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学 > 地方战略 > 正文

新形势下提高阿里地区农牧民收入的思考

农牧区、农牧业、农牧民问题是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更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阿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农牧民贫困,农牧业落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抓住增加农牧民收人这一核心。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农牧民收人渠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在此,我就阿里地区如何提高农牧民收人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阿里地区提高农牧民收入的优势与不利因素

(一)阿里地区提高农牧民收入的优势

一是我国加人WTO、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藏自治区

及阿里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人世”进一步改善了阿里的外部经济环境,为扩大出口,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西部大开发为阿里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牧业基础地位,发展特色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科学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不竭动力。二是阿里地区总面积达34.3万平方公里,人口仅8万多,矿产资源、野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潜力大。三是阿里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睡,与印度、尼泊尔和印控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相邻,边境线长达1116公里,对外通道57个,其中普兰口岸为国家二级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市场众多,有的边贸市场有500多年的商贸历史,是我国同南亚地区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发展边境贸易优势明显。四是中央的关怀及对口省(区)、大中型企业的支援,为阿里经济社会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五是阿里地区的知名度以及全国人民关心阿里地区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六是地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不仅具有高尚的老西藏精神,而且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不断增强。

(二)阿里地区提高农软民收入的不利因素

一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农牧业生产仍处于原始粗放的自然经济状态,基本是靠天种地、靠天养畜的落后生产方式,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能力弱,经济社会总体发育程度极为低下,与西藏其它地市和内地相比差距太大,而且仍有越拉越大的趋势。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结构单一、造血功能差。三是文化、教育、科技落后,专业人才奇缺,人口总体素质低。四是各项改革滞后,机制老化,政府职能转变还有待加强。五是干部、群众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还比较陈旧,市场开放、开发程度很低,培育和壮大市场的任务很艰巨。六是反分裂斗争、稳定局势任务艰巨。

二、进一步提高阿里地区农牧民收入的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稳定党在农软区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农牧区体制改革,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农收区稳定,农收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注入强大的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根据西藏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尤其是实行“土地分户,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即“两个长期不变”政策。这一富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西藏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使西藏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和发展,农牧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广大农牧民很快摆脱了贫困,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就西藏自治区境内条件相对差、发展水平较落后的阿里地区而言,2001年农牧业总产值达到2.27亿元,比1980年增

加了2.07亿元,增长10倍多。农牧民人均纯收人达到1490元,比1980年增长301.83%,农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到49.45%,比1980年增加37.15个百分点。如此巨大的发展变化,就是“两个长期不变”政策发挥历史性作用的结果。当然,这一政策作为生产关系,只是在一定时期内符合或适应于西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形势的变化,西藏生产力的逐步发展,还存在不完善或不太适应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双层经营体制难以建立和推广,集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通过集约化、科学化、统一化的生产服务、组织协调和经济规模积累来办大事的能力和优势锐减;二是独家独户分散经营,加之双层经营体制的滞后,造成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分散,造成劳动力的严重浪费,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阿里地广人稀,群众居住分散的特殊情况下,劳动力浪费现象尤为突出;三是随着农牧区生产资料的归户经营,市场体制的建立,农牧民群众的小农意识严重,究竟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处于盲目状态,难以提高农牧业效益;四是各家各户经营作业,影响农牧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难以提高农牧业生产的最佳效益和持续效益。“私有私养”状态的沿续,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长盲目地追求牲畜总量,而出现人畜矛盾、草畜矛盾,更严重的是草原生态受到无限期的超载破坏,使大面积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导致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生产率一直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农牧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因此,必须在稳定“两个长期不变”政策的基础上,下大力气落实双层经营体制。通过双层经营体制,大力发展规模经济、集约经济和集体经济,解决独家独户分散经营所办不了、办不好、办不成的事情,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将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积极寻找和开辟非农产业,拓展新的发展领域,促进农牧区整体经济发展。同时,要给“两个长期不变”政策和双层经营体制富于新的内涵。在土地、草场所有权依法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允许农牧民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草场使用权通过人股、租赁、转包等形式有偿转让或出让流转,通过政府审批由农牧民自愿开发建设的荒山、荒坡、荒地植草、植树的生态型工程允许永久使用受益,并给予特殊的激励政策。

