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环渤海地区工业增长扭转了长期低迷的状况,经济效益好于全国及历史水平;工业化出现与全国相逆的趋势;工业在全国的相对地位降低。目前,这一地区的工业依然面临产业技术层次低、企业机制不活、出口竞争力弱和各自为政等问题。未来环渤海地区发展必须将着力点放在提高工业竞争力上,通过区域产业整合,增强整体竞争优势。
关键词:环渤海地区 后工业化 产业整合
一、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特点与绩效
环渤海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和河北、辽宁、山东3个省。5省市陆域面积5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36%;1999年末人口2188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38%。与东南沿海新兴工业区不同,环渤海地区工业具有“老”字号历史,结构老化和机制不活长期困扰着该地区。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环渤海工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1.工业增长由长期低迷走出低谷
由于不同时期工业统计口径的调整,采用“工业相对增长率”指标比直接用“工业产值增长率”更具可比性。“工业相对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地区工业年均增长率与全国同期工业年均增长率之比。由表1可见,1979~1999年环渤海地区工业增长总体上呈现“U”型变动轨迹。在大约3个“五年计划”期间,该地区工业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例外)。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缺乏应有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企业经营机制向市场经济转型迟缓。
从“九五”开始,环渤海地区工业相对增长率快速上升,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增幅较大。1991~1995年比1979~1990年增长率上升率为一0.034,而1996~1999年比前一时期的增长率上升率达到+0.576。环渤海地区“九五”工业增速的提高,一方面得益于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如辽宁、天津和北京在加强对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明显成效。2000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28.9%;占全市GDP的比重为8.6%,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另一方面在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了大中型企业的三年脱困目标;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促使工业品出口大幅增长。北京市工业增长中近40%靠出口生产带动,2000年全市工业企业出口产值比上年增长130%,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13.6%,出口工业品以电子通信产品为主;同年辽宁外贸进出口双双创历史新高,出口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2.经济效益好于全国及历史水平
环渤海地区199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国总户数的21.64%;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24.19%和23.58%,而产品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的24.63%、25.01%和26.83%。从表2的7个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看,除了工业增加值率和总资产贡献率低于全国水平外,其余5个指标均较全国水平略好。2000年,山东省实现了工业利税全国最高、企业亏损面全国最低的好绩效。全年工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1%,实现利润和利税总额同比分别增长88.6%和51.7%,企业亏损面下降到12.4%。北京市工业经济效益状况也全面好转,全市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人比上年增长31.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17.9%,提高12.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长65.5%。天津工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同比增长近六成,实现利润同比翻一番;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首次突破百亿元。
3.工业化呈现与全国相逆的趋势
我们以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变化,反映一个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用1/G值表示)。图1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渤海地区1/G值总体上趋于下降,由1993年最高时的44.31%下降到1999年最低点41.38%,减少2.93个百分点;与此相反,全国的1/G值总体上趋于上升,由1992年最低时的38.61%升至最高时1997年的43.53%,1999年回落至42.7%,仍然上升了4.09个百分点。环渤海地区的1/G值从1995年开始低于全国的1/G值。这是否意味着,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化已走在全国前列,并正由上升期进入后工业化时期。
在环渤海地区5省市中,后工业化特征最显著的是北京市。北京市的1/G值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60%以上(1970年最高为67.24%);80年代前半期降到50%以上,后半期至90年代初,又降到40%以上;1993~1998年在30%以上;1999年进一步降至3O%以下,2000年为29.95%。揭示北京市后工业化特征的另两个指标――“工业职工人数占全市职工的比重”和“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的比重”,也反映了与1/G值相类似的变动轨迹。目前,北京市这两项指标均已不足30%,而且比1/G值还要低。与此同时,北京市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1%,高于第二产业(9.7%)和第一产业(1.2%)的增速,2000年第三产业占全市GDP的份额已高达58.3%,居全国之首。
4.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已低于整个经济在全国的地位
20世纪90年代,环渤海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份额经历了先抑后扬的变化,1992~1996年由25%下降到22.04%,减少了2.96个百分点;1996~1999年又由22.04%增加到23.69%,上升了1.65个百分点,但总体上,1999年仍比 1992年下降1.31个百分点。5省市中除了河北和山东两省外,北京、天津和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在全国的份额都在下降。与此相反,环渤海地区的GDP占全国的份额在不断提升,由1992年的22.78%上升到24.45%,增加了1.67个百分点;而且从1996年起,GDP份额开始超过工业份额。1999年GDP份额达到26.69%,比工业份额24.45%高出2.24个百分点。这说明,环渤海地区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在增大,而这些贡献中来自工业的贡献在减少。
二、环渤海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传统资源依托型工业仍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壮大
