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同其它教育一样,有其广义与狭义之区别
“广义的艺术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一切因接触艺术作品、参与艺术活动而产生的艺术兴趣,获得艺术能力、提高艺术修养的活动。”“狭义的艺术教育,则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艺术影响,学校是其主要的实施场所”[1]。在学校的艺术教育中,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艺术知识的传授。作为非艺术院校,实施艺术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开设艺术课程,如: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等;二是通过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生活实施艺术教育。
在高校开设艺术课,通过艺术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共识。特别是通过艺术教育对青年大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完善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更为教育者所重视。我们在大学生当中进行调查研究时,大学生普遍反映,在艺术课上,通过艺术技能的基本训练、艺术欣赏以及参与艺术创作活动,我们学会和掌握的不仅仅是基本技能和表现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艺术作品闪烁出来的人生哲理中获取意味深长的教益。使我们能“闭目沉思”而悟出“山川之气”。他们还反映,趣味高雅、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使我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渐使我们成为内美外秀、人格健全的人。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也使我们深深体会到,通过对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艺术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参与各种艺术活对大学生身心产生的影响尤为明显,它通过作用于每个受教育者的心灵,健全、完善和完美每个个体的人格。健全是要使青年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建立起完整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是要把青年大学生的修养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之上。而完美则是使青年大学生的情操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
事实上,艺术教育的这种作用早为中外思想教育家们所重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他所开创的儒家就已倡导“礼治乐教”的主张,在孔子看来,理想的社会应该具有音乐般的节奏与秩序,又具有音乐般的和谐与完善,即一个充满诗意光辉的“礼乐之邦”。而这样一个社会只能由那些充满仁爱之心,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组成。孔子还认为:完善完美的人只能是社会和自我修养的产物。一方面,人具有经教育而“成人”的可能性(“人皆可以为尧舜”);另一方面,理想人格的塑造又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成为可能。(“无伪则性不能自美”)[1]。因此,孔子意识到,要想实现社会应具有的节奏与秩序,塑造尽善尽美的人格,就必须要通过教育,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艺术教育。孔子及儒家的这种看法和认识,虽已过去二千余年,但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塑造人格则是我们应加以弘扬的。
艺术教育对塑造人格的特殊作用,不仅在中国,在西方也为许多思想教育家所重视,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到十八作世纪的启蒙运动者莱辛,都是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积极倡导者,而最有影响力的是近代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席勒看来,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革社会和人格的塑造,这同我国孔子的看法和认识如出一辙。席勒认为:“当人的内在分裂还没有停止的时候,任何改革都是不合时的,建筑于其它的任何希望只能是空想”。因此,“政治领域的一切改进,都必须从人格的高尚化着手”,而“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途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2]。席勒的这种看法虽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思想教育家,都把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看成是塑造尽善尽美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而这种手段和途径在今天看来仍有其重要的实现指导意义。
二、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人格走向健全与完善的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尽管学生所学专业不同,都应有选择地开设艺术课,让他们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我们认为,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艺术教育不仅会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适应现代和谐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且还有利于他们人体人格的健全和完善,这是其它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原苏联当代美学家尤?鲍列夫在他所著的《美学》一书中写道:“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作用具有局部性质的话(例如,道德形成的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就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成完整的个性。这“完整的个性”我们认为,就是塑造出健全与完善的个体人格,而艺术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便捷之路。
我们认为,艺术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和思想养料,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伦语》中记载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的演奏后“三月不知肉味”。这说明韶乐对孔子产生的魅力,使他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这虽不免有些夸张,但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强烈感染力和对人心灵的撞击却是不容置疑的。人们常说,科学以理服人,艺术以精动人。艺术以情动人,说明艺术作品首先是以情打动人心的,它通过情感的共鸣,引发人们的更改思考,进而对人生产生积极的启迪作用,促进和实现人格的自身完善。
艺术作品对人们产生的鼓舞和教育作用,还有赖于艺术家辛勤的劳动。我们知道,艺术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并不只是纯客观的摹写现实生活,艺术家总是要经过主观意识的加工、改造和提炼,并赋予作品以一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因此,可以说凡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注入艺术家的审美态度和思想情感,无不渗透艺术家的人生价值观和对理想人格的认识。当艺术家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能够让人们感应到其中的意蕴,领悟到深刻的思想内涵后,便会触及到人们精神的每一个角落,使受教育者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以升华,人格走向完善。这正如我们在调查研究时,同学们所说的:优秀的、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是对我们心灵的充实和丰富,它使我们的心灵变得聪慧睿智起来,使我们的人格逐渐健全和完善起来。同学们还说,每当我们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我们都会陶醉在其中。那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那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和富于魅力的画面,常常使我们伴有一种冲动感,产生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并转化为我们对科学文化的热爱与追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无论是一幅感人至深的美术作品,或是一幅动人心弦的摄影作品,或是一首优美动听的音乐作品,都凝结着艺术家崇高的精神,也都能超越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作用于青年大学生身上,以共同的美感和深刻的意蕴把大学生聚合在一起。它感染、激励、教育着大学生,激发大学生热爱人生、热爱祖国。艺术和艺术教育使青年大学生的情趣变得高雅起来,人格变得高尚起来,心灵变得美好起来。
三、我们认为,人格主要是教育的产物
作为在高校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要想通过艺术教育塑造青年大学生健全与完善的人格,除了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外,特别还要结合艺术教育的特殊功能,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他们施加影响。
艺术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它往往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潜移默化”正是对大学生人格塑造产生作用的主要的方法。例如,在摄影欣赏课上,一幅《假日》的摄影作品,通过一对大学生在寒假里如饥似渴的学习外语的侧面,生动地表现了一代青年珍惜时光的情怀。它向人们表明对时间和生命价值的正确看法,也表示对了那种浪费时光的无志者的善意批评和规劝。整幅画面朴实无华,但却艺术地揭示了真善美的内涵,给人以奋发的激励和美的享受。
欣赏一幅摄影作品是这样,那么,看一幅画,听一支歌,观一场戏,同样会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我们的大学生能够长期受到优秀艺术作品的熏陶,他们的人格就会变得美好和高尚。因此,要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造就大学生美好、善良的心灵,成为一个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人。
教育者要善于从体现出真、善、美的艺术作品中,提示出在实现社会生活中,什么是美和善的值得颂扬,什么是丑的和恶的需要鞭挞。要让大学生在体现有真、善、美的艺术作品面前所感动、所激励、所熏陶。从而坚定在生活和学习在以真求实、以诚待人的信念;培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高尚情操;达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提高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教育者还要通过艺术教育,逐步健全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因为,只有健全完整的自我意识,才能使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才能做到美于中而秀于外,真正把自己塑造成真诚、善良、才华横溢、风度不凡的人。因此,教育者要善于选择带有自我认识、自我展示,并能起榜样作用的艺术作品来影响和教育青年大学生,使他们逐步朝着自我完善的目标迈进。最终使他们成为内美外秀、人格健全与完善的人,成为我国肩负起跨世纪重任的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魏传义.主编.艺术教育学.重庆: 重庆出版社,1990.
[2]席勒.审美教育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