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5744617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管理学 > 财务管理 > 正文

高校财务管理机制的转变与完善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在近些年来先后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形成了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学机制,国家在加强宏观管理并解决条块分割,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式进行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调整后,简政放权,推进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一个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基本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形成。

从八十年代初期社会力量举办短期培训教育,九十年代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等到本世纪初,民营资本已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专科学历教育,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国立和私立高校共同发展的格局,而且国立、公立高校也正逐步减弱对政府的依赖程度。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办学理念、教学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因此,放松政府规制,扩大办学自主权成为普遍的共识。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依靠自身的不断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跨越中求发展。然而,作为承担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重任的高校财务部门,其工作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高校财务部门提高服务意识,加强财务服务窗口建设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财务部门必须对自身角色与职能重新进行审视,转变观念,树立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意识,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在加强财务服务窗口建设中,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思想发动、观念讨论等方式,使会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得到加强。二是加强业绩考核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三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在服务方式上实现由以前文明用语、限时服务等浅层次服务要求向简化报账手续等深层次服务要求提高。四是经在财务部门开展经常性服务竞赛活动。五是奖罚分明,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积极性。财务部门要根据会计人员的表现进行奖励或处罚,才能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也在向银行贷款。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的要求。对此,高校财务部门,要适应高校改革的需要,配合学校切实加强银行贷款的财务管理工作,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应做到:配备专门人员做好贷款资金的管理工作;做好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控制贷款规模,确保高校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政策及项目建设进度,制定合理资金使用方案,降低贷款成本;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合理安排调度资金,减少延期还款损失。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管理作用逐步加大,对高校发展的影响逐渐增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介入高校管理是从高校科研立项、科技开发起步的,随后委托办学、合作办学形式出现,有些高校还积极组建有地方政府及部门、企业集团、科研单位及社会各界参加的校董事会等。随着人才市场的建立和高校教学评价的开展,一批中介机构应运而生,高校所面对的不只是政府,输入高校的管理指令不仅仅来自政府,还得到来自社会和市场对高校的要求信号,高校以此为依据调整学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管理,改变了高校和政府的同质化局面,调动了高校追求发展提高质量的潜力,朝向自主办学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办学形式、类型出现多样化,涉及到经济往来形式和类型也同样出现多样化。这就需要建立一支能应对挑战的财务管理专业队伍,并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为此高校财务部门:(1)建立以业务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会计队伍管理机制。按照业务能力大小确定其岗位,打造一支既有专业素质,又有服务意识的会计队伍。(2)通过进修、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全方位地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能力提升,带动机构职能优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3)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定期考核,给会计人员形成竞争环境。(4)积极开展业务竞赛活动。通过业务竞赛活动比业务能力谁最强,比执行制度谁最严,比工作效率谁最高,比团体气氛谁最浓。(5)加强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教育。只有加强了法制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上,才能确保财务活动的安全。

由于历史原因,高校财务管理形成一种传统习惯,即财务管理的重点在货币资金及经常性经费,所以会计控制也主要在这方面。近年来学校科研项目不断增多,会计控制方面也就暴露出一些问题。项目经费如何使用,使用效率如何,财务人员无权过问;由于申报的科研预算,没有进行细致的评估审核,该开支的费用,在预算中未反映,相反在预算中反映的预算而又没有开支,预算流于形式,使会计人员在报账时无法进行审核开支,还有一些老师由于掌握不了自己科研经费的结余情况,从而影响了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对此高校财务部门应改进科研经费的管理:一要加强科研经费的财务监督,将财务监督纳入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中,使科研经费在财务监督范围之内安全运作。二要充分发挥会计在科研经费预算的作用,不仅实行匿名审核,并参与审核经费的预算。三要制定科研奖罚和激励机制,对科研支出少,科研成果大的课题及时予以奖励,反之,对存在严重问题的课题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四要开发财务软件,为科研开支设置详细项目,便于有关数据的查找。