根据3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区位高计算。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具有一定专业化优势(区位商大于五)的产品为15种,其中多为传统资源依托型(见表3),如原盐、原油、“两碱”(纯碱和烧碱)、钢铁、玻璃等。虽然这些工业产品仍有市场需求,但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受资源约束强(这一地区的钢铁、煤炭等工业发展已面临铁矿、煤矿等资源枯竭的威胁);有的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并严重污染环境。近些年,环渤海地区在加大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但迄今这些产业仍处于幼小阶段。
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北京市,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仅为8.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科技投入不足和自主开发能力弱是重要因素。近几年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联想、清华紫光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但科技投入的相对比重仍偏低。1999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仅为1.59%;R&D经费(研究与发展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只有0.5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
2.国有工业比重仍很大,中小企业发展相对不足
环渤海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不仅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1999年统计,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9.28%,而环渤海地区则为50.54%,最高的辽宁省达66.54%;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 25.01%,高于该地区整个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24.39%)。另据北京市最新统计,2000年北京市国有经济比重为57.5%,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4.3%;尽管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了三年脱困的目标,但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仍达36.4亿元。山东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尚有18.2%未改制,12.4%的企业存在亏损。
由于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偏“重”(重工业比重超过全国近6个百分点),因而从企业规模结构看,大型企业比重略高,中小企业相对较小。1999年大型企业的产值比重为50.53%,高于全国7.09个百分点(其中辽宁省大企业比重高于全国20.0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比重分别比全国低1.55和5.54个百分点(其中辽宁省的小企业比重低于全国13.74个百分点)。这也是该地区企业下岗职工多、再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3.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相对较弱
环渤海地区产品出口在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后获得快速增长,但是,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环渤海地区产品出口竞争力还较弱。东南沿海5省市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面积都是51万平方公里,而东南沿海的出口份额占全国70%多,环渤海地区的份额仅占20%,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出口的近2倍。
环渤海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4显示,1999年全国进出口依存度为36.45%,环渤海地区平均为34.53%,低1.92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与全国的差距还有所扩大,由1996年的2.49个百分点扩大到1999年的3.52个百分点。5省市间外贸依存度也有很大差距,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依存度较大,河北和山东相对较小。
利用外资的情形与外贸相类似。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环渤海地区的FDI占全国的份额较小,近些年还略有下降。1999年为20.04%,比前3年都低。环渤海地区外资区位引力(外资区位商)平均小于1,而且近些年也在下降,即由1996年的0.9443下降到1999年的0.8197。5省市中,天津和北京的外资引力较大,河北和辽宁较小;从近4年的变动趋势看,北京市的外资引力在不断增强,河北在波动中略有上升,而天津、辽宁和山东均在波动中有所下降(见表5)。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较弱,对环渤海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因素。
4.区内产业趋同化,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由于长期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的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外,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区域内各省、市大多已形成自我循环的“都市经济圈”,区域联合的意向多于实质性行动,争当“龙头”的倾向依然存在。在要素合理流动特别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项目开发和区内跨省市资产重组或共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方面进展并不大。各自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甚至大于区内联系,在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上存在着相互竞争这一客观现实。
三、新世纪环渤海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1.推进工业化仍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进程出现与全国相逆的趋势,特别是北京市已呈现“后工业化”特征。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该地区的工业发展已不重要,工业化的任务已经完结?回答是否定的。
第一,尽管环渤海工业在地区经济和全国工业的份额下降,但是工业的主导地位迄今并未动摇。1999年该地区第二产业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平均份额分别为47.45%和41.38%,均高于第三产业(39.04%);该地区以占5%的国土面积和17%的人口,却贡献了全国近24%的工业增加值,是仅次于东南沿海的工业重心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环渤海工业对全国的贡献份额还在逐步回升。
第二,环渤海地区工业化进程还很不平衡,5省市只有北京市的“后工业化”特征明显,因而使得总体平均值降低,其余4省市的工业份额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1999年人均GDP最高的北京市达到19846元,而最低的河北省仅有6932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34元),相当于北京的34.9%;山东为8673元,相当于北京的43.7%。
北京市的工业化有其特殊性,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经济结构将主要以金融、商贸、信息等服务业为主,出现“后工业化”特征是必然的趋势。其他省市则应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由于制造业的规模效应以及生产率的提高,对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力和外部性。不仅有利于吸收大量人口就业,加快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而且可以实现工业专业化与市场经济的互动发展。可以说,没有工业的振兴和现代化,就不会有新世纪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大繁荣。
