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共青团是大学校园里一支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保持高校稳定的重要力量,是高校里最活跃、最具创新性、最有潜力的队伍。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如何把握自己的主要职能,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团员和青年大学生,紧紧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奋斗,为大学生的健康成才而奋斗,这对高校非常重要。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 共青团工作 职能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是青年人比较集中的地方,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多挑战也多。高校共青团在校园稳定、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但个别高校共青团把握不住自己的主要职能,主观上客观上存在弱化自己主要职能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高校共青团职能的发挥,影响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笔者认为,新时期高校共青团要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只能,才能真正发挥共青团特别有战斗力的优良传统。
一、把握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职能
1、研究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研究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首先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社会各种因素对青年学生的影响。立足当前,一要考虑市场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并不是自发性的,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时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弘扬现代社会主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道德要求,如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创业敬业等。必须摒弃那些以自我为中心,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寻求感官刺激,理想信念淡化,道德观念模糊的所谓“市场观念”的负面影响。二要考虑网络时代的冲击。目前,许多高校都出现了“电脑族”,在“网迷”中大学生占了较大比例,高校团的工作既要把握好信息网络对青年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渗透和影响,又要主动参与,积极开发和运用信息网络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三要考虑世界文化的碰撞。在开放的环境中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在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会对青年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吸取世界民族文化精神学习西方先进管理技术的同时,正确认识国情。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了解、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分析、批判和抵制消极、没落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的能力。
2、改善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青年。作为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最需要理解、信任的工作,必须以尊重、鼓舞、激励、帮助青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目标上,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目标单一,千篇一律的“高、大、空”式的灌输教育。在教育方法上,要突出主体参与性,在一定意义上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参与度”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度”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中,提倡以帮助青年人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际困难的方式,这种方式最能让青年人接受而且非常有实效。
3、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团结和联系青年大学生的功能
这个是重点也是现在共青团工作中的弱点。毕竟大多数团员青年都在基层,基层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笔者的调查,这几年高校的基层团组织有功能弱化的趋势。个别团组织的团干部自身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团组织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个别团组织则组织涣散,失去了对青年大学生的凝聚作用。基层团组织应该认真看待自己的组织地位和功能,切实旅行职责,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尽可能把青年团结在组织的周围,这才能在让青年大学生更加贴近团组织,听从团组织的召唤。
二、把握高校团的组织职能
1、进一步强化高校团的干部队伍建设
大学是社会优秀青年的集中地,从事大学生工作的团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青年的要求,适应工作的需要。高校团的干部应该进一步加强四个方面的修养,一是政治素质修养,要把握大局,善于从政治上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坚定政治信念。二是道德素质的修养,坚持堂堂正正做人,公道正派待人,勤奋做事,勤俭办事,努力做青年人的表率。三是文化素质修养,要有宽厚的文化底蕴,下苦功夫广学博学,汲取营养。为自己的成长、为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功底。四是能力素质修养。不断提高处事的决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磨练出一批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高校的共青团工作才能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2、加强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
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就是高校共青团战斗力的体现,是共青团的战斗堡垒。如果基层组织涣散,对团员青年凝聚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号召团员青年的高校的共青团工作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就。要不断研究如何认真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一些比较好的办法已经在全国高校逐步开展,比如基层团组织的条例的完善,基层团组织工作考核与目标责任制的实行,高校共青团传统的“红旗团支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的评选,非常有实效。
三、强化高校共青团的服务职能
深化和拓展服务内容和领域。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尤其要重视大学生的两项需求。一是心理需求。现在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高的自我期望与社会认可的差异等等,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影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成为新世纪高校共青团工作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高校团组织要通过知识讲座、心理咨询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加大心理健康宣传,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消除心理危机、矫正行为偏差,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二是就业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和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焦点问题,高校团组织应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思想引导和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的主动适应能力。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是为大学生提供制度化、有效性服务的基本保证。各高校应结合实际问题建立起文化、科技、维权、择业、心理咨询、婚恋等多方位的服务项目和体系,使团的工作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要在服务阵地和机制建设上进一步探索,建立完善大学生发展奖励基金、帮困助学基金等,为各类服务提供物质支撑。
四、强化高校共青团的社会实践职能
1、必须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跨世纪人才、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持和知识贡献为目标,做到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正确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送出和留住的关系。社会实践活动要为基层送知识、送科技,但送出只是一种手段、形式,而更深的意义,则是立足于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知识水平和现代文明素质,为基层培养大批留得住的人才、立得住的项目,不能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红红火火。搞“一阵风”。二是送出和吸取的关系。引导青年学生在送出文化知识、实用技术的同时,主动吸取基层营养,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增强同农民的感情。
2、必须提高社会实践活动整体水平
一是要提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水平。使群众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知识水平和精神风貌,二是提高项目水平,实践服务的项目要和基层的需求结合,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基地建设水平,固定的实践基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堂,是教师科技创新的土壤,也是学校与社会连结的桥梁,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地的育人作用,是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五、把握高校共青团的科技创新职能
1、要找准高校团的工作创新点
几年来,各种科技创新竞赛活动越来越规范,活动的档次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也成为高校共青团科技创新的着力点。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年龄阶段,应该加大力度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积极组织他们参与一些科研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在坚持扩大学生参与面,推动群众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氛围形成的基础上,注意先进性,培养一批高精、尖项目。建立完善学生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配套机制。科技成果不能与现实生产结合,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团组织应当探索建立促成转化的相应中介机构。推广和孵化一批学生科技成果,为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保障,使学生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和保障,使学生的科技成果产生出社会效益。
2、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团组织应该发挥好三个优势
一是组织优势。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施展才华铺路搭台,积极争取学校党政的支持,广泛吸引重要学校领域的青年骨干,形成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资源储备。二是活动优势。大力实施以“挑战杯”为主的各种创新活动,提高青年教师、学生科技成果的实会认同度,使他们通过科技创新活动真正出成果、出效益。三是激励优势。对优秀的创新成果及转化成果,建立团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奖励机制,使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及其创新成果最大限度地得到社会的肯定和推广。
六、结束语
高校共青团应该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彻底走出单纯“理论型、应急型、事务型”团组织的误区。把握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主旋律,把握高校共青团的主要职能,着力巩固共青团的主要阵地,着力打造共青团的品牌项目,不断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白建才,高校共青团的基础环节,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5(2)
[2]赵永吉,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高等农业教育,2005(4)
[3]卢爱华,浅谈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六盘水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4]张文学,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浅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