(二)推进农软业和农软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和农牧民实际收入水平

当前阿里地区农牧业发展已进人新阶段,农畜产品供求关系中改善品种结构和质量结构已成为农牧业结构调整的突出重点。这种调整不是一般的适应性调整,而是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它不仅要解决当前农畜产品卖难和农牧民增收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调整优化种植养殖业结构,而且要调整优化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不仅要着眼于农牧业和农牧区自身发展,而且要考虑阿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调整的目标应是抓住主要农畜产品供应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在继续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稳定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适应新阶段的社会需求,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升农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档次,发展优势高产高效农牧业,发展附加值高的农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牧业的综合效益。

首先,要坚持把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最主要前提。继续保持农牧业在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断增加投人特别是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提升农牧业的科技含量。针对阿里农牧业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低的现实,应当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牧业基本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

其次,要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人作为落脚点。农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并保持合理的价格,使农牧民的物质投人和活劳动消耗得到相应的回报,获取较多的利润,这是农牧民调整结构的原动力。因此,结构调整必须围绕市场需求做文章,调整什么、调整到什么程度,都必须面向市场,发挥市场在引导农牧民调整投资方向、合理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要注重市场调研,既要研究区域市场,又要研究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切实把握好市场的走向。同时要研究总量供求,研究分品种、分季节的供求规律。在对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进行深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结构调整的切人点和力度。各级政府和农牧业服务组织应当及时准确地向农牧民提供市场信息,供农牧民决策参考,并引导农牧民千方百计开拓市场。要彻底纠正政府按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思维、老办法盲目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指标,替农牧民决策,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到市场销售遇到需求矛盾时出现束手无策的被动局面。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组织并支持农牧民开发适销对路的农畜产品,特别是名优特新产品、加工产品、鲜活产品,以利于提高效益,增加收人。

再次,要坚持把培育主导产品和优势产业作为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阿里地区共有七县,但地貌、资源、气候和生产条件各异,调整农牧业结构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宜矿则矿、宜贸则贸,什么效益好就发展什么。通过优化布局和区域分工,形成既有区域竞争优势,又有规模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就阿里实际而言,务必抓住羊绒、旅游、卤虫卵、硼镁和黄金为主的优势矿产开发等特色经济的增长点,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种经济要素向这些增长点聚集,发展具有阿里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和产品,走区域规模发展的路子,做好做活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

另外,要把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作为农牧业调整的着力点。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牧民,必须尊重农牧民的意愿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从阿里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一是农田承包权虽落实到位,但是牧区草场承包责任制的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阿里七县普遍存在草场吃大锅饭现象。由于草场承包责任制未到位,有些人只使用草场,不建设草场,无限制向草场索取,只重视自身的眼前利益,不履行保护、建设草场的义务。久而久之,使有限的草场日益退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最终走向生产与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广大群众长远可持续的根本利益失去保护。因此,务必将草场有偿承包制落到实处,使草场的责、权、利相统一,进一步调动群众增加草场建设投人的积极性,促进农牧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二是主要农畜产品的经营思路有待转变。农业粮食生产方面,由于当地粮食价格低下,投人与产出矛盾较大,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国家确定的有关农业保护政策在阿里失去现实意义,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牧业羊绒、羊毛等畜产品经营方面,阿里长期实行的“统一收购,统一价格,统一对外”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国家、集体、群众”三者的利益,作出过历史性贡献,但因原始落后的单纯原料购销经营,缺乏加工增值和低附加值的产品难以实现优势资源的最佳经济效益,难以形成企业与农牧民自愿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加之政府、企业和农牧民一直缺乏对优质山羊绒这种发展潜力巨大产业的基础性投入,也影响到山羊绒的产业化发展进程。对此,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新的发展突破口。要进一步转变经营思路,以山羊绒加工增值为突破口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与牧民签订购销合同,发展“订单牧业”,以利益的最大化吸引牧民与企业联合,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的责任主要是提供良好的引导和服务。同时,继续做大做强日土白绒山羊原种场、札达绵改场及革吉、改则山羊土种选育推广站、措勤紫绒选育推广站等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政府龙头企业、示范基地要积极主动向牧民提供信息、技术、生产资料和市场购销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发挥综合效益,为调整农牧业结构、寻找产业发展新路子创造条件。

