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学 > 发展战略 > 正文

准确把握省情 强化对外开放主战略

一、中部地区崛起时不我待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特别是入世后融入经济全球化以来,在国家分区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的作用下,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的竞争与合作蓬勃发展。呈现出“东部地区一马当先、西部地区积极推进、东北地区重振雄风”的新格局。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长足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区域经济凌厉增势的包围之下,中部地区的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在总体发展战略上陷入政策盲区,发展势头明显落后,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中部六省(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地处内陆腹地,土地面积102.7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人口总数3.61亿,占全国的28.1%;国内生产总值2.35万亿元,占全国的23.0%;中部六省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的作用,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与枢纽。与此同时,中部六省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在全国地域分工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是全国著名的粮棉油生产基地。2002年,粮食总产量达13998万吨,棉花总产量达172万吨,油料产量达1188万吨,分别占全国的30.6%、35.0%和41.0%。河南、湖南、安徽、湖北、江西是全国重要的畜牧饲养基地。2002年,肉类总产量达1898万吨,占全国的28.8%。农副产品,如茶叶、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在全国也占有重要份额。中部六省的能源资源丰富,2002年,原煤产量44013万吨,电力生产量3465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的31.9%和20.9%。中部六省还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货运量、客运量分别占全国的22.6%和24.5%。

同时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如此关乎全国基本生存和国民经济基础命脉的区域以及经济结构体系,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恰恰处于弱势地位。中部地区最显著的特征是多数都是农业大省,中部六省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的31.2%。工业化水平不高,以原材料、能源等传统工业见长,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在全国总体经济格局中的位次不断后移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中部问题已经到了应该提到国家总体战略高度的时候了。如果得不到国家及时扶持和倾斜,如果中部地区自身没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势必影响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

令人欣慰的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给中部地区的未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在这个大背景下,中部地区要实现快速稳定发展,当务之急是要着力实施大开放主战略,把中部六省作为一个整体区域市场,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区域内部合作。只有在开放的前提下互相沟通、加强合作,才能正确认识和发挥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有效配置区域资源,准确确立中部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定位。才能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加速区域市场的一体化,在东西互动中充分发挥不可逾越的腹地市场的区位优势,才能在中部六省经济发展战略上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共同争取国家宏观政策和十一五规划的支持。 二、安徽在中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安徽作为中部地区的一员,无论在地理区位还是在经济社会生活上与中部各地都有着紧密联系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在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经济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多共同之处,经济发展水平都处在欠发达的中间层次。但各省在加快发展进程中,都有自身突出的特征和思路。安徽200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6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21.7:43.5:34.8,实现财政收入346.7亿元。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征:

——区位不断升值。安徽省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临江近海,与全国最居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紧密相连,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东西之间过渡地带,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通过对中部各省的工业行业分析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区域内错位发展的格局已现。江西的医药制造、有色金属冶炼、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区位商较高;河南的食品制造、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化纤,湖北的服装、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医药制造,湖南的烟草加工、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有色金属冶炼等具有比较优势。相比而言,安徽在以下方面具有明显潜力。

——生产要素成本低。主要体现在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低价格。我省紧邻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而我省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中部地区最低。低成本的生产要素为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加快我省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是对我省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世界500强之一的联合利华在上海的化工基地转移到合肥,上海华源把我省作为重要的纺织生产基地。二是我省获得的资本输出数量显著增加。今年利用省外资金增幅高达83%。省外投资中以长三角地区为主,2002年合肥占43.72%、淮北为49.99%,全省房地产业的60%的投资来自浙江。其三是吸纳我省劳动力不断增加。全省劳务输出人数760万,在江浙沪粤等地的农民工占60%以上。按照人均年净收入4000元计算,一年可赚回340多亿元。在我省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劳务产业。这对于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起到重大作用。现在沿海技术工人呈短缺的趋势,为我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提升劳务优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在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进一步加强,将开辟一个可观的潜在产业发展空间。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有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3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两山一湖)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山水人文交相辉映,是我国品位最高、景点最集中、特色最鲜明的山岳风光旅游区。黄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九华山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太平湖和新安江素有“山水画廊”之誉。目前这里正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胜地。除此之外,天柱山、齐云山、琅郎山、采石矾、巢湖等名胜古迹不胜枚举,历史名城歙县、毫州、寿县各具特色。值得强调的是,我省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江南一带,与东部长三角以及中部的赣、鄂、湘等旅游胜地连成一片,形成高品位的长江黄金旅游线,是打破行政地域限制,实现区域合作的最好切入点。我省旅游资源优势成为率先融入长三角排头兵,黄山市已成为长三角地区15+1无障碍旅游区域的一员。

——科技人才比重较高。安徽省科学技术整体力量居全国前列,省会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市内设有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著名的科研单位和高等学府,其中一些学科和项目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已建成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国家火灾科学实验室、HT一7托卡马克装置等,在各自领域代表着中国的最高水平。2002年末,全省有国务院部门及中国科学院驻皖科研机构近20个,县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62个,高等院校办科技活动机构65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240多个,全省民营科技企业4542家;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4.6万人,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406项。

——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开始朝着有利于我省的方向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突出区域间协调发展,今年全国经济工作会提出有效发挥中部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逐步形成东中西部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更加向公共财政建设倾斜,今年国债安排,重点向农村倾斜、向结构调整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倾斜,使我省得益匪浅。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批县乡公路、农村电网改造、水利和城市公用事业等项目已被国家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省市之一;特别是长江、淮河治理工程得到国家直接投资支持。国家在安排技术改造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移民建镇及制定社会保障政策、财政转移支付时,我省也部分得到优先考虑,为大开放和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这些优势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在省区间竞相发展的势头日趋强劲的形势下,安徽在中部的总体地位有后移的趋势,特别在人均GDP、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居中部末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完善,在今后的区域竞争与合作中,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相当艰巨。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