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造假一般是为保融资资格(包括IPO和再融资),或者避免亏损,甚至ST、PT, 以致退市。从理论上说,其造假手法并不很多,无非是虚增收入、虚减成本费用、虚增 资产等。一般可从其财务数据发现疑点。常见的线索有以下一些:
纳税情况异常
1.纳税资料与经审计的财务资料不一致。一般来说,企业的纳税资料与经审计的财务 资料不一致应属正常情况,因为企业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尚未完成审计,而审计时多少会 存在一些调整。但如纳税资料与经审计的财务资料相差较大,企业的业绩则非常可疑。 如某企业1999—2002年所得税申报表上反映的利润总额为1238万元,而财务报表上反映 为4051万元;流转税申报表反映公司本产品销售为22168万元,而财务报表反映为25205 万元。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其一,公司有多套报表,其向税务申报纳税时使 用的报表与向外披露的报表不同;其二,公司的内部控制薄弱,平时账务处理错误较多,在审计时需做较多的调整。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其财务资料都相当可疑。
2.应交税金余额巨大,且逐年增加,或突然减少。按照税法规定,企业纳税是有一定 的时间限制的。一般来说,企业欠税时间不应超过三个月,换句话说,企业会计报表的 应交税金余额顶多是近三个月的,因此其余额不应太大,如某企业有如下财务资料如表 一(单位:万元,后均同)。
表一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主营收入 12008 17557 19399 15981 6537 8562
主营利润 5099 6010 6228 5200 2263 2811
净利润 1612 2217 2932 4209 1843 2033
应交税金 4060 3593 2318 2172 858 830
该企业每年利润不高,尤其是最近几年,净利润连续下降,应交税金却逐年升高,就 是可疑现象。
再如另一企业的财务资料如表二。
表二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主营收入 15665 18382 16355 14681 13230 3266
主营利润 10239 13171 10220 11612 7162 2475
净利润 4659 8052 8680 8301 5292 1732
应交税金 545 3151 2079 311 1781 599
该公司解释2001年应交税金大幅下降的原因:根据当地国家税务局出具的文件,公司 的纳税符合国家政策。公司根据文件带来的对以前年度损益的影响调整了2001年期初未 分配利润,并对本期应交所得税、增值税作出了相应账务处理。当然,我国各地税收征 管差异较大,也可能出现企业想交税,而税务局不愿意收的情况,因此纳税资料与经审 计的财务资料不一致或应交税金余额巨大,并不能说明企业有问题。但这些都属异常现象,需注意。
现金流异常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异常。将企业的盈利状况同现金流状况对比,可以看出企业的收 益质量,如果企业通过虚增收入来包装利润,则虚增的收入很可能无法收回,导致企业 的利润很高,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却长期低于净利润,甚至为负。如某公司的财务数 据如表三。
表三
2004 2003 2002 2001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13468 12410 -558 -2079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 -29845 -25592 -37217 -12344
筹资活动净现金流 -10191 34518 65581 12128
现金净流量 -26568 21336 27806 -2295
主营收入 14521 90899 38358 60938
净利润 -39444 41765 12779 8915
这时,需注意其是否虚增收入,一般可以通过检查应收款项进一步核实。这是因为当 企业通过虚增收入来包装利润,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异常时,一般会伴随应收款项( 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的增长迅速,因为企业未收回的收入一般会在 应收款项挂账。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异常。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正常,但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异常 ,也可能会有问题。此时应结合其他方面来考察,如可结合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化和同行 业情况。如某企业有如下财务数据如表四。
表四
2004 2003 2002 2001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15480 17661 18155 13458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 -69892 -23625 -29639 -17200