(三)积极实施科教兴农、兴牡战略,进一步提高农牧区劳动者素质

阿里地区农牧业能否持续稳定增长,在现有水平上实现再发展再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抓科技进步的力度和成熟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阿里农牧业和先进地区农牧业的差距,主要是农牧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低下,要缩小和消除这一差距,尽快赶上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集中力量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在农牧业科学技术引进、推广、应用和研究上有实质性的突破与作为。也就是说,未来阿里农牧业的根本出路在教育和科技,希望也在教育和科技,因此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规模空前的能够持续地充分释放农牧民增强科学技能、农牧区增强经济活力、农牧业增产增效的新的农牧区教育和科技革命。

推进新的农牧区教育和科技革命,就是要通过扎扎实实地大力普及农牧区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扫盲教育,切实加快农牧区青壮年劳动力队伍由文盲、科盲型向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型转变,加快农牧业由资源依附型向知识技术依附型转变,加快由传统的主要以人畜力为生产手段的靠天“吃饭”的农牧业经营方式向采用现代技术装备、实行人力资源优势与现代技术优势相结合的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加快农牧业产品由原始落后的原料供给型向加工增值、高附加值型商品经济转变,加快粗放经营、掠夺式开发向现代集约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转变。为此,一要提高认识,真正把技术摆到第一生产力的位置上。做到“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把发展阿里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科技进步作为农牧业发展的第一大事来抓;二是要大幅度增加教育和农牧业科技投人,为农牧区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和科技研究、开发、创新及引进推广应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三是加强农牧业科研项目的联合攻关,紧紧围绕阿里优势特色农牧业,尽快在农牧业科技推广与产业化经营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全地区农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四要建立健全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尤其要加大农牧业生产第一线的科技配套服务,积极向农牧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服务。要大力鼓励农牧业科技人员深人生产第一线,引导农牧民群众依靠科技兴农兴牧;五要强化农牧业科技教育,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其掌握和运用农牧业先进技术和现代农牧业管理方式的能力。

(四)大力加强基拙设施建设,促进农牡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农枚民群众实际收入水平

受自然、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阿里交通不便、能源奇缺、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这已成为制约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的要求和任务,必须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为阿里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实现小康奠定必要基础。

首先,要突出重点,抓住根本。要集中力量尽快解决阿里交通、能源、通信严重滞后的问题,以结束阿里无航空、无等级公路、无电地区、无电县、无电乡和通信不畅、信息闭塞的落后历史。

其次,要紧紧围绕以农牧业为主,抓住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以水利为龙头,科技为依托,生态保护建设为重点,大搞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高农牧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发展生产能力。重点要实施神山圣湖和羌塘自然保护区开发保护建设及该区域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湖泊河流保护治理建设、草原生态工程建设、人畜引水工程建设、农村移民搬迁和定居半定居配套性工程建设,以改造中低产田和草场建设为核心的农牧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

另外,要积极发展小城镇,要以狮泉河镇为中心,辐射七县。通过完善功能,扩大规模,加强小城镇建设。发挥小城镇的优势,积极吸纳农牧区富余劳动力,使小城镇成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主渠道和“蓄水池”,为农牧民增加收人开辟新路子。

(五)多渠道转移农牡区剩余劳动力,促进农牧民增收

阿里农牧业“两个长期不变”政策虽得到落实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仍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双层经营”体制还未得到真正落实,独家独户经营体制导致大量劳动力分散浪费,影响生产力发展和群众收人的提高。为此,在发展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改革突破口的基础上,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转移农牧区人口,转移农牧区劳动力,引导和鼓励农牧民走出牧场农田,走出大山进人市场,参与竞争,已成为促进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转移农牧区劳动力是多渠道的,应根据阿里的实际采取具有特色的办法和措施。一是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有一定专长的会做买卖的农牧民进人农畜产品初加工、流通领域;二是积极引导和组织农牧民组建乡镇企业等属于自己的经济实体,参与建筑、修路、采矿、农牧业开发工程等建设领域;三是继续加大边贸开放开发力度;四是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走出牧场农田,走出大山进人市场,围绕城镇、交通沿线、旅游景点以及农牧区自然广阔的地域发展服务业。总之,通过多种渠道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从而进一步增加实际经济收人,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确保阿里地区农牧区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和农牧区社会局势的长治久安。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