过去高校财务部门对无形资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形成了无形资产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忽视无形资产的长期收益,无形资产的流失问题客观存在。然而,随着社会参与高教管理作用逐步加大,无形资产已经成为高校取得长期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使高校无形资产充分发挥社会效益,高校财务部门应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第一,制定有关无形资产管理的一系列文件,确保无形资产规范化管理,使无形资产管理工作有据可依。第二,将无形资产的普及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提高了对无形资产的认识。第三,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在预算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设“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开发研制成本”等科目,对无形资产进行量化管理。第四,建立适应高校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并规定化、科学化,使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真实反映。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加大,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高等教育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授的自身相对独立性,形成了高等教育的深奥性和自主性,要求高校的内部组织结构不同于一般的组织结构。因此,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高校普遍进行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目前,一些高校已开始实施学校全员聘任制,变过去人员身份管理、资格管理为岗位管理,高校按岗聘任,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岗位实行公开招聘;分配制度按贡献多少;由于高校理顺内部管理体制,使高校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进一步推动高校走向社会,承担起社会文化进步、科技创新的重任。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开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是贯彻实施《高教法》,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避免工作失误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高校经济责任制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组织高校财务活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的制度。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组织高校财务活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的根本制度。因此,各高校内部经济管理层分别建立院长经济责任制,副校长、财务处长二级财务负责人和各系室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制。这种分层次的经济管理责任制,从总体上降低了高校的财务风险,强化了高校管理层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增强了各级领导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心,从而从财力上更好地保证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当前,随着高校事业的发展,财务管理开始实行对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各级责任人奖惩、业绩评定和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如出现问题,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上一级在发现问题时能否作出处理的相关责任,使高校的经济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高校后勤是高校改革的重要部分,也是经济往来繁多的服务实体。因此,高校应采取财务监督制度,对后勤实行独立核算进行监督,建立后勤、财务、监审等部门以及由教师、学生代表参加的监督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要以经济责任制为依据,共同对后勤进行监督,使服务实体提高经济责任制,达到服务质量优良、经济效益高的社会化改革的目的。因此,高校后勤服务实体:使用的收费票据都必须到财务部门领取统一发票;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员工劳动合同制,后勤人员工资、加班等都由后勤财务支付;后勤有偿服务除对教职、学生个人可以现金方式收取服务费外,其余如住宿费,招待费等要以转账方式结算。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合并和不断扩大招生,使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增大。同时,也使高校筹资出现多样化和学生利益出现多样性。过去高校办学经费只有政府拨款,现在高校筹资增加了学生缴纳学费收入、科研收入等。特别是高校自费生是真正意义上的缴费上学,学生的年龄构成、学习需求、社会经历给高等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满足经费支持者特别是学生的合理要求,既对国家负责、又对出资人负责并满足出资人的需求,要求在高校与社会、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学生等关系方面作出合乎法理的新调整,以实现教育质量、效率、公平的目标。

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收入途径多元化、收入额大大增加。因此,高校财务管理要切实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统一工作程序、全面规范学校的财会工作,以保证学校财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腐败现象产生。它包括岗位分工及授权审批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的内控制度、对票据实行专人管理等。特别要重点控制货币资金:限制开设银行账户,开设的账户越多,风险越大,及时清理不用的账户;针对资金业务处理流程中的关健控制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督;限制现金的收支业务,尽量安排转账业务,现金超过一定数额要由会计主管、出纳、银行三方控制;对现金、银行存款等的清查盘点作出明确规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减少风险。

高校收费已成为高校仅次于财政拨款的一项重要且稳定的经费来源,但因各种原因,学生欠费严重,而且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个别人未认识欠费的严重性不配合好财务部门工作,致使收费工作开展得不顺利。对此,高校财务部门高度重视学生收费工作:首先,成立专门的收费管理机构,负责对学校各种收费项目、收费范围、标准审核,定期检查各项收费的执行情况。其次,加强收费宣传工作,使国家关于学生收费的政策深入人心。第三,树立面向学生服务意识,将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等向学生予以公示。第四,对学生未按时缴费采取措施,将交费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挂购,不按时交费,不给予奖学金、困难补助等。第五,积极取得银行的配合支持,学生收费一般都由银行的代收,要做好学生收费工作,必须取得银行的支持。

高校的迅速发展使高校财务部门出现内涵、范围、会计工作组织的变化,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也是高校财务改革的重要课题。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应是改革的目标,目前,许多高校通过会计电算化把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结合起来建立了财务网络管理平台,因此,要从机制上着手加强内部会计的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业务处理流程,防止业务处理的随意性,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加强对操作员设置与操作信权限管理。要掌握操作规程,防止各种差错发生,保证安全运行。要不断完善现有财务专网,使高校都具备财务处理系统、学生收费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财务管理系统,并不断开发新软件,结合财务系统的传统功能与现代信息化财务需求,实现财务系统整体信息化。要大力进行会计人员培训。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传统会计核算方法提出挑战,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更高层次的业务素质,在当前财务管理中,会计人员要转变观念,学习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积极采取引进方式,选拔理论功底深厚,精通会计与计算机理论和实务的复合性人才充实到财务部门,使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顺利地进行。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二十多年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这些新情况和新特点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变化。然而,无论何种变化,高校财务综合实力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保证。它一方面反映了学校为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努力争取经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通过横向科研和技术咨询、技术开发、开办校办产业等多种手段获取经费的能力。有了财务综合实力,还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并与实际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机制,特别是财务管理综合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进入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相关内容推荐