筹资活动净现金流 52712 8282 18736 22975
现金净流量 -1700 2318 7252 19229
主营收入 28653 30412 31610 26020
净利润 4817 9083 14726 11607
吞吐量(万吨) 1110.2 1005.6 735.6 574.5
截至2004年末,该公司总资产29.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8.5亿元;同行业的另一公司T ,总资产28.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7.5亿元,2004年T公司实现收入10亿元,而该公司 只有2.8亿元。据此可判断此公司情况异常。有虚增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收入的可能。
毛利率畸高
一般而言,同样的产品的毛利率不应差别太大,尤其是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或经营 所在地邻近的企业。毛利率高无非是由于企业产品的价格较高或成本较低,因此其手法 无非是虚增收入或虚减成本。虚增收入可能会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异常(上面已提到),也 可能现金流量并无异常(可以通过关联交易做到),虚减成本则可能使存货偏高。另外, 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具有一定的勾稽关系,可以通过分析三张表找 出漏洞。如企业结转的成本(即利润表上的主营业务成本)较低,则当期生产完成结转入 库的产成品一定较低,而当期转入生产的原材料、人工、各种费用可能就较低,当期购 进的也可能较低(在产品和原材料、人工、各种费用也有一个与产成品类似)。如果我们 可以查出或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估计出当期购进的原材料和发生的人工、材料费用,则 有可能找到其矛盾之外。这矛盾之外即是该公司造假的疑点。
突然置换资产
突然进行资产置换,将大量的应收款项或盈利能力极强的子公司置换出去(或卖掉)。 例如,某公司在2003年的《董事会第×次会议决议及召开200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公 告》中说明,鉴于公司的控股股东以往来账的形式所欠股份公司的债务21830万元,董 事会同意控股股东以其所属企业A房地产公司、B公司经评估后的净资产来冲抵控股股东 所欠股份公司债务,以减少关联交易金额。至2003年6月30日,A房地产公司的账面总资 产约4943万元、账面净资产约485万元,2003年上半年账面盈利14.9万元,B公司的账面 总资产约885万元、账面净资产约829万元,2003年上半年账面盈利13.3万元。公司也可 能突然注销巨额应收款项,造成该年度巨额亏损。
这时,可能说明上市公司的应收款项质量极差,为避免账面难看,才与其他公司进行 资产置换,这是,置入的资产质量或价值也是有疑点的(资产评估也可能存在问题)。
企业盈利情况异常
比较常见的手法是:企业有一神奇子公司或盈利能力极强的项目,能为企业带来大量 利润,但企业对其披露却非常之少或极不愿意提供其详细资料,使人无法分析其经营详 情。如某公司2002年10月21日以2017万元的价格购入××电子70%股权,2002年度剩余 的2个月之内竟能为其创造投资收益1651万元,占公司全年净利润的74%。再比如另一企 业,公司近三年对××房产(股份公司与该公司同受集团控制,集团持有股份公司50.30 %的股权,持有××房产87%的股权)的投资收益分别948万元、1818万元、2238万元,占 股份公司近三年的净利润的23%、20%、30%,××房产与股份公司的联建项目为房地产 项目很多楼盘开工至竣工只有6—8个月,且竣工时间为10—12月间,公司一直未披露竣 工文件内容,而项目竣工时间对联建项目的收益确认时间影响较大,因此较为可疑。
频繁变化对子公司的持股数量
企业如频繁变化对子公司的持股数量,有可能说明企业想通过变化合并报表范围或权 益法核算长期投资的范围,增加盈利额或使报表好看。当子公司亏损时,则减少持股数 量,以减少亏损额。企业也有可能利用子公司造假,以便达到在融资标准或其他盈利目标。
非常规经营会计
这里所称“非常规经营会计”是指租赁、托管、承包,巨额亏损公司托管、出包,或 租赁出去后,即使是全资企业,上市公司对该子公司核算由权益法变成成本法,以收到 托管费、承包费或租赁费确认投资收益;相反,关联方可以将一些优质资产托管、出包 或租赁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靠这些优质资产产生的利润扣除托管费、承包费或租赁费 确认收入,计入其他业务利润,甚至作为主营业务利润,这些行为往往名为“租赁、托 管、承包”实为上市公司贡献利润。
如某公司,该公司与主要股东××药厂签有2001年度为期一年的短期投资协议书,实 际的投资款为2000万元,协议书规定投资产生盈亏按投资比例分成和承担,公司最高收 益率不超过65%。根据该协议书,公司在2001年度收到此项投资收益1159万元,业已计 入当年利润,占当年合并利润总额的47.27%(公司当年的净利润为2110万元)。值得注意 的是,公司200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0.28%,并且2000万元的投资款带来1159万元的 投资收益,年回报率高达57.95%,比正常的投资回报率高出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