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的不同特点,实行侧重点不同的考试方式。我院坚持理论课以总结性考试为主,重点推行教考分离、闭卷考试形式,最后对试卷要进行分析,找出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内容讲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吐故纳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课重点考查学生在平时对要求的技能操作、技术应用的每一步、每一环节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同时也注重总结性综合技能考试。以上考试改革措施的实施,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均产生了很大压力,使得师生在教与学中自觉地采取各种措施,如使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教与学的方法等,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