2.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上
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基本结束,依靠比较优势发展工业已难以为继,提高工业的竞争力已成为地区工业发展的关键。从环渤海地区未来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在全国经济或地域分工中担负的重任、以及地区自身发展的要求看,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当成为一个着力点。
第一,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趋势,对环渤海地区工业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由于市场的开放,环渤海地区可以以其优越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及雄厚的工业基础和配套条件,吸引较多的外商投资,引进更多的外国先进技术,学习到更好的国外管理经验;同时,由于消除或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尤其是出口配额管制的放松),将有助于拓宽本地区工业品的国际市场和获得国外原料资源。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因工业技术和管理相对落后、生产成本较高导致许多传统产业难以同外国大的跨国公司竞争,如钢铁、汽车、重型机械设备等;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由于核心技术受控于发达国家,而难以成长起来。加入WTO将使国际竞争国内化,环渤海工业只有尽早准备,经受考验,才有在竞争中取胜的机会。
第二,环渤海地区在全国经济或地域分工中地位重要。一是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石油、铁矿、煤炭以及各种海洋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二是地理位置重要,北京和天津两个中心城市人口达2100万,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处于沿海对外开放地带的中北部;三是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石油、石油化工与海洋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电子、轻纺等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四是交通发达,处于全国铁路和航空运输的中枢地位,海岸线长,沿海交通运输便利,拥有4个年吞吐量在2000万吨以上港口(天津、大连、秦皇岛、青岛),并有多条贯穿全国的铁路干线;五是人才集中,科技和教育水平高。因此,环渤海地区必须承担也有一定能力担负起与国外跨国公司抗衡和竞争的重任。
第三,提高国际竞争力也是环渤海地区自身发展的需要。正如上述问题分析所揭示的,环渤海地区工业在运行机制、结构高度化、出口份额和分工协作等方面,比东南沿海地区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出口份额仅占全国的20%,相当于东南沿海的28%;出口需求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相对较小。如果环渤海地区的出口规模能够接近东南沿海地区的50%,那么,全国一年将增加出口 300多亿美元,从而有可能推进我国外贸在世界排名的前移。因此,提高环渤海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无论对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还是对我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提升,都具有重大意义。
3.积极推动环渤海地区的产业整合
环渤海地区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比如,要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靠技术创新抢占产业技术的制高点;要通过制度创新,尽快建立起机制灵活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除此之外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推动区域内产业的跨省市重组,实现环渤海地区的产业整合,以此形成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相继出现了珠江三角洲高速增长地区和长江三角洲高速增长地区,人们期待着环渤海地区将成为“第三个高增长区”。然而,这种期待却日益渺茫。这固然有环渤海区位条件和国家区域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争当“龙头”或“区域中心”;区内各省市及各城市经济圈产业自成体系,缺乏合理的产业分工和经济联系,特别是区内在对外经贸关系上不能形成一股合力。这种状况使得区内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有限的资金分散使用,科技人才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削弱了区域竞争力。
推动环渤海区域产业整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第一,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租赁和承包经营等方式,促进区内工业企业跨地区流动和重组。为此,一是要调整不利于跨地区重组的体制和政策尤其是税制和金融体制,如改变按隶属关系纳税的办法,企业所得税全部改为属地征税;改变按行政区划贷款,银行存款不能异地贷款使用的原则,对不同地区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根据企业还贷能力发放贷款。二是要强化政府对跨地区重组企业的支持手段,如充分利用区域联合协作贷款、允许企业发行股票上市、企业兼并破产中给予呆坏账核销及债务清偿时免息等优惠政策。三是要培育和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四是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搞好京津冀的区域整合,对整个环渤海地区将起到示范和促进作用。环渤海是个大面积、多面向的大块区域,它不像深圳或浦东仅是广大地区的一个“点”而已,因而区域整合需要重点突破,逐步推进。京津冀的地理位置相近,工业、科技和人才相对集中,交通运输便捷,在环渤海圈中地位作用重要,应当率先走向一体化。首先要做好这一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特别是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应确立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如北京市应发挥其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天津市应发挥其制造业基础和港口优势,重点发展高物耗、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同时,要大力调整现有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尤其是把对京津大城市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外迁。
第三,消除各种关卡,建立环渤海地区统一大市场,使资源、人才、资金、企业资产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流动得以顺畅进行;区内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运输设施和电力设施,也应纳入统一大市场通盘考虑,避免负荷不均衡造成的浪费。
第四,组建“环渤海经济区协调委员会”,由区内省和直辖市一级政府参与,重点研究制定区内产业发展战略和统一对外的优惠政策等问题,以及协调解决区内跨省市协作、联合、重组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1986年成立的“环渤海经济协作区”17个城市市长联席会,对开展区内物资技术协作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因参与的城市为地市级规格,